得名“悅然”這個漂亮的中文名用了一生

得名“悅然”這個漂亮的中文名用了一生

得名“悅然” 這個漂亮的中文名用了一生

18日一早,馬悅然去世的消息,記者就從四川文化學者、作家譚楷處得到證實。2018年,譚楷推出40多萬字的紀實文學《楓落華西壩》,書中特別追尋了馬悅然在成都的生活印記,採訪了很多與馬悅然有過交往的老人。“他重義氣、講感情、充滿智慧,‘悅然’這個名字,就是在成都得來的。”譚楷揭秘。

當年在華西壩,華西協和大學中文系系主任聞宥家,是西方不少漢學家嚮往的地方。石泰安、西門華、傅吾康等,都曾是聞宅的座上賓。“1948年,瑞典小夥子馬可汗慕名來到聞宅。”譚楷說,他就是後來的馬悅然。馬可汗是瑞典著名漢學家高本漢的學生,馬可汗跟他學習獲得了洛克菲勒獎學金,他建議馬可汗去四川考察方言。於是,馬可汗來到成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