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為什麼有些人對升職提拔越來越看淡了?

收穫人生後半場


說實話,我對成為馬爸爸一樣的億萬富翁,看得越來越淡了;我對成為企業高層領導,也看得越來越淡了。

不是我不想,是機會太渺茫,只能看淡點,才能過得不那麼彆扭。儘管心裡還有想法,但在和其他人交流時,我做事說話,表現的都是對這些看得很淡。

職場上的升職提拔一樣,不排除有些人生性淡泊,對功名利祿看得很淡,但絕大部分進入職場的人,還是很熱衷於升職提拔的,之所以看得越來越淡,主要有以下三種原因:

01

得到升職提拔的機會很渺茫,強求的話只是和自己鬧彆扭,不如看淡點

在職場上,領導的職數是有限的,能夠升職提拔的人畢竟是少數。很多人由於能力、際遇的關係,基本上已經沒有升職提拔的可能了。

與其強求而不得,鬧得自己心裡不痛快、彆扭,還不如看淡點,心裡舒服,也活得瀟灑一些。

02

當領導不合算了,有些人真的是不想幹,看得很淡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當了領導,權力是變大了,但相應的要承擔的責任也會變大。當所承擔的責任與收益不成正比的時候,很多人就不願意當領導,對提拔看得很淡。

像體制內的單位,收入本來就不高,現在要求越來越多,責任越來越大,管理越來越規範,有些人覺得付出與所得不成比例,就看淡了,不願意當領導了。

03

不管看不看淡,表現出來的一定是看淡

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職場上很反感急功近利的人,急切想得到升職提拔的人,往往被人冠以“官迷”的稱謂,這可不是什麼好詞。

所以,很多人,不管他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急切想升職提拔也好,對升職提拔看淡了也好,表現出來的都是看得沒那麼重,以免引起別人的反感。

給人的感覺,就是有些人對升職提拔看淡了。

綜上所述,我們看到的,就是有些人對升職提拔看得越來越淡。不過,這只是表面現象,當有機會時,我相信很多貌似看得很淡的人都不會那麼淡然。

看得很淡,只是表現出來的外在樣子罷了。


自由職路


擔任經理職務之前,我對升職加薪非常熱切,每天不知疲倦的努力,目的只有一個——升職加薪。當我擔任經理職務三年多之後,就不再將升職加薪作為職場奮鬥的動力和目標了。現在雖然擔任總監職務,但對晉升副總經理職務不說毫無興趣,看的很淡確實是真的。

回顧十五年的職場歷程,分析一路走來的心境變遷,現在對升職加薪看得淡了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一、財務追求

我比較安於目前的生活水平和狀態,該有的基本都擁有了。我天性缺乏追求大富大貴的野心,不奢望住獨棟別墅,沒想過要開寶馬7系或坐奔馳S級,也沒計劃掙個幾千萬上億養老,所以擺脫經濟壓力的狀態和追求財務的心態都沒有了,對於升職加薪自然就缺乏動力,自然就“淡泊名利”了。

二、投入產出比

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計算好投入產出比。職場中的投入主要包括時間、精力和金錢。

1.時間投入直接表現為加班還是不加班

職場(市場化的壟斷行業國企除外)環境中競爭非常激烈,你聰明有比你更聰明的同事,你勤奮有比你更勤奮的同事,要超越你就必須多花時間也就是多加班。沒談朋友尤其沒成家的年紀,不全身心投入工作也沒有別的事了,要升職加薪就必須加班加點。

我現在已經奔四的人了,必須把時間也留給家庭,非常注重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我寧願不晉升不加薪也要按時下班回家跟家人一起吃飯,週末帶孩子出去親子活動。所以,平日加班加點和週末坐班,這個時間的投入對我來說它的產出(職位和金錢)比起我的家庭來說價值很低,因此,我對升職加薪看的很淡。

2.精力主要指對工作的投入程度,也就是追求卓越的程度

要升職加薪,就必須把工作做的卓越,要卓越就必須挖空心思千方百計把工作做到極致。腦子每天高速運作或者說殫精竭慮八個小時,是非常非常累的,一天下來整個人如同中暑虛脫,軟綿乏力,疲憊不堪。下班回到家了只想好好泡澡睡覺,說話的慾望都沒有,我不願意每天這種狀態面對父母、愛人和孩子。工作中我還是很拼很用心,但再也不含卓越、極致、第一等字眼了。既然不再玩命工作,那自然就不期望升職加薪了。

3.金錢主要是自我提升的財務支出

上海各高校的MBA學費現在應該已經沒有低於十萬的了,我2012年在一所211大學讀的MBA,兩年,12萬。2018年的學費已經漲到18萬!復旦交大的MBA更不用說了,起碼20萬起。這只是MBA,還不是EMBA,EMBA就更貴了,好點的學校一般都五十萬左右。

現在在的公司,副總以上不是復旦就是交大的EMBA,要麼就是中歐……到底是先擔任高管才讀的EMBA還是讀了EMBA才擔任高管,我沒有定論,但我這個行業的,幾乎所有高管都念了EMBA。雖然勒勒口袋還是能拿出幾十萬,但我覺得對於將來沒有創業計劃,也不善於結交人脈的我來說,寧願讓孩子讀個私立學校也再給自己投資了。所以,金錢上投資的升職加薪回報也沒有吸引力。

三、深藏內心多年的興趣愛好

我的內心深處自年少時就潛伏著“作家夢”,整個學生時代(本科為止)就喜歡讀書寫字,雖然大學讀的是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但課餘時間全部花在讀書館看書——非專業書。

畢業那時有那麼幾天想過轉行從事文字工作,但理想與現實總是格格不入,最後還是做了專業對口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現在的年代,寫作已經是奢侈品了。

現在,我的業餘時間除了留給家人,剩下的都是看書寫字,縱使沒有寫出(也沒這水平)留名青史的文章,但是,買書、看書、寫作、分享,使我內心寧靜平和,不知疲倦。所以,我寧願繼續發展我的興趣愛好也不願去努力爭取升職加薪。

總之,對於我來說,現階段有比升職加薪更重要、更有價值、更有意義的事情,所以就不再“全力以赴、鞠躬盡瘁”地努力追求“名利”了,也就把升職加薪看得很淡了。


職場薈萃



對於升職提拔本來應該是削尖腦袋往裡鑽的事情,不過有些人對此事卻不那麼熱衷。職場中,看淡升值提拔,我認為有兩點原因:沒前途和沒錢圖。

往回倒個10來年,或者再近點,五年前左右。在公司中,升職提拔真是一件超級開心的事兒,為什麼?因為錢啊,一個上調檔位,最起碼五百的差距,足可以支付一家人一個月的生活費,甚至更多。


五年前,我在一家p2p公司做電核,每月除去五險一金,到手還有5000多的工資。那時算是一個很高的工資了,周圍朋友人均還是3500左右的收入。


那會對於升職是很熱衷的,從普通員工到小組長來說,就有500-1000的差別,其中有績效工資,也就是綜合考核,但是基本都能比普通員工多拿個800來塊錢。


誰不往上努力?而且越是往上爬,工作越清閒,組長可以不用像普通員工一樣工作,每天盯著組員就可以,工資高待遇好活兒少,誰不想升職那就是腦子有問題。


而且,表現好的組長,主管,還有機會進行更高一級的競聘,甚至可以給開分公司,自己帶團隊,那簡直更加誘惑了。


所以五年前,升職提拔帶來的是,高工資,好待遇,工作閒,有更高的發展機會,可以實現自我價值。

如果說,五年前100塊錢可以花一週,那麼今天的100塊錢可能一頓飯都不夠。愛抽菸的男士可能瞭解,一包煙按最便宜的10塊錢算,一百塊就能買十盒,可是你看看周邊誰還揣著10塊錢的煙,最差的也16起吧。


但是工資呢,絲毫沒動,甚至有滑落的趨勢,我一朋友開了個工作室,2年前招人底薪給3000,今年招人還是3000,我說你該漲漲了,他說這不算低了,還有2500底薪的呢。


工資永遠追不上物價的飛漲,拿房價來說,要是房價和工資一個水平,那估計就不存在住房難得問題了。


朋友去年在北京昌平一小區買了一套房,各種稅款全算下來,差不多花了400萬,兩室一廳90多平。而他們一月的房貸就13000,可是朋友一月工資才8000,兩人結婚兩年了,孩子都不敢要,因為沒錢啊。


後來她公司要給她調崗位,說是她乾的不錯,讓她試著帶團隊,她硬是拒絕了,因為作為普通員工,她只要開拓新的客戶,維護老資源,一月至少也能拿個8000來塊錢。但是帶團隊,一是沒經驗,二是死工資,沒提成。在錢面前,誰也沒那個底氣“升職”。


而且現在升職也沒多大油水,多的是什麼?是無盡的加班,拼業績,拼時間,拼命。有時候你把命搭上了,還不一定有多少回報。多少人因為過勞死,生命終結在工作崗位上,可是前途呢,準是沒了,錢呢,除了工資,撫卹金都不一定有吧。


有時候,也想拼一把,升職怎麼也不算壞事吧,那真得建議去一個大公司,有大格局大規模的公司,想要的夢想,依然能實現。


二三線的小公司,工作室,升值提拔真覺得沒什麼大發展,戴上了“升職”的帽子,就是把自己奉獻給公司,回報率和普通員工一般無二。


奧卡姆剃刀定律認為,在做過的事情中,可能絕大部分是毫無意義的,真正有效的活動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它們通常隱於繁雜的事物中。找到關鍵的部分,去掉多餘的活動,成功就由複雜變得簡單了。

這個定律和二八法則很相像,都是說明其實有效的能讓自己提升的概率通常都在那20%的事情上。

而如今升職會讓我們的精力被80%的雜事所佔據,收到的效果只有20%,但是術業有專攻,作為普通員工,我有時間把精力放在20%的事情上,來收穫那80%。


而且現在的市場行情,技術工種的工作薪資比一般坐辦公室的領導並不低,甚至更多,因為稀缺,因為專業。


所以無論是長遠發展,還是往“錢”看,升職提拔都沒那麼誘人,當然,若說是看淡升職,倒不如說是看透升職。


半夏侃天兒今天就先侃到這,對看淡升職提拔你的觀點是什麼呢,歡迎在評論區說出你的想法。


半夏侃天兒


職場中,為什麼有些人對升職提拔越來越看淡了?

近些年來,一些地方單位存在一種現象,就是有不少單位的領導紛紛主動辭職,要麼是辭掉一切領導職務,要麼是希望去一些清水衙門任職。

而在一次次的人事調整過程中,不少人也沒有了之前的熱情,覺得怎麼安排都行。不過,這也只是一種現象而已,實際上還是有一些人繼續熱衷於職場升職,還是把提拔看得很重,搞投機鑽營,不亦樂乎。

現在,當然得分析一下,為什麼有人對升職提拔顯得很淡?我覺得有以下原因值得關注:

一是看不到升職希望,不看淡又能怎麼樣。

這種情況是存在的,就是對於自己的未來,以及當前的現實,看不到升職提拔的什麼可能性。比如因為職數的限制,以及年齡的規定,還有各種不可預期的變化,不少人對於自己的前途難以預料,希望越發渺茫,當然就只能看淡一些,否則就是徒增煩惱。

二是看不到好處,升職只有意味著責任,卻沒有利益。

有的人升職提拔,並不一定是衝著什麼理想、情懷,而可能更多的是衝著利益、好處去的。比如提拔了,能夠有多大的權力,能夠從中獲得多少油水或利益。

而如今,職場的規則性、紀律性越來越強,更多的反而是責任,是幹不完的活兒。有的人就覺得,就我的那點工資,還要承擔那麼多的責任,幹那麼多的活兒,還不說落個閒職,輕輕鬆鬆罷了。

三是對於一些用人潛規則感到心灰意冷,寒了一些人才的心。

有的人之所以看淡,這個方面不可小視。當今職場,講究裙帶關係,或是小團體、小圈子,以及送禮、投機等職場亂象,可謂無處不在,導致職場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逆淘汰。

久而久之,那些幹事創業的人心就冷了,很多時候憑點良心做事,能不能升職或提拔,就看自己的命運了,至少他們不屑於那些職場的潛規則,不願意同流合汙,能夠做個“窮則獨善其身“。

那麼,怎麼來看待這種職場看淡的現象?一是可以解決職場當中“只謀人不謀事“的現象。有些人專心於琢磨人,而不是琢磨事,所以才會關注於升職提拔。如果這樣的人多了,幹實事的人就少了,顯然不行。

從這一點來看,大家看淡一些,也是一件好事。

二是也會影響職場的士氣。拿破崙說過,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個在職場求進步的人,當然希望能夠升職提拔,這是體現個人的能力與業績。如果一個人總是得不到升職和提拔,當然會受到打擊,至少自己的價值得不到認可。而對於一個單位來說,如果不去認可有價值的人,那麼這個單位也沒有多大價值。

當一個單位走出更多升職或提拔的人,意味著這個單位的興旺發達、團結活力。這也是一種業績。


碧翰烽


學而優則仕、光宗耀祖、金榜題名......都是古代流傳下來的說當官的名言名句,從有科舉制度那會,當官就成了不少人的夢想。現代社會當官所能體會到的便利和優越感更強,不管你是在政府還是在企業,所以大部分人都想升職,都想盡一切辦法奮鬥提拔。但現在還有這種現象,有些人對提拔越來越看淡了,為什麼呢?

1.思想變了。之前,當官就能光宗耀祖、提拔就能實現人生價值。隨著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崗位也能實現人生價值,比如作家、技術人員等,他們不需要用當官來證明自己,所以對這個看的很淡。就算在政府或者企業圈子混的,也有很多人本身就不喜歡爭爭搶搶的,平平凡凡的生活也很好。

2.重心變了。現代社會,很多人把工作就當做一種簡單的謀生手段罷了,所以提拔不提拔不會影響自己看待這件事的價值觀。他們把精力都集中在自己的家庭、興趣愛好、孩子教育等方面,所以對提拔看的比較淡。

3.責任大了。提拔除了光彩的另一面就是責任,“官大了責任肯定大”,很多人不喜歡太多責任壓著,基本沒什麼時間給自己和家人,所以寧願過清閒日子也不願意提拔。再者,隨著法治社會的進程,一些被提拔的因為犯錯誤成為階下囚,使得很多人有了平平淡淡過日子的心態。

4.年齡大了。提拔最需要的是能力,但年齡也很重要,不管是政府還是企業,你過了一定的年齡就很難再提拔,因為年齡大了身體和精力跟不上了。一旦提拔無望了,很多人也就把這件事看淡了。


機關老秘


既然說“有些人”,那可能有很多種可能性,老鬼做一下系統化梳理吧,也算和大家一起理性的探討職場現象,對於朋友們更為全面、客觀的看待職場應該有些幫助:

一、一些企業中存在嚴重的裙帶關係性升職現象,導致大家對升職期望嚴重降低

企業中親屬、好友把持管理崗位的現象比比皆是,獲得提拔的人總是那些與老闆、股東、高層領導的親屬、朋友或者某些不正當關係之人。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普通職工會對企業失去希望。不認為自己的努力能夠獲得領導的重視與提拔。這也是很多企業難以做大、做強的原因。

二、一些企業由於其企業性質或者某些領導幹部個人品德問題,而專門提拔“小人”

這種現象在一些企業中也是存在的。真正兢兢業業工作並且取得成績、成果的員工,反而不如那些愛拍馬屁、巴結領導、請客送禮者更實惠,更容易獲得賞識的喜歡。

這造成了部分企業中獲得升職機會以及各種實質利益的人中,“小人”的比例非常大。領導的品行、素質以及企業的性質等等綜合因素導致了某些企業中拉幫結派、小人橫行。

在這種畸形的、不以業績、能力作為升職或者加薪基礎要素的企業文化、氛圍,也會讓很多職場人失去努力向上的動力!

三、部分企業的薪酬機制有問題,造成大家根本沒有動力去獲得升職的機會。

不同崗位本來其薪酬結構、數目等等應該是有差異的。畢竟管理者要負起管理者該有的責任。然而部分企業出現了職位與薪酬倒掛的現象:一些員工升職後其薪酬待遇還不如身為員工時高。

當然也有一些確實比員工要高,但是高出來的部分是可憐的,與自己從事管理工作每天的付出嚴重不成比例。在這種情況下,也會讓下屬失去升職的動力。

四、責權利嚴重不匹配情況下的企業管理機制,也會導致一些人失去希望升職的動力

最通俗的說法是:不僅費力不討好,而且還掙不到啥錢!不僅沒什麼權力,還處處受到來自上下的雙重壓力!

錢,沒多掙;責任,多了很多;壓力,大的沒邊兒;口碑,越來越差。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當然不願意幹了!

五、站在“其他視角”看升職

老鬼個人的看法、建議是:如果您希望自己的未來更好,有自己的報復,而且不期望永遠停留在現在的收入、境遇,那請您還是盡力去爭取獲得升職的機會!只要能爭取就去爭取為好!原因如下:

1、你需要一個實實在在的經歷來作為自己的籌碼!

即使這家企業不是你未來的出路,但如果在這家企業內你從事過某項管理工作,這將成為你跳槽、找工作、尋求更高薪酬工作的籌碼!您都沒有從事過相應的管理工作的經歷,其他企業怎麼會給你機會呢?

2、你的管理職位,是你在社會上積累人脈的一個“背書”、身份證明

不要只盯著在本職工作上的收入!您應該將目光投向外面以及更遠的地方!您只要有了某個頭銜、某個職位,你在別人心目中的印象將發生轉變,這是不爭的事實!細想想:你是一個普通企業中的普通員工——你是某個企業中的小領導,這兩個身份對於您在社會上結識人脈的意義、作用是不同的!你的人脈的層次、高度是有差異的。與相應人脈建立關聯的難易程度也是不同的!

3、從事過管理工作的人,其思維方式一定會與普通職工有差異!這幾乎是鐵定的!

因此,不要只是盯著在企業內的那點利益為好。只要你從事過管理工作,而且是有切身體會的管理實踐,你的感悟、思維方式等等都將潛移默化的超越身邊人。你會發現自己看待事物、評價事物要比原來更為理性、客觀。這也幾乎是必然發生的可喜變化。

這些變化無論對於您未來的求職,還是社會資源的積累,都將產生無可估量的作用啊!


以上供參考吧。前面四點老鬼分享了四種可能導致職場人對升職失去興趣與慾望的因素,第五點老鬼給大家提供一個可以作為參考的建議。希望對朋友們有所啟示。

歡迎【關注】老鬼,每天分享職場、銷售、口才、人脈類實戰內容。

越多分享,越多收穫!


老鬼歸來


這個問題很殘酷啊!

上班是為了什麼?最簡單的來說,那就是上班掙錢。

但是現在確實有很多人對於升職提拔看得越來越淡了。

不升職,不提拔怎麼能掙到錢呢?

1、真不缺那幾個錢。

現在很多人家庭條件好了,不差那幾個錢,那麼“上班掙錢”的基本原則已經違背,所以用不著通過升職和提拔來獲取錢。

2、升職能多掙多少錢?

一個好的企業,可以通過升職提升待遇,員工進而改善生活,乃至改變生活。但是那只是好的企業,9012年開年知道現在,大多企業——特別是被譽為“金飯碗”的企業,都開始裁員了,試問有多少“好企業”?

好企業都不能給你足夠的保障,那麼不好的企業呢?能給你改變生活的可能嗎?

有,但是很少。

3、升職代表著責任。

記得有句話說得好。

“我都拍桌子罵娘了,他還在那裡微笑著看著我,不肯在策劃說上簽字,隱含的意思是,不敢擔這個責任。”

公司敢給你這個權利,但是你確定敢於承擔權力下的責任嗎?

責任真的很大,大到即使是你的領導上司都不敢去承擔。

權小言輕責任重。

公司敢給你升職,你敢擔責嗎?

4、真正值錢的不是升職。

升職提拔,對個人而言,是為了什麼?

升職是為了讓你長見識?

提拔是為了讓你掙到錢?

為了讓你提升,還是為了讓你奉獻,無論如何,應該明白——作為員工,你終究只是員工思維;作為領導,你終究只是領導思維;作為老闆,你終究還是老闆思維。

真正讓你提升的,發生質變的,是老闆思維。

很巧,在職場中,你幾乎不會有老闆思維。

5、升職和提拔之後,就意味著你的與眾不同嗎?

升職和提拔更多的是公司行為,與你個人能力有關,但是不完全基於你的個人能力。

很現實的事情——女性同志,你會為了工作不要孩子嗎?

男性同志,你會為了工作不要家庭嗎?

所以說,你不一定是與眾不同的,那麼公司如何讓你成長為一個與眾不同的人?

即使你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你如何可以肯定這個平臺可以支撐起你的成長——多見於小城鎮的企業。

6、正視升值提拔。

1、對個人而言

向前走一步很不容易,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你的不同。

說白了也是對自己的鍛鍊,對自己的提升,對個人而言,是一個層面的改變,你所接觸的人和事是完全不同的,你的思維模式也會發生不一樣的改變。

哪怕是日後向別人特別是自己的親朋好友提供意見和建議的時候,會從理性、全面和現實出發,而變得合理。

2、對家庭而言

中國有句話叫做“學問而優則仕”。

在國人的觀念當中,再小的官也是官員;再厲害的兵也是員工(沒有看不起誰的意思)。

至少給你的家人面子,這是很現實的東西。

3、對將來而言

因為你的環境、圈子不出現了變化,所以以你為中心的事物也會發生變化。

你的思維、方式、角度、側重點等,會從一個只考慮基本生活生存的問題,慢慢轉變為追求突破的道路。

無論是現狀還是對孩子的教育等,就算是一塊錢,你都會考慮讓它產生價值。

所以一個職位的改變,增大了對將來產生質變的可能。

4、就眼前而言

你的視角已經不允許你發牢騷了,而是透過現象看本質。

不是產生問題向上級彙報;不是有了責任推得乾乾淨淨。

現在需要承擔,或者說是擔當。

擔當起屬於自己的責任,化衝動為理性。

真正有了團隊的意識,有了集體的思維。

總之,只有在其位之後,才會謀其政,才會說其言,才會做其事。

升職提拔弊處很多,但是對於個人而言,利大於弊!


繞開職場成長路上的坑坑窪窪,躲開辦公室裡的爾虞我詐。成就職場,完善自己。我是【嚶兀】。


嚶兀


因為大家都看透了,升職只不過是掛在驢子眼前的蘿蔔,看得見,吃不著。

這個社會,錢最實際。升職本來就希望渺茫,就幾個位置,還要會做人有資源的才搶得到。既然知道自己沒希望,就不費那勁,免得被人給套路了。

曾經為了升職被領導套路過,領導以升職為誘餌,要求我們無償加班。等我們加班加點把項目趕出來了,領導卸磨殺驢,還對人橫加指責。

自從看透了領導的套路,就不奢望升職了。有那個閒工夫無償加班,還不太把力氣省下來學點新技能,發展一門副業。

想升職,就是以個人休息時間為代價,騙著你過度付出。周圍的人,吃過這個虧的人多了,也都變聰明瞭。

個個都想當領導,可是職位就那幾個。

對大部分人來說,給多少錢,幹多少活。分內的工作盡職盡責做好,對得起老闆給的那份工資就好了。

看淡了挺好,看淡才是正確的人生態度。盡人事,聽天命。一旦想通,煩惱會少很多。

我按部就班做好自己的工作,至於讓誰升職提拔,本來就是領導操心的事,咱們再著急上火也沒有用。


木魚說職場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是,深層次的解讀,或許會讓很人很鬱悶和難堪!


職場中人,誰會不想自己能夠升職提拔!所謂的“雲淡風輕”,不過是藉口和託詞;所謂的“與世無爭”,不過是遮羞布和假面具。


第一,之所以有人會說自己看淡了升職提拔,是在冠冕堂皇地為自己的職業能力低下進行遮掩。

如果問一下大家,升職提拔有沒有好處,我想絕大多數的人都會回答“有好處”。不說別的,薪酬待遇總會漲點吧,管理權限總會多點吧,職業地位總會高點吧!


所以,升職提拔,誰不想!


不過,對於任何一個單位來說,高等級的職位總是少數,低等級的職位總是多數,這就好比一個金字塔,你越想往上,能夠給你站立的位置就越少。


想要升職提拔,你必須要有能夠證明你價值的職業能力,沒有職業能力,沒有綜合實力,沒有核心優勢,想要升職提拔,幾乎是不可能的。


當你在一群人中,有明顯的鶴立雞群的表現時,你的身影自然就會進入到領導的視線之中。而那些在人群裡毫不起眼,卻自認為自己能力超群的人,只不過是精神勝利法的自我麻痺而已。


對於多數人而言,站在同一平臺之上,你如果既不比別人有更耀眼的“職業容貌”,也沒有比被人更高挑的“職業身高”,那老闆和領導如何從一群人中選拔出你來呢?這個“容貌”,這個“身高”就是你的職業能力表現。


所以,不要雲淡風輕地宣稱自己看淡了升職提拔,更不要一副閱盡滄海桑田的豁達模樣,所謂的看淡了,不想了,其實就是自己的能力欠缺的遮羞布而已。


第二,之所以有人會說自己看淡了升職提拔,是在為自己的怠惰和不思進取找藉口。


前面說了,升職提拔需要你的職業能力進行背書、進行證明,那職業能力又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呢?天上掉下來的嗎?當然不是,都是靠辛苦、靠拼搏掙來的。


當你早晨還在被窩裡安睡時,努力的人已經晨起開始打卡看書;當你下班已經回家去享受休閒時光的時候,有目標的人仍在對照工作進行總結和覆盤;當你在快樂的唱著K,玩著吃雞遊戲的時候,自律的人仍在學習著能夠促進自己工作技能提升的知識。


這就是差距!這就是有的人能不斷獲得升職提拔,有的人只能酸言酸語原地踏步的原因。


想要升職提拔進入更高的平臺,就必須要跳出舒適區,挑戰自己的能力極限。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你既想成天舒服安逸不付出一點辛勞和汗水,又想升職提拔拿著高薪待遇,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


當今職場,競爭如此劇烈,壓力如此巨大,想要在一群人裡脫穎而出,沒有點真本事,沒有點硬功夫,基本上沒有希望的。而這些真本事、真功夫,都是需要你投入時間、精力,付出辛勞與汗水,才能積攢、沉澱的。


不說別的,光說自媒體人這件事,有多少人滿懷信心而來,最後卻黯然鎩羽而歸,雖然有客觀條件的因素,但是,努力與否才是最大的原因。


有的自媒體人,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毫不自律,寫了兩篇就荒廢了,最終只能離開這個行當;有的自媒體人,嚴格自律,盡最大努力讀書學習然後持續輸出,一天都不落下,這才換來自己的成功。


天道酬勤,從來都不是一句空話!雖然勤奮的人不一定能成功,但是成功的人一定勤奮!


所以,不要“與世無爭”地說什麼看淡了升職提拔,所謂的“不爭”,可不是淡泊名利的超脫,只不過是你為自己怠惰和不思進取找的藉口和託詞而已。


第三,面對升職提拔時的不公平,我們不要悻悻然的假裝豁達,而是要創造條件去盡力爭取。

無論你是否願意承認,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絕對的公平。有的有能力的人確實與升職提拔失之交臂,也確實存在有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不過,這種情況畢竟還是少數。


對於我們職場人來說,如果真的遇到了這樣的不公的情況,自怨自艾是沒有用的,憤恨咒罵也是沒有用的,而這種看淡了的假超脫更是沒有用。如果你想讓自己的價值得到體現,讓自己的職業發展更上一層樓,就需要有更為積極的心態,而不是消極應對。


所謂事在人為,如果你真的有能力,有優勢,就應該創造條件去改變情勢,讓你的能力和優勢更能得到展現。如果努力去爭取了,有可能就會讓你的狀況得到改變,而你如果不去爭取,那你就一點機會都沒有了。


退一萬步說,如果這個單位風氣歪、老闆心不正,那你也要創造機會讓自己遠離這個破單位,換一個更好、更公平的單位工作,讓自己不至於在默默消沉之中虛度年華。


所以,即使遇到不公平的情況,我們也不要被這種壞風氣所淹沒,而是要用更加積極的行動來化解這些不公,讓自己能夠有更好的出路。


結束語

職場上有一句話,叫:有為才有位,沒有能力、沒有付出,很難會得到升職和提拔。雖然職場世界不可能盡如人意,也有很多黑幕和不公平,但與其自怨自艾或是憤恨鬱結,不如另想他法再謀出路。


一句話:努力進取絕對要比消極應對要更有現實意義。


<strong>

我是優質職場領域創作者、問答達人、問答青雲計劃獲獎者【雪天驚雷】。如果我的觀點對您有啟發、有幫助,勞煩您點贊並關注我,雷哥將把職場乾貨與您分享到底,謝謝!


雪天驚雷


作為職場人,升職加薪這樣的好事,是每個人的期望和夢想吧?至於說把升職提拔看的很淡的人,我覺得少之又少。這些把升職提拔看得很淡的少部分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位高權重,壓力相對較大,需要佛系一些。

前幾天,騰訊為了保持較強的新陳代謝能力,多給年輕的有想法的員工創造機會,變革了員工的職級體系,對於中高幹群體,實施高壓考核。一是增加了考核次數,由一年一次變為半年一次,二是明確提出了,無功便是過的口號,三是增強透明度,避免一言堂,其實也是變相地削弱了管理層的權利。

看看騰訊的中高層管理人員們,覺得壓力好大,日子不好過,還不如當一個一般的員工,壓力相對小一些,開心快樂一些。

二、付出和收穫不成正比。

我們單位的高管們,承擔了較多的責任和義務,但是由於我們是國企,考慮到員工的感受,沒有把薪資體系做的非常完備,高管的工資,只比我們中層的工資多了兩三千塊錢。很多有能力的中層,不差錢,也不想承擔太多責任,所以對提拔的事看的非常淡。

還有一些單位,被提拔為高管之後,就要輪崗到其他城市,有的是省內,有的是在國內,總之都要離開親人,有些人把親人看的比較重要,或者家裡確實有事走不開,就不想被提拔。

三、能力和位置不能匹配。

現在對管理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各種考核越來越多,有些人審視自己的能力之後,覺得自己的能力無法和位置相匹配,就選擇了放棄。

四、奮鬥多年而不得,看開了,所以就看淡了。

我們單位原來有一個高級工程師,一心想被提拔,經常拿著自己的各種證書到上級領導那裡,想得到領導的認可和重用。但由於他自身的缺點,多年都沒有被提拔。後來他得了心梗,放了支架,突然覺得除了健康,其他的都是浮雲,於是不再找領導,而是一頭鑽進了健身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