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毫升“生命种子”已送至上海挽救患者生命

200多毫升“生命种子”已送至上海挽救患者生命

省、市红十字会相关人员,为小裴的无私大爱点赞

雅安日报/北纬网讯 24日下午4时,市红十字会传来消息,经过4个小时的采集,从四川农业大学(简称川农大)大三女生小裴血液中采集出的200多毫升造血干细胞,已经搭乘飞机送至患者所在的上海某医院,将及时输入19岁白血病患者体内,挽救其生命。

2017年底,川农大法学系女生小裴在雅安填写了志愿捐献登记表,捐献了10毫升静脉血样,正式成为一名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志愿者。今年7月,她接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四川分库工作人员电话,告知她的血样与一名19岁的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接到电话后的小裴,信守承诺,同意捐献。后经过进一步体检,小裴身体各项指标达到捐献要求。

根据安排,10月19日,小裴从雅安启程到省医院,20日开始每天注射一针动员剂,24日9点30分,造血干细胞采集工作如期进行,当天12点30分,完成了患者所需的200多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的采集。

在采集中,省、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到医院看望、慰问小裴,感谢她的大爱善举,同时为她颁发了荣誉证书。我市第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余杭也专程到医院看望小裴,为她点赞,为她加油鼓劲。

小裴表示,在没有捐献前,她还担心出现感冒等意外影响捐献,所以也十分注意保暖,现在完成了患者所需要的采集量数后,放心了。

采集够患者所需的造血干细胞悬液数量后,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四川分库工作人员与前来接收的医务人员进行了交接,这份承载着浓浓大爱的200多毫升“生命种子”搭乘着飞机送至上海,将输入患者体内。

市红十字会秘书长郝波介绍,造血干细胞捐献是一项保护人类生命健康的崇高事业,更是奉献爱心、挽救生命、造福社会的高尚善举,展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风尚。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000多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已有7人成功捐献,其中有1人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名泰国白血病患者。

郝波说,捐献者用热血传递“生命种子”,用坚定信念和大爱之心挽救陷入垂危的生命,他们诠释着社会的美好与和谐,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的善良与友爱精神值得全社会广泛赞颂。

记者 彭加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