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勒摄影节50周年 来这座南法小城感受摄影之美


每年夏季至秋季末,法国都会举办各类大大小小的摄影节和特别展。在这一年中最舒适的季节,一起背上相机,坐着慢火车,穿过大片的田野和爽朗的天空,跟微光来一场法国摄影展之旅吧!我们的旅程一共有三天,今天的目的地是阳光明媚的法国南部小城——阿尔勒。这里是阿尔勒火车站,观展之旅由此启程。

出了火车站,我们面临两个选择:向左,还是向右?别担心,左右两边都有展厅,不过观展前别忘了买票!一天之内想要把几十个展览全部逛完,好像不太容易实现。阿尔勒摄影节的展览场所有别于以往我们对于摄影展的想象,不同的展览场地遍布在范围不大的阿尔勒市中心。或许,走在阿尔勒的街头,不经意间路过的小屋内就别有洞天。

一位观众进场前在摄影书区域驻足许久。软绵绵的坐垫十分舒适,逛累了可以在这里小憩。1970年,法国摄影师吕西安·克莱格、法国作家米歇尔·图尼埃和法国历史学家让-毛里斯·鲁盖特,共同在吕西安的家乡法国南部小城阿尔勒创立了如今颇负盛名的阿尔勒摄影节。


由于观展时间有限,我们直接来到包含最多展览的16号展区。这个展厅由工业建筑改建而成,位于园区东北角的小楼内,楼上楼下共分成了七八个展厅。一进门,灯光有些昏暗,密不透风、钢筋外露的墙体透露着工业气息。第一个展览叫《发明的传奇-从防毒面具到洗衣机》,展示的是不同年代的发明创造,照片由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提供。

阿尔勒摄影节的一间展厅里,一位观众在观看《发明的传奇》。这个展的故事性和历史感十足,一些当年的“新发明”已经成为今天司空见惯的工具。这场展览占据了整个一层的空间,是16号展区内照片数量最多的展。

二楼的空间设计甚是巧妙。在几间相通的屋子内部,分别布置了吕西安·克莱格和爱德华·韦斯顿的回顾展、中国摄影师廖逸君的《实验性关系》,以及《区域-巴黎郊外》三个展览。吕西安和韦斯顿的展览合并在一起,是为了纪念50年前第一届阿尔勒摄影节时曾展出的韦斯顿的照片,以及这位深受韦斯顿影响的摄影节创始人。


一位观众在观看中国摄影师廖逸君的展览《实验性关系》。

当我们穿过这几间屋子,又见到了午后明媚的阳光。可能会有点刺眼,不过没关系,下一秒,我们就要进入一个新的展厅,那里已经不是昏暗了,是漆黑。打开这扇小门,我们就来到黑暗的展厅。

这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展厅里,布置着加拿大艺术家扬·波克鲁的沉浸式体验展览《教堂》,其灵感来源于摄影师希望拍到阳光穿过教堂彩色花窗的那一瞬间。从全黑到突然看到三束光的投射,从小心翼翼试地摸索到倏忽的惊艳和感叹,我们在这个展厅体验到瞬间即永恒。

光线渐次明亮起来,面前是一段唯美又悲伤的故事:加拿大艺术家吉约姆·西蒙奴展览中的人与鸟。摄影师幼时与鸟儿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长大后却看着鸟类被谋害和残杀,由此用镜头记录了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并在作品形式上致敬日本摄影师深濑昌久。品照片,看天下——关注“守候微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