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為什麼搬不到觀音菩薩的玉淨瓶?

醉墨客


淨瓶出現的場合

一是孫悟空大鬧天宮期間,觀音舉薦的二郎神久戰孫悟空不下,觀音就想助他一臂之力,準備拿淨瓶砸孫悟空,但是被太上老君及時勸住了。

理由是害怕孫悟空的金箍棒把淨瓶打碎了,轉而用自己的金剛琢把孫悟空砸倒在地,可見老君對菩薩的淨瓶也很寶貝。

二是孫悟空請觀音去收服紅孩兒,觀音聽說紅孩兒竟敢冒充自己,擒住了豬八戒,她頓時勃然大怒:

“恨了一聲,將手中寶珠淨瓶往海心裡撲的一摜,唬得那行者毛骨竦然,即起身侍立下面。”

可見這次觀音是真的出離憤怒了,這也是西遊中她唯一的一次大怒,嚇得孫悟空都站起來了,這也是西遊中孫悟空最害怕的一次,即便是面對玉帝、如來也沒有過。

後來一個老龜把淨瓶駝了上來,觀音讓孫悟空把淨瓶拿上來,結果孫悟空根本拿不動。



淨瓶的重量

孫悟空以為是自己和紅孩兒打鬥疲勞力弱所致,但是觀音告訴他,這個瓶已經借了一海水在裡面,孫悟空沒有架海的斤量,所以他根本拿不動。

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重13500斤,他拿著耍正合適,若再多上幾十倍孫悟空或許也能拿得動,但是肯定耍不起來了,而一海的重量則遠遠超出孫悟空的承受能力。

孫悟空的極限是揹負兩座大山,銀角大王給他背上須彌山和峨眉山,孫悟空一點事都沒有,尚能奔跑,但是又加上了一個泰山,孫悟空就累的口鼻出血,差點掛了。

兩座大山的重量肯定比金箍棒要重千倍萬倍,但是和一海之水的重量相比簡直就是九牛一毛,所以孫悟空根本不能拿動分毫。

後來菩薩埋怨他只會耍嘴皮子,連個瓶兒也拿不動,又怎麼去降妖縛怪。要知道觀音的老龜拿得動,就連她身邊的小女孩——善財龍女也拿得動,這事弄得孫悟空很尷尬。



觀音讓孫悟空拿寶珠淨瓶的含義

孫悟空打不過紅孩兒,先去請龍王幫忙,可能他覺得一直找觀音怕菩薩嫌麻煩,也可能是覺得龍王滅火是專業的,結果龍王根本滅不了紅孩兒的三昧真火,他無奈只得再去找觀音,觀音埋怨他:

“既他是三昧火,神通廣大,怎麼去請龍王,不來請我?”

可見這時候觀音就有點生氣,以前她給孫悟空說的好好的,萬事都可來找她,她必定親自出面為他解決麻煩,結果孫悟空沒來找她,導致在號山耽誤許久。



後來又聽說紅孩兒竟敢冒充自己騙了豬八戒,觀音當場震怒,當著孫悟空的面摔了瓶子,她之所以震怒,原因很複雜:

一是埋怨孫悟空沒有第一時間來找她幫忙;

二是氣惱紅孩兒竟敢冒充自己騙捉豬八戒;

三是嚇唬孫悟空,藉機展示自己的脾氣和實力,就是告訴孫悟空自己也是一個有脾氣的人,而且就是門人弟子實力也比孫悟空強很多,警告孫悟空別惹事、要聽話,否則就對你這猴子不客氣。



觀音就是故意把淨瓶裝滿水讓孫悟空拿,先是嚇的孫悟空心驚肉跳,然後再借機教育他,恩威並施,收到了極好的效果。這其實還是觀音菩薩的智慧和風格,凡事不靠蠻力,就像她憑智力收服紅孩兒一樣。


我就是竹韻


首先糾正一下,觀音手中的不是玉淨瓶,而是寶珠淨瓶。玉淨瓶是老君的寶物。

我們先看一下原文怎麼說:

西遊記第42回,悟空被紅孩兒用三昧火燒的急火攻心,是在拿他沒有辦法了,所以跑到南海去觀音。

孫悟空上來就說,菩薩有個妖精變成你的模樣。觀音中了猴子的激將法,“心中大怒”,“恨了一聲,將手中寶珠淨瓶往海心裡撲的一摜,唬得那行者毛骨竦然”,然後,有隻惡烏龜把瓶子馱了出來,然後觀音讓悟空把瓶子遞過來。

猴子就丟人了,根本拿不動——“莫想拿得他動。好便似蜻蜓撼石柱,怎生搖得半分毫?”。烏龜馱著瓶子還能衝觀音二十四點頭,而悟空連只菩薩跟前的烏龜的力氣都不如。

猴子有些尷尬,忙辯解道:

“平日拿得動,今日拿不動。想是吃了妖精虧,筋力弱了”

然後觀音就向悟空炫耀道:

“如今是淨瓶拋下海去,這一時間,轉過了三江五湖,八海四瀆,溪源潭洞之間,共借了一海水在裡面。你那裡有架海的斤量?此所以拿不動也。”

此段描寫十分精彩。觀音的由怒轉炫耀,猴子的自愧不如,烏龜的恭敬,惟妙惟肖。我們來判斷一下,悟空到底是不是像他自己說的,今天身子虛了,拿不起來,如果他的身子不虛,能不能拿起來。

微言認為:即使猴子狀態很好,也拿不起觀音的瓶子。原因如下:

其一,觀音與猴子的武力差距,可不是一星半點兒,心高氣傲的猴子最不服人,也不願意向任何人低頭,然而他對觀音的恭敬太多,可謂前所未有。如果不是真的打心底服了觀音,是不會有這樣的態度,見了觀音,磕頭不計其數;

其二,觀音對悟空是十分了解的,原文中說“你當年未成人道,且肯盡心修悟;你今日脫了天災,怎麼倒生懶惰”,可見觀音連悟空學道的過程都知道,他對悟空的實力肯定是十分清楚明白的,她故意讓悟空去拿,就是知道悟空拿不起來。

如果你喜歡微言關於西遊記的分析,請關注微言不聳聽,微言已經寫了近百篇關於西遊記的揭秘,謝謝!


微言不聳聽


孫悟空被紅孩兒打敗後,請求觀音菩薩幫忙,菩薩把玉淨瓶扔下大海,說一會就用它對付紅孩兒,悟空立馬下到海中幫菩薩拿玉淨瓶,可玉淨瓶絲毫不動,菩薩為了給悟空臺階下,說到剛才玉淨瓶在大海里遊了一圈,裝下了滿大海的水,所以拿不到


一一山己幾


悟空之所以拿不動,是因為此時的瓶子裡容納了一海的水,悟空的鐵棒重13500斤他拿著正合適,一海的重量遠超了他的能力。

書中這樣描述,悟空打不過紅孩兒,只好去南海求觀音幫忙,菩薩把他的玉淨瓶擲入海中,只一會功夫瓶子就轉過了三江五湖,八海四瀆,溪源潭洞之間,共借了一海的水在裡面。

悟空領命去拿瓶子,好似蜻蜓撼石柱,莫想搬動分毫,菩薩這才說出箇中原因,悟空畢竟能力有限,沒有架海的斤量。

菩薩說完走上前,只抬了抬右手就輕輕的提起了淨瓶,託在左手掌上。陪同悟空收服紅孩兒去了。

看出行者與菩薩的差別了吧😎!


Softly拂


梧桐回答,觀音菩薩和如來是師兄弟,孫悟空被如來壓在五行山下時,就決定了他的道行,由妖轉變成鬥戰勝佛,邪不勝正,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做為普度眾生的觀世音菩薩,他的玉靜瓶是鎮妖的法器,同時也代表著菩薩如大海般的胸襟和氣度,不是剛從妖度化過來的悟空能搬倒的


梧桐69520


一個道,一個佛


秋水暈波


孫悟空連擔三座山的力氣也沒有,更別說一海的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