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區:推進“放管服”,社會救助審批權限全面下放

中國山東網10月21日訊 為推進社會救助領域“放管服”改革,日前,嶗山區民政局下發了《關於印發的通知》(青嶗民〔2019〕31號), 標誌著經區政府授權後,此前由區民政局行使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特困救助供養、臨時救助及特殊困難家庭“一戶一策”救助審批權限正式下放到全區5個街道辦事處。

為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提高救助效率,為困難群眾提供高效、優質、便捷的服務,根據《山東省民政廳關於推進社會救助領域“放管服”改革的指導意見》(魯民〔2019〕36號)、《青島市民政局關於印發的通知》(青民救〔2019〕13號)要求,嶗山區積極探索開展社會救助領域審批管理制度改革,全面試點審批權下放,以切實提升社會救助服務效能,全面提高社會救助服務水平,增強群眾對救助工作的滿意度。

簡化流程。實施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前置,簡化審批流程,取消低保和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民主評議和審批公示兩個環節。變區、街分級審核審批為街道一級審批,社區主動發現,幫辦、代辦,區級事後抽查監管,有效縮短審批週期。

壓縮時限。採取大數據比對和傳統調查取證相結合的方式,將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等救助審批時限由下放前的33個工作日全面壓縮至9個工作日以內。在街道辦事處建立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對急難型臨時救助在24小時內先行救助。對發放給特定群體的補助,無需救助對象申請,直接由街道按時進行發放,大幅度提升救助效率。

推行減證。取消收入證明、疾病證明、土地承包經營證明、失業登記證明、納稅證明、學生在校證明以及其他可以通過部門內部調查或信息共享方式辦理的證明事項,採取證照核驗和告知承諾制的方式進行調查,切實推行減證便民。

同時,在全面下放社會救助審批權限的基礎上,區民政局還將積極探索社會救助無紙化網上申請審批流程,進一步完善特殊困難家庭“一戶一策”救助機制,補齊救助政策短板,提升社會救助服務水平,讓困難家庭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