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鸡西三次产业情况

今年以来,鸡西市上下深入贯彻省、市委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发展的部署要求,认真落实市政府促进经济稳增长十项措施,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一)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增长

1-9月份,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2.2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位居全省第6位、四煤城第2位。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5亿元,同比增长3.2%,拉动GDP增长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9.8亿元,同比增长2.6%,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3.9亿元,同比增长6.7%,拉动GDP增长3.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3:34.2:59.5。

1-9(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力,经济发展运行平稳

1.规上工业经济保持增长。1-9月份,鸡西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4.8%,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第7位,四煤城第1位。

一是医药、非金属矿采选等10个行业呈正增长状态,占全部规上行业55.6%,增长行业数量比上半年增加2个。四大主导产业中,煤炭、石墨、医药三个行业上升,食品行业下降。

1-9月分行业增加值增速

行业名称

增速(%)

贡献率(%)

拉动点(%)

合计

4.8

100

4.8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1.2

14.8

0.7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31.5

-1.6

-0.1

非金属矿采选业

20.5

14.2

0.7

农副食品加工业

-11.4

-7.7

-0.4

食品制造业

-88.8

-2.2

-0.1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2.6

4.9

0.2

造纸和纸制品业

-97.8

-4.6

-0.2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160.0

29.4

1.4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1.7

0.7

0.0

医药制造业

12.6

24.6

1.2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0.0

0.0

0.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0.0

13.3

0.6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94.5

1.6

0.1

金属制品业

-36.5

-0.6

0.0

专用设备制造业

-6.0

-2.6

-0.1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5.5

0.3

0.0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6.2

15.5

0.7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8.3

0.0

0.0二是县区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1-9月份,县区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2%,增速为18.9%,高于全市14.1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长8.9个百分点。

三是规上工业企业能耗降幅收窄,用电量增加。1-9月份,规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78.3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7%;规上工业企业用电量1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

2.农业生产稳步发展。1-9月份,鸡西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4亿元,同比增长4.7%,农业生产形势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其中,种植业实现增加值2.9亿元,同比增长1.8%;畜牧业实现增加值10.6亿元,同比增长2.0%;林业实现增加值2.6亿元,同比增长7.4%;渔业实现增加值2.4亿元,同比增长2.5%;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8亿元,同比增长30%。

3.服务业带动作用强。1-9月份,服务业对全市经济贡献率为74.3%。

1-9月GDP分行业绝对额、增速、比重、拉动率情况

绝对额(亿元)

增速(%)

占GDP比重(%)

拉动点(百分点)

农林牧渔业

20.4

4.7

7

0.3

工业

96.2

3.6

32.9

1.4

建筑业

3.7

-21.7

1.3

-0.3

批发和零售业

38.6

5.7

13.2

0.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6.1

-2.4

5.5

-0.1

住宿和餐饮业

9.5

4.9

3.2

0.1

金融业

20.7

4.8

7.1

0.3

房地产业

14.7

4.6

5

0.2

其他服务业

72.3

10.4

24.8

2.3(三)三大需求均实现增长

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1-9月份,鸡西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6%,增速位居全省第3位,四煤城第2位。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73.8%,向下拉动全市2.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2%,拉动全市增长4.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8.0%,拉动全市增长8.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投资的比重为0.9:50.4:48.7。

2.消费品市场同比增速放缓。1-9月份,鸡西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0%,增速位居全省第6位,四煤城第2位。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销售额及营业额增速分别为5.2%、17.0%、6.3%、13.0%。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7.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4.3%,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6.2%。

3.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回落。1-9月份,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6.5亿元,同比增长32.7%,增速比上半年回落52.1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第4位,四煤城第3位。

(四)财政收入下降,金融市场运行平稳

1.财政收入下降。1-9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25.8亿元,同比下降1.4%,增速位居全省第6位,四煤城第2位。

2.金融市场运行平稳。截止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158.6亿元,比年初增加41.5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840.9亿元,比年初增加43.8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比例为72.6%。

(五)物价水平温和上涨

1-9月份,鸡西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2%,涨幅较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5.3%,衣着上涨0.6%,居住下降0.4%,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3%,交通和通信下降0.4%,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4.2%,医疗保健上涨1.4%,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1.6%。

1-9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7%,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上涨7.4%。

(六)就业创业形势较好

积极推进“双创”工作,组织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技能、送岗位、送资金等“五送”活动,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做实做细。1-9月份,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1346人,完成全年计划的9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低于控制目标0.6个百分点。全市新设市场主体13902户,其中,新设立企业2105户,新设立个体工商户11686户。

二、结构调整积极推进

1.四大主导产业贡献较大。1-9月份,鸡西市规模以上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6%,产值占全部规上工业73.6%;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3.2%,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81.5%,四大主导产业对鸡西市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为55%。

1-9月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及增加值增速情况

行业名称

产值增速(%)

增加值增速(%)

四大主导产业

1.6

3.2

煤炭行业

8.7

1.2

石墨行业

12.3

14.5

医药产业

1.7

12.6

食品产业

-12.0

-14.12.民间投资下降,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拉动作用显著。今年四月份以来,鸡西市民间投资增速连续六个月呈下降态势,9月份降幅扩大到9.6%,向下拉动全市投资6个百分点。1-9月份,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同比增长44.8%,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6.2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8%。

3.小微企业助推消费品市场发展。限额以下企业及个体户由于规模较小,资本占有量不大,经营灵活等特点,随市场变化而随时调整经营模式并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1-9月份,鸡西市限额以下企业及个体户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8.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1.2%,拉动消费品市场增长6.6个百分点,带动消费品市场平稳发展。

三、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工业企业开工率略有下降。1-9月份,规模以上180户工业企业,169户企业已开工生产,开工率94%,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11户企业处于完全停产状态,停产企业主要集中在煤炭和农副食品加工行业。开工企业中,有18户产值在1000万元以下。

2.百大项目投资进度没有达到计划总投资的80%。截止到9月末,鸡西市百大项目开工17个,还有2个没有开工。鸡西市2个单体百大项目,唯大(鸡西)石墨烯产业园项目完成投资3.1亿元,完成本年计划投资的62%;鸡东县年产30万吨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完成0.6亿元,完成本年计划投资的5.2%。

3.汽车类市场面临诸多压力。鸡西市统计的12户限上汽车销售企业有8户已经基本闭店或仅有少量销售,这8户企业本年累计实现零售额959.2万元,同比下降85.1%,拉动限上零售额下降1.3个百分点。汽车消费的高速增长期已过,汽车消费空间逐步缩小。

四、建议对策

1.加强部门联动,积极组织工业生产。为壮大鸡西市的规上工业,工信、统计部门要通力合作,加大对临规企业的培育工作,对临规企业要密切跟踪,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争取年末完成目标。特别是上半年受季节因素影响停产的企业,要认真组织,积极引导,及早开工生产,为全年经济平稳增长做贡献。

2.强力推进项目施工建设,推动投资增长。抓住今年最后的施工时机,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加快建设,把百大项目任务落实到位,项目推进责任落实到人,切实帮助建设单位解决问题,确保项目开工率达到百分之百。积极与项目建设单位进行沟通,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争取完成进度目标,推动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

3.挖掘消费新热点新动能,推进消费市场持续增长。一是积极拓宽汽车消费领域。充分释放二手车市场的消费潜力,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带动消费的快速增长。二是各县(市)区要挖掘消费新热点。关注并引导企业利用“节日、假日”等因素,通过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来活跃市场,促进消费,确保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持续向好。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