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股民交了10年学费的经验:为什么散户知道的越多却亏更多?

许多失败的人百思不得其解,经历了那么多年的历炼,交了那么多的学费,为什么依然还是亏损。尝遍了各种方法,见识了各种亏损,积累了各种图表,发现了各种规定,感觉快要云开雾散时在接下来的操作中又再次失手。

那为什么会是这样?问题的根源在哪?下面笔者跟大家分享的是打破这些怪圈;

如果你有上面提到的这些困扰,那是因为有两个字你没有做到,那就是“彻底”。

一位老股民交了10年学费的经验:为什么散户知道的越多却亏更多?

什么是彻底,简单讲只赚该赚的钱,不该赚的钱绝不眼红一概放弃。问题出在,我们就是冲着暴富的可能而来,只要是钱,都想赚,只要是机会,都想把握,让眼睁睁地看着一波行情过去而无动于衷,让白花花的银子在眼前晃来晃去而视而不见,试问,你真的能把持住吗?许多人倒在这里,不是没有规定,而是规定在诱惑面前常常不堪一击。

这些年风风雨雨走过来:重仓必死无止损必死贪得无厌必死盲目入场必死频繁操作必死左侧操作必死

凡是从亏损中走出来的交易者,亦或是成功的操盘手,都会对市场操作有一个相当统一的评价:没人性,反人性!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们在和自身的贪婪与恐惧进行搏斗的时候,明确地了解了人性的弱点,并且能够克服。否则,就不可能成功。

交易市场是一个杀戮市场,弱肉强食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个领域,重要的是看你是否能够把控自己的思维。


不论何时,只要耐心等待市场到达我所说的“关键点”后才动手,我就总能从交易中获利。

为什么?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我选择的正是标志着行情启动的心理时机。我永远用不着为亏损而焦虑,原因很简单,我恰好在准则发出信号时果断行动,并根据准则发出的信号逐步积累头寸。之后,我唯一要做的就是静观其变,任由市场自动展开行情演变的过程,我知道,只需如此,市场自身就会在合适的时机发出信号,让我了结获利。

任何时候,只要鼓起勇气和耐心等待这样的信号,我就能按部就班,从不例外。我的经验始终如一地表明,如果没有在行情开始后不久就入市,我就从来不会从这轮行情中获得太大的收益。原因可能是,如果没有及时入市,就丧失了一大段利润储备,而在后来行情演变过程中,直至行情终了,这段利润储备都是勇气和耐心的可靠保障,因此是十分必要的——在行情演变过程中,直至行情结束,市场必定会不时出现各种各样的小规模回落行情或者小规模回升行情,这段利润储备正是我不为之所动、顺利通过的可靠保障。

在一轮行情中,大部分市场运动发生在整个过程的最后四十八小时内,这是最重要的持有头寸的时间,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内一定要持有头寸、处身场内。这一点很重要。

一位老股民交了10年学费的经验:为什么散户知道的越多却亏更多?

举个例子。

假定某只股票已经在下降趋势中运行了相当长时间,达到了40的低位。随后,市场形成了一轮快速的回升行情,几天之内便上涨到45。接下来,股价回落,几周时间之内始终在几个点的范围内横向波动。此后,它又开始延续前一段上涨行情,直至49.5的高度。随后市场变得很沉闷,几天之内都不活跃。终于有一天,它再度活跃起来,起先下跌了3到4个点,后来继续下滑,直到抵达接近其关键点40的某个价位为止。

正是此时此地,需要特别小心地观察市场,因为如果市场要确定无疑地恢复原有的下降趋势,就应当首先下跌到比关键点40低3到4点的位置,然后才能形成另一轮明显的回升行情。如果市场未能向下跌破40,这就是一个信号,一旦市场从当前向下回撤的低点开始上冲3点,就应该买进。如果市场虽然向下跌穿了40的点位,但是跌下去的幅度没有达到3点左右,那么一旦市场上涨至43点,也应该买进。

如果出现了上述二种情形中的任何一种,你就会发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标志着一轮新趋势的揭幕,如果市场以明确方式来验证新趋势的诞生,就将持续上涨,一直上升到另一个关键点49.5以上——而且比这个关键点高出3点或更多。

在阐述市场趋势的时候,我没有使用“牛”和“熊”两个词,因为我觉得,一旦在市场行情方面听到“牛”或“熊”的说法,太多的人就会立即联想到市场将在一段非常长的时间里一直按照“牛市”或“熊市”方式运行。

问题是,那种特色鲜明的趋势并不经常发生——大约每4到5年仅有一回——还好,在没有发生此类行情的时候,还有很多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但轮廓分明的趋势。因此,我宁愿使用“上升趋势”和“下降趋势”这两个词,它们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市场在一定时间内即将发生的情形。

更进一步地,如果你认为市场即将步入上升趋势因而入市买进,几个星期之后,经过再次研究得出结论,市场将转向下降趋势,你会发现,很容易就能接受趋势逆转的事实。反过来,如果当初持有市场处于明确“牛市”或“熊市”的观点,而你的观点又被市场证实,现在要转变思路就难得多了。

结合时间要素记录价格资料的利弗莫尔氏方法,是经过30余年潜心研究各项准则的结果,这些准则为我预期即将到来的重大市场运动提供了基本的指南。


市场机会判断方法,投资者可以对市场和个股的机会准确判断,并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方法对机会进行选择,从而使自己的买卖有根有据,明明白白,并准确把握买卖的时机!

1.市场循环过程中的机会分类

(1)做底过程的机会:股价经过下跌后,技术要素在低位,出现见底止跌后震荡筑底的过程。

属于短线机会,运行中上涨和下跌空间较小、时间较长,以反复震荡为主。风险较小,控制风险的方法是破位止损。适用于套利投机者,价值投资者中线买入要能经得起震荡甚至诱空的风险。

一位老股民交了10年学费的经验:为什么散户知道的越多却亏更多?

(2)上涨过程的机会:股价突破下降趋势和底部形态,形成上升趋势至上升趋势破坏的过程。

属于中线机会,运行中上涨空间最大、时间较长,以大涨小跌为主。中期无风险,短期有调整风险,风险控制是补仓。适用于趋势投机和趋势投资者。

(3)做头过程的机会:是指股价经过大幅上涨后,技术要素在高位,出现见顶后的震荡做头过程。

属于短线机会,运行中上涨和下跌空间较小,时间较长,以反复震荡为主,多呈现复合型态。风险较大,风险控制是破位止损。适应范围:套利投机者,趋势操作者在这个过程中以减仓和平仓为主。

(4)下跌反弹过程的机会:下跌反弹过程是指股价破位下跌后,由于短线超跌后出现的下跌途中的短期上涨过程。

属于短线机会,运行中上涨空间比较小,时间最短。风险最大,风险控制是破位止损。适应范围:套利投机者,趋势操作者不要随意买入,以空仓观望为主。

2.不同性质行情的机会分类

不同性质的行情,上涨的空间和时间以及运行方式是不同的,所以机会的性质和使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1)大多头行情的机会:是指在周线上形成一个循环,从周线上能够看到做底、上涨、中途整理、做头、下跌的过程,它包含有两个以上的中级行情。国内大盘出现这种机会不是每年都有的。

属于长线机会,上涨空间最大、运行时间最长,约一年以上。

运行方式是:长期大跌后,做底过程复杂,以复合形态底部为主。上涨方式多样,中途有两次以上的阶段性整理或形态整理,做头以复合形态头部为主,并且头部大多都有诱多过程。

风险上,做底后长线无风险;有中线整理风险,风险控制是补仓。适应范围:趋势投机者、趋势投资者和价值投资者。

一位老股民交了10年学费的经验:为什么散户知道的越多却亏更多?

(2)中级行情的机会:中级行情是指在日线上形成一个循环,它在日线上形成一个做底、上涨、中途整理、做头、下跌的过程,其中包含两个以上的次级行情。从日线上看,能明显找到5浪上涨和3浪下跌,在我国大盘中每年至少有一次中线机会。

机会上属于中线机会。

空间上,上涨空间较大,有30%~50%上涨的机会。

时间上,运行时间较长,约3个月以上。

方式上,中期下跌后做底简单,以单一底部形态为主,上涨过程的运行方式多样,大涨小跌为主,中途有两次形态整理,做头以单一形态头部为主,头部也有诱多过程。

风险上,中线无风险,短线有整理风险。风险控制是补仓。适应范围:趋势投机者和趋势投资者。

(3)次级行情的机会:所谓次级行情,是指在60分钟图上形成一个循环,它在60分钟图上形成一个做底、上涨、中途整理、做头、下跌的过程。从60分钟上看,能明显找到5浪上涨和3浪下跌,次级行情中包含两个以上的技术行情。

机会上属于短线反弹机会。空间上,上涨空间较小,一般上涨幅度在30%以下。时间上,运行时间较短,一般为1~5周。

方式上,阶段性超跌后做底简单,以单一形态底部为主,上涨过程以震荡上涨为主,中途有K线整理,做头以简单的形态头部和K线头部为主,不会有效突破实质性压力位。

风险上,短线有K线整理风险,中期风险大。风险控制是破位止损。

适应范围:套利投机者。

(4)技术性行情的机会:所谓技术性行情,是指在15分钟图上形成一个循环,它在15分钟图上形成一个做底、上涨、中途整理、做头、下跌的过程。从15分钟图上看,能明显找到5浪上涨或3浪下跌。

机会上属于短线反抽机会,是一种最小的机会。

空间上,上涨空间最小,一般上涨幅度在15%以下。

时间上,运行时间最短,一般3~5天。

方式上,技术性超跌后做底简单,无明显的底部形态,上涨过程运行方式简单,短期直线上涨一步到位,中途有K线整理,无明显的整理形态,做头以简单的K线头部为主,上涨不会有效突破下降趋势,更形不成上升趋势。

风险上,属于短线无风险,有K线整理风险,但中线仍有下跌风险,属于中期下跌过程中的反抽行为。风险控制是破位止损。适应范围:套利投机者,趋势操作者不可参与。


为什么要建立交易系统

这个市场中绝大部分人命中注定会永久性陷入迷茫,寻求各种手法、秘籍但终不能成功,有些方法别人就是能用,为什么我学了却不能用,甚至会死?铁业。普及“新军”。——然后武汉新军哗变——再然后清政府灭亡。对!灭亡了!

现在对照着看交易历史来看,很多人看到大神们的方法好赚钱啊(他们的武器先进),然后我也要学,学来了他们的方法(前提是有人愿意给你看真正的武器图纸),然后你会发现就是你得到了图纸,你也根本造不出武器。因为你和别人的交易思维,交易框架根本不在一个维度上(一个农业化国家永远都不会制造出工业化的武器)

所以你会发现真正正确的道路是从零开始先进行工业化,先去找铁矿、找煤矿、修铁路、开工厂,然后你就灭亡了。(当你从全方位完成知识、人性、心理、手法的积累,彻底灭亡了旧的交易体系、思维,你才上路,对!才上路。假设1861年是工业化的开始,中国基本完成工业化是在建国后。所以交易体系的建立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实际上以上一段话解释了:为啥交易技术反而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正真的财富是:交易体系,交易体系的建立是完全个性化的。正如每个国家工业化的过程都不一样,每个人的体系也都不一样。

一位老股民交了10年学费的经验:为什么散户知道的越多却亏更多?

所以结论开始了,在市场中死的N个情况:

1、首先大多数人根本没意识到你的竞争者是何等的可怕,已经武装牙齿。而你连武器长什么样都见不到。

2、你见到了武器,但你根本找不到真实的武器图纸。

3、万幸,你见到真实的图纸,你发现有图纸依然造不出武器,因为你是落后的农业化国家,你要迅速的进行工业化历程。

4、万幸你度过了各种天灾人祸,活了下来,你会发现工业化路径千差万别。最后需要你一步一步自己走。

5、实际上就算你千辛万苦完成了工业化,你会发现之后还有选择路径的区别。选错了,还是会死。

所以看到这里,应该能得出一个结论:对绝大多数人而言,终其一生都无法建立起一个行之有效,符合自己实际的交易体系。

真正的财富是什么?是体系。一个正确的体系面对没有体系的竞争才是真正的降维打击。

交易体系的构建,是个异常复杂的工作。它需要一个投资者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思考、不断的积累经验。许多人都死在这三个“不断”之中了。因为这个阶段需要不断投入精力、金钱来支撑的。

更可怕的是,投入了之后还看不到回报,不知道这样的煎熬的尽头在哪里。这个阶段可能需要六年到八年。当然这是指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投资者的成长时间。放眼我们身边,许多股票交易者亏了十几年之后依然是个亏货,因为他根本就意识不到这方面的问题。炒股炒了十几年依然是最打听消息,看股评买股的阶段。这种人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

总之,经过这个时间段之后你才能体会到构建体系的重要并且开始尝试着构建交易体系。

一位老股民交了10年学费的经验:为什么散户知道的越多却亏更多?

我想,好多进入交易这行的投机者的职业生涯,都是从听消息交易开始的。慢慢的开始学习技术分析。可是慢慢的,发现学这些东西时候热血沸腾,似乎已经找到了制胜的法宝,可是到了实际交易的时候还是会按听消息、凭感觉来交易。

这时候你会发现是因为心理的因素导致你没有按技术指标来的,所以你可能会找些灵修、禅学之类的书来学习,以期克服掉心态上的毛病,担此时的交易还是没有起色,即使你按这些技术来交易,可是这些技术有时候灵有时候不灵。

这时候,大部分人会陷入苦闷之中,其中一部分的交易生涯到此结束。另外一小部分人知道自己一定还有什么地方没有做到。在经过不断的求索之后,终于发现:原来技术本来就是有时候灵有时候不灵的,这和最终的交易成功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交易本就是个概率的问题,只要赚的时候赚得多,亏的时候亏得少一样是可以成功的。理解到这一层之后,开始坦然接受交易中的亏损,账户权益也开始不断增长。这时候又有一部分交易员开始自满,以为终于找到了交易的圣杯。然而迎接他的是一次巨幅亏损,把以前赚的钱全部亏进去不算,把本金也折了大半,其中一部分的交易生涯到此结束。

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大概就是这么样,从学技术-学心态-学策略-学风控这么一步步走过来的。当然这不是一个先后顺序的问题,而是一个各方面互相糅合的过程。

所以,我以为,一个完整的交易体系,至少是由下面几个方面构成的:

1, 交易技术。用来研判市场。

2, 心态。用来执行你的交易,关键时刻不手软。

3, 策略。用来计划你的交易。

4, 资金管理。用来做风险控制。

这四个方面互相支撑,缺一不可,少一个都无法带你到达成功的彼岸。它们的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一位老股民交了10年学费的经验:为什么散户知道的越多却亏更多?

交易体系就是这么一个三棱锥,缺了任何一个顶点,都不能称之为一个体系。

下面是这几个部分的更详尽的关系:

一位老股民交了10年学费的经验:为什么散户知道的越多却亏更多?

下面再简单做一些解释,我觉得在交易体系中,交易技术是最核心的东西。技术提供了行情分析框架,用来研判行情;同时技术也形成了一套交易规则,用规则来进行交易。同时,一个交易员有了技术之后,心态自然也就会好了,因为你知道这是个行之有效的技术,离开了技术空谈心态,只是无本之木罢了。

其次重要的是资金管理,它和技术共同形成交易规则,来控制加减仓位来控制风险。

心态和策略是技术和资金管理的衍生产物。因为好的资金管理也是形成好心态的基础。总之,艺高才能人胆大。这个艺正是由技术和资金管理构成的。


交易高手是怎样磨练成的?

一位交易场上的幸存能手,归纳了几项交易规则,恰正符合了上述征人条件。谨罗列于此,但愿投资人能因而增加获利,远离苦痛。

无论新手或老手,往往都忽略了成功交易的心理要素。交易无疑是全球最具压力的工作之一,几与吞火表演或拆除炸弹无异。

交易绩效有时宛如云宵飞车,时而攀高,时而剧降,总是夹杂着欢乐与哀愁。一个不留神,市场便可能瓦解投资人心理,蹂躏投资人灵魂。只要进场交易,这类的经验便无可避免,但是投资人尽可学会如何应付这些情况,甚至学习从中获利。

1、只靠自己。当交易时,千万别想依靠他人,成就自己。投资人想依靠的人,可能根本不是一位成功的交易员。当然也有例外,但机会不多。只有相信自己,才能做得更好。

绝不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他人,这点无比重要。无论沦落到何种地步,自己必须为自己的决策负起全责。只有自己承担责任,才能改正错误,也才可能不重复犯错。

一位老股民交了10年学费的经验:为什么散户知道的越多却亏更多?

2、以长期目标为焦点。避免根据短期绩效调整交易方式。因为短期而言,任何交易方式均可能亮丽一时,然而长期累积结果,却可能糟透。另一方面,最佳的交易方式,也难免三不五时的亏损。因而,若以短期绩效,判断交易方式好坏,很可能剔除了最佳的交易方式,终而导致亏损。

3、不自我中心。以自我为中心,正是顶尖交易员的致命伤。这种例子屡见不鲜,别再因而成为牺牲者。以自我为中心的交易员,是无法面对亏损的。他们几乎禁不起连续几次的亏损。这导致他们往往以非常短期的绩效,评估交易方式的好坏。市场没有立即顺着自己的交易走势,便急急出场,无异是投资大忌。

4、在能力范围之内交易。交易不能影响正常生活。如果无论获利或亏损,投资人总是情绪紧崩,就千万别进场,因为一时的情绪极易导引出灾难性的策略与谬误的判断。投资人最严重的错误之一,便是获利后就加码。这种事最糟糕不过,因为欢乐后,紧接着而来的,往往便是亏损。在亏损之前加码,便会使得亏损较获利加快一倍。交易金额应保持恒常,毕竟,缓步稳健者,才会是最终赢家。

5、无论获利亏损,都别情绪化。交易就像打高尔夫球。每个高尔夫球员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成绩也就时好时坏。当成绩好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像老虎伍滋,以为已经找到了打球诀窍,不会再打进砂坑或水塘。不幸的很!下次他就发现自己进入了砂坑,大喊再也不打球了。

其实,交易心理才是在这些市场获利的关键。只有那些精确了解这些规则,及市场与投资人心理尤其自己心理的投资人,才能更有获利机会,而且同时还保持着理性。


在股市里判断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正确时获取了多大利润,错误时亏损了多少。散户只有不断的学习和修炼自己才能长期生存,关注笔者的公众号:书生财经(y60051),传授系统操作方法,改变一买就跌的命运。我们大部分人生来一贫如洗,但决不能在死时仍旧贫困潦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