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曾经两叛三投,成为了著名的开国功臣,为什么到了晚年晚节不保?

emptymalei


真实历史上的程咬金(589~665)并非是编耙子卖耙子穷苦出身,他的祖上是官吏之家。老程少年时剽悍勇猛,善骑射。

18岁时,老程在家乡成立了一支保护乡邻的武装,自任队长。后带领这些人投靠了瓦岗山李密所率的义军,老程被封为内军骠骑。

瓦岗山起义失败后,程咬金和秦琼、罗成等人投奔了王世充。

在随后的时间里,老程、秦琼等人发现王世充薄情寡义且阴险狡猾,不耻和他为伍,一干人等离开了王世充投奔了李渊。

李渊把他们安排在了二公子李世民的手下,从此老程跟定了李二。

如果非要说老程两叛三投也不为过:投李密,离开李密;投王世充,离开王世充,然后三投李世民。

依我看来,老程这是在寻找明主,自从投了李世民后再没有离开过他,毕竟寻找光明总要一个过程,明主可遇不可求也。

有道是“士为知己者死,”老程在李二发动的“玄武门政变”时一马当先,一马槊刺杀了李元吉,然后迅速关闭城门,把李建成的警卫部队包了饺子。

老程第一个跑进宫逼迫李渊退位,让李渊把皇位禅让给李二。

这些战绩被李二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李二没有亏待老程,事后封其为卢国公,右武卫大将军和普州刺史。

从此老程的仕途是火箭屁股冒烟。在唐太宗晚年,老程的画像挂在了凌烟阁,位居唐朝24功勋之列。

这样说吧,老程在李世民活着时,基本没有犯过大错误。这是难能可贵的地方。常言道:“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不做坏事。”

然而就在老程67岁时,即李世民去世6年后,程咬金晚节不保触犯了唐朝法律,被当时执政的高宗李治罢官免职,老程到底犯什么罪了?



事情是这样的:老程在67岁时(656年),高宗李治任其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相当于元帅),王文度为副总管(副元帅),苏定方为先锋,即日率军征讨西突厥阿史那贺鲁。

苏定方在唐朝是个名将,不过演义和小说把他污蔑成了奸臣,真实历史不是这样的。

苏定方作战勇猛且刚正不阿。王文度却是个阴险贪婪的家伙,老王一直嫉妒苏定方的战绩,总是在老程面前搬弄是非,打压污蔑苏定方。

然而老程没看透这一切,认为老王是个好人。我就纳闷了,老程如此聪明的一个人,竟被王文度玩弄股掌之上。也许是老糊涂了吧!

话说西突厥听说老程亲自挂帅讨伐,一个个吓得心惊胆寒,纷纷脚底抹油——溜了。丢弃了大量的武器、粮食和金银财宝。



苏定方请求乘胜追击,王文度害怕苏定方立下头功,于是极力阻拦。就这样放弃了全歼敌人的大好时机。

王文度还瞒着老程和苏定方私分战利品。

当时天气相当寒冷,城中的士兵冻伤的很多,苏定方说:“敌人没逃多远,如果敌人突然折回,城中百姓里应外合,我们必败,不如让我带3000人马前去追击敌人。

老程不以为然,他始终相信王文度的话。老王说:“皇帝临出发前,叮嘱我要看好你,不要让你鲁莽行事,一切听我的。”

程咬金没有理会苏定方的建议,而是听从王文度,纵兵屠城三日,然后撤军返回了长安。



回朝不久,有人告御状,王文度私分战利品的事情败露,虽然程咬金没有参加分赃,但有屠城罪和纵容王文度不法行为的渎职罪,两罪并罚,被高宗李治罢官免职,王文度犯矫诏罪被斩立决,苏定方被奖赏。

到后来,程咬金表现还不错,被朝廷复任岐州刺史,77岁时死于家中。李治下诏追赠老程为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


秉烛读春秋


随着各类演义小说的影响,程咬金让很多人印象深刻,但真实的历史总会和演义小说有出入,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并不是穷苦人家出身,其祖父为晋州司马、父亲为瀛洲刺史,出生官宦世家的程咬金也并非五大三粗,而是胸中自有沟壑。

其一生虽两叛三投,但也是顺风顺水,唯独在晚年遇到一个坎,差点丢了性命,最终导致自己晚节不保,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件事情要从656年,李治派遣程咬金征伐叛乱的西突厥,行至鹰娑川时,遇到西突厥方两万骑兵的包围攻击,好在前军苏定方率领500骑兵猛攻,才将西突厥骑兵的包围圈冲破,得以击溃敌人。

这属于奇功一件,导致了副将王文度的嫉妒,于是王文度便对程咬金说自己有皇上的密旨,一步步引导程咬金不去追击溃败的西突厥骑兵,直接导致失去了一举歼灭西突厥主力骑兵的机会。

后来到恒笃城时,西突厥人投降,正常情况下,大唐作为礼仪之邦,理应善待俘虏。此时王文度劝程咬金:“比我兵回,彼还作贼,不如尽杀,取其资”,,程咬金也不知道是不是老糊涂了,听了王文度的话,便下令屠城并将城中物资洗劫一空,导致原本那些有投降唐朝想法的胡人们,纷纷打消了念头,最后也没能灭掉阿史那贺鲁。更让人无语的是,凯旋回朝之时,更是将这些枉死的突厥百姓,冒充成被斩首的敌军士兵以领军功。

后来事情败露,王文度被处死,程咬金也因为不能及时追击突厥骑兵和杀降、夺取钱财的事情被罢官免职,晚节不保。

程咬金戎马一生,最终却因为这样的事情导致自己晚节不保,实在令人感到惋惜。其实我们也都一样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一念之差,都有可能使我们误入歧途。


像素说历史


首先,在古代打仗,双方的仇怨很深。游牧民族入原中原,主要目标就是抢掠财物。比如,李世民利用东突厥雪灾,突厥缺衣少粮,只有抢掠的特点,表面谈判,暗中指使李绩、李靖,一举歼灭东突厥。正因为,游牧民族环境恶劣,把抢掠财物,看成天经地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中原政权忍无可忍,双方你来我往,战争胜方纵兵抢掠是潜规则。第二,程咬金是人不是神,天高皇帝远,尤其是部下将士来到苦寒之地,少则二、三年,多则上十年,脑袋整天系在裤腰带上,有今天没明日,仅靠爱国热情是不可能的。谁不想发财?信仰、信念、保家卫国,这都是忽悠,毕竟命是自己的。第三,皇帝表面上可能很恼火,心里到底怎么想还真不好说。比如,宋高宗本来是想杀韩世忠,一调查,韩世忠贪财好色,还在杭州买房置地,结果把一身正气的岳飞给弄死了。连贤明的汉光武帝刘秀,对纵兵抢掠自己老家南阳的吴汉挣一只眼闭一只眼,反而杀了亲戚邓晨。可见,程咬金纵兵抢掠,风险小,还能发大财,何乐而不为?


江晓01


李密后来在与宇文化及战争中,大败宇文化及,因此,骄傲自满,变得极度自负,也不再体恤将士,导致手下将士开始不再愿意为他卖命了,后来,洛阳王世充知道李密的状态后,趁机发兵攻打李密,李密不敌被王世充打败了。秦叔宝、程咬金等大将,在大战中因为受伤被王世充活捉了。而王世充原本就有自立之心,早就听说瓦岗寨诸将的名声,因此,并没有杀掉程咬金,还主动放了程咬金,并对他非常好,还封他为将军。

通过长期接触,秦叔宝与程咬金都觉得王世充虽然表面上对他们很好,但是为人狡诈、凄凉狭隘,完全没有人君的风度,更本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天下之主,程咬金就秦叔宝说了这些事,因此两人就打算一起离开王世充,转投到李唐王朝,收到了李世民的重用,为唐王朝一统天下立下汗马功劳,成为唐朝著名的开国功臣。李世民登基之后,程咬金因功被封为宿国公,位列凌烟阁24功臣之一。

如果只是这样,程咬金算是功成名就了,在历史上留下好的名声。然而,在67岁的时候,被任命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带兵出征西突厥,在军队到达怛笃城的时候,城中突厥人开城投降,突厥大将贺鲁选择了逃跑。程咬金与副大总管王文度选择了屠城,并抢夺了全城的财物,唯独伊丽道行军大总管苏烈一分没,李治知道后,免了程咬金与王文度的官职,导致晚节不保,77岁的时候病死家中。


一个愤怒的不良人


程咬金在征讨西突厥过程中,采用副将王文度建议,先在获胜后,为将士安全考虑,及时休整队伍,没有追击穷寇,导致了没有能够扩大战果;后又杀了不少前来归降的胡人,触犯了大唐缴枪不杀优待俘虏的政策。两项合计被免职查办,侥幸免死。

传说程咬金一直活到一百多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福将。从这两件事中,可以看出程咬金处事稳重、灵活机变的特点。他的“福”,并不是轻易得来的,而是靠谋略。


学问发明家


屠城,杀了降兵


wjglp


聪明点就是:为了享受荣华富贵,进行“自污”!

悲观点就是:英雄落幕,被荣华富贵消磨了锐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