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PK上海,哪裡更好?我在這兩座城生活的體驗

Costco開業你去現場了嗎?人口普查似的排隊場面對於上海人來說已經不稀奇,畢竟當新鮮的商品或是業態來到中國時,上海常常是第一站。但當Costco的新聞不斷髮酵的同時,在互聯網的角落裡也有一群人提出了自己的疑問:Costco什麼時候來北京?

北京和上海,一個政治中心一個經濟中心,中國人心裡的紅玫瑰和白玫瑰。它們的關係如同肯德基隔壁的麥當勞,耐克對面的阿迪達斯。它們是所有社會生存類話題的常客,也是絕大多數城市比較文章的主角。它們集聚了最豐厚的商業社會文化資源,城市性格卻截然不同。而選擇不同的城市,可能就決定了你不同的人生。

那麼北京和上海,到底誰更適合你呢?

前陣子見一個老朋友。我們上一次見面還是在北京,那時他從上海去了北京,而我即將離開北京前往上海。

轉眼一年過去,他依舊在北京生活,卻想重回上海。而我當初抱著忐忑的心情來到上海,卻越來越喜歡這座城市。

聊起北京和上海來,我們都有太多話想說。

和這位朋友一樣,剛去北京時,我們都是滿心好奇與驚喜,像挖掘寶藏般,一點點探索這座城市的奇妙。但真正在那裡生活一段時間後,我們開始感到厭倦、無奈、想念南方。

在北京生活三年多,我從來沒想過要留下來。在上海生活一年多,我卻想留下來。

因為在我的感受中:北京是一座年輕時奮鬥的城市,上海則更適合生活。

北京PK上海,哪裡更好?我在這兩座城生活的體驗

也許很多人此刻正在北京和上海兩座城市中徘徊不定,那麼作為一個在兩座城市都生活過一段時間的人,我今天就用這篇文章,從不同維度說一說兩座城市的深刻感受,希望能給猶豫不決的人多一些參考。

一、 居住環境:

北京的租房市場 一度讓我很崩潰

剛去北京時覺得什麼都好,只有一點不好:租房。

不論是官方租房網站,還是豆瓣上的一些租房小組,冒充房東和轉租者的房產中介一抓一把,你必須火眼金睛,才能在茫茫中介中找到那個真正的房東。

相信每個剛到北京租房的年輕人都有過這種經歷:

在網上看到一個房東在找房客,一個電話打過去,對方問你“哦,你看的是哪裡的房?”

不用懷疑,這種多半是冒充房東的中介或二房東。

如果你想在網上找個便宜點的中介幫你找房,還要做好真實房源和照片天差地別的心理準備。

我剛去北京找房時,曾經在網上看中一間次臥,照片看上去精緻乾淨。去了以後對方把我領到一棟老舊樓房裡,打開次臥的門一看:

水泥牆,破課桌,學生宿舍的上下鋪,十平米都不到的黑洞洞空間,感覺像在監獄裡。

那個聲稱自己是房東的人,其實是一家不知名地產公司的人,我當下就頭也不回地走了,畢竟下班後看一次房也挺花時間的。

此後,我在網上找房都多了個心眼,也多了很多經驗。在北京找房簡直就是一個與中介鬥智鬥勇的過程,每次找房都找得我心力交瘁。

有的人可能說,你多花點錢找中介不就完事了嗎?如果是剛畢業沒多久的上班族,可能還真捨不得花那個中介費。

畢竟北京好一點的中介公司,中介費都是一個月房租。

而便宜的中介,遇到流氓的幾率非常高:不退押金、住到一半把你趕出去、房東提前收房……都有可能遇到。

我當時有個同事,房子租了還沒三個月,就被房東趕了出去,都不給找下一處房子的緩衝時間。中介不願意退多餘的房租和押金,還非常橫,完全不怕你告他……

下圖是我在百度搜索關鍵詞“北京黑中介”後,出現的最新一篇揭發黑中介帖子的截圖,大家可以感受下黑中介的猖狂。

北京PK上海,哪裡更好?我在這兩座城生活的體驗


北京PK上海,哪裡更好?我在這兩座城生活的體驗

當然,並不是說上海就沒有黑中介了,壞人哪裡都有,只是多少問題。

在百度分別搜索北京和上海的黑中介貼吧,“北京黑中介吧”的帖子數是“19194”,上海的則是“2080”。

北京PK上海,哪裡更好?我在這兩座城生活的體驗


北京PK上海,哪裡更好?我在這兩座城生活的體驗


上海黑中介貼吧

我曾經說過,如果有一天離開了北京,一定是被變態的租房市場氣走的。其實除了租房市場,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北京的房子性價比太低。

據我瞭解,2015年的北京,哪怕你花2000多租了一間次臥,也很難租到裝修看得過去的房子(四環外的偏遠區域除外)。

我之所以每次找房都找很久,就是因為很多房子不是公共區域髒亂差,就是小區樓道破舊不堪。

直到現在,我還能回想起很多個在不同的房子裡看到掛滿衣服的客廳、塞滿垃圾的電視櫃、發黑的浴缸,和昏暗破舊的走廊的瞬間。

你花了很多錢,卻住不上一個至少看上去舒適體面的空間,會覺得自己真的是在生存,而不是生活。

當然,對於不缺錢的人來說,所有問題都不是問題。只要有錢,再好的房子你也找得到。

決定來上海前,我對比了豆瓣租房小組上,北京和上海類似地段、房型的價格和照片,看完之後得出結論:同樣的價格,在北京簡直像住在貧民窟。

北京PK上海,哪裡更好?我在這兩座城生活的體驗

上海弄堂裡的一些居民樓

真正開始在上海找房後,身邊的朋友都建議我直接找中介。我的第一反應:為什麼找中介?是覺得自己錢多還是不怕坑?

後來才知道,上海的房產中介公司大多正規守信,而且中介費只收一個月房租的30%。

我聽完立馬驚呼“這麼便宜?我要找中介。”

事實證明,中介幫我找房的體驗非常好。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花出去的中介費應該享有的服務,幾名中介也都非常敬業、高效、按規矩辦事。

我終於不用再把時間花在提防被坑,和中介鬥智鬥勇上了。

花了一週時間就找到了性價比很高的房子,交通便利、裝修乾淨整潔、房東人也很好,是個非常守信的上海老太太,在很多人競爭的情況下,不僅降價租給了我,過了一年也沒漲房租。

我終於有了一種生活在大城市的感覺,不用再為房子四處奔波,也不用被破舊的樓道和髒亂的客廳影響心情了。

二、人際關係:

江湖氣vs疏離感 不同城市不同活法

北京和上海都是大都市,但是人群種類差別很大。

北京北方人多,上海江浙滬人多。

北方人仗義、豪爽、不拘小節,做事喜歡拉幫結派,講究哥們兒義氣,非常江湖氣。

這種江湖氣很多時候會讓你覺得人與人的關係簡單直接,陌生人之間也很容易成為朋友,這是北方當初最吸引我的一點。

有一段時間,我很喜歡這種敞亮的人際關係。你會遇到很多熱心腸的朋友,遇到困難時,看到有人無條件地幫你、關心你,還是挺溫暖的。

但有時又會覺得,有些所謂的哥們兒義氣,也挺有壓力:有時候,你不得不為了所謂的場面請自己不想請的客,為了所謂的義氣幫不想幫的忙。

之前採訪一個從深圳去北京工作的朋友,她說“北方人所謂的仗義,有時候想想挺不要臉的。

因為總有一些以仗義之名佔小便宜、鑽小空、用感情綁架你的人,讓你不得不幫他。

“我在這邊遇到的騙子太多了,完全不按規矩辦事,簽了合約也沒用,我到現在都不知道被騙了多少錢。”那位從上海去北京的朋友說,她無比懷戀上海人的契約精神。

而上海人遵守契約精神的另一面,是被很多人詬病的“斤斤計較”、“小氣摳門”:

朋友一起出去玩,相比於請客,更喜歡AA,精確到幾毛幾角,誰也不欠誰的;有些人不會輕易答應幫忙,但只要答應了就會盡可能幫你。

我剛到上海有一陣子還十分不習慣,覺得“都是朋友,有必要分得這麼清楚嗎?”

但是待久了以後發現,這種“斤斤計較”是雙向的:你別想從他那兒佔到什麼便宜,他也不會圖你什麼。

他們特別害怕欠了不該欠的人情。我有一次去找房東拿辦居住證的資料,因為覺得麻煩她了,就買了一盒營養品帶去給她。結果她死活都不肯收,給我送完材料就走了。

還有一次我去日本旅遊,房東託我帶兩盒眼藥水,回來後我說沒多少錢不用給了,房東也是堅持把錢塞給了我。

有時我會覺得什麼都分得清清楚楚,是不是少了點人情味。有時又覺得,對於我這種拒絕困難戶而言,誰也不欠誰的關係,也省了不少麻煩事。

當然也不是說上海人就不會請客,他們也會請,只不過大多要事出有因。

上海有句方言叫“拎不清”,用來形容一個人做事看不清形勢,不懂規矩。無論生活還是工作中,他們都很反感那個“拎不清”的人。

你可能會說,這樣豈不是太冷漠?人與人之間一點羈絆都沒有?

這也是我來上海之前最大的顧慮。和很多人一樣,我印象中的上海排外、精英主義、追求精緻、人情淡薄。

事實是:和北京比起來,在上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確實疏離很多。相比集體活動,大家更喜歡2-3人的小聚會,或者只專注於自己的私人生活。

在北京工作時,同事們經常下班後還約著一起出去聚餐,團建得非常頻繁,參與度也很高,你如果不參與反而顯得不合群。

但是在上海,下了班大家都各回各家,聚餐團建經常有人缺席,很難組織起來。

對於喜歡熱鬧的人來說,也許會覺得太過孤獨冷漠。但是對於那些本就不熱衷社交的人來說,卻正合他意。

但這並不代表你在上海交不到朋友。神奇的是,我來上海後,反而交到了更多朋友。相比於很多人的大聚會,我更願意參加2-3人的小聚會,可以進行深入交流。

最後我想說,我認識的大部分上海人,沒有因為我是外地人就排擠或看不起我的,大部分人都很好相處。當然,我認識的北京人也一樣,沒有遇到過排外的。

所以很多時候,一座城市的人怎樣,適不適合你,聽別人說再多也沒用,只有你去親自感受了才知道:真實的他們是怎樣的,以及你是否適應那樣的生活。

三、城市建設:

北京大到懷疑自己是否真的住在北京

有一種說法是:在北京,不住在同一個區的情侶都是異地戀。

剛去北京時,覺得北京真的好大啊。不用跨區,在路上都要花掉一個多小時的交通時間。如果不幸跨區,出一次門,僅單程就要花掉兩小時,就像進行了一場短途旅行。

在北京工作時,我住在西大望路,公司在798附近以堵車聞名的大山子路口,每天上班單程耗時接近2小時。每天早上我7點起床,晚上十點後到家,常常回到家裡就累得什麼也不想做。

後來我決定:以後無論在哪裡工作,都要住在離公司半小時車程以內的地方,這樣才能提高工作的積極性和生活的幸福感。

然而通勤時間的長短的確減少了,生活中的出行時間卻依舊很長。

後來,我住在北京的東北四環,週末卻基本活躍在中間的二三環。因為工作原因,偶爾也要去一趟西北四環外活動。可怕的是,去這些地方的起步時間動輒就1個半小時以上。

北京PK上海,哪裡更好?我在這兩座城生活的體驗

北京交通地圖

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

北京有14個區(2個縣),人口的分佈和經濟發展卻極度不均衡。大部分人居住在三環外的城區,這些人中北漂者居多。但北京繁華的中心區域卻集中在二環、三環內。

東城區、西城區和朝陽區集中了大量商業中心、娛樂設施和旅遊景區。海淀區集中了一批互聯網公司和高等學府。

除了這幾個區,其他區域幾乎沒什麼繁華地段,毫不誇張的說,很多非中心城區的城市建設幾乎和三線城市一般。

但大部分外地人都住在3環外的區域,這使得他們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往中心跑。

城區的中心化太過明顯,是北京城市建設中的一大缺點。這使得生活在非中心城區的人,常常會產生一種錯覺:我真的生活在北京嗎?

在這方面,上海處理得要好很多:

上海的中心城區並不集中,幾乎每一個區,都能找到一兩個相對繁華的“副中心”。

比如浦西的黃浦、徐匯、靜安、長寧,都是很繁華的區。東邊的浦東有陸家嘴、張江科學城,北邊有五角場等。

北京PK上海,哪裡更好?我在這兩座城生活的體驗

上海徐家彙

這些區域幾乎包括了大部分人平時工作和娛樂會去的地方,因而生活在不同區域的人也相對分散。

顯然,北方城市更加開闊與粗獷的城市規劃特色,在講求供應密度的便利性建設上確實不佔優勢。而在上海,從浦東國際機場到虹橋國際機場橫穿整個城市坐地鐵也僅僅需要1.5小時,這還不包括磁懸浮、機場大巴等更快捷的交通。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愛德華·格萊澤就曾說過:城市並不僅僅是高水準收入而已,城市同時也要能夠提供健康、文化的創新和自由。生活的滿意度在城市中也非常重要。

搬到上海生活後,我的出行起步時間縮短到了30分鐘,遠小於北京一個半小時的出行時間。

這使得我週末更願意往外跑,不會因為距離給出行造成心理上的負擔。也因為不同區域都有相對繁華的中心,不會產生“我並非生活在上海”的錯覺。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上海的街道規劃和建築設計小巧精緻,視覺上的賞心悅目的確能帶來心情上的愉悅。北京的街道和建築則粗曠、“接地氣”很多。

北京PK上海,哪裡更好?我在這兩座城生活的體驗

上海

如果你是在意城市外觀的“視覺控”,應該會更喜歡上海。

四、生活舒適度:

飲食、氣候和24h便利店 讓我留在上海

1.氣候的好壞,直接影響一個人的心情

當初選擇離開北京,除了交通原因就是氣候上的不適應了。由於出身於南方城市,我更習慣長江以南的溼潤氣候。北京秋冬的乾燥,總能讓我脫一層皮。

北京的冬天最可怕,不止是氣候上的乾冷,還有每隔兩三天就出現一次的霧霾,整座城市灰頭土臉,走在街上滿眼都是白色的口罩,說不影響心情是假的。

2017年,我在北京經歷過一次霧霾爆表後搬到了上海。

剛搬過去時沒什麼特殊的感覺,直到有一天中午吃完飯,走在回辦公室的路上,抬頭看見藍得發亮的天空,想起我已經很久沒有為一次難得的好天氣而雀躍到發朋友圈了,才突然意識到——原來我已經很久沒見過霧霾了。

但是對於很多北方朋友來說,冬天沒有暖氣的南方簡直是人間地獄,對比之下,他們更願意忍受霧霾。

2.便利店帶來的不止便利,還有安全感

還在北京生活時,杭州的朋友來北京玩,總會吐槽北京的奶茶店和便利店太少。那時我還不以為然,覺得對生活也沒什麼影響。但是當我在上海生活一段時間後,就徹底愛上了便利店。

24小時便利店之於一座城市,帶來的不僅是便利,更是安全感。它看上去並非生活必需品,但只要在那裡,就會讓你心安。

北京PK上海,哪裡更好?我在這兩座城生活的體驗

在上海隨處可見的全家

因為它是一個餐廳、生活超市、報刊亭、零食鋪的集合,無論你何時出了狀況,都能滿足你的需求。

而上海是全國24小時便利店最多的城市,幾乎每個小區和街區周圍,都會有1-2家24小時便利店。而北京面積是上海的兩倍,便利店卻只有上海的一半多。

對於現在的我來說,習慣了走幾步就有一家便利店的生活後,如果哪座城市沒有24小時便利店,真的難以接受。

3.物價水平:上海是全中國最“貴”的城市

雖然上海在生活便利性上比北京有太多優勢,但不得不說,便利的另一面是“物價高”。

作為全球排名前五的金融中心城市,上海的物價甩出北京一條街。

在北京,沒有錢也可以活得相對自在。因為物價低的區域和便宜的街邊小館還是挺多的,有些甚至和二三線城市的水平差不多。

但是上海不同城區之間的物價水平相對平均,在城區的中心地段,吃一頓午餐至少要花30-50元以上,如果一天都在外面吃飯,多的時候一天僅吃飯就可以花100多元。

但是在北京,十幾至二十幾元的餐廳比比皆是,每個區都可以找到很多家便宜的蒼蠅小館。

所以很多人才會說:在北京,窮人也可以活得自在。但是在上海,沒錢就活得憋屈。

4.飲食:享受生活,體現在“吃”上

吃得好最容易在瞬間提升一個人的幸福感。胃感到滿足了,心情就不會太差。

雖說北京也有不少美食,但終究不太對我這個南方孩子的胃口。

在北京三年多,我對老北京的傳統小吃一直無愛。滷煮、炒肝、爆肚、雜醬麵、豆汁兒……很多簡單粗暴的食物,我連嘗試都不敢。

北京PK上海,哪裡更好?我在這兩座城生活的體驗

北京滷煮

北京的早餐種類也很單調:饅頭、包子、煎餅果子……每星期都是那幾樣不斷重複,時常覺得根本沒得選擇。但是在我的老家湖北,光早點就豐富得有十多樣,每天都能變著花樣吃。

北京PK上海,哪裡更好?我在這兩座城生活的體驗

豐富的湖北早點

我在北京時的美食需求,大部分都靠去一些南方人開的餐廳吃飯解決。我尤其喜歡去吃湘菜館和川菜館,每吃完一頓,都像過節一樣開心。

對比之下,上海人的會生活很大程度體現在會吃上,有時間好好品嚐美食,這本身就是有時間享受生活的一種體現。

上海不僅便利店多,早餐的選擇,各式餐廳和奶茶店、甜品店、咖啡店也多。

會享受的上海人熱衷於喝下午茶,很多網紅奶茶店的總部也大多在上海,比如一點點、喜茶、鹿角巷等;咖啡也幾乎是大部分人的生活必需品,各種精緻小巧的咖啡館佈局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成為了城市小資氣質的一部分。

北京PK上海,哪裡更好?我在這兩座城生活的體驗

任何時候都在排隊的喜茶

這裡僅拿一個數據舉例:2018年,星巴克在上海的門店數量是北京的接近3倍。

北京PK上海,哪裡更好?我在這兩座城生活的體驗


民以食為天,在我看來,美食的豐富,非常給一座城市加分。

除了生活的舒適與便利,上海“摩登”、“時尚”的城市氣質也是吸引年輕人的一個重要加分項。在大眾品牌偏好度上,北京和上海的整體差距不大,然而在一些潮流品牌上,北京就不如上海那麼洋氣了。上海無印良品門店數量比起北京多35%,星巴克數量甚至比北京多出一倍。

同時,上海還是全球知名品牌的“首店聚集地”。號稱“世界上最好吃漢堡”的Shake Shack於2018年在上海新天地開出中國首店;當時全球最大,亞洲首家的星巴克臻選烘焙工坊選擇在南京西路開業。愛馬仕、路易威登、Vera Wang等奢侈品牌登陸中國時,上海也是首選。

北京PK上海,哪裡更好?我在這兩座城生活的體驗

充斥著一線大牌的購物中心遍佈全城,是90後對上海這個摩登繁華大都市的第一印象。截至2019年5月底,上海比北京多開了53個3萬㎡以上購物中心,購物中心內可選擇的品牌數量也多出近3成。

上升到要滿足精神生活的更高需求,上海同樣立穩了慾望都市的“城設”。無論是文學、資訊及其他泛閱讀,還是運動、美妝等自我關愛,亦或是旅拍、智能家居等生活新鮮感層面,上海都展示出足夠的熱情和閒趣擁抱生活。在文娛活力方面,“娛”的所佔比重也要遠遠高於“文”。“時尚新潮”“熱愛生活”的城市氣質是上海的精神內核。

五、工作機會:

北京完全碾壓上海

多年前,網絡上就對比過北京和上海兩座城市的互聯網業,得出的結論是“上海沒有互聯網”——這也是當初我想從北京搬到上海時最讓我糾結的地方。

北京的優勢主要體現在硬實力上。雖然在GDP總量、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線上消費總額等方面,北京稍弱於上海,但由於少了近300萬人口,人均指標上北京稍勝於上海。

細數那些讓大學畢業生垂涎的知名企業,北京的中國500強企業數量是上海的3倍,新經濟上市公司(包含TMT、互聯網、醫療技術等高科技行業)數量比上海多三成,獨角獸公司數量和創業能級比上海翻倍。

北京PK上海,哪裡更好?我在這兩座城生活的體驗

而根據智聯招聘數據,上海的大公司(員工數量在1000人以上)招聘需求數量差不多是北京的3/4,應屆畢業生員工的招聘需求也少了約10%。而在所有招聘崗位中,年輕人更偏愛的前沿行業佔比數字,上海也比北京要低約15%。

尤其是在IT服務、計算機軟件等領域,上海的崗位佔比比起北京少了約三成,媒體/出版/影視/文化傳播行業也不到北京的一半。

如果你混互聯網圈,最好去北京。國內第一梯隊互聯網公司的總部大部分駐紮在北京,在那裡找工作,你的選擇機會多很多,總部的晉升空間和資源也比分部大很多。

如果你混傳媒圈,最好去北京。北京既有多所高等傳媒學府持續不斷地為當地輸送人才,還聚集了大部分知名媒體公司,對於傳媒圈的人來說,人脈和圈子尤其重要,脫離了大環境,很難獲得好的發展。

如果你混文化娛樂圈,最好去北京。理由自不必我多說,大多數影視公司、明星藝人、影視表演類高校都在北京。

如果你混藝術圈,也適合去北京。北京的包容可以容納任何一種藝術形式的存在,並且總能找到欣賞它的人。

北京PK上海,哪裡更好?我在這兩座城生活的體驗

北京798藝術區的雕塑

但如果你想混金融圈,更適合來上海。作為世界排名前五的金融中心,上海聚集了很多知名金融公司的總部。

如果你想在外企工作,也可以選擇上海。上海是中國最國際化的城市,很多外企喜歡把亞洲總部設立在上海。

雖說北京外企也不少,但是無法在數量上和上海抗衡。最直觀的對比是,走在路上看見外國人的頻率,上海比北京高很多。

經過上述對比你會發現:在工作機會上,北京完全碾壓上海。畢竟作為中國的首都,最好的資源和人才都集中在那裡。

但是人才和資源的過於集中也一度讓北京這座城市超負荷發展,隨之而來的是房價的居高不下、競爭壓力的加大、空氣和交通的惡化等問題。

所以說,北京雖然給很多人的人生增添了豐富的閱歷和難忘的回憶,大部分人最終卻還是會離開它。只留下一個千瘡百孔的北京,去進行自我修復......

北京PK上海,哪裡更好?我在這兩座城生活的體驗

北京胡同

六、雙城記:

不分伯仲

近日,第一財經和DT財經在《2019年中國青年理想城報告》裡發佈了“城市青和力發展指數排名”

這個指數是用中國 100座 城 市 作 為 研 究樣本,用“青和力”來指代一座城市吸引年輕人的能力,也可以理解為一座城市有多值得年輕人前往的量化評估。

最終,將城市發展能級(15.9%)、工作機會含金量(16.0%)、居住便利度(15.0%)、商業資源偏好(11.2%)、環境友好度(4.4%)、自我成長氛圍(14.4%)、生活新鮮感(10.1%)和文化娛樂活力(13.0%)八大指標按照不同權重計算得出“城市青和力發展指數”,排名前 15 的城市依次如下:

北京PK上海,哪裡更好?我在這兩座城生活的體驗

其實,和大家多年來的直觀感受是一致的,上海北京仍然是全國最受年輕人嚮往的城市,並且遙遙領先於其它城市。

這篇文章沒有刻意褒貶任何一座城市的意思,只是將自己最直觀的感受毫無保留地表達出來。

北京聚集了很多有趣又有才華的人,上海聚集了很多會賺錢、會享受生活的人。

如果要根據工作機會選擇城市的話,個人覺得年輕的時候更適合去北京闖一闖,積累大公司的工作經驗和人脈資源,多結交些有意思的朋友。以後就算離開了,也是一筆在其他地方得不到的人生財富。

上海當然也適合奮鬥,但相比於北京,始終少了點狼性。在上海,大多數人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很適合會享受生活的人居住。

每個人的性格都不同,城市亦是如此。北京和上海,你喜歡哪裡或者不喜歡哪裡,都完全不會改變它強大的影響力,最關鍵的還是哪座城市更適合你。

願每個人都能生活在自己喜愛的城市,自得其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