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经之声」工业用地出让如何响应国家发展战略转型?——基于2007-2016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工经之声」工业用地出让如何响应国家发展战略转型?——基于2007-2016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作 者

周麟 田莉 高原 等

「工经之声」工业用地出让如何响应国家发展战略转型?——基于2007-2016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摘要

长期以来,工业用地作为工业经济衍生、发展的空间载体,被诸多学者视为中国地方政府推动辖区经济增长、参与府际竞争的重要工具。研究基于2007-2016年中国33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详细探讨了不同地区地方政府是怎样通过调控工业用地出让的规模、结构来响应两次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转型(一为2008年刺激计划,二为2012年之后新型城镇化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并行)。主要结论包含:首先,国家发展战略转型对于中国不同地区、地市的工业用地出让产生了显著影响:东、中部地区的转型响应具备明显的城市群引领特征,并逐步涌现出两个截然不同的大规模出让带,一为京津冀—山东半岛—长三角传统工业用地出让带,二为长三角—长江中游—珠三角高技术工业用地出让带,这代表了中国最主要经济增长极的地方政府对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解读差异,而较为发达的工业经济与激烈的府际竞争则使得相邻地市在土地出让过程中存在模仿竞争型策略互动。作为相对落后地区,西部地区的转型响应非常强烈,更希望借助自上而下的战略机遇来刺激工业经济,但与东、中部地区不同,这一地区的相邻地市在两次转型前后均存在零和博弈型策略互动。相比而言,东北地区对于两次转型的响应均较为平淡,甚至有些背道而驰,对于地市间竞争也不

敏感。其次,研究揭示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对于地方政府出让决策的影响。就传统工业用地而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城市,越善于借助转型机遇,通过操纵土地出让的收与放来提升自身经济、政治表现。就高技术工业用地而言,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出台,各地市均更加注重结合自身发展水平来制定出让计划,经济体量越小的城市,转型响应越积极,越愿意为高技术工业企业提供更多的土地。最后,研究对于国家发展战略制定与区域协调发展调控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工业用地出让;国家发展战略转型;响应;中国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编号:17ZDA05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5187836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编号:2018M640115);清华大学-香港大学自主科研国际合作专项项目(编号:2019

3080020)

「工经之声」工业用地出让如何响应国家发展战略转型?——基于2007-2016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周麟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田莉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通讯作者。

高原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Zhou L, Tian L, Gao Y, et al. How did industrial land supply respond to transitions in state strategy? An analysis of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n China from 2007 to 2016[J]. Land Use Policy, 2019, 87: 10400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