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你非逼我上名校,怎么会这样?

李朗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他积极向上,乐于助人。小学时,他就读于一所中上等的小学,他在班里的成绩一直也不错,而且人又有趣、热情,深受同学和老师们的喜欢。他的妈妈一直希望他初中的时候可以上名校。

六年级考试的时候,他发挥的不错,比平时的表现还要稍微好一点,但是离名校的分数线差点,当时被一家很不错的初中录取了,李朗很满意自己的新学校,但是他妈妈一心想着名校,就偷偷找了关系,把他送到了当地一所有名的初中。他本来是不同意的,但是拗不过妈妈,只好接受了她的安排。

开了学,当他满怀期待来到新学校,新班级时,却极大地感受到了来自这所名校的“恶意”,刚开始是排名,他竟然排在了倒数,紧接着又是安排座位,由于成绩差,他被排在了班级的最后面,紧接着,开始确定中考目标,同学们站起来一个个挺胸抬头,自信满满地宣誓着自己的中考目标,到他了,他知道自己的学习水平,又知道自己是找了关系进来了,支支吾吾地定了目标,很显然,他的目标又是全班最低的,当他说出目标分数时,所有同学都用异样的眼神盯着他。

没有任何开学的缓冲,很快步入上课的正轨,很多基础的题,老师都是一带而过,然后开始主攻难点知识、中考考点,他虽然基础不错,但是这样的进度他依然有些吃力,一节课下来基本上已经精疲力竭。

几天下来,他完全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就连小学时最擅长的英语课,他也听得云里雾里的。

每天晚上作业熬到很晚都完不成,第二天去了上课没精神又听不懂。

月考的时候,他毫不意外地考了班级倒数,慢慢地,他开始逃避学习,上课做小动作,晚上写作业拖拉,老师多次跟他妈妈反映情况,他妈妈开始给他找各种补习老师,但是情况并没有改善,反而越来越严重,每次一到写作业,上课,他总是各种小动作,各种找借口逃避,没有一刻能安心坐下来听讲。

最后在一位老师的建议下,他妈妈带他去看了心理医生,医生给出结论是多动症,并建议他积极配合治疗。

不知道这样的消息怎么会传到学校去,在一次,他跟同学发生矛盾时,同学大声说他有病,他没抑制住自己的冲动,冲上去给了同学重重的一拳。

当他受到学校的处罚通知,对他劝退时,他哭着问妈妈:“你为什么非要逼我上名校,我在那一点也不快乐,一点也不开心,你当时为什么非要逼我?”

要不是你非逼我上名校,怎么会这样?

考好成绩,上名校,是所有父母对孩子的期待,为了这一期待,很多的家长都不遗余力,但是上名校真的那么好么,名校真的适合你们家孩子么?

名校从各方面来说,当然是无可挑剔的,良好的学习氛围,超高的学生素质,拔尖的教师水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到了名校,都会被这样的环境所影响,从而变得优秀。

良好的学习氛围确实会带动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孩子的性格是从小一步步养成的,对于有的小孩,他理解的是“望其项背”,而对于有的学生来说则是“望尘莫及”。同样是追着别人后面跑,不同的人却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高素质的学生会让他被同学的优秀所影响,但是也会让孩子滋生自卑。在他上小学的过程中,一直是老师、同学关注的重点,突然到了这样一个环境,受到了来自同学和老师的忽视,心理上难免会出现落差。

父母的不信任是导致他心里崩塌的最后一击,面对这样的环境,李朗本来就感受到了严重的受挫,这时妈妈不仅没有给他鼓励和信任帮他重建自信,反而带他诊断出了自己是有多动症的问题儿童,这让他本来就敏感的心理的产生了严重的自我怀疑。

鸡头”还是“凤尾”不仅是家长个人的期待,更是不同性格孩子自己的选择。

家长在帮助孩子选择学校时,切不可盲目攀比,还是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我们经常说:“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家长在帮孩子选择时,一定要记住,这条路,是孩子自己在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