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小规模纳税人、小微企业和小型微利企业?

吴晓普


小规模纳税人,小微企业,小型微利企业,都含”小“字,不要傻傻分不清楚,他们涉及的对象和所享受的税收优惠都不同。

小规模纳税人

增值税纳税人分为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一般是在企业新设时就申请成立的,但在2019年12月31是日之前,符合条件的一般纳税人可以转换为小规模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可抵扣,税率13%,9%,6%等)

小规模纳税人应交增值税=销售额*征收率(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征收率3%)

小规模纳税人税收优惠政策有:

1,月销售额<=10万元(或季度销售额<=30万),免征增值税。

2,可以在50%的税额幅度内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小微企业

”小微企业“是个习惯性的叫法,是和”大中企业“相对来讲的,是根据企业从业人数、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小微企业可理解为其中的小型和微型企业。


小型微利企业

”小型微利企业“主要用于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方面,是指符合税法规定的特定企业,不仅要”小型,“还要”微利“。

国家税务总局在2019年1月18日发布的公告中规定: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性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00万元、从业人数<=300人、资产总额<=5000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都是年度平均数)

经过几次政策变化,小型微利企业标准不断提高,范围不断扩大。今年标准提高后,95%的企业都是企业所得税上的“小型微利企业”。

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有:简要而言

利润总额<=10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5%

100万

利润总额>300万元,不是小微企业,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企业所得税减少,净利润就增加,不要为了增加几百元的利润总额,多交几十万元的企业所得税。有优惠政策就要好好享受,不要剑走偏锋,偷税漏税,得不偿失!


不怕小猫


小微企业

小微企业包括小型企业及微型企业,最早小微型企业概念是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2011)》中提到。2017年12月8日,国家统计局根据2017年修订后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对2011年版本进行了修订,形成了《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2017)》。最新版本的《划分办法》,根据不同行业的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将企业划分为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等四种类型。

小型微利企业概念来源于《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指的是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特定企业,不仅要求“小型”,还要求“微利”。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于2019年1月17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最新关于小型微利企业的认定标准,需要同时符合三项条件,即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

小规模纳税人

小规模纳税人概念来源于《增值税暂行条例》,指的是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企业,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企业,年应纳增值税销售额不足50万元的;其他年应纳增值税销售额不足100万元的企业。

另外小规模纳税人已经可以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只不过在申报增值税是,将当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销售额作为“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含税销售”进行申报。


小雨落幽燕


小微微利企业:是最新关于小型微利企业的认定标准,需要同时符合三项条件,即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

小规模纳税人:是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企业,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企业,年应纳增值税销售额不足50万元的;其他年应纳增值税销售额不足100万元的企业。

小微企业:是最新版本的《划分办法》,根据不同行业的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将企业划分为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等四种类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