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DP服务,还是为数字经济“量体裁衣”?

为GDP服务,还是为数字经济“量体裁衣”?

数字经济时代,为GDP服务不再合理是天然的——GDP本身就是为传统经济量身定制的。

昨天,乌镇互联网大会闭幕。

6年乌镇互联网大会,3年都在讨论一个主题——数字经济。从2017年的“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开放共享”,到2018年的“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再到今年,“弥合数字鸿沟”、“新时代的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成为热门议题……

为GDP服务,还是为数字经济“量体裁衣”?

今年的乌镇互联网大会,罗汉堂主办的数字经济“大讨论”,余音未了——“评估数字时代的进步与商业价值”,而从参会专家们的意见来看,对数字经济的全面评估,可能真正暴露出GDP导向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我们谈论GDP时,我们在谈些什么?没有国界,也不分人群,这个问题让裹挟在贫富差距、经济周期中的普通人焦虑,也让各路经济专家们困惑。

事实上,人类社会纠正GDP崇拜的尝试从没有止步,虽然无关数字经济,但我们早就认识到,GDP维度上的经济繁荣并不是那么靠得住,历史上,非理性的繁荣之后的经济衰退屡见不鲜,落后国家牺牲空气、水、土壤完成积累更被视为理所当然,这些牺牲,都没有被GDP衡量。

01

时光斗转,如今我们已经有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观,而互联网大会上的“大讨论”,更显示了新的可能性——在数字经济时代,我们开始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创造价值,如果我们能够全面衡量这些价值,是不是能够帮助我们在GDP崇拜之外,真正确立属于这个时代的经济发展方向?

为GDP服务,还是为数字经济“量体裁衣”?

数字经济时代,GDP不再合理是天然的——GDP本身就是为传统经济量身定制的。

由于数字经济带来了生产模式和生产规律的变化,GDP很可能已经不再是最好的经济晴雨表。以美国为例,美国去年的GDP增长,没有突破预期的3%,今年一季度冲高到3.1%之后,二季度又跌至2%,不过,GDP的低迷并没有影响美国失业率的持续改善——9月份,美国失业率创下了50年新低。

GDP的失效,和日渐被冷落的“世界500强”类似——世界500强的总榜单,排名方式就不合理,因为比的只是公司的营收规模,而没有综合盈利能力等衡量发展质量的其他指标、进行全面评估,更不用说评估他们的发展前景、社会效益。

这可能也就是为什么,相比世界五百强的榜单,今天我们更愿意关注全球互联网公司的市值榜。因为我们认为互联网才是未来,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才是未来!

GDP不能衡量数字经济,就像财富世界五百强不能准确全面衡量互联网公司的价值。罗汉堂陈龙教授团队的研究结果就发现,移动支付和电子商务消费带来了普惠机会,这种普惠机会没有被GDP很好地衡量。

理解GDP和数字经济之间存在的鸿沟,“普惠”是一个关键词。从PC时代的互联网消除信息壁垒,到以移动支付和电子商务等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开始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并且进一步发展出数字经济,这个有别于传统经济的领域一直是低门槛的、低成本的、甚至是免费的,这就是“普惠”。

未来,一切经济都是数字经济,这意味着传统经济在融入数字经济的过程中,也将变得“普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数字经济的衡量,以数字经济作为价值判准,远比GDP更关乎未来社会的福祉。

02

数字经济时代,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深化是大势所趋,数字经济将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这意味着,数字经济的各种要素、部门作为基础设施的普惠属性,将比过往的互联网更深一层。

为GDP服务,还是为数字经济“量体裁衣”?

在上述背景下,为传统经济量身定做的GDP和这个时代的距离,必然会空前加大!进一步讲,如果我们手中的“尺子”不能超越GDP,全面衡量数字经济的价值,不能为数字经济“量体裁衣”、科学决策,我们就有可能错过这个时代。

传统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服务于GDP增长,是一种先“牺牲”、后“补课”的模式,而在数字经济时代,由于数字经济天然的普惠属性,同时也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决策真正指向“以人为本”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在适当的政策之下,通用的自动化智能、低成本的数字技术,即便到了产业互联网的阶段,也可以使经济发展的受益面更加广泛,而在经济的维度之外,对社会福祉的更多维度给与关注,则可以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进步。

从全球来看,对于低收入国家,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中必然需要的昂贵的要素成本,在数字技术时代也会被空前拉低,这意味着,由于数据技术的普惠性,低收入国家不再需要成长到一定体量,再关注GDP之外的、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其他维度的重要问题。

美国把GDP视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但所有上述可能性的实现,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跳过GDP树起的藩篱——更多可能是观念上的,重估数字经济的价值。

事实上,作为全球新经济诸多领域的引领者,近些年我国GDP崇拜的持续降温,就有赖于数字经济带来的升维。互联网、数字经济不仅成为产业升级的推动力,诸如“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说明数字经济也在影响国家未来10年的重大决策。数字经济给经济和社会带来的活力、信心,都已不容小觑。

就像阳光、水和空气,或者水、电、煤,在准确衡量数字经济的“普惠”价值之前,我们可以用反证法——只需断网一分钟,看看世界会发生什么,就足以证明数字经济的价值。事实上,在罗汉堂的“大讨论”中,Taylor Reynolds就提到了,埃及政府曾设想关闭互联网和通信5天,以抑制国内的游行,结果“受到的影响不仅仅是经济本身,而是出现了社会混乱。”

在世界各国对发展的追求中,GDP曾是唯一一根足够坚韧的稻草,是经济发展唯一的希望之窗,爱之深掩盖了恨之切,即便是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的发达国家,也无力摆脱窠臼。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即便是为了避免沉重的“补课”,在GDP之外的新维度上衡量数字经济,超越GDP之窗、洞开普惠之门也是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