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人工繁殖的觀賞魚,誰都能飼養到爆缸,只是爆缸之後咋辦?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飼養觀賞魚,尤其是許多的熱帶魚,它們一旦繁殖起來,速度那可是相當的恐怖,對於新魚友來說,很期待自己飼養的觀賞魚能夠養到爆缸

但是對於來魚友來說,如果我們飼養的觀賞魚不停繁殖,我們會遭遇到很多的麻煩和難題,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好不容易繁殖出來的小魚苗,它們再被養死吧,但是這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魚缸的購買和大量的魚食供應

這個問題我們文後再講,先給新魚友們介紹一些比較容易繁殖到爆缸的觀賞魚:

可以人工繁殖的觀賞魚,誰都能飼養到爆缸,只是爆缸之後咋辦?

一、金魚的繁殖能力其實很強大

這個問題我也說過多次,所以說在我們沒有大量魚食供應的前提下,我寧可不去繁殖金魚,一窩成千上萬的量,大批的魚苗需要餵養。

關於金魚的繁殖問題,養魚老道談過很多次,就是一個雄魚追雌魚,然後放到小水缸裡,鋪點水草,自行孵化就可以了,並不是什麼比較難以操作的問題,一次不行兩次,自然不成那就人工,具體事宜我的文章中都有,大家可以參考。

二、各種卵胎生小型觀賞魚幾乎都可以繁殖到爆缸

說起卵胎生觀賞魚,反反覆覆也就那麼幾種:孔雀、紅箭、月光、黑瑪麗

相對來講越是普遍的品種,魚店裡的通貨,越是最容易繁殖的,無論是上述的哪一個品種,都是一樣的道理,越高檔繁殖能力就會相對較低,否則也不會價格昂貴了。

可以人工繁殖的觀賞魚,誰都能飼養到爆缸,只是爆缸之後咋辦?

我們比如說尾巴不是很大的孔雀魚,就比尾巴過大的孔雀魚繁殖率高,普通的紅箭魚就要比菊花帆紅箭容易飼養和繁殖,而普通的黑瑪麗也要比球型瑪麗更容易繁殖,所以說初學養魚的新朋友,可以購買以上的比較容易飼養的品種去做繁殖。

畢竟能夠把觀賞魚順利養活,我們才能夠繁殖,連魚都養不活,就別談繁殖了。

三、迷你鸚鵡魚確實很容易繁殖

迷你鸚鵡魚在飼養難度上,其實是低於孔雀魚的,繁殖難度也不必孔雀魚高多少,關鍵的問題還是我們能夠給迷你鸚鵡魚提供怎樣的食物和繁殖環境,所謂的雌雄區分和配對問題,只要在魚缸前經常觀察的朋友,就一定能夠看得出來。

再一個我們儘量從小養起,飼養三四對,到了一定年齡之後,可以添加陶罐刺激發情,然後就很容易觀察出來成對的種魚了。

可以人工繁殖的觀賞魚,誰都能飼養到爆缸,只是爆缸之後咋辦?

這個光靠我去告訴大家如何區分,基本上和沒說一樣,一切全在於我們自己的觀察,觀察一次就可以學會了,並不是什麼難事。

無外乎雄魚體型較大、魚鰭較為豔麗、各鰭拉絲較長,同窩的雌魚一定是個體較小,所以說我們去購買迷你鸚鵡魚時,儘量挑選大小不一致的,不要去只選大的,那樣子回家雄魚的比例可能很高了。

就像養魚老道飼養的這六條迷你鸚鵡魚,基本上就是三對,當初買的時候就是三大三小。

迷你鸚鵡魚不但是繁殖能力強,而且護幼能力也很好,有些魚友家中只有一對迷你鸚鵡魚,還不知道雌雄,或者多條迷你鸚鵡魚擠在一個較小的環境裡,即使飼養它幾年,也不一定繁殖,我們需要提供給它們非常舒適的環境和食物才行。

再者,只要是我們學會了繁殖迷你鸚鵡魚,再去繁殖其他中大型慈鯛科觀賞魚就會相當的容易了。

可以人工繁殖的觀賞魚,誰都能飼養到爆缸,只是爆缸之後咋辦?

四、藍曼龍之類的絲足鱸科觀賞魚,沒有一個不好繁殖的

絲足鱸科最易得的也是最好繁殖的就是藍曼龍,產量大、出魚率高,也非常的容易飼養,其他的諸如鬥魚、中國鬥魚、珍珠馬甲、麗麗魚等,在繁殖難度上和藍曼龍幾乎是一模一樣的。

只是有些品種的雌魚不好尋找罷了,比如說鬥魚和麗麗魚

藍曼龍魚也是幾乎每窩小魚苗過千條的品種,應該說在繁殖能力上比起迷你鸚鵡魚還要強很多,最大的一個缺點就是小魚苗的食物問題,但是現在這個問題也早就輕易地解決掉了,我們在網上都可以購買到洄水來投餵魚苗,所以說這也不是什麼難題了。

我們只要能夠把六條到八條的藍曼龍魚順利養大,找個小繁殖缸水面放點水草,很快雌雄雙魚就可以產卵了,而且此類觀賞魚的孵化率也是相當高的,這些觀賞魚的雌雄鑑別,幾乎和所有的慈鯛科觀賞魚都是一個德行,也就是上述的那幾條,只要我們用心觀察,雌雄分辨根本不應該成為我們的難題。

可以人工繁殖的觀賞魚,誰都能飼養到爆缸,只是爆缸之後咋辦?

五、很多的慈鯛科觀賞魚都是爆缸好手

我們比如說以前的一些老品種,紅尾皇冠、紅寶石魚,它們幾乎都是繁殖冠軍,大魚護幼的能力極強,只要我們從小多條飼養,長大後魚缸留有足夠的空間,食物充足、溫度和水體穩定,放置上產卵物它們就會自己成對去了。

一般的小型魚我們就按照半年的性成熟期,中型觀賞魚就按照一年的性成熟期來計算就差不多,沒有那麼複雜的公式和理論。

這些慈鯛科觀賞魚只要是養出來狀態之後,繁殖缸的水質、環境穩定,保證住平時的營養問題,大魚吃小魚的現象根本就不多見,前一兩窩偶爾吃個小魚都是在正常不過的事了。

包括了很多的三湖魚,我們養到了一定的魚齡,基本上都不用我們可以去管理,大魚自己就會偷偷地帶孩子了,很多三湖魚都是口孵魚,直到有小魚從大魚嘴裡游出來,我們才能夠發現。

可以人工繁殖的觀賞魚,誰都能飼養到爆缸,只是爆缸之後咋辦?

但是能夠成功繁殖迷你鸚魚的,基本上這些問題都不是問題了,仔細觀察我們完全能夠看出來口孵魚的嘴型和食慾的減退等問題,慢慢的就都學會了。

剩下來的羅漢魚、地圖魚、金菠蘿魚等等,都是相同的道理,都能夠順利的繁殖小魚,只是在配對問題上羅漢魚需要多下點功夫罷了。

六、燕魚和七彩基本上是一個道理的

有很多魚友感覺繁殖七彩好難啊,那麼我們不妨從繁殖燕魚、金波子之類的開始做起,相對來講,燕魚比起金波子飼養還是要容易多的,但是比起七彩來講,我倒感覺燕魚的飼養難度不低,不過繁殖難度低。

燕魚的小苗也會牽扯到白卵、大魚吃小魚等現象,燕魚的小魚苗也是需要人工餵養,這些問題我們只要把一切工作落到實處,無外乎水質、水溫、營養、環境這四個方面,也就是說和我們正常飼養觀賞魚所要求的並沒有什麼兩樣。

可以人工繁殖的觀賞魚,誰都能飼養到爆缸,只是爆缸之後咋辦?

而七彩神仙魚在繁殖難度上比燕魚只是略高那麼一點點,主要因為牽扯到小魚需要吃奶,我們需要提罐的問題,和我們把金魚卵提出來曬卵沒有什麼兩樣,都是一個道理,而且七彩的小魚苗剛開始不需要人工餵養,反而比起燕魚、金菠蘿等,更加的容易操作。

七、為什麼很多老手不愛再去繁殖

因為我們想要繁殖觀賞魚,最起碼首先要準備繁殖缸、小魚苗的開口食物、小魚苗長大後要分缸,大魚還要繼續繁殖,小魚苗不同時期還需要不同的相對應的食物等等,有些觀賞魚繁殖的時候還需要調水,需要活食增加營養,等等諸多問題都要接踵而來、一一準備就緒。

特別是熱帶魚在冬天裡繁殖,還會牽扯到一個水溫的問題,在換水時稍微不注意就很容易出現死魚或者種魚和小魚苗患病的現象,冬季裡無論是養殖魚蟲和孵化豐年蝦都比較麻煩,小魚苗分缸也需要選擇合適的,比較溫暖的位置等等吧。

可以人工繁殖的觀賞魚,誰都能飼養到爆缸,只是爆缸之後咋辦?

所以說,大多數老手寧可就那樣的簡單飼養,僅供觀賞也不願意去搞繁殖工作了。

而新魚友們對此就比較期待了,因為我們沒有嘗試過嘛,不過最好還是等到來年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們再去搞這些慈鯛科觀賞魚的繁殖比較好,省時省電不費力。大家關於上述觀賞魚的方法和雌雄鑑別問題,可以在文後評論處留言。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