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反對艾灸?

老吳和蘄艾


首先借用馬雲雲爸爸的一段金句:

“很多人輸就輸在,對於新興事物,第一看不見,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來不及。”艾灸雖然不是新生事物,但是對於艾灸的正確認知,卻與馬爸爸所說的極為吻合。

因為長期固步自封和邊緣化,不僅普通消費者,即就是絕大多數業內從業者也大都不太瞧得上艾灸,艾灸過程煙熏火燎,艾條生產製作粗糙簡陋,艾條本身缺乏衛生標準,也不屬於醫療衛生用品,臨床應用也沒有消毒、封穴、洗浴等一整套標準化的護理操作規範,因此,整體的農產品及其養生醫療的錯位應用,自然會引來無數質疑,甚至嗤之以鼻。

得益於艾灸特別過硬的臨床體驗和康復效果,最近五年來艾灸持續網紅,幾乎是創造了一個歷史奇蹟,搜索、會員、專利、論文、產品等等一起同步井噴,形成了貨真價實的產業突破,有統計數據表明,當前我國艾草種植企業達2676家、艾草生產加工企業2396家;艾灸館12855家、中醫養生館4460家,從業者人數數以十萬級計,據信,2018年愛健康行業產值超過600億,消耗艾葉超過10萬噸,而在這數據的背後,是每年約以16%的複合增長速度。但是艾產業本身,特別是農產品的本質,無論是產品形式,還是技術含量,衛生標準等特別緻命的關鍵元素,還都沒有發生突破性的改變。

需求井噴和供給落後的馬太效應已經達到臨界點,艾健康產業正處於工業化革命的黎明,許多“創造性傳承,創新性發展”正呼之欲出。“打鐵還需自身硬”,艾灸行業不能破繭而出,通過拿來主義,實現大幅度的跨界融合協同發展,跟上數據時代的語言,適應現代新中產階層的健康養生需要,艾灸行業將會再次痛失最大得歷史性發展機遇。

因此,要想少一些人反對艾灸,多一些理解和接受艾灸,首先是艾灸行業自身要加緊創新步伐,在堅守經典精華的同時,儘可能多的融進時代高新科技成果,特別是要讓艾灸的體驗場景跟的上現代人生活的節奏和衛生習慣,例如煙熏火燎就必須要解決。以強大的正面形象示人,謠言自可不攻自破,強者也能恆強。

我們即將上市的無紙無菌百分之百艾絨的衛生艾灸耗材

對於看不起,看不懂的消費者,不妨更加耐心一些,畢竟面對的是擁有數千年積澱的優秀文化遺產,又有大量的現代科技基礎,此前只是融合不夠,變革太慢,汗多人都是因為情深體驗精力之後,開始瞭解並喜歡上艾灸的,包括我自己也是。因此,這一次,為了健康,請稍安勿躁!耐心期待欣賞艾灸的全新場景和體驗吧。


作者小傳:吳周強,中醫藥研究員,高級健康管理師。薈聚48年生物醫藥全崗位工作經驗,專注生命健康,聚焦創新創意。原創分享健康乾貨,敬請大家點贊、關注,評論必回覆!


易衡慧吳周強


其實要想用“艾灸”療病養生,首先“經分陰陽”你得會,“穴分五行”要弄清楚,再學一下“辯證配穴”,這樣就會受益頗多。如果只會“阿是穴灸”,那隻能算是“盲灸”。入門而已!


南詔巫伊


反對艾灸的人是沒有體驗到艾灸的神奇療效。大抵是在生病的時候相信艾灸可以療病,而療病的時候遇到了一個不懂艾灸的人盲目艾灸,要麼沒有效果,要麼灸出問題,所以也就不相信艾灸,進而反對艾灸了。

規範艾灸,對施灸者和被施灸者都要進行教育培訓,雙方都對艾灸都認識,一個在施灸時辨證施灸,一個在被灸中堅持艾灸,那麼就會有很多的奇蹟發生。【振丹艾灸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