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收益率是如何大於勞動收益率的?

愛--雨天


一、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居民收入來源於多種途徑,居民擁有的勞動能力、資產、社會關係等的差異往往會帶來收入的差異。以下作具體分析。1.勞動收入導致的差距造成居民之間在勞動收入方面出現差距的具體原因是多方面的:(1)居民的勞動能力存在差別。居民的勞動能力並不相同,居民勞動能力的差別是現實中居民之間在勞動收入方面出現差距的重要原因。居民勞動能力的差別有的是由先天因素所決定的,由於遺傳基因等的作用,使人們的體質、智商等在出生時就存在著差別,並且有些差別是後天因素所無法彌補的;有的是由後天因素所造成的,如生活條件、受教育條件的差別等,一般來說後天因素是造成居民勞動能力差別的主要原因。所以,勞動能力的差別所反映的是居民所處的經濟環境、社會環境等的差別,隱含著複雜的經濟與社會背景。(2)居民向社會實際提供的社會承認的勞動量存在差別。居民獲得勞動收入憑藉的是其向社會實際提供的社會承認的勞動量,居民勞動能力的差別是造成居民勞動量差別的重要原因,不過,即使居民勞動能力相同,其提供的勞動量也會因為以下原因而出現差別:居民的勞動偏好不同。勞動能力相同,勞動偏好越強的居民,在工作機會相同的條件下,其提供的勞動量會越多,獲得的勞動收入就越多,從而也就無法避免產生勞動收入的差別。勞動力的市場供求狀況不同。即使居民的勞動偏好相同,但如果不同部門或地區勞動力市場供求狀況不同,所能獲得的勞動收入也會不同。由於不同部門或地區的勞動力市場供求狀況總是存在差別的,從而也就無法避免勞動收入的差別。(3)各部門的壟斷程度存在差別。一般來說,部門的壟斷程度越高,越可抬高產品的價格,除壟斷部門獲取高額壟斷利潤外,壟斷部門勞動者的工資也往往高於非壟斷部門,且壟斷程度越高,工資水平越高。調查表明,壟斷行業的工資加非工資的收入大致相當於其它非壟斷行業人均收入的5—10倍,如電力、電信、石油、金融、保險、水電氣供應、菸草這些行業。各部門壟斷程度的差異也就成為造成居民勞動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2.居民資產收入導致的差距居民資產收入不僅存在差距,而且往往存在著非常大的差距。有的居民能獲得鉅額的資產收入,而有的居民無任何資產收入。導致居民資產收入出現差距的主要原因在於:(1)居民擁有的資產數量存在差距。資產數量越多,所能獲得的資產收入越多。通過資產的不斷積累,進而造成“馬太效應”下的收入差距擴大化。(2)居民擁有的資產種類等不同。資產種類等不同,資產收益率就不同,這樣即使擁有相同數量的資產,所能獲得的資產收入也會不同,資產收益率越高,獲得的資產收入就越多,反之,則越少。資產種類結構的選擇不只受居民個人投資能力的制約,也要受市場成長、政府政策等多種因素的制約。3.轉移性收入導致的差距居民轉移性收入來源於:1.居民所在單位的收入多少和福利偏好及福利政策;2.居民所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倫理傾向。改革開放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均衡條件下,地方財政轉移支付造成不同地區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4.灰色收入導致的差距經濟轉軌期,體制的不完善導致了大量的灰色收入,而這成為形成收入差距嚴重擴大問題的主要因素,因而我們把灰色收入拿出來單獨作說明。灰色收入來源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第一是公共資金的流失,如財政撥款漏洞、預算外收費等;第二是金融腐敗;第三是行政許可、行政審批中的尋租行為;第四是土地收益的流失;最後是壟斷性行業的收入。通過國民經濟研究所王小魯研究員的測算,居民收入在2005年不是8萬億而是13萬億,差了4.8萬億,其中上述幾項因素構成的灰色收入將近3萬億。上述原因中,我們發現,個體勞動能力差異是不足以形成當前近0.5的基尼係數的,而形成收入差距擴大的因素主要集中在行業資源壟斷及資產收入因素上。事實上,包括資源壟斷行業勞動收入、資產收入等因素,均可以進入灰色收入因素行列中,而且毫無疑問的,灰色收入成為造成壟斷行業勞動收入差距擴大、不公平資產積累形成收入差距擴大的重要因素。所以,解決當前中國社會灰色收入問題成為關鍵。二、關於收入差距問題的幾個困惑在討論解決收入差距擴大化對策之前,我們不妨再看看這樣幾個令人困惑的現象:困惑1:平均而言,增長率高的地區它的收入分配的差距反倒比較小,特別像浙江、福建、廣東這些地方,而收入增長比較低的地區,恰恰收入分配的差距反倒比較大。困惑2:國有部門佔比例越高的這些地區,收入的差距反倒越大,而不是越小。困惑3:我們總是期望著政府的轉移支付來減少貧富差距,縮小收入分配的差距,我們發現政府花錢GDP比重越高的地方,基尼係數越大,也就是收入分配的差距越大。困惑4:平均而言,利潤佔GDP當中比重越高的地方,它的收入差距反倒越小,而利潤佔GDP比重越小的地方,收入差距越大。困惑5:平均而言,市場化程度越高的地區,收入差距反倒越小,而不是越大,三、針對收入差距問題的建議面對收入差距的不斷擴大化問題,我們往往會說收入差距大,需要進行收入再分配,給與低收入居民福利,這在很多情況下是必要的。比如農村的貧困人口看不起病、上不了學,我們免農業稅、免農村孩子的學雜費、建立農村低保制度以及農村合作醫療,這都是必要的。但是,靠再分配能否解決現在如此之大的收入差距?我認為不能。通過上面的分析,以及五個困惑,我們發現,收入差距問題與市場化程度密切相關。事實上,尋租、腐敗以及貪汙這些非正常的渠道收入也正是由於市場化程度不高而造成的,不正當競爭造成最高收入群體的收入太高。因而,我們認為,解決收入差距問題的關鍵是推進市場化改革,特別是減少政府、政府政策和政府行為所導致的不確定性,建立健全透明機制,擴大民主化進程、讓老百姓參與監督,因為,就算有再好的制度,但如果只是靠少數人執行,還是靠不住的。如果我們能夠把全中國的市場化程度,或者政府的權利推進到像浙江這樣一個省的水平,那麼我們既可以保持高的增長率,同時又可以大大地減少我們收入的差距。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政府對教育的投入。現在有大量的研究證明,現在個人的收入越來越與教育程度相關,教育程度越高的人他的收入增加得也就越快,如果我們政府想幫助那些低收入的人最好的法就是提高這些人的教育水平。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收入差距是必然存在的,而重要的是保持合理的收入差距(基尼係數)。以發達國家為代表的完全市場經濟條件下,實現合理化的收入差距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市場化程度越高,灰色收入等因素導致的過大收入差距就會被摒除,政府只需要通過合理的顯性稅收調節即可解決收入差距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