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文章:我和岳母

1958年,我和妻子開始交往,她把我側身兒照的一張黑白照片拿回了家。岳母看了說:“這孩子長得模樣倒也挺好,就是沒有右耳朵。”我第一次到她家去,我特意讓岳母看我的右耳,的確有一隻像樣的耳朵,岳母放心地笑了。這是六十多年前的趣事了。

岳母不是愛挑剔的人,她性情剛直,心地善良,曾經收養了三個沒孃的孩子,將兩個侄女養大成人,嫁出去,將侄子養大娶妻生子。我是她親生小女兒夫婿,當然關愛有加,我對她老人家也很敬重。

1969年我們遷到集賢公社新農村,居住在大隊的兩間低矮的土胚房子裡,這裡生產好,我的經濟逐步寬裕。

1973年我在新農村建起了自己的新房,第二年又在屋頂上掛了瓦,再也不怕下大雨了。初冬,我把岳母接來,老人家看到我們的日子比過去好多了,孩子們也都長大了,四個孩子都和姥姥非常親熱,老人家很是高興。有一天吃早飯的時候,岳母坐在炕頭上,妻子坐在靠鍋臺的炕沿上,我就坐在鍋臺的前面吃飯,吃著吃著我抬頭一看,岳母正在喝米飯,忽然想起去世三年的母親對我說的一句話:“等你蓋上口大房子,我坐在你的炕頭上吃飯,喘口氣也鬆緩。”可是,母親沒有等到這一天,坐在面前的不是我母親,頓時心裡非常痠痛,我偷著落淚。妻子發現了覺得奇怪,就問我為啥哭,不問便吧,這一問我可就真地哭了,我哭著攥著岳母的手說了母親生前曾經說的話,我想起來傷心,您老人家不要介意。

第二年初冬,妻子去接岳母,岳母說什麼也不來我家,就是害怕我見到她想起娘來傷心。星期天我回到家,借了一輛牛車,親自去接岳母,好說歹說老人家總算是來了。以後的十幾年裡,年年都接岳母到我家住上個把月。再後來,我的父親去世了,岳父也去世了,我似乎把對老人家的愛全部傾注在岳母的身上,一年幾次接岳母到我家,這時大女兒工作了,大兒子也考上學,家也不在農村了。我家的生活水平生活條件都大大提高了,岳母喜歡在我家裡。岳母八十多歲的時候,我聽老伴說岳母大小便蹲下,很吃力。我就把我的一把椅子從中間挖了一個洞,下面放上一隻桶,讓岳母坐在椅子上大小便就省力多了。岳母對著妻子誇獎我說:“他的心眼子真多。”人老了不僅僅需要吃、喝、穿,更需要有人陪伴,我畢竟是五十幾歲的人了,我能讀懂老人的心思。下了課儘可能的抽出更多的時間陪伴岳母閒聊,岳母說她小時候在父母身邊如何好,說長大了自己養孩子如何難,說三年困難時期差一點餓死…..一段段的艱難歲月,也有快樂時光,老了今天說過的,說不定後天再說。我知道任何老人都害怕孤獨,都願意有人理睬他。所以就常與岳母聊天,岳母非常喜歡我。有時候我的工作忙,回家晚了,她就忍不住的問我老伴:“玲她爸咋還不回家?”可見有人敬聽老人說話,她就感到幸福,晚輩敬聽老人說話就是孝順。

優秀文章:我和岳母

岳母八十八歲那年(1993年)秋天,我接岳母來 ,正好這裡開物資交流大會,大街上,廣場裡到處高音喇叭哇哇直叫,有歌舞團,有馬戲團…..非常熱鬧。有一天岳母右手拄著柺杖,左手摟著我的右臂,我攙扶著老人家去看馬戲,我們進入場地的時候裡面的人不多,我就選了個好的位置陪著老人家坐下,不一會兒裡面的人就滿了。馬戲表演到了驚險的時候,老人家的表情也跟著緊張,馬戲表演到了精彩的時候,老人家也和大家一起笑,一起鼓掌,老人家說從小也沒有看過馬戲,非常高興。演出結束了,那麼多的人從一個門湧出,十分危險,我與老人家坐在那裡不動,想等人少了再出,等到我們出的時候,下一場的人湧了進來,非常危險,五十六歲的我把老人家背在背上,慢慢的走出擁擠的人群,攙扶著岳母回到校園。說真的我對我的母親沒來得及孝敬這麼一天。我從心裡把岳母當作母親,岳母九十三歲離開了人間,我送她老人家入土的時候黯然流淚,非常傷心。

岳母去世以後,每年的清明節、十月一、老伴陪我給我父母上墳後,我再陪老伴給岳父母上墳,來到岳父母墳上,老伴放聲痛哭,我就在一旁焚香燒紙,岳父母的音容笑貌,浮現在面前,不由得傷心落淚。

今年清明節,我陪老伴給岳父母上了墳。在回家的路上,我開著車對老伴說:“我們現在八十二歲,只要能來,九十二也照樣來給老人家上墳,寄託哀思,傳遞孝道。”十月一日快到了,這是我們期盼的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