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秋意靜人心

悲歡離合總無情

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散文:秋意靜人心

江南的秋,滿山飄紅。

低緩的山丘,數不清的梯田,小亞細亞羊毛毯似的蒼苔,可曾踏過幾人?

在這裡,看不見燈紅酒綠,聽不見嘈雜喧囂,湛藍的天壁只飄過幾片浮雲。

青松、金菊、紅葉·····秋意濃濃比海深。

聆聽秋風瑟瑟的妙音,數數滿樹的紅葉,呼吸芳香的空氣,煩躁的心絃,再也不要像絃線那樣拉緊,這裡是自由的天地。

非寧靜無以致遠,一個人的天地,非是為了逃避現實,只是為了心靈的片刻歇息。

讓熱引擎似的大腦暫時冷卻,因為它還有更遠的路要趕,有更多的風景要欣賞。

一念靜而萬物生,學習不是為了休息,但休息百分百是為了學習。

散文:秋意靜人心

人的一生,就像行駛的列車,肯定會在中途停下轉站,但那只是中點而不是終點。

人的思想,如同那一江春水,總會定期氾濫,但洪水退後,最終還是要細水長流哩,江水會大起大落,最終迴歸平靜,那麼人呢?人又何嘗不是如此!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身處城市文明之中,每天在人潮裡,搶先、爭快!眼前盡是熱度和超越,但千萬莫忘了在超越極限的同時,謹防迷失心智喲!

讀書是為了求知?不完全是,讀書又何嘗不是求智、求友?手捧大自然的書,被書中的故事所感動,那時你會發現,大自然的書,才是美的所在!

青山綠水、黃土流沙、萬花爭豔、五顏六色;飛禽走獸,也披上美麗的衣裳。

走進大自然,才發現大自然是那樣的親切,一個人躺在草叢之中,什麼都不用去想,什麼都不用去做,心胸自然會舒暢,眼見也擴大了許多,還記得那些描寫大自然之美的詩句,一如王維的《柴鹿》: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又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船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再如張旭的《山中留客》: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其實,這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只要你肯用善意和熱情去欣賞,它們就會對你點頭微笑,或許,它們可以成為你最純潔的朋友。

散文:秋意靜人心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更有拈花一笑而悟佛,青燈黃卷,禪海茫茫,暗灰色的袈裟,從你的心頭飄過,留下那淡淡的佛性。

繁華三千,大千世界,輾轉到頭,終是四大皆空。

虛妄只因為無知,名與利,不外乎你爭我奪,燈紅酒綠,誘惑當頭,燈火迷人,酒後亂性,色字更帶刀,今天你有,明天他佔有,最後,所得到的不過是一顆苦悲的心。

茫茫宇宙,萬千人世,博大無窮,廣闊無窮,這才是四大皆空喲!

俗世雜念,終不過是牢籠一個,關得住麻雀與鷓鴣,卻困不住大鵬哩!

淨土涅槃,終歸塵埃,無邊靜,靜無邊。

雙腳在寂靜中踏過,一步加一步,均勻的、緩慢的,不快也不慢,泰然穩重,只是穩重!

秋意靜人心,於秋意正濃之際,你悟到了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