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趙構支持岳飛滅金,以南宋的實力有可能滅掉嗎?

羅生靈衣


這個問題,當然是沒有!

雖然岳飛在《滿江紅》中慷慨激昂“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但對當時的岳家軍以及南宋而言,想要完成這一壯舉非常困難。

因為岳飛作為精忠報國的代表,卻不能代表無所不能,特別是在面對金國的侵擾時。岳家軍能夠取得郾城大捷這樣的巨大勝利,卻不能徹底擊敗甚至消滅金國。

這是為什麼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金國處於上升期

作為崛起於白山黑水的少數民族,金國實力非常強悍,從1115年建立金國開始,短短十多年時間,金國就接連消滅遼國和北宋兩大帝國,成為中原北部的主人。

到1127年南宋建立,金國立國時間不過十多年,是真正的上升期。此時的金國君臣一心,眾志成城,行政效率高,軍隊戰鬥力強悍。是典型的“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雖然南宋也是一個新興的王朝,但是由於宋太祖趙匡胤以來重文輕武的改革,使得王朝建立初期,軍隊戰鬥力就非常孱弱,宋太宗兩次北伐契丹的失敗就說明了這一點。

再加上因為燕雲十六州和河西之地的丟失,使得宋朝失去了所有的養馬基地,這使得宋朝缺少戰馬這樣的戰略物資,無法組織強大的騎兵力量。

岳家軍之所以步兵手持麻札刀,冒著極大風險對抗金國騎兵,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宋朝缺馬。

而200多年後的朱元璋之所以北伐成功,除了元朝此時正處於衰落期,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元朝在大江南北設置了眾多的養馬基地,甚至江淮江南地區都飼養了大量的戰馬,這使得出身南方的朱元璋也組織起了強大的騎兵力量,實現了掃北的成功。

在這樣的情況下,岳飛想要擊敗金國,只能等待金國由盛轉衰,而對於金國這樣強悍的少數民族政權,其衰落的標誌就是漢化的開始,起點是1153年海陵王將金國都城遷到燕京,改名中都。

從此以後,金國在漢化的浪潮中迅速迷失,戰鬥力一落千丈。相比之下,衰落較慢的南宋才逐漸取得實力上的優勢。

不過很可惜,此時的岳飛早已經被冤殺,蒙古作為金國新的敵人出現在蒙古高原。

2、地形特點不允許

在我國曆史上,但凡中原王朝覆滅,殘存勢力南渡的,基本都是有去無回。

因為南下容易,想要打回來真的是難於登天。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在我國曆史上,一直都是北強南弱的格局。北方少數民族儘管人口較少,氣候條件惡劣,但因為地形平坦,畜牧業發達,少數民族極易形成強大的騎兵武裝。儘管少數民族經濟條件落後,但他們有先進的軍事組織制度以及戰鬥力。

而相比之下的南方,一是水網密佈,地塊分散;二是地形崎嶇,平地稀少。這導致南方相互之間隔閡較多(今天的我國方言大部分在南方就說明了這個問題),難以形成與北方抗衡的強大武裝。

而一旦北方的遊牧民族南下擊敗中原王朝,中原王朝殘部逃亡南方,基本就意味著南北朝並立的開始。如果此時的南方政權實力偏弱,少數民族甚至可以打破南北對立統一全國,例如元朝、清朝。

不過南宋的運氣相對較好,在金國接連消滅遼國和北宋順勢南下時,金國的西北方向還有西夏等牽制力量,金國短時間的膨脹也使得金國難以消化中原地區,根本不可能進行類似於後來的漢朝或者清朝這樣“以漢制漢”的嘗試,所以金國在消滅南宋的過程中遭遇到了不斷的失敗,岳飛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迅速崛起的!

岳家軍的存在毫無疑問保全了南宋朝廷,維繫了南北對立的局面。但岳家軍可以自南向北打破對峙嗎?可以說很難,畢竟消滅金國不是靠幾次戰役的勝利就能夠完成的!

以當時岳家軍的實力,即使擊敗金國,也不可能打到黃龍府,北方地形開闊,黃河以北基本無險可守,如果不能完全拿下燕雲十六州,就等於無法鞏固北方土地的佔領。

而此時的燕雲十六州已經被遼國統治了200多年,對於宋朝的認同幾乎沒有,如果沒有民眾“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支持,岳家軍想要取得抗金的勝利是不可能的!

而再往北,就更沒有群眾基礎了,到了一望無際的東北平原,且不說岳家軍難以克服氣候、後勤等一系列問題。單單是地形,就天然不利於岳家軍,畢竟平原是女真騎兵的主場。

所以,消滅金國絕非易事。要知道,即使金國病入膏肓,強悍的蒙古汗國還是用了23年的時間才最終顛覆,而蒙古相比於南宋有更大的優勢。

概括起來,在岳飛的時代,能夠將陣地推進到燕雲十六州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不過這裡距離消滅金國,還有很遠很遠的路。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不可能。一種趨勢。擋不了。山洪水來了,你能擋的了嗎。北宋氣數就是那麼多年,老天都已經規定好了。誰能和天鬥!

岳飛打仗厲害,玩權術就不厲害了。岳飛打仗厲害,同時他的手下將員也厲害。岳飛就算滅了金國。打到庫頁島。他的手下也會把岳飛抬到皇帝寶座。就算岳飛背上紋了精忠報國!就算岳飛不想當皇帝,也會被手下以各種方式弄上寶座。然後南下統一!建立另一個繁華大嶽帝國!

金滅宋也是一種趨勢。北宋末年,金國在和遼國開戰就開始安插間諜進宋了!滅了遼後,外裡呼應。加上氣候趨勢、貴族倒戈、百姓多年積怨、、擋的了一時。終究擋不了多年。金滅北宋,歷史是南宋記載的。後面元朝又改版。真實性的歷史各說紛紜!

比如前幾年。蘋果手機打遍天下無敵手!要買蘋果手機的人你用國產手機再怎麼去營銷、再怎麼說蘋果手機裡的中國地圖不同、再怎麼說賣腎買蘋果手機、、、是吧,但是都阻擋不了這種趨勢。就算是加高稅收,允許國產手機使用黑科技等等,都難擋這種趨勢!所以個人代表不了群體。

岳飛就算得到趙構皇帝的支持。也未必能讓南宋復國!南宋皇帝趙構一支持岳飛抗金,意味著南遷的南宋貴族官員地主就得出錢出力!誰願意啊!一旦趙構不顧權臣反對支持岳飛抗金。只會加速金滅宋的速度。然後南宋貴族各自擁兵自重。第二個五代十國開始成立。

然後趙構不在是南宋的趙構。南宋的歷史元朝寫。明朝追。清朝憶。民國品。此刻評!!


天下浪子不獨伱一人


個人意見:如果趙構支持岳飛滅金,或許金會被滅,但是中國也會迎來第二個五代十國。

當時以宋的人口、經濟來說,蒙古加遼和金三個一起也比不上南宋,但是我們要首先弄清楚,趙構為什麼不支持岳飛滅金。這裡有三個因素:

1、怕岳飛變成第二個王莽、曹操

2、趙構作為南宋皇帝,代表著大部分貴族的利益,宋朝南遷其實就是穩固這些人的利益,如果打仗,錢誰出?兵誰出?還不是這些貴族。當時的政局不允許出現這種事情,趙構怕經濟受到毀滅性打擊。

3、如果全力支持岳飛,迎接回來二帝,趙構該如何自處?

4、而岳飛的死,很重要的一點因素就是,金在議和條約中規定,岳飛必須死。

5、金連遼都能滅,作戰能力極強。

我們既然知道趙構為什麼不支持岳飛攻打金的原因,再反過來假設。如果趙構全力支持岳飛攻打金,引起的變化就有幾點:

1、因為金本身的強大,在與金火拼的同時,拖垮南宋經濟,影響士大夫階層的利益,內部矛盾會激化,少不了造反。

2、而就南宋本身的實力,是完全能收復失地迎接回了二帝的,三帝共同治國的結果就是國家再次分裂,代表各自世大夫利益的人,各自擁立三帝為王。

3、而岳飛在滅金之後,因為 當時吳階已死,蜀中文臣已控制了那裡的軍隊。新的吳家軍還未出現,當時蜀中三大將都歸於文臣鄭剛中掌管。張俊已決意交出兵權,楊沂中與張俊號稱生死之交。被羈留在京城,其軍隊就已被朝庭派張俊、去改編了。岳飛還未回到軍區,張憲、岳雲就已被拘捕到京城了。唯獨剩下岳家軍,如果岳飛不要在功高震主情況下被殺,在滅掉金之後,哪怕自己不想當皇帝,其不想死的下屬也會抬他上去。

結論就是:趙構全力支持岳飛滅金,在軍事上應該能取得戰爭的勝利,但是全國格局很大可能會出現第二個五代十國的局面。


笑嘗歷史百態


靠岳飛去那就是送人頭,送經驗去了,只會加速南宋滅亡。岳家軍主力是投降的偽齊軍和投降的農民起義軍,加上點收編的土匪,戰鬥力非常的差,在堰城和穎昌讓一萬五千金兵,就打的岳飛向劉錡求救。1123年就參軍的岳飛,跟過劉浩,黃潛善,王彥,張所,宗澤,杜充,一次被開除了,兩次逃跑,1132年投靠張俊前,更是逃跑當了土匪。岳飛的主要戰功是打的偽齊軍和鎮壓農民起義軍,岳飛升官發財的1134-1138年,南宋就沒有打大的戰役,只有仙人關和大議鎮,岳飛還都沒有參加。岳飛一生都在躲避金國主力。在堰城讓一萬多金偏師就打的潰不成軍,還是金兵可打可不打的情況下。

翻開歷史,每一次金兵主力來,岳飛不是跑,就是不前。做為一個畏金如虎的,唯一一個沒和金主力對抗過的將領,讓岳飛領軍去北伐,就是南宋滅國之時,還好高宗早看出,岳飛不過是藉口北伐不交兵權。

1129年,岳飛在杜充手下為統制,岳飛跟隨都統陳淬,防守馬家渡,金兵剛剛過河兩千,岳飛就逃跑了,主帥陳淬戰死。金兵長驅直入,一路追高宗到東海。岳飛跑宜興逍遙快活,根本不顧國家存亡,高宗死活。張俊的明州大捷,韓世忠的黃天蕩,岳飛統統沒有參加,如果岳飛能有一丁點愛國之心,去黃天蕩幫一把韓世忠,金兀朮可能真就得死在黃天蕩。1134年仙人關岳飛離仙人關不過一百多公里。只有兩千人的吳玠,迎擊金兀朮,岳飛同樣是與金兵背道而馳。

1136年偽齊三十萬,進攻淮西劉光世,高宗命令,已經是節度使的岳飛和張俊支援劉光世。結果,劉光世逃跑,岳飛一個半月還在“半途”,是張俊獨力擊敗偽齊三十萬人。

1140年5月,金國主力進攻順昌,高宗命令岳飛支援,只有兩萬人的劉錡。結果,金兀朮圍功順昌的時候,岳飛避開金主力,跑去中原地區“收復失地”。等1140年潤6月12日劉錡苦戰兩個多月,擊敗金主力,金國撤軍回國。岳飛才於1140年潤6月20日跑堰城打了一場“獲戰馬兩百餘騎”的堰城大捷。於7月王貴和姚政在穎昌擊敗金國一萬多人的進攻。《王貴穎昌大捷奏》清清楚楚記載,殺金兵五百(讓岳飛孫子岳珂,篡改成五千)。7月20日岳飛不戰而逃,丟失了張俊,楊存中,王德苦戰幾個月才保衛下來的河南(杜撰十二道金牌,就是掩蓋岳飛丟失河南的罪行)。1140年是岳飛抗旨畏敵不援友軍的死罪第一條罪證,如果,高宗和秦檜真是“誣陷”岳飛,難道還用岳飛最輝煌的戰功來“誣陷”?簡直就是侮辱中國人的智商。

鐵一樣的事實擺在大家眼前,1140年,宋金戰役是南宋慘敗,丟失河南全境。也沒有任何人命令過岳飛撤軍。意淫到“收復了多少多少失地”居然要“直搗黃龍”了,是有多無恥。

岳家軍於七月十八日還在臨潁與金軍作戰,七月壬戌即二十日從郾城 班師,不可能一天內趕到三百多里外的朱仙鎮“大敗金軍”後返回郾城班師,就算岳家軍都變成天兵而成就“朱仙鎮大捷”,此後秦檜“聞先臣將成功,大懼”之日,最早也要七月二十九日前後,時岳飛撤軍已九日左右。如果此後秦檜真的力請於上,下達所謂“迫令岳飛班師”的“十二道金牌”,最快也要八月上旬即岳飛撤軍二十天左右,方能送達朱仙鎮,則岳珂“一日而奉金字牌者十有二……先臣始班師”之說,豈不是不攻自破? 再說,皇帝召回朝臣,一道詔令足矣,何須第二?如果真的“一日而奉金字牌者十有二”,則說明岳飛在皇帝的心目中,是一個藐視皇權,不把詔令當事兒的逆臣,以致皇上不得不在一天內簽發十二道內容一樣的詔令,興師動眾給岳飛送去。如此說事,豈不是使岳飛罪該萬死? 其實,岳珂先生虛構“朱仙鎮大捷”,是為了掩蓋當年岳家軍後期“軍皆潰”;杜撰秦檜亟請皇帝下十二道金牌迫令岳飛班師,則掩蓋岳飛自行撤軍。殊不知受七月二十日岳家軍撤軍日期所限,光時間上就無法安排這兩場鬧劇,結果越描越黑,對岳飛欲褒成貶。


1141年,金國又來進攻南宋淮西地區,高宗命令,張俊,劉錡,楊存中正面迎擊,韓世忠水路側擊,南宋唯一有三萬騎兵的岳飛,斷金退路 ,打算全殲金國主力,結果韓世忠按兵不動,岳飛離前線450裡,抗旨不前。高宗連下十五道詔書,岳飛三個月才進軍三十里,直接導致宋軍不但沒能全殲金主力,反而是張俊,楊存中,王德擊敗金主力,在追擊途中遇埋伏,楊存中部全軍覆滅,宋六萬精銳損失。

本來可以圍殲金主力的一場戰役,因為某些人的肆意妄為,戰場抗命硬打成一場敗戰。正是這一戰,讓高宗對四大將徹底失望,認識到靠這樣一群人想打贏金國根本沒有希望,所以高宗才想議和,才想重組軍隊,把軍隊控制在自己手裡。

靠這樣一個人去“直搗黃龍”簡直就是個笑話。岳飛是南宋唯一一個畏敵罪被處死的大將。靠他去打敗金國無疑是痴人說夢。到是岳飛被處死以後,岳家軍讓王貴和姚政接管,反而使金國有所忌憚。


曉風2016


能不能滅不好說 萬一迎回二聖怎麼辦 誰當皇帝



扎姑娘的小辮子




可以肯定的說,完全有可能。

有人說,南宋的國力比較弱,支持不了南宋滅金的戰爭。也有人說北宋都打不過金光,南宋怎麼能打得過呢?

這些話表面上聽起來很有道理,實際上都是胡說八道。

金國崛起的時候,不過幾千名士兵。就算把遼國滅亡了,金國也不過幾萬部隊。

很明顯,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金國也不是一年就強大起來的。


如果南宋敢果斷的任用岳飛,並無條件的支持岳飛,南宋的國土面積會一點點擴大。在南宋,國土面積擴大的同時,就意味著金國面積的縮小。

雙方力量此消彼長,南宋的國力就一天天強大起來,金國就會衰落下去。

量變引起質變,到南宋絕對實力全面壓倒金國的時候,就是岳飛滅亡金國的時候。



從另一個方面我們來看,北宋之所以被滅亡,是缺乏有才能的武將。

我們經常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將帥無能,累死三軍。就是這個道理。

北宋雖然國力強盛,疆域遼闊,但就是缺乏有充分而三軍才能的軍事將領,所以才會導致兩個皇帝被金國抓走,半壁江山落入金國人手中。

當劉琦、岳飛、韓世忠等名將崛起後,明顯不如北宋強大的南宋且連續戰敗金軍。在岳飛北伐的過程中,曾收復洛陽,一度逼近開封,恢復北宋國土的希望就在眼前。

將在智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這才是古代軍事留給我們現代戰爭的經驗總結。

不能簡單的說南宋國力衰弱,就打不敗金國。



強弱都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明白自己落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迎頭趕上的信心和決心。

同樣是皇帝被別人抓走,主力被敵人消滅。明朝就表現出了和北宋不一樣的另一面。

于謙利用個人的威望和能力,把僅存不多的軍隊擰成了一股繩,擊敗了瓦刺,保全了大明的疆土。

信念是非常重要的,亮劍精神有的時候可以決定戰爭成敗。

就算打不過別人,也不等於就要被動挨打。總要找幾個機會狠狠在局部教訓一下對方,敵人就不敢小看你,自己或許能夠保全。

因為實力弱,打不過敵人,這是漢奸的論調。當年汪精衛就是這麼想的,所以投降了日本人。蔣介石堅持抗戰,到底就迎來了勝利的那一天。


新知傳習閣


這是一個超級難回答的問題,因為歷史是沒有假設的。當然,如果一定要回答的話,現在只能給出按照當時的形勢而進行的推論。

首先我們來看幾張圖,第一章是岳飛第一次北伐的路線圖。

岳飛的第一次北伐,從武漢出發,主要是鞏固了襄陽地區的防線,並且穩住了湖北,這樣就在長江中游地區構築了一道防線,可以阻擋金軍從湖北沿著長江南下進攻臨安。

在岳飛的第二次北伐中,他將防線再一次往北推進,從湖北擴到了河南,並基本佔據了靠近洛陽的那一帶。

第三次北伐是戰果最大的一次,宋軍不僅將防線推到了淮河一帶,在岳飛的主導下,甚至已經收復了東京(開封)和西京(洛陽),北京(大名府)也被河北當地義軍的收復,四京之中只剩下南京了。

岳飛的特點是善於進攻,重視兵團作戰,同時部隊士氣高昂,戰略目標明確,軍紀嚴明。

與之相對應的金軍當時在中原地區的洗劫已經使貴族和士兵有了很大的收穫,而且其本身並沒有統一天下,建立長期政權的計劃。此外,金軍南下後,其華北等地的後方一直沒有很好地鞏固,各地起義部隊烽煙群起,如此金軍的後方存在著很大的隱患。如果岳飛繼續北上,到了華北的平原地區,肯定會和金軍有一場決戰,如果這樣的話,對金軍其實是不利的。

因此如果趙構在那個時候傾盡全國之力,全力支持岳飛的話,我相信是有很大的可能收復北宋故土(包括幽雲十六州),將金軍逐回長城之外的。

當然,如果要岳飛跨越長城,徹底滅了金朝,我覺得可能性不大,很大的可能是兩軍隔著長城對峙,最後形成明朝那種局面。

再回到開頭那句話,那麼有這樣大的希望,趙構為什麼不支持呢?我覺得整合還是出於一個帝王本能的疑心。

因為趙構這個皇帝來的實在是太容易,寸功未立,其在軍中也沒有任何威望。岳飛繼續打下去,趙構實在是把握不住岳飛心裡真正的想法。一旦真的收復故土,岳飛就相當於放飛出籠子的小鳥,他們老趙家的江山最開始是怎麼得來的,趙構心裡難道不是一清二楚的麼。


老秦來煮歷史百味


可以肯定的說,沒有任何問題。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50多個部落和奴隸氏族,建立了金國稱帝,率領3500人軍隊與遼天祚帝10萬大軍對抗,金太祖憑藉破釜沉舟的勇氣打贏了,接著又是一系列的以少勝多戰役,直到滅了遼朝。

金國一個初建奴隸制國家,沒有統一管制,沒有任何國家戰略,沒有百官公卿治理結構,沒有充足軍餉和兵員,他們只懂得打敗敵人就可以得到自己要的一切。如果非常說金國有什麼優勢,那就是完顏阿骨打對遼朝仇恨,不屈的精神,同時金太祖與幾個兒子對於漢文化如飢似渴的學習和崇拜。

南宋初期,兵馬大元帥康王趙構被趕出了臨安和健康,漂泊在溫州的海面上半年時間不敢上岸,不過淪陷區的北方人卻沒有屈服,他們組織了八字軍,臉上刻著”赤心報國,誓死殺敵”,在留守開封的宗澤組織下開始反攻,北方局面迅速恢復過來。宗澤上書宋高宗趙構二十多次,希望趙構可以過江回開封,領導抗金統一戰線,但是宗澤至死都沒有等到趙構回師開封。

金國與南宋從綜合國力看差距甚遠,但是一個嚇破膽的趙構與一個要吃肉的完顏阿骨打各自統領下就乾坤大挪移了:趙構朱仙鎮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飛,莫須有罪名殺了忠臣;完顏阿骨打全力以赴支持自己軍隊不斷迎接新的勝利。


唐俊龍55398571


我覺得,滅掉金國的可能性不大,但收復河南山東和幽雲十六州還是有機會的,收復東京汴梁更是板上釘釘的事。

以岳家軍當時的實力和狀況,完顏兀朮對岳飛屢戰屢敗,只有跑的份了,如果宋高宗沒有把岳飛叫回去,岳家軍不超過一個月就能收復北宋故都東京汴梁,按照宋史的記載。當時金軍內部已經自亂陣腳了,韓常等人都希望投降岳家軍,因此如果岳家軍繼續北上,配合金國幾萬降兵和北方中原的幾十萬義軍,收復河南山東河北山西和幽雲十六州是完全可能實現的。




但是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1,趙構做好退位讓賢的準備。

如果趙構鐵了心支持北伐,那他就必須做好真正迎回父兄的準備,一旦宋徽宗宋欽宗回來了,政變就隨時可能發生,甚至有生命危險。雖然宋欽宗在北國說只要救他回去,幾畝薄田就好,願做普通百姓,但人心是會變的。

2,宋高宗必須給岳家軍提供支援。

岳家軍最多也就七八萬人,就算韓常等金將投降了,想收復諾大的北方疆域也是不夠的,韓世忠劉琦等名將都被北上支援,兵分多路,才有可能收復。

3,適度收編北方義軍。

岳飛北伐過程中,中原掀起反金熱潮,各地起義軍紛紛張起"嶽"字大旗,因此收編一定數量的義軍是必要的,不僅利於抗金,在收復土地後,也需要足夠的兵士進行駐守,北方几十萬義軍剛好可以完成這個任務。


北宋一書生



如果趙構支持岳飛滅金,岳飛會一鼓作氣直搗黃龍,一舉消滅金國,收復北方領土,迎回徽欽二帝,趙構把皇位拱手讓給哥哥,由於岳飛迎回二帝有功,被封為太子太傅兼丞相,在適當的時候將奸臣秦檜除掉,從此國泰民安,國富民強。


二十年後,大宋朝經過養精蓄銳,勵精圖治已經發展成為可以藐視世界的泱泱大國,蒙古的忽必烈與軍師、謀士等協商和評估認為在侵犯宋朝,不但沒有勝算的把握,一旦開戰恐怕連烏蘭巴托都保不住,經過協商最後決定每年向大宋進貢10萬頭牛,20萬頭羊,撤到烏蘭巴托以北地區,以表示作為大宋藩屬國的誠意,從此強大的大宋王朝屹立於世界之林。

其實歷史就是歷史,沒有假設,趙構沒有支持岳飛的可能,如果迎回徽欽二帝,趙構已經是皇帝了,有可能讓位嗎?或許是個更亂的局,我們大家都非常敬仰和同情民族英雄岳飛的遭遇,但從另一個角度去看,被十二道金牌催回來的岳飛,如果不過多參與朝政和立太子等有逆趙構心願的言詞,他一定會有善終的,不過那就不是岳飛了,正因為他剛正不阿的性格和敢於諫言的精神,才受到一代代人的敬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