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鄉》丨戰爭,少女,血淚史

塵封的磁帶,久遠的回憶。

一段回望過去的旅程,就此開啟。

《望鄉》丨戰爭,少女,血淚史

打開時光的盒子,尋找自己的影子

破舊的老屋,簡陋的陳設。

火爐前坐著一老一少——白髮蒼蒼的阿崎婆,風華正茂的女記者。

阿崎婆在講一個故事,一個關於一群少女與一場戰爭的故事。

少女們被迫用自己的血淚,資助軍國主義者的戰爭機器。

她們為戰爭輸血,但戰爭的發動者竟以她們為恥!

女記者問起少女們的結局?

她們背向日本,深埋地下......

視頻未通過審核,視頻無法播放(呵呵)

今天我們要講的,同樣是一部來自日本的經典電影,它的名字——《望鄉》。

《望鄉》丨戰爭,少女,血淚史

《望鄉》七十年代末引進中國的第一部日本電影,也讓中國觀眾認識了慄原小卷,認識了田中絹代、高橋洋子。

《望鄉》丨戰爭,少女,血淚史

1978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國人在“日本電影周”上,第一次看到了來自東方鄰國的電影,而展映的第一批譯製片《追捕》、《望鄉》、《狐狸的故事》,也憑藉著進口大片兒的身份,橫掃大江南北,迅速在一個票價兩毛的時代,創造了票房破億的神話。

《望鄉》丨戰爭,少女,血淚史

評論區中一位朋友這樣寫道:我年輕的時候看電影,一毛一張票,我連續買了十天,一天看一次。

當“小狐狸”們溫暖著國人的心時,《望鄉》卻讓中國觀眾出離憤怒……儘管國內上映的版本被一再刪減,將過分殘酷暴力的鏡頭全數剪去,也無法削減影片故事的壓抑與絕望,甚至觀眾對劇中人物未來抱有的一絲幻想,也要被徹底擊碎。

《望鄉》丨戰爭,少女,血淚史

這就是《望鄉》,一部不該被時代遺忘的電影,一部讓所有妄圖發動戰爭者引以為戒的電影。!

《望鄉》丨戰爭,少女,血淚史

阿崎婆是個“南洋姐”

南洋的血與淚

你還記得嗎?《望鄉》講述的故事——日本記者三穀圭子前往馬來西亞,探訪八號*院舊址。望著一片斷壁殘垣,圭子想起三年前與阿崎婆相處的那段日子。

《望鄉》丨戰爭,少女,血淚史

當年的圭子為了得到日本婦女被賣身海外的第一手資料,遊歷日本的時候,意外地遇到了阿崎婆。阿崎婆年過七旬,喜歡抽著旱菸聊天,但只要一有人提起“南洋姐兒”的話題,她便會轉身離去。

直到有一天,阿崎婆邀請圭子到簡陋的家中做客,圭子也趁機住了下來。在長久的相處中,阿崎婆漸漸放下防備,給圭子講了一個關於“南洋姐兒”的故事。

14歲開始**,五年的辛酸生涯。曾答應為她贖身的秀夫,也一去杳無音信。

*女出身的繼任老闆阿菊媽,臨死前將一生積蓄分給姐妹們,並囑咐大家不要回日本,她為姐妹們在當地都修好了墓碑......

《望鄉》丨戰爭,少女,血淚史

接下來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記得,阿崎婆沒聽阿菊媽的話,她太想念家鄉和親人了。但當她滿懷渴望地重歸故里時,卻沒有人來接她。在用她的血淚蓋好的大屋裡,哥嫂勉強接待了她,但緊接著,鄙視與侮辱,便從天而降......

《望鄉》丨戰爭,少女,血淚史

故事講完了,圭子由衷地叫了阿崎婆一聲“媽媽”。阿崎婆要了圭子使用過的手巾做紀念,她把手巾緊緊地貼在臉上失聲痛哭。

圭子來到了八號*院所在的森林中,雜草間,矗立著許許多多南洋姐的墓碑,墓碑無一例外,背對著她們的祖國日本。

《望鄉》丨戰爭,少女,血淚史

誰,才是最無恥的人?!

一個彈丸小國為了發動戰爭,竟想到拐賣本國少女去南洋為*這種下三濫的手段,竟還有臉說她們是“國恥”。如此顛倒黑白,本末倒置,不用過多言語,觀眾們也能明白誰最無恥!

《望鄉》丨戰爭,少女,血淚史

無恥的,不是那些出賣自己血淚的南洋姐兒,更不是頂住壓力揭開歷史真相的女記者,而是那群吸食南洋姐兒血肉的親戚,還有道貌岸然的軍國主義者!“另闢蹊徑”籌款,妄圖“武運長久”,得來的也只有慘敗的結局,受苦的,依然是百姓。

敬業的演員,永恆的經典

“扮演阿崎婆的演員,為了使她的手顯得又粗又老,她用麻繩捆自己的手腕,至於怎樣捆法我聽過就忘記了,現在也說不清楚,不過因此她扮演得更逼真,但後來也因此得病促成自己的死亡。這是為了什麼?我不能明確地回答,因為我不知道她的情況,我想這可能是忠於她的工作,忠於她的藝術吧。”(巴金:再談《望鄉》 )

感人的故事,敬業的演員,最終成就了這部直指人心的經典電影。我們也從此瞭解了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撇清了日本普通民眾與軍國主義者的關係。

《望鄉》丨戰爭,少女,血淚史

扮演阿崎婆的演員田中絹代在日本被稱為演技之神,在與女記者圭子分手的最後一段戲,田中絹代從嗚咽到號啕大哭,一氣呵成演完後說,“現在我死了也甘心了……”

就此,成就了1975的柏林影后!

《望鄉》丨戰爭,少女,血淚史

從開始的抗爭,到隨後的“努力”;

從對愛情的期盼,到對現實的幻滅;

哥哥曾經的愛護,到後來的冷眼;

周圍鄰居從開始的熱情,到後來的指手畫腳......

命運與時代、國家與個人,一切都鐫刻在了阿崎婆的皺紋和笑容裡。

《望鄉》丨戰爭,少女,血淚史

再見了“阿崎婆”,儘管走遠了,但你留下的形象就留存在那部叫《望鄉》的電影裡,融化在每一個觀眾的心裡。

戰爭!人類永遠的傷

還記得上映時,有人說《望鄉》是一部講“南洋姐”的“黃色電影”,擔心它會讓“流氓多起來”。

這就像有人看到了樹葉,有人看到了森林一樣,同樣的景物在不同人的眼中,呈現的是完全不同的樣子。《望鄉》是一部嚴肅的電影,嚴肅到令人窒息。

《望鄉》丨戰爭,少女,血淚史

戰爭中,任何一個渺小的存在都是一葉浮萍,被激流裹挾,命還不如螻蟻。《望鄉》之所以能夠漂洋過海成為經典,是因為它背後深刻的主題,遠離戰爭,才是人類的最優選擇!把《望鄉》看成一部“黃色電影”?黃的不是電影,是人心!

《望鄉》丨戰爭,少女,血淚史

電影放完了,故事結束了。夢裡,我彷彿置身婆羅洲那片茂密的叢林,斷壁頹垣,殘磚碎瓦間,隱約豎立著一座座墓碑,它們孤單地矗立著。下面埋著無數無辜死去的少女,無一例外,背對著她們那個回不去的國......

《望鄉》丨戰爭,少女,血淚史

人生的意義,不僅在於渡過,更在於銘記

感謝收看,點擊關注,我們將會用更多經典影片,為你搭建起一座與時代溝通的橋樑,讓我們一起回到過去,尋找曾經失落的青春年華。

《望鄉》丨戰爭,少女,血淚史

今日話題:

慄原小卷的電影,你看過幾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