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陽在首善路上」老城更新換新顏,跑出發展“加速度”

漫步合肥廬陽區街頭,身邊的一些老舊街道、危舊小區正在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一批又一批“老城新景”:飽含一代老合肥人記憶的淮河路步行街,綻放老合肥文藝氣質的紅星路,正孕育老城市井生活的拱辰街,還有城隍廟、老報館、壽春路上的巷子……老城廬陽,正在城市更新改造的大潮中,煥發出全新活力,展現出蓬勃生機。

「廬陽在首善路上」老城更新換新顏,跑出發展“加速度”

老城“顏值”“氣質”再提升

對於合肥人來說,一提到逛街,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淮河路步行街。身為合肥“潮流風向標”,時光在街區上留下歲月的斑駁痕跡。如何讓這略有老舊的城市腹地,用時尚新面貌重現“老合肥”味道?目前,淮河路步行街的改造升級正在緊鑼密鼓地展開。改造後的淮河路步行街將瞄準“國家級”,涵蓋最人文、最人氣、最時尚、最智慧等特質,打造最具市井生活感的老城街區。

「廬陽在首善路上」老城更新換新顏,跑出發展“加速度”

除卻大街小巷,說起小區的變化,許多居民們也都讚不絕口。位於逍遙津的江淮大劇院宿舍,是個近20年的老小區,由於疏於管理,之前地上總是隨意堆放著垃圾,車輛亂停亂放。但歷經幾個月的“整容”,如今已脫胎換骨,煥然一新。居民們紛紛點贊說:“車位劃分得整整齊齊,住在裡面,心情都非常愉快。”

在老城區生活、娛樂等方面煥發新生的同時,目光隨著老城發展一路向北,一大片商業區域也在老城更新的步伐中強勢生長。四里河板塊也從當初的荒草叢生到現在的百花齊放,成為廬陽區發展的新地標,世界五百強、銀行總部紛紛搶灘登陸;北一環樓宇集群成為全省金融磁極,正奇金融大廈、鼎鑫金融總部基地、合肥世紀中心等項目也將一起帶動老城區金融行業發展。

更新有“面”也有“裡”

李鴻章故居內外,古今交融;逍遙十八巷上,行人如織。在廬陽區的大街小巷內,老舊的“危房巷”正逐漸變身市民遊客匯聚的“網紅打卡地”。其實,淮河路步行街、江淮大劇院宿舍、廬陽北經濟商圈的蛻變,都只是廬陽老城更新的一個縮影。

早在2018年,廬陽區就提出老城更新戰略,給了老城區發展一個“破題”的平臺,堅持公共基礎設施更新、產業業態層級更新、城市管理與社會治理模式更新以及城市發展理念更新等“多新合一”。今年5月底,廬陽區又在全市率先出臺首個城市精細化管理標準,持續在老城區範圍內開展精細化管理提標行動,煥發老城區新活力,提升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感。

「廬陽在首善路上」老城更新換新顏,跑出發展“加速度”

商務規劃方面,自2016年廬陽區成為全省唯一被任命的省級中央商務區後,便按照“南北協調、新老融合”的原則,構建以老城區為核心,北一環、臨泉路、北二環為軸線的 “一核三軸”八大商圈的國家級中央商務區全力前行。目前,廬陽中央商務區產業發展整體呈現出產業結構日益高端化、總部企業加速集聚、業態模式不斷創新等特徵。金融、特色商貿、高技術服業、文化旅遊四大主導產業齊頭並進,具有極強的產業帶動性和資源集聚能力,總部功能和輻射帶動作用明顯。

不論是作為“門面”向外展示的文化街區、商圈、商務區等,或是藏在深處的老舊小區、老舊小巷等,廬陽區多管齊下共奮進,讓老城更新既有“面兒”又有“裡兒”。

老城更新跑出“加速度”

一直以來,作為合肥之根、主城之基的廬陽區始終將推動老城更新作為牽動區域發展的重要抓手,跑出更新“加速度”。5月,37個老舊小區整治工程全面開工;6月,城隍廟小商品市場試營業,改造完成的完整版合肥城隍廟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呈現在廣大市民眼前;“安徽第一路”長江中路自去年11月份施工以來,目前路面改造已基本完工……老城顏值已在不斷“刷新”,城市面貌顯著改善。

長江中路節點建設、紅星路升級、逍遙十八巷改造……在一個個具體項目的支撐和推動下,廬陽區正在以保持老城整體風貌為前提,恢復、深挖老城歷史和文化,提升城區品質,完善城市功能,昇華城市內涵,穩固其在全市的核心地位。城市精細化管理更是深入到城市的“細枝末節”,大到整條街道,小到一座廁所,涵蓋環境衛生、街面秩序、園林綠化、市政設施等方面,讓百姓生活更有“溫度”。值得一提的是,針對星羅棋佈的街巷,廬陽區還充分利用智能化手段,運用“大數據”賦能,提高管理水平。

「廬陽在首善路上」老城更新換新顏,跑出發展“加速度”

如今,在繡花一般的精心雕琢及合理規劃下,主城廬陽的一街一巷正慢慢變美,老城區“顏值”悄然提升。如今,廬陽區大街小巷隨處都呈現出一派清新整潔、舒適的景象,徜徉其中,街巷潔淨,道路通暢,褪去舊衣換上新裝。

未來,廬陽區將繼續發揮老城示範片區的引領和輻射作用,創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國家級合肥中心中央商務區,推進全區城市管理綜合提升工作,進一步提升省會城市主城區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