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区第二日:小昭寺、哲蚌寺和色拉寺

DAY4 小昭寺、哲蚌寺和色拉寺

由于前一天行程的临时改变,拉萨市区游的第二日实际上是此次行程的第四天了。

这一天算是几天以来较为轻松的一天,睡到自然醒,然后就走路去了小昭寺。小昭寺离八廓街也不远。它的地位虽不及大昭寺,但是一早就去朝拜诵经的人也不在少数。小昭寺始建于7世纪中叶641年(藏历铁牛年吐蕃松赞干布时期),是文成公主奠基建成的。

现有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寺内主要供奉了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据记载,小昭寺历史上几经火焚,现存的小昭寺的建筑大多是后来重修的,只有底层神殿是早期的建筑,殿内的10根柱子依稀可见吐蕃遗风。

拉萨市区第二日:小昭寺、哲蚌寺和色拉寺
拉萨市区第二日:小昭寺、哲蚌寺和色拉寺
拉萨市区第二日:小昭寺、哲蚌寺和色拉寺
拉萨市区第二日:小昭寺、哲蚌寺和色拉寺
拉萨市区第二日:小昭寺、哲蚌寺和色拉寺

小昭寺游览时间比较短,大约半小时到四十分钟就够了。从小昭寺出来后,我们回到酒店去取车,然后开车前往哲蚌寺。

哲蚌寺离拉萨市区大约十公里的路程,是黄教六大寺庙之一,由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之弟子降央曲吉-扎西班丹于1416年创建,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是格鲁派中地位最高的寺院,也是全国最大的寺庙。

拉萨市区第二日:小昭寺、哲蚌寺和色拉寺

哲蚌寺很值得一游。它三面环山,南面是一片慢坡地,前临拉萨河及开阔的谷地平川,整个寺院依山势逐级修建佛殿经堂、扎仓僧舍,群楼耸立,层次错落有致,规模宏大。游览哲蚌寺的过程,也是爬山的过程,会有些许累,但我觉得完全在可以克服的范围内,只要慢慢走就可以,每一处的景色都非常美。你会发现哲蚌寺的殿堂多得数不胜数,而且每处佛殿都自成特色。其中规模宏大、雄奇庄严的措钦大殿,错落有致;不拘一格的德阳扎仓,粗厚古朴;布局严密的阿马巴扎仓,高耸森严;富丽常皇的甘丹颇章等都是西藏大型建筑的代表。

拉萨市区第二日:小昭寺、哲蚌寺和色拉寺
拉萨市区第二日:小昭寺、哲蚌寺和色拉寺
拉萨市区第二日:小昭寺、哲蚌寺和色拉寺
拉萨市区第二日:小昭寺、哲蚌寺和色拉寺
拉萨市区第二日:小昭寺、哲蚌寺和色拉寺

历史记载公元1642年,五世达赖喇嘛在寺内噶丹颇章建立地方政权,是宗教正式参与政治的开始。达赖喇嘛迁往布达拉宫后,这里仍然是拉萨三大寺中规模最大、最有势力的一个。其珍贵藏品数量也是相当惊人的……

拉萨市区第二日:小昭寺、哲蚌寺和色拉寺
拉萨市区第二日:小昭寺、哲蚌寺和色拉寺
拉萨市区第二日:小昭寺、哲蚌寺和色拉寺

从哲蚌寺出来已经将近下午一点,由于哲蚌寺建在山上,大门口是没有可以吃饭的地方的。建议大家可以去山脚下吃饭,或者自己带上干粮。我们是选择直接开车去色拉寺,在色拉寺门口用的午餐。

拉萨市区第二日:小昭寺、哲蚌寺和色拉寺

色拉寺最出名的就是“辩经”。色拉寺全称“色拉大乘寺”,也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是拉萨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色拉寺自古就是高僧活佛讲经说法之地。据记载,在色拉寺修建以前,宗喀巴大师在色拉寺所在地东边山腰上的色拉曲顶小寺里讲经说法,著述立说。并授记此处会形成一座弘扬中观思想的寺院,命令大慈法王释迦益西修建寺院。释迦益西是宗喀巴的大弟子之一,是格鲁派时期的重要人物。1409年,他代替宗喀巴应明成祖帝召请赴北京,1414年第二次入朝,次年受封大国师。1419年,他在内乌宗首领南喀桑布的资助下修建了色拉寺。后来逐渐形成了三个扎仓和三十二个康村。主要建筑有措钦大殿、吉扎仓、麦扎仓、阿巴扎仓及康村,后经历代增修扩建,才具有已有的规模。

拉萨市区第二日:小昭寺、哲蚌寺和色拉寺
拉萨市区第二日:小昭寺、哲蚌寺和色拉寺
拉萨市区第二日:小昭寺、哲蚌寺和色拉寺
拉萨市区第二日:小昭寺、哲蚌寺和色拉寺

色拉寺内保存着上万个金刚佛像,大多为西藏本地制作。还有许多是从内地或印度带来的铜佛像。大殿和各札仓经堂四壁保存着大量彩色壁画原作。最著名的塑像是大殿中的马头明王像。

作为拉萨三大寺庙之一,色拉寺可能不如哲蚌寺宏大多彩,但这里的每日下午三点的辩经活动绝对是非常有特色的,场面相当壮观。

辩经指按照因明学体系的逻辑推理方式,辩论佛教教义的学习课程,多在寺院内空旷之地、树阴下进行。辩经这种方式最早源自古印度。公元792年,赤松德赞从印度请来莲花生、寂护等高僧,入藏弘法。当时在西藏也有不少汉僧,领头的叫大乘和尚。这两派本着“一山不能容二虎”的原则,摆开了一场论战擂台,誓要一见高低。结果汉僧不敌印僧,败下阵来。落败的原因,倒不是因为汉传佛教就一定比印度佛教差,而是因为两家修炼的重点各有不同。汉僧习炼禅宗,最重顿悟,讲究心领神会,而印度佛教更重逻辑思维。这次打擂,史称“拉萨论争”,并由此开创了藏传佛教辩经的先河。

辩经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交流所学心得和所悟佛法。辩经时,喇嘛的那些看起来夸张古怪的动作,实际上均有深奥的含义在里面。击掌,是催促对方尽快回答问题。拉动佛珠,表示借助佛的力量来战胜对方。右手向后高扬起,与左手相拍发出清脆的响声,然后将右手向下伸向对方后拉起——它的含义是:高扬的右手说明文殊智慧就在身后;二手相击,掌声代表无常,比喻一切转瞬即逝;右手向下后又拉回,是希望通过自己内心的善念和智慧,把苦难之中的众生救出来。辩经场面之宏大,辩论之激烈,每一位第一次看见这种场景的人都会为之震撼……

拉萨市区第二日:小昭寺、哲蚌寺和色拉寺

看完辩经后差不多就快到日落时分了,离开色拉寺,我们回到八廓街。晚上去了拉萨第一网红餐厅玛吉阿米吃晚餐,据说这里是仓央嘉措和情人约会的地方(肯定是假的)。装修和食物都还颇有西藏特色,但味道也不过尔尔。

拉萨市区第二日:小昭寺、哲蚌寺和色拉寺
拉萨市区第二日:小昭寺、哲蚌寺和色拉寺
拉萨市区第二日:小昭寺、哲蚌寺和色拉寺
拉萨市区第二日:小昭寺、哲蚌寺和色拉寺
拉萨市区第二日:小昭寺、哲蚌寺和色拉寺

这一日印象最深的就是站在哲蚌寺后山上俯瞰整个寺庙和色拉寺的辩经,都是非常壮观的景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