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陆海军为何互相厌恶?倒幕战争互拍闷棍,战后相互落井下石

二战中,日本陆海军的关系只能用奇葩来形容。打从日本有了陆海军,关系就没好过。因为矛盾日本海军曾经在诺门罕战役期间,扣住了本土发给关东军的物资,直到诺门罕战役打完了,才慢悠悠的发货。当然陆军也一度扣了海军的石油,坚决不给海军。那么到底日本海军和日本陆军有什么样的矛盾,值得海军和陆军内斗如此呢?

一、矛盾的源头

如果要追溯二者的矛盾,那就要从日本的海军和陆军出身来说了。在日本有这么一句话,“长洲的陆军,萨摩的海军”,意思就是陆海军的起点,而海军的起点就是萨摩藩。萨摩藩其实是个民间俗称,可以理解为诨名。萨摩藩的正式名称其实是叫做鹿儿岛藩,是日本江户时代的一个藩属地,在今天的九州岛西南部。

日本陆海军为何互相厌恶?倒幕战争互拍闷棍,战后相互落井下石

在日本的江户时代,萨摩藩的领地包括了萨摩国、大隅国和部分日向国属地,此外海外的琉球王国也受萨摩藩控制。按照今天的角度,它的领土范围包括今日的鹿儿岛县全域,当然了这包含琉球国的奄美群岛,以及宫崎县的西南部。

而他们的死对头,就是另一大藩——长州藩。长州藩历史可溯至日本江户幕府时期,位于日本本州最西。藩主是外样大名・毛利氏。藩厅设在萩城,所以又叫毛利藩或萩藩。幕末,藩厅移转至周防山口的山口藩,所以称周防山口藩。一般将萩藩・(周防)山口藩时代总称“长州藩”。

日本陆海军为何互相厌恶?倒幕战争互拍闷棍,战后相互落井下石

历史上的萨摩藩以能征善战著称,长州藩也不是很差,当然双方也是经常进行械斗。不过运气不好的是,在关原战役里,总统帅不是萨摩藩的人,而是长州藩的。结果就是西军失败,德川家康率领的东军胜利。(这剧本是不是特别眼熟?若干年后还会这样。)当然了,因为这次战争的失败,萨摩藩和长州藩瞅对方都是很气得慌的。

这么一来,长州藩和萨摩藩就都倒了霉,全都被德川家康减了封。按说这么一来,后来到了倒幕战争的时候,这俩应该是盟友。但很不幸的是,在倒幕战争的时候,这俩还不算盟友。因为二者在倒幕这件事情上,不仅思路南辕北辙,而且做法也差别特别大。

日本陆海军为何互相厌恶?倒幕战争互拍闷棍,战后相互落井下石

萨摩藩比较聪明,萨摩知道一个道理,你想要攘夷,你得能打得过这个蛮夷。可现在的问题是你打不过这个蛮夷,那这个蛮夷是攘不走的。那为了攘夷成功,你得学习这个蛮夷。萨摩藩非常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就一直试图学习欧美列强。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长州藩。热血的长州藩,从来都不屑于思考,他们更喜欢直接撸起袖子和对方打一架。因此在诸多攘夷派里长州藩是最为激进的,下关战争就是他们打的。为了对抗外国势力,直接选择了用火炮炮击外国船只,而且他们还要对幕府人员直接进行刺杀。这种做法,就让萨摩藩觉得,局势有点混乱了,所以说萨摩藩决定,收拾该死的长州藩。

二、矛盾的爆发

自黑船来航后,主张开国的彦根藩主井伊直弼与主张攘夷的水户藩主德川齐昭对立日深,二人斗争的结果是井伊直弼胜出,安政五年也就是1858年,井伊直弼出任幕府大老。这位老兄当了幕府大老之后,不仅独断专行的和美国签订了《日美修好通商条约》,而且还在1859年对攘夷派进行逮捕,一旦抓到就是严刑论处,也就是日本历史上所谓的“安政大狱”。

日本陆海军为何互相厌恶?倒幕战争互拍闷棍,战后相互落井下石

在这个时期,攘夷派损失惨重。本着“有来有往”的信条,于是攘夷派决定给井伊直弼一点厉害瞧瞧。于是在安政七年,也就是1860年3月24日,十八名攘夷派武士在樱田门外埋伏了井伊直弼,然后把他砍死了,算是给攘夷派报了仇,让攘夷派大受鼓舞。但是这里存在一个问题,那十八名武士除了一个萨摩藩脱藩武士,剩下的那十七个虽然都说是水户藩的,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他们是水户藩的,而且事后全都死了,死无对证。

而受到鼓舞的长州藩就更直接了,不禁开始大规模刺杀,而且还打算武装政变。他们打算借着大和行幸的机会,尊皇攘夷派的长州藩和一部分公家向孝明天皇献策,希望向幕府将军以及各大名下达攘夷的命令。实际上就是打算假借天皇名义进行推翻幕府,进行攘夷。当然手段自然就是,把孝明天皇“请”到自己这边来了。

日本陆海军为何互相厌恶?倒幕战争互拍闷棍,战后相互落井下石

当然这种事情,最后肯定是失败了因为长州藩行事“不周密”,所以计划就被萨摩藩发现了。萨摩藩以及会津藩一起,联合对尊皇攘夷派的行为也不甚高兴的孝明天皇和公武合体派的公家,计划挫败长洲派,并在朝廷上一扫尊皇攘夷派的势力。在1863年9月30日,日本旧历8月18日,在萨摩藩等派系将领的打击下,长州藩失败,将领都遭到处罚,并被赶出了京都。这件事在日本历史上,就被称为“八月十八日政变”。

这么看其实就很明显了,这一系列事情,都是萨摩藩安排的,目的就是打击同为西南大藩的长州藩。因为如果你不能统合攘夷派的话,那么最后肯定不能达成目的。所以说从樱田门之变到后来的八月十八日政变,全是萨摩藩一手策划,自导自演。而长州藩明摆着就是让人家当枪使了。

日本陆海军为何互相厌恶?倒幕战争互拍闷棍,战后相互落井下石

而长州藩自己呢,也因为下关战争而损失惨重,不仅说是损失惨重,而且还因为八月十八日政变而在政治上异常孤立。而且幕府率兵来围剿长州藩时,参与围剿的还有萨摩藩。当时幕府以前尾张藩主德川庆胜为总督,越前藩主松平茂昭为副总督,萨摩藩士西乡隆盛为参谋,聚集了36个藩的15万士兵向长州进军。

日本陆海军为何互相厌恶?倒幕战争互拍闷棍,战后相互落井下石

这场战斗最后以幕府胜利为告终,但是在这个过程里,萨摩藩成功的压制了长州藩,并且在土佐藩士坂本龙马的斡旋下,萨摩藩和长州藩缔结了同盟。双方约定,萨摩藩和长州藩在军事上互相提携、萨摩在朝廷工作方面帮助长州、萨长共同对抗一会桑政权等内容。而这也就是后来日本倒幕战争中,萨长同盟出现的原因。

三、延续的矛盾,日本海陆两军之争

而从长洲征讨后,攘夷派就向倒幕派转变。事实上,这就是萨摩藩的谋划,因为他们很清楚,如果不能推翻幕府,那么要进行攘夷是不可能的。因为幕府为了维持现有既得利益,是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的。所以想要攘夷成功,就必须推翻幕府了。

日本陆海军为何互相厌恶?倒幕战争互拍闷棍,战后相互落井下石

而在当时的攘夷派里,最有影响力的就是萨摩藩和长州藩。萨摩藩强迫长州藩结盟,本质上就是为了统合攘夷派内部,并将攘夷派转变为倒幕派。因为萨摩藩是最早搞实业的,所以说他们确实很有前瞻性。在萨摩藩的推动下,攘夷派也确实成功的变成了倒幕派。萨长同盟的形成,也标志着日本倒幕战争序幕被拉开了。

但是这里存在这么一个问题,萨摩藩把长州藩坑进同盟,对方心里不服是肯定的。短时间因为有幕府这么一个强敌,所以可以保持一致,可一旦幕府被推翻,萨摩藩和长州藩必然继续争斗。而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当倒幕战争结束后,在日本建军的问题上,都握有大权的萨摩藩和长州藩,就国家军队的发展问题上,爆发了巨大冲突。

日本陆海军为何互相厌恶?倒幕战争互拍闷棍,战后相互落井下石

因为日本要进行改革,成为一个正常国家,传统的武士将被现代化军队取代。但是在这个过程里,长州藩和萨摩藩存在着巨大矛盾。萨摩藩是最早搞实业的,因为说长期接触外国人,所以他们偏重于海军发展,对于海洋的认识非常到位。但是长州藩因为长期处于与幕府对峙的最前线,所以说在这种巨大的军事压力下,长州藩更为侧重于陆军的发展。而最后先建立哪个军种,就决定了未来谁在新政府的政治格局下,话语权和影响力最大。

所以现在要建立正规军的时候,双方就开始为是先建立海军,还是先建立陆军而争执不休。最后的结果就是,海军和陆军同时建立,由萨摩藩建立海军,长州藩建立陆军,可以说这是一个为了权衡双方的办法。但是国家的军费是有限的,双方又开始围绕军费问题而争论起来。

日本陆海军为何互相厌恶?倒幕战争互拍闷棍,战后相互落井下石

而在这个过程中,萨摩藩出身的西乡隆盛,因为不满新政府的一系列改革,导致旧武士阶层遭到排挤,而在1877年初掀起了西南战争。这个事件导致了萨摩藩一系列要员参与,进而在这场内战中丧命。所以萨摩藩所组成的海军派一度在势力上受损。而平叛的则是长州藩搞出来的陆军,也就是说。在这次短促的内战中,长州占据了上风,而且开始打压萨摩。

日本陆海军为何互相厌恶?倒幕战争互拍闷棍,战后相互落井下石

而这件事对于萨摩和海军的打击十分巨大,不仅内部一系列元老要员死亡,就连明治维新三杰的西乡隆盛都成了叛徒。尽管说因为萨摩藩最早进行实业改革,经济实力和工业实力都在其它派系之上,所以日后又恢复了过来。但是长州派——也就是陆军在这次事件里,对他们落井下石的事情,他们算是记住了。因此在日后的时间里,但凡有机会,萨摩派系——也就是后来的海军,都会对陆军下黑手。反之,陆军也一样,会对海军下黑手。而此后的时间里,双方就这么一直斗了下来。

结语

事实上,总管日本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日本明治维新至二战战败的这段时间里。日本军队都不算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它是一支由门阀和派系所组成的军队。因此古老的矛盾,会延续很久。而萨摩藩和长州藩的诸多矛盾,也最终导致了日本海军对陆军的相互敌视,最终导致了双方在很长时间里的愚蠢行为。而这,就是以后要慢慢讲的事情了。

参考文献:《日本明治维新》

《海军物语系列》

《日本近代史》

《日本陆军兴亡史:1853-194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