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以鬥和坤為樂趣的劉墉

首先,我們先介紹一下本文的兩位主人公。

劉墉

劉墉(1720年-1805年),字崇如,號石庵,出生于山東諸城。清朝政治家、書法家。大學士劉統勳長子。

劉墉——以鬥和坤為樂趣的劉墉

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寧府知府、內閣學士、體仁閣大學士等職,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潔聞名於世。劉墉的書法造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學大家,被世人稱為“濃墨宰相”。

劉墉享年八十五歲,追贈太子太保,賜諡號文清。

和珅

和珅(1750—1799年),姓鈕祜祿氏,原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滿洲正紅旗,清朝中期權臣、商人。

劉墉——以鬥和坤為樂趣的劉墉

和珅初為官時,精明強幹,通過李侍堯案鞏固自己的地位。乾隆帝對其寵信有加,並將幼女十公主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使和珅不僅大權在握,而且成為皇親國戚。隨著權力的成長,他的私慾也日益膨脹,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聚斂錢財,打擊政敵。此外,和珅還親自經營工商業,開設當鋪七十五間,設大小銀號三百多間,且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廣東十三行有商業往來。和珅曾擔任和兼任了清王朝中央政府的眾多關鍵要職,封一等忠襄公,官拜文華殿大學士,其職務主要包括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還兼任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正總裁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數十個重要職務。

嘉慶四年(1799年),嘉慶帝即下旨將和珅革職下獄。和珅所聚斂的財富,約值八億兩至十一億兩白銀,所擁有的黃金和白銀加上其他古玩、珍寶,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乾隆帝死後十五天,嘉慶帝賜和珅自盡,和珅死時年僅四十九歲。

“羅鍋”智鬥和珅

有一年的春首,劉墉探聽到和珅應召入宮,正值天降雨雪,風寒地冷。雨雪天氣導致路途泥濘,劉墉想著,不能在皇上面前與和珅針鋒相對,還不能在半道上戲耍教訓和珅一回嗎?

乘著這個雨雪天氣,乘著這個泥濘的道路,劉墉特意穿上了家中久不穿著、擱置廢棄的舊衣物,在和珅必經之路上等著他。

和珅一到,劉墉馬上著人執持名帖,高高舉起,拜謁於和珅的轎子前面,口中稱道:

“我家中堂大人親自往和大人府上拜年,向大人恭賀新春,恰逢大人不在府上,今兒正巧在路上遇見大人,我家中堂大人已下轎恭候了!”

和珅一聽,知是劉墉在路上等候,或許心中有很多的不情願,但是,人情面子上,基本禮儀上,還是要做足,無奈,他只好下轎。

和珅下轎,原本想著,自己要進宮面聖,既然路途遇見劉墉了,躲不過去,這大過年的,下轎寒暄幾句,應付一下,也就是了。

等到和珅一下轎,馬上就傻了眼了。誰料想劉墉已經跪地向他道賀了。一來呢,劉墉是中堂,二來呢,劉墉年長和珅很多。和珅下轎見劉墉已跪地,也容不得他多想,緊忙按禮答拜。

和珅這一答拜,也得和劉墉一樣,跪地行禮。這樣一來,後果可想而知:和珅身著的玄裘繡襖,已經被泥濘沾汙,身上全是泥水。

這個時候,再看看和珅,與平日裡風光無限、錦衣繡服、乾淨利落的他比起來,此際的他,更像是一隻吃了敗仗的公雞,雄風掃地。

傳聞,和珅曾因此事在宮中向乾隆哭訴,但是,因為劉墉的做法,並沒有明顯的過失可以指責懲處,所以,都拿劉墉沒有辦法。

懲治和珅

嘉慶四年正月,乾隆駕崩,和珅隨即被捕,劉墉受嘉慶任命,加封太子太保職位,處理和珅案件。這是一個更為艱難的鬥爭。撼大摧堅,要徐徐下手,久久見功,默默留意。

和珅把持朝政多年,其黨羽遍佈天下,上下一心,結成鐵板一塊,如何查案,查到哪裡,都需要有極為高超的手腕。劉墉用四個月時間,就查出和珅20多條罪名,每一條都能站得住腳。和珅也被隨即處以死刑。

而劉墉也一改乾隆末年昏庸老邁的形象,以至於嘉慶外出時,還敢放心把京城事務交給劉墉,相信他有能力處理各種繁雜事務。

從當年乾隆寵信和珅開始,劉墉就開始偽裝自己,蓄勢待發,一出手就是雷霆手段,讓和珅再無翻身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