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文武兼顧治國之法

春秋末期的孔丘匯是馳名中外的大思想家、大教有家。這位倡導禮樂治國、以德服人的儒家始祖,對待戰爭嚴肅謹慎,不背輕易言兵。但是,在

《史記·孔子世家第十七》,卻把孔丘描繪成位文能治國,武能安邦的全才,由此可見,在古人眼中,戰爭和文化是等同重要的。

孔子的文武兼顧治國之法

公元前50年,孔丘陪同魯定公與齊景公會盟於齊魯界上的夾谷山前,施展其文才武略,折服了強大的齊國,不僅維護了魯侯的尊嚴,還迫使齊國退還了過去侵佔的土地。在這次會盟前夕,孔丘主張文武不相離,認清了文武之間的辯證關係。公元前501年,魯國朝中大臣陽虎謀叛,企圖拉攏官為中都的孔丘相助,被孔丘斷然拒絕了。不久,陽虎兵敗奔齊。齊景公開始想借陽虎之力伐魯,大夫範國提醒他:魯國新近起用了學問非同尋常的孔丘,伐魯定難取勝。不如把陽虎抓起來"引渡"給魯國。齊景公接受了這一建議,真的把陽虎給逮捕了,但被他逃跑了。齊景公丟了這塊肥肉,又擔心魯國譴責他招降納叛,就給魯國寫信說明情況,同時約魯候會盟。定公讓孔子護駕,任命他為代理相國,具體管理會盟期間的一切政務。

魯定公沒有考慮到採取必要的武力保護措施,孔子為防不測,保證會盟的成功,便向定公說明文武不可以互相分離的道理,並派遣了隨性保護人員。等到了會盟之地,孔子看到附近有很多齊國士兵,就讓三軍做好戰鬥準備。

孔子的文武兼顧治國之法

在齊魯兩國談判的頭天晚上,齊國有位以善謀著稱的大夫黎彌請見齊景公。他說:"齊魯兩國非一日之仇,只因孔丘輔佐魯國,我們懼怕他才會盟。我今日觀孔某人知禮而無勇,對戰伐之事一竊不通,一點都不厲害,明日會盟的時候我們刺殺他們!"

第2天, 齊魯兩國會盟,突然這三百多人拿著武器偽裝成樂隊衝了進來,魯定公嚇得臉都變了顏色,孔子全無懼色。孔丘先讓齊王去夷狄之樂,齊王自知理曲,喝退眾人;孔子讓齊王把這些無理之人拿下,齊王不肯。這時,孔丘很生氣地說:既然兩國聯盟,魯國的法官就是齊國的。孔子讓軍隊法官把企圖刺殺他們的領隊軍官當即斬首,餘人驚走。魯定公起身下壇。齊大夫黎彌起初還想於壇下裁劫魯侯,見孔子有如此手段,遂縮頸而退。

孔子的文武兼顧治國之法

文與武,是治國重要因素,二者必須都具備。武功離開文治,窮兵黷武,外強中乾,社稷必然難以鞏固和持久;文治離開武功,體虛質弱,不堪一擊,國家終將失去屏障。看來,孔老夫子是深知此理的。他重文並不輕武、廢武。而且正因為他學識淵博,熟悉歷史上的經驗教訓,所以就比一般人更加懂得武的意義。據《史記》記載,孔丘乃將門之後。他的父親叔梁紇,是魯國軍隊中著名的勇將和大力士,曾在戰鬥中以神力托住下懸的城門而聞名請侯。這樣的出身門第,對孔子不會一點影響也沒有。孔丘文武並挙,一手抓禮制,使民眾講禮義、知廉恥,維護和發揚了周公之德;一手抓法制,立綱陳紀,果斷地平定了內亂,誅殺了與他的學說唱反調的少正卯,使魯國一度出現了中興的跡象。難怪齊景公聞說魯國任孔丘為相,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直到最後用美人計腐蝕了魯定公,氣得孔子棄官而去才放下心來。

在文與武的關係問題上,人類歷史上似乎經歷了一個由合到分、又由分到合的辯證發展過程。當人類社會尚處於蒙眯狀態時,文與武是無法分家的。那些率眾生產、狩獵和作戰的部落首領,通常是集該部落智勇之大成者。當人類進入以私有制的建立為標誌的文明社會以後,發明了文字,發展了科學,文化成了獨立的體系之後,文與武就漸漸地分離了,而且在文化不可能普及的古代社會,客觀上促使了文與武的分離。

孔子的文武兼顧治國之法

從我國古代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實際情況來看,許多文官懂文不習武甚至藐視視武,多數武將兵甲有勇而少學甚至目不識丁,真正文武兼備、滿腹經綸韜略的全才,真是百裡挑一,是極軍見的。所以,靠什麼治國安邦,文武兩者誰為重要,往往是文官賴文,武官依武,各執一端,難成定論。到了現代,隨著科學文化的發展與普及,文與武又趨向於新的融合。它們好比是一根傳動軸上的兩個輪子,都是軍隊、國家這架大機器的有機組成部分。

孔子的文武兼顧治國之法

總之,文與武分也好,合也好,從廣義上講,都是富國強兵不可須臾離開的法寶。文治武功相得益彰,是歷代全盛時期的共同特點。兩千多年前,孔子所主張的文武不相離的思想,在今天仍閃耀著真理的光芒。

參考文獻:《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與後來的

《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