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解开《鲁班书》“缺一门”的秘密

《鲁班书》是中国古代一本关于土木建筑类的奇书,为圣人鲁班所著。上册是道术,下册是解法和医疗法术。

一句话解开《鲁班书》“缺一门”的秘密

鲁班是木匠的开山祖师,而鲁班书照理也应该是一本技术类型的书籍。但是为何鲁班书被古代称之禁书?,之所以会变成一本禁书,只是因为传说这本书带有诅咒,学的人必须缺一门,否则非死即残。

而这个诅咒也有故事相传:传说当年鲁班祖师爷,刚刚新婚不久就被征召到国都干活,因为特别想念新婚妻子,祖师爷就做了一只木鸢,人只要骑上去念几句咒语,木鸢就能载着他飞回千里之外的家里,与妻子相聚。他的妻子对此特别好奇,有一次,趁祖师爷回家后,偷偷地骑上木鸢,依样画葫芦地念完那几句咒语,木鸢便飞上了天空,自由自在地翱翔,一向深居闺阁之内的祖师娘好不惬意。然而,好景不长,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那时祖师娘已经怀有身孕了,正在空中飞翔时,突然分娩,污血流出。然而木鸢原本是祖师爷使用秘法制成的,一受到玷污,法力顿时消失,而祖师娘就一下子从半空中掉了下来,连同她肚子里的孩子一并摔死了。知晓此事的鲁班祖师爷后悔不已,于是诅咒天下所有学习《鲁班书》的人都要“缺一门”,鳏、寡、孤、独、残任选一样。否则不得好死,

一句话解开《鲁班书》“缺一门”的秘密

难道《鲁班书》真的有诅咒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之所以《鲁班书》会有这样的传说完全是因为当时工匠的社会地位,当时时正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经常互相征伐而且工匠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不受重视。鲁班生于鲁定公三年即公元前507年,十五岁后拜师于子忧门下,几个月后便能通晓师父的所有技艺,并轻视其他诸侯国的同行不济,自称王者,游说列国 重金聘请他,均不受用,自信心受挫的他便选择了泰山之南的小和山归隐。

虽然当时我们的管仲大相国提出了“四民分业”对 士 商 工 农 进行了划分 提高了工匠的社会地位但对于当时的社会情况看工匠依然属于下等人。所以我们的鲁班祖师当时游说列国后也没有得到重用。只能回小和山隐居了。

而且还有一点我们可以注意一下由于受我们管仲大爷提出的“四民分业论”影响 掌权者把同工种的人聚集在一起培养,工匠聚集在一起“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相东以功”就是说,大家彼此互相传授技术,经验 ,方法。

《鲁班书》记录的很杂除了土木建筑 还有道术 风水术 巫术 医疗法术 等等,或许就是因为在当时的那种相互传授的社会环境下形成的。

一句话解开《鲁班书》“缺一门”的秘密

再来说一下“缺一门”的奥秘。在天书《阴符经》有一句话“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也许我们的鲁班祖师爷因为没有得到重用,一直铆着一股劲,非要整出点名头来,为了让传授的弟子更用心更专注,想到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的方法。所以定下了“缺一门”传统。鲁班祖师爷用心也是好的,就是被后人把意思曲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