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主战的林则徐、主和的琦善两任钦差都栽在1840年鸦片战争上?

周琦


这件事说来话长的很,总的说来,是因为鸦片毒害国人太深,林则徐主张禁烟,英国人要开打,清廷打不过别人,就得认怂,然后让琦善出马去"安抚”洋人,就这么简单的道理。派谁去当钦差都不好使。

林则徐是主张武力禁烟的,根除毒祸。但这么一搞,英国人一肚子不乐意,就武力威慑,一度让道光手忙脚乱。而道光帝呢?又是有名的"节俭"皇帝,这要打仗得浪费多少银子啊?于是就派"安抚使"琦善去广东与英国人好好"安抚"。那一番讨价还价之后,英国人还是不满意,于是就朝清廷开火了。定海,沙角,大角相继失守之后,清廷慌了神,到1842年的时候,英国人要攻打南京了。清廷知道打不过,没办法,于是接受了英国人的要求,签订了《南京条约》。



我简单的交代一下这里面的几个主要人物和代表的双方立场与结果。

道光19年(1839年)正月25日林则徐到广州开始着手禁烟,他要求英国人做两件事:

第一,把已经到中国,还没有卖出去的鸦片"尽数缴官”。第二,出具文书,签字画押,声明以后不再带鸦片来华,如果带来,一经查出,甘愿"货尽沒官,人尽正法”。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当然,这中间采取了很多武力的措施。比如把外国人围起来(十三行,洋人聚居地)饿他们的肚子,不交出鸦片就不给予方便等等手段。

英国代表义律:

一共交出20280箱,共计二百几十万斤的鸦片,被一网打尽。

很多人以为鸦片烟是火烧掉的,实际上不是烧的。林则徐命令挖了很大一个水沟,把鸦片放在水池子里,放上生石灰,然后把水引进池子里,这样子烧掉的(林文忠干得漂亮,还知道无害化处理)。

道光帝:卿之忠君爱国皎然于域中化外矣!

英国人吃了这么大的亏,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于是派懿律(不是那个义律哦)率领海陆军队来了。当然,洋人的军舰军队一来,后果我就不说了……

以节俭出名的道光皇帝最害怕打仗花银子了,于是乎,马上变脸,他骂林则徐:

不但终无实际,反生出许多波澜,思之曷胜愤懑,看汝以何词对朕也?

于是乎赶紧派出了主和派的琦善与英国人交涉,咱来看看这位直隶总督的言论:

他觉得洋人的船:"无风无潮,顺水逆水,皆能飞渡"。他们的炮位之下,"设有石磨盘(估计是摇臂飞轮),中具机轴,只需转动磨盘,炮即随其所向"。在回想中国的设备,他觉得可笑极了,山海关的炮,尚是"前明之物,勉强蒸洗备用”。他只能想办法安抚牛气冲天的洋人了。



英国外相致中国宰相的书,让琦善对他的安抚政策还是有希望的。那份书的前半段是批评林则徐的话,说他如何残暴武断,后半段提出英国的要求。

英国人的条件很苛刻,琦善不敢轻易做主,道光帝火冒三丈,大骂琦善无用。然后把琦善给查办,抄没家产。道光强硬起来,英国人也强硬起来,于是,鸦片战争开打了……结果就是清廷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总之,国家软弱无能又守着大片领土时,很容易招贼,被人欺负!打又打不过(硬不起来),服软,拿钱续命又非长久之计,关键还容易暴发国内矛盾。国家弱了,百姓活得窝囊,容易产生怨恨情绪而爆发内战。总之,自强不息才是硬道理!


BMLGGZSGCS秋水长天


林主战派初,客观迎合道光帝自为天朝上国心态,妄想趁此威仪外夷,虽为国为民以图自强。占上风,然不识时务!准备不足至一败涂地,既然败了总得有人来承担,替朝廷当替罪羊,任宰任罚。主和派,主观自卑无能,一昧妥协,岂料,洋人软硬兼施,得寸进尺,主和派无奈只好私立和约,得过且过了事,割地赔款主权尽失,天朝颜面荡然无存!其罪当诛,为息天怒民怨,朝迋便拿其开刀问罪,以挽天颜。一句话,成败天子无罪,罪在臣民。身不由己,进退两难!伴君如伴虎!


赶超未来


鸦片战争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无论是主战还是主和最后都会丧失清政府的颜面,让清政府异常憋屈,所以林则徐和琦善都难逃背锅的命运。只是惨痛的失败并没有让国人认识到自己的落后,这一点是极其可悲的。



十九世纪的中国,不光是清政府包括普通的中国人,都在以东方大国自居,盲目的自大使国人看不到日渐强盛的西方国家。瞧不起别人,自然也不会与别国建立邦交。对外贸易也一直持不平等的态度,对此外国人虽然不满,但一直没倒出空来应对。但是英国人早就已经瞄准了无穷无尽的东方财富,只是外国没啥东西是中国人需要的,直到英国人占领印度,发现了鸦片。



可恶的鸦片

英国人发现鸦片是个好东西,在印度可以大面积种植,成本低,离中国也近方便运输,人一旦吸食就会上瘾,就会有源源不断的销量。用心也是歹毒。



道光年间,鸦片数量逐年攀升,从道光元年到道光十五年,鸦片由五千箱上涨到了三万箱,而且屡禁不止,让道光皇帝很头疼。道光十八年,黄爵滋上了一封奏折,大力主张严禁,以一年时间为限,如果仍不能忌食,予以重罚。林则徐完全赞同,并建议各种实施办法。有的人认为贩卖鸦片的人也很可恶,也应给予惩处。于是道光皇帝决定吸食和贩卖同时严加禁止,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禁烟。



主战还是主和?

林则徐到广州之后,雷厉风行,要求外国将现有库存全部上缴,并写下保证书,承诺以后不再来中国贩卖鸦片。外国人不交,林则徐就把外国人居住的十三行围起来,包括英国商业监督义律在内,越有三百五十人,断绝粮食供给。没办法义律只好收集所有鸦片,总共两万零二百八十箱,悉数上交。于是林则徐虎门销烟,二十三日才全部销毁。道光皇帝听说之后很高兴,称赞林则徐“卿之忠君爱国皎然于域中化外矣。”



然而林则徐毫不罢休,坚持要外国人写保证书,并且评估之后觉得一旦与英国人起冲突,也没什么可怕的,有胜的把握。义律把情况报告给英国政府后,英国海军直接开到广州,封锁海口,并没有在广州与林则徐开战,而是北上占领了毫无军备防守的定海(今舟山),并且非常迅速继续北上抵达天津大沽口。道光皇帝一看都打到家门口了,立马认怂了。派琦善谈判议和。



琦善是主和的,他曾派人去视察过英国人的军舰和大炮,对比之下,国内的装备简直不够看的,他认为打不过英国人,所以极力主和。琦善的算盘打得响,认为英国人一定是不满林则徐的强硬态度,只要将林则徐撤职查办,再恢复之前的贸易制度,事情就解决了。所以他连哄带骗的说服了英军退回广州,商量和谈。这下道光皇帝又觉得琦善立了大功,几句话就把英国人劝退了,于是将林则徐革职,由琦善代替。

哪知英国人不仅要求赔款,还要打破以往贸易的各种不平等限制,割让香港,加开通商口岸。琦善知道清政府一定不会同意,借机拖延。英国人很强硬,和谈无果,又要开战。于是琦善与英国人商定赔款六百万元,割香港,给予英国平等待遇。果然道光皇帝不同意,大骂琦善,并将琦善革职抄家。英国人的态度是不答应就开战,于是再次开战,直到英军快要攻下南京,清政府才被迫接受英国要求,签订《南京条约》。



无论是主战还是主和,都是因为清政府长期不平等的对待通商贸易,换来枪炮下的不平等条约。主战派没有看清楚敌我双方实力差距的悬殊,强硬反抗的结果只能被动挨打。即便结局如此惨烈仍意识不到自己的落后,反而认为是英国人害怕林则徐,不敢与林则徐打,琦善是奸臣误国。主和派的人虽然把中外悬殊看清楚了,但是面对英国的不平等要求,也无力改变。


史海扑通


在当时的情况下,“为君父分忧”是作为臣子必须要主动做的事情,鸦片战争最大的责任在于皇帝,但是总不能让道光帝来承担这个责任,必要要找到一个背锅之人,那么被污蔑因虎门销烟而引发战争的林则徐以及因战败而私自割让香港的琦善就成为最好的背锅侠。

首先来说林则徐。

1838年,鉴于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在林则徐上书道光要求禁烟后,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入广州查处禁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上将收缴的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当众销毁,史称“虎门销烟”。林则徐当时的禁烟功绩,最初得到了道光皇帝的充分肯定,道光帝还称之为“大快人心事“,并为时年55岁生日的林则徐亲笔书写“福”、“寿”二字以示嘉奖。然而,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侵华战争,并迅速攻占定海不久后抵达天津大沽口,威胁北京,道光帝惊慌失措,意欲将林则徐作为“替罪羊”,尽管林则徐两次上奏,大胆陈述禁烟抗英的合理性和正义性。然而在琦善等妥协派打击报复下,认定只要惩治林则徐那么所有问题都可解决。为了使英国尽快退兵,9月29日,道光帝下旨将林则徐革职,并命令“交部严加议处,来京听候部议”,次年又因为奕山等人的污蔑,道光帝再次将林则徐“发往新疆伊犁,效力赎罪”。林则徐由此成为鸦片战争的第一个“背锅侠”。

再来说一说琦善。

琦善其人,因鸦片战争被罢免纯属咎由自取。在对待鸦片问题上,琦善是主张禁烟的,但是却是保守式的主张通过完全的闭关锁国来禁烟。战争爆发后,因他的污蔑,林则徐被罢免,他奉旨接替林则徐担任两广总督的职务。本来准备与英国大战一场的他,当在白河口见英军“船坚炮利”后便退缩了,下令撤退炮台守军,并派广东人鲍鹏去穿鼻洋(广州虎门口)向英军求和,与义律私下约订了《穿鼻草约》,割让香港,赔款六百万元。使得道光龙颜大怒,令锁拿解京问罪,“革职锁拿,查抄家产”,发军台。但他又是幸运的,数年后就被赦免,任驻藏大臣、热河都统、四川总督、陕甘总督等职,后来死在与太平军的战争中,算是为大清王朝献出了最后一点血。


史海小白丁


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主和与主战都顾全不了皇家颜面,所以最终都是错。

1、鸦片战争初期,林则徐主战,但实际情况是,科技水平差距太大,武器装备相差太多,打着打着,朝廷就害怕了,最后认输了事,林则徐背锅,被收拾了。

2、再说主和。打不过我认输行吧,那英国人说

我万里迢迢来了,本来卖点鸦片给你,咱们做点生意不挺好嘛,你非要跟我耍横,现在打输了,你得多赔我点。这下朝廷的面子又挂不住了,说你个傻子,自己不掏钱不心疼,赔的也太多了,想我泱泱大国,怎么能让蛮夷这么欺负,又将琦善痛扁回家。

只能说当时国家闭关锁国,不清楚国际形势,才造成这种局面。


未央先生


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主战派林则徐没有搞定洋人,致使洋人打到京畿要地,受到处分,而主和派耆善一味退让,甚至不惜割让国土来换取停战,打了道光皇帝的脸伤了大清国的国威,也被处理了。

本质上是清朝对国际形势完全不了解,完全按照自己的臆想和传统蛮夷观念来处理鸦片战争,最终在狂妄自大中战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