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老师对于小升初成绩很看重吗?

Camilld


今年小升初的时候,我朋友的女儿语文、数学两科考了164分,因为按照区域招生,可以进入本地一所还可以的中学就读,但是只能读普通班,为了能进入重点班,找了人参加了本校的提前入学考试(这个提前入学考试180分以下的学生不能参考),结果没能考上重点班。

这时候,因为另外一所本地口碑很一般的中学校领导为了增加自己的成绩,私自面对社会招收160分以上的学生,160分以上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本校重点班,所以我朋友直接让女儿选择了就读这个学校。(这个学校校长后来被处分了)

从这个真实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学校,一个老师对于小升初的成绩是相当看中的。

一个学校要发展,需要优质生源。

有时候,判断一个学校好不好,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根据该校的升学率来判断。而学校的升学率需要优质生源来的成绩来实现。

有时候,大家会发现,有的老师教重点班,学生成绩斐然。而教了一般的普通班,成绩却不尽人意,甚至有的班级科目会考年级倒数几名。所以我觉得,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普通学校的老师教学能力就比重点学校的老师差。这些老师缺少的只是一个平台,可以扩大来说,就是因为因为手里面没有优秀的生源。

所以,只要班上有一个优秀的生源,一般来说,都会变为老师手心里的宝贝。所以,面对优质生源,老师都会很看重。换句话来理解,初一的学生,小升初的成绩好不好,也就意味着生源好不好。

小升初的成绩好是衡量学生成绩的标准吗

现在小升初不能进行选拔考试,而小升初的成绩可以说是成为了初中学校选拔的唯一衡量标准。但是小升初的成绩好就一定初中成绩好吗?

其实,大家都知道,小学培养的是学生的学习习惯,而小升初的成绩好,也就意味着这些学生的学习习惯比较不错,特别是大家所说的学霸,学神到了初中,只要不出现重大情况,成绩依然都会保持不错,依然是学生中成绩顶尖的存在。

总之:小升初的成绩折射出来的是学生后面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初中老师和领导来说具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虽然这也有一定的时效性,但是初一老师也只有把这个指标来衡量学生。因此,对于初中老师来说,都很看重小升初的成绩。

我是高三探长,关注教育热点,关注孩子成长,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欢迎关注,留言评论。记得点赞哟

高三探长


作为老师,很坦白的说小升初的成绩很重要,但由于是义务教育,收到相关规定的约束,谁也不会主动去说小升初成绩很重要,非要在班级给学生分割三六九等,但在私立学校这个成绩划分还是很明确的,虽然原则上也是不可以的,但实际操作中他们还是照旧。

首先,小升初的成绩就意味着生源质量,要知道生源质量就直接决定了这个班级的整体成绩表现。依据我们以往的教学经验,分班进来的时候成绩优秀的,在初中成绩表现趋势还是很稳定的。记得我们学校去年的学区调整,一个非常一般的小学生源学区调整到我们学校了,然后这个小学的生源就单独安排在一个班级,在经过一年的教学后,现在这个班级和平行班之间的差距太大。如果不是学校强行安排,一般老师都是不愿意单独接这样的班级的。

其次,小升初成绩的背后不仅仅是成绩的差异,而是家长配合程度的差异。经过我们长期观察,成绩好的孩子家长配合程度相对较高,成绩差的孩子家长都是不怎么配合的,好讲歹讲,就是不听你的。虽然这种说法不代表整体现象,但的确有这种倾向。

最后,老师看中小升初的成绩,但实际对孩子来说,这个成绩真的影响他后续的表现吗?这个答案倒不一定,主要还是看孩子学习方法的调整,很多孩子能够快速适应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调整,不再像小学那样靠老师手把手的教,那就很容易进入学习角色,成绩提升也是很快的。

总的来说,小升初成绩还是很重要的,但在公立学校这个成绩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要家长能积极配合老师,并帮助孩子快速适应初中学习方法的调整,老师是不是看重小升初成绩又有什么关系呢?过去已经成为历史,重要的是初中成绩的表现。


美蛙英语


我是初中老师,我来谈谈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其实在小升初的初始阶段,初中老师还是比较在乎小升初的成绩的。现在很多小升初的成绩都是用ABCD4个档来代替,但是还可还是可以根据档次推断孩子的大致分数,例如80分以上是A。毕竟分数可以折射出一个孩子的学习习惯,也能间接表现出孩子的资质。

虽然上了初中之后很多孩子的成绩和名次会发生变化,但一般的小学顶尖级学霸到了初中之后依然能保持较好的成绩和名次。

不见硝烟的“分班”战场

每年的初一新生入学分班,就是学校领导最头疼的时刻。所有的新生班主任都把目光盯着小升初的那些尖子生,而关系户又盯着经验丰富,教学质量高的班主任。有时班主任之间为了争夺一个尖子生,还会引发一场口角。

当然尖子生也不是绝对的,有些小升初的尖子生,就带有极大的伪装性。小升初成绩顶尖,实际到了初中之后发现成绩和实际的名次不相符。所以小升初的成绩有时也有水分。但绝大多数的小学的尖子生,到了初中之后依然是处于拔尖的地位。所以初中的班主任一般都是宁可“错收一千,不愿放过一个”尖子生。



小升初成绩也成了初中学校抢夺生源的一个依据

虽然现在不让提前招生,不让掐尖抢夺生源,但实际上还是有很多的私立初中,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拿到小升初的成绩,并且想方设法想把优等生挖过来。如果没有小升初的成绩,现在又不让举行小升初的选拔考试,初中学校又怎么能获取小学优等生的信息呢?

初中的老师不但重视小升初的成绩,甚至会对学生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同样看重。因为在小升初成绩考试之前,很多学校就想对生源进行摸底,所以就把第一学期的期末成绩当成衡量学生的一个标准。



小升初成绩不能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到唯一标准,但是确实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再没有别的指标可以进行衡量的前提下,小升初的成绩就显得非常重要。虽然不能百分百精准反映出孩子的真实情况,但是却给初中老师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标准。

当然我说的情况仅仅是在小升初的初始阶段,随着初中的考试越来越多,孩子的名次和成绩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到那个时候小升初的成绩也就失去了参考价值。所以说小升初成绩的参考价值是有一定的时效性的,一般仅仅是在初中入学阶段。


轩老师谈教育


学习过程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任何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初中的老师对小学成绩是否关注?我想根本就不需要关注他关注的是开学之后孩子们的状态。

因为我们实行的是9年义务教育,很多孩子无论学习成绩好还是不好,都会进入相应的招生区域内的中学去读书,这样子,很多老师及时关注孩子们之间的成绩区别的话,也是一种基于学生班级分班的需求。

所以说初中的老师不太关注小升初的成绩,在我们这边来讲,初中阶段,在开学之前他有一次分班考试。

有的人可能会考虑到教育主管部门有要求不准,分班之前进行考试,为什么又要进行分班呢?因为小学的考试成绩,初中的不承认就是这么个原因很简单,并且初中阶段的分班考试,并没有进行一些选拔性的分班考试,只是按成绩把所有的孩子平均分到多少个班级内的样子。

总之就是初中的老师不太相信小学的成绩,这个答案最为准确,既然不相信的话,那么也不会关注。

我们这边的情况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其他的学校,地区不一样,造成了不同的标准。


宜城老师


初中老师对小升初的成绩看得很重,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

<strong>

在很多地区,小升初已经淡化,大规模的小升初考试已经销声匿迹,就近入学的规定已经落地生根,很多小学毕业生可以享受免试进入附近中学就读的待遇。所以,从表面上看,初中学校的老师对小升初成绩好像不怎么重视。但实际上,初中老师对小学毕业生的小升初考试是相当重视的。

在一些地区,虽然没有明面上的“小升初”考试,但是一些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对小学毕业班的教育教学质量还是非常重视的,比如有些县区搞“全县或者全区前1000名尖子生选拔”,其目的就是为了培优。但整个县区前1000名的学生,对于各所中学的高层来说,那绝对都是“香饽饽”,此乃各校必争之生源。

一个同行曾经对我说,他从事毕业班的教学,当整个县区前1000名的名额出来之后,他的手机差点被各所初中学校招生办的人员打爆了,每过一会儿就会有某一所初中学校的招生人员打来电话,让他动员某些同学去相应的中学就读,其韧劲和耐心让人叹为观止。而在这样的县区,整个县区前1000名尖子生的选拔考试其实就相当于传说中的小升初考试。

初中的老师之所以如此重视各种形式的小升初考试,说白了就是对生源质量的注重。“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与“教一堆‘烂泥糊不上墙、狗肉上不了正席’的学困生”相比,相信九成九以上的初中老师更愿意选择前者。

而一些初中学校,在学生升入初中之后也会来一次“摸底考试”,而这样的“摸底考试”就相当于“小升初”考试的“变种”。初中的老师对这种形式的“小升初”考试也是相当重视的:有划分普通班和重点班的初中学校,排名比较靠前的“种子选手”可以成为重点班“学霸区”的一员,排名很靠后的同学可以坐在教室最后面“免费苍蝇按摩区”和“超级VIP休闲专区”这样的座位上。

在很多初中老师看来,小升初考试成绩比较好的考生家长,一般是家庭教育比较到位,对孩子的学习比较关注、对老师的学校教育较为配合的好家长;而小升初成绩一塌糊涂,连最基本的题目都不会做,一方面有可能是因为学生的智商存在严重的短板,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比较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学生学习天赋比较差,一些初中老师认为这样的学生没有相应的培养价值。

你认为小升初考试对于初中老师而言重不重要呢?欢迎留言探讨。


微雨润苗


初中老师对于小升初成绩很看重吗?

初中老师对孩子小升初的成绩不会很看重,只是作为入学时候的一个参考。

为什么呢?

一、小学的教学和初中教学毕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小学的成绩不能说明一切

我想:作为家长要学着放下孩子的成绩,向前看,那么作为老师的话,更懂得向前看。孩子都还在成长当中的,一切都没有定性,那么有的是改变的机会,那么老师自然更懂得这个道理。

有些孩子开窍造早一点,有些孩子晚一点,更容易后发。通常我们会发现一些男孩子子会在初二初三的时候成绩猛然上升,有的甚至高中一路上升,但一些小学优秀的女孩子会在排名上有所下降,这个就是孩子学习能力没有及时发展,而男孩子一般在思维和学习上相比女孩子而言发展要晚一年到两年啊!

二、现在是义务教育,选拔上比较简单,甚至很多地方小学生已经采取摇号的形式,小升初的分数比较意义不大

许多小升初的时候考小学的内容,对于分数特别优异的老师可能会关注一些,而对于分数差的孩子,老师会看一下,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大家差不多,拉不开差距,老师也不会太在意,在意的是在初中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看重的是你在初中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思维,也就是学习能力,如果都跟得上,那么会有很大的改观

三、初一是个特殊的年龄阶段,我们所说的“危机年龄”,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导致孩子的成绩变故

11—12岁是儿童心理产生急剧心理变化的年龄,这个年龄称为“危机年龄”,其心理存在着许多困难与不平衡。而这个危机年龄的度过也影响其孩子的发展。

孩子存在着很多变化,如果家长能够陪伴的好,这里有心理的陪伴,孩子能有很好的发展,如果不是,那么就会影响孩子的成绩,如果家长教育不当,没有办法陪伴,加剧了孩子的叛逆,再加上在学习上的挫折,一些孩子就在这个阶段开始逐渐放弃学习,最终成绩开始下滑,有点遗憾终生。

总之:家长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更要教会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而真正的要教会孩子学着放下。跟着发展走。老师不会抓着一个小升初的成绩不放的。小升初,那只是一个过渡的成绩,初中是从真正进入初中的学习开始,小升初只是一个对过去的考评,对过去的交代,或许对排名和分班有参考作用,当成绩不作数。

家长,放下吧!让孩子开始新的征程。


教大育小


初中老师可以作为认识一个学生的初步依据,但不会作为全部印象。小学知识和初中有很大不同,很多小学成绩很好的孩子,一进去入初中学习,会感到吃力很多,知识面宽了,课程多了,只靠简单的死记硬背是不行了,必须具有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我觉得初中老师会更看中在学生初中学习中的接受能力吧。


暖阳一点点


重要不重要我觉得起码是个依据吧。孩子们刚上初中,一切都是很陌生。老师,同学相互之间都不了解。作为老师孩子们似乎都是一样的。大家都从不同的小学聚在一起。小升初的成绩显然是老师们唯一了解孩子们学习状况的依据。接下来就是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小升初的成绩也就成为了过去。


静如止水521


公立学校大部分初一新开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出摸底考试卷,难易程度都有,能看出孩子底子如何,就算一次发挥失常,初中还有三年可以迎头赶上!


私立学校不太一样,入学前就有考试,还有面试,从各方面考察孩子的知识面,君不见每年面试的题目对孩子而言有多变态!



新全优教育


初中老师看到你,

来自小学的儿童,

仿佛看到一张白纸。

而这张白纸 ,

最终会被他写满答案,

折叠成纸飞机,

飞向高中学习的殿堂。

你问这个问题,

初中老师在乎小升初成绩吗?

说明你是一个被动学习者,

你喜欢在老师的关注下成长,

这一点原先是你学习的动力,

将来也可能成为你进步的绊脚石,

所以,从这里开始,

改变你的动机。

你的学习,

是为了能跟你喜欢的人分享。

在知识点的海洋,

有无数有魅力的学者,

对于大自然的规律,

对历史的进程,

还有人类的意识,

有着比你更经验丰富。

期盼你,

再次出发,

换一个新的发动机,

能远航,

通往你心中的神圣殿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