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和潼关是一个地方吗?

杨默晗


函谷关和潼关作为文言课本中出现率极高的两个名词,笔者一直傻傻分不清楚,究竟这两者是怎么一回事?它们究竟是不是同一个地方呢?


首先需要明确一件事情:函谷关和潼关不是一个地方,但并不是风马牛不相及,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接下来就由笔者来一一讲述吧。

先是函谷关,此地最早的位置在河南省灵宝市以北十五公里的王垛村。这个地方现在交通便利,高铁和火车都在这里设置了进站点。从现今的状态可以略微窥见它古代时候的样子,它一直都是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

函谷关一直与关中地区相依为命,与崤山也总是一起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函谷关与崤山在古代并称为“崤函”之塞。这个形象生动的称呼顾名思义向我们说明了这里的地理状况:山峰险峻又陡,深谷如函。那么崤山又在哪里呢?它位于秦岭山脉的东段地区,也在河南省灵宝市内。

那为什么函谷关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呢?作为古代重要的地理单位,函谷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当之无愧被称为天险之地。而且它连接的是关中地区,这块区域在中国将于版图上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以函谷关为界限,以东地区成为“关东”,以西地区被称为“关西”。而历史上有个有趣的现象,便是著名的写照“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由此可见,关中地区人才济济。

唐代的颜师古曾这样说道:“自函谷关以西,总名关中。”由此可见,函谷关的确拥有十分突出的重要地理作用和地位。不仅如此,它还连通着两个重要的古代重要都城,往东可往洛阳,向西可前去长安,就像是洛阳和长安两地的咽喉塞道。函谷关建设的历史十分悠久,它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文人墨客的诗篇中也经常会有对函谷关的描写,例如“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气势磅礴间,格外凸显其地位。

如此重要的地方,为了争夺它,战争总是在所难免。秦国讨伐其他六国亦或是六国联合攻打秦国,函谷关之战都成为了其中亮眼的一抹色彩。

汉朝国家统一,天下事宜百废待兴。汉武帝将目光锁定到了函谷关这个一诞生便赫赫有名的关卡,他将函谷关往东挪了300多里,函谷关的新址落户在今天洛阳的新安县。这一次挪动处理将关中的领地一下子扩大了不少,也极为显著地增加了函谷关的战略价值。

所以,时至今日,函谷关其实是有两座:一座是最初的旧址,春秋战国时期建立,在今天的河南省灵宝市;另一座则是后来的第二处所,由汉武帝做主迁移,在今天的河南省新安市。

接下来讲讲潼关,潼关首次出现在史书上的记载是“曹操大战马超”,想必大家看到这,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样一幅场景:曹操割须弃袍,这一历史名场面便发生在潼关。

潼关比函谷关设置的时间要晚,它建立于东汉末年的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它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边,这里处于关中平原的东部地区。它的地理位置可以这样描述: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之地。

它建立的契机与函谷关密切相关。当时汉武帝新设置的函谷关地位被削弱了,不负当年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恢弘地位,旧的函谷关又被废弃、不再使用。因此选择一个新的关卡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因此潼关便应运而生。

潼关的就像是众星拱月般的存在。它北边依靠我国的母亲河——黄河,南边与秦岭相连,西边有禁沟之天堑为之遮风挡雨,东边的黄巷阪为其保驾护航。如此坐落于各个地势险要的地区的中央,潼关一出生便不同凡响,它取代了函谷关成为了关中地区的新门户,这一直延续到了解放前期。

新中国成立之后,对潼关的关注有增无减,在这里修建了三门峡水库。到了现在,绵延千年的潼关古城墙只剩下断壁残垣了。

其实函谷关和潼关的具体作用还是有十分明显的不同的。这两个关卡尽管都是地势险要的地区,但是却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势,这里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来作为说明的凭证。函谷关以西的地区已是自家领土,出函谷关可以直接威胁洛阳和山东六国,是自有的攻击状态。潼关却恰恰相反,它比函谷关更接近西边,入潼关则直接威胁长安,这是受威胁的保守状态。

其实不管函谷关还是潼关,都是战争的附属品。战争的最大受害者就是百姓,和平变成了难得的东西,这也不免令人感叹。用诗人张养浩来结束这次的说明,希望能够有所作用:“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无笔史官


潼关和函谷关不是一个地方,但是距离上相距不远。

先说下潼关。

是不是想到肉夹馍了,呵呵。没错,近代来说“潼关肉夹馍”这道美食使更多人知道了潼关。

潼关是古代一道险关要隘,位于陕西的最东边,历史悠久。是河南,陕西,山西三省交汇处。北边是黄河,南边是秦岭,西边是华山,自古就是从东边进入关中的唯一通道。目前还有秦王寨,古城遗迹。

函谷关。确切地说函谷关共有三个。分别是

1:秦关。始建于春秋,位于河南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

2:汉关。距离秦关150公里,位于洛阳市新安县。汉代的时候都城位于长安,函谷关以东被称为关外,以西就被称为关中。汉代有个将军叫杨仆,老家就是新安县的,被别人称为关外人,心情不爽啊,就自己掏钱建了个函谷关,这就是汉关,又被称为新关。

3:魏关。位于灵宝市,距离秦关5公里。据传说是曹操建的,主要用于攻打马超时运量运兵,后来修建三门峡水库被淹没了。

关中的关是哪个关呢?

关中这个说法始于战国。那时候陕西平原是一个人口密集,农业发达的地区。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为了防御在四个方向险要路段设置了四所关隘。西边有大散关,东边有函谷关,北边有萧关,南边有武关。这四个关隘之间就被称为“关中”,出了四关的地方统称为“关外”。


微风吹啊吹的地方


狭隘关口,历来是兵家抢先争夺之地,占据关口,就能体现地理环境优势,抢先控制战局,足见有利战争部署的重要性。

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函谷关,还有众所周知的潼关,大家是不是有想起美滋滋的潼关肉夹馍了呢?到底这两者有何关系,它们在历史上又有怎样的战略地位,我们结合事实,逐步分析!

函谷关和潼关究竟是不是同一个地方?

其实不然,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它们都靠近黄河,显然还是将二者混淆搞为一体了,同样作为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关口,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差异和区别。

就拿函谷关而言,现如今地址位于河南省的灵宝市,它与崤山并称,这里地势险要,具有极佳防御属性的同时,攻克难度极其之高。

函谷关的历史要从春秋战国时期说起。

此地作为要塞,连接着洛阳和长安,“天开函谷壮关中”,就是其真实写照,函谷关的重要性当然不言而喻。其实历史上的函谷关总共有两处,灵宝市王垛村的那是一处,另一处要数汉武帝后来迁移的河南新安,两地相距300多里地。

位于陕西省渭南市的潼关,并非和函谷关一点关系都没有,它往东连接的就是河南省灵宝市。

关于潼关的历史记载,最早要从公元196年说起,当时曹操和马超大战,后来曹操败在此地割须弃袍。

潼关具体位置要属于关中平原东部地区,以及独特的战略价值,盘踞在秦、晋、豫三省之间,相信大家在这里也已经明白,历史上所说的函谷关和潼关,并不是同一个地方。

这两地之间有着差不多大约140里,他们中间通过一条函谷道连接,函谷道的东头就是函谷关,西头则是潼关。

潼关与函谷关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二者历史的变迁。

汉朝时期,由于天下统一,汉武帝为了降低函谷关的战略要塞位置,就将原来的函谷关向东挪动300里,也就是后边的河南新安县存在的新函谷关。

后来以秦汉时期的函谷关为界,向东就将此称之为关东,反之则称之为关西,出将入相的故事,也与此有着很大的渊源。

新函谷关的建立,已经让当初的函谷关失去了重要的战略价值意义,旧关已经被废弃,而潼关从建立的那一天起,就已经确定了它的历史地位。

东西南北,各有所依仗,无论是秦岭还是黄河,天堑还是险阻,都为其提供了重要可靠的防御保障体系,有着堪称“关中门户”的美誉存在。

其后的千年以来,潼关都始终占据着其特殊地位,后来直到解放后,它的重要位置才有所改观,直到三门峡水库的修建,潼关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现如今也以破败不堪的残垣断壁取而代之,其实就拿函谷关和潼关来说,他们本身也具有极大的差别!

地势险要,这是二者的共性,但是就拿秦朝统一六国之前,函谷关就相当于六国与秦国的咽喉之地,谁先扼住函谷关咽喉,谁就率先掌握主动权。

但是要想让六国共同执行统一决策,无异于要比秦国一家更难,这也是最终秦国取胜的原因。按照当时秦国的位置,占据函谷关,防御有利,进攻更无弊。

相比之下的潼关,则是4周各种险要地形环绕,具有极佳的防御属性,主动出击并不占据优势,潼关更充当的是关中屏障的作用,两者在属性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大家千万不要混为一谈哦!


大国布衣


山口隘路形势险要、风云激荡,激情萦怀,自古兵家必争、兵家必守。因此,关口成为古代征战打仗和文学作品中的关键词。

《蜀道难》中,唐代大诗人李白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形容剑门关的重要性。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韩愈用“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形容来路艰险。

在《凉州词》中,王之涣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分不度玉门关”来形容边地苍凉。

而在《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王维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把战争的残忍、家国安危、人生无常、朋友情谊给写绝了。

山海关前的血雨腥风,居庸关上的铮铮铁骨,嘉峪关的巍巍杨柳,大散关的气势如虹,雁门关的猎猎威风等等,都承载着跌宕起伏的历史印迹。每一个关口,都充满历史的烽烟。每一个关口,都充满不同的故事。

那么,函谷关和潼关是一个地方吗?

因为都靠近黄河,相距较近,有人把函谷关和潼关误以为一回事。其实,函谷关和潼关是长安城和洛阳城之间的咽喉不为,是我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两个关隘。

函谷关占据崤函咽喉,北依黄河,南挽秦岭,西接衡岭,东临绝涧,深险如函,盘踞谷中。一直有“天开函谷壮关中”的说法。

而潼关之名的由来,据《水经注》的说法:“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它南依华山,北靠黄河,东向豫西,西接长安,鸡叫一声听三省。“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在谭嗣同的诗句里,潼关的硝烟远了,他憧憬未来。

其实,函谷关比潼关更早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西汉初年,贾谊在《过秦论》的开篇便写道:“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这里所说的“崤函”,便是崤山和函谷关的统称。

先秦时期,秦国依靠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要地势阻挡敌人。即使是后来六国联合抗秦,但“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由此可见,函谷关的地位非常重要。

然而,在坚固的关隘,终有被利箭射穿的一天。

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让函谷关瑟瑟发抖。

因为秦朝的严刑峻法,深受其害的百姓们揭竿而起,以楚怀王为名义领袖的起义队伍终于形成燎原之势。

为了尽快消灭秦王朝,楚怀王下令道,抢先攻入函谷关的人便可以称王。刘邦本想攻关,但张良认为函谷关实在难以攻取,于是便绕道尽快入了关。

到了东汉末年,因为函谷关牢不可破,大军阀董卓看重此地。他西迁长安,靠函谷关抵御诸侯。

在时间的洪流中,黄河逐渐改道,函谷关的险峻地势逐步变迁。这时候,位于崤函道另一端的潼关逐渐显现出重要作用,它代替了函谷关。

所谓崤函道,在周朝时称“桃林塞”,魏晋南北朝后又称“潼关道”,它连接着长安、洛阳两大都市,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道路。东汉末年,为了防备西来之敌,曹操修建了潼关,并将函谷关废弃。

之后,无论是曹操与西凉诸侯交战于渭水之畔,还是安史之乱时哥舒翰在潼关抵御叛军,以及抗日战争时期艰苦卓绝的潼关保卫战,都体现了潼关的重要性。

不过,像函谷关、潼关这样连接中原腹地和关中平原的关卡,都逐渐因为黄河流域的相对安宁而渐渐失去了曾经的战略地位。山海关,嘉峪关等关卡逐渐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函谷关和潼关存在着承接关系,东汉以前,函谷关烽火相连;东汉以后,潼关更为让人牵心。所以有些人会觉得这两个关卡或许是同一个地方。其实,就函谷关而言,尽管历经了秦朝、汉朝、魏朝时的三次变迁,但都大体位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境内;而潼关则位于今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一带,二者相距八十余公里。

无论是“君不见函谷关,崩城毁壁至今在”(唐代岑参诗句)的慨叹,还是“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唐代崔颢诗句)的潼关,都是历史抹不去的记忆。


文踪旅迹


函谷关和潼关不是一个地方,且历朝的函谷关也不在同一个位置,至于关中的关,指的是关中四关,即:东面的函谷关(东汉后被潼关取代)、西大散关、南武关和北面的萧关。居四关之中的地域,被统称为关中。

先说说函谷关。最早的函谷关,在现在河南省灵宝市以北十五公里处的王垛村。这个地方现在交通便利,附近有铁路和高速公路经过。但当年却是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它的东面是弘农河,西面是函谷道。只要扣开了函谷关,中原地区的军队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向关中开进。

这里有朋友可能要问了,难道从中原到关中就不能绕开函谷关吗?从东汉末年之后,函谷关确实可以绕过去;但是在先秦时期,函谷关确实是绕不过去。这是因为,先秦时期的函谷关修在一道稠桑原的一条裂缝中,这条稠桑原的高度非常高,四周峭壁陡立,并且原上都是大树,古代步兵想从山上翻过去是不可能的。而在稠桑原的北面又紧挨着黄河,河水紧贴着原壁流过,所以东来的行人要进入关中,没有其他道路可以走,只能从这条裂缝通过。

根据史籍记载,这条裂缝长十五公里,绝岸壁立,宽不过数米,可谓是“车不能方轨,马不能并鞍”。




这是函谷关的模型。两边高地即稠桑原,中间裂隙即函谷,关城建在裂隙口。并且在关前还有一条弘农河(模型中没有)。先秦时期的关东六国伐秦,必须先渡河,然后才能扣关。即使打进了关,还要经过十五公里长的谷缝,行军风险极大。

只是因为函谷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以从春秋时期开始,这里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最早的时候,晋国曾派人驻守此地,以遏制秦国向东的扩张。后来晋国衰落,分为赵魏韩三国,而瓜分了此地的魏韩两国又抵不过秦国。最后函谷关被秦人夺去,成为后来秦国进可攻,退可守,不断蹂躏关东六国的前沿阵地。



那么如此重要的函谷关,为什么后来会被荒废掉呢?这是因为在西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刘彻把函谷关向东挪动了三百多里,挪到了现在的洛阳的新安县。于是先秦时期的函谷关就变成了汉朝时期的弘农县,而弘农县城就设在函谷关的关城之上。至于汉武帝要把函谷关挪到新安县,这个众说纷纭。不过按照当代学者的看法,汉武帝是想扩大关中的领地,毕竟西汉的核心地带在关中地区。

于是从汉武帝开始,后来所说的函谷关就不再是先秦时期所说的那个函谷关了,而是新安县的那个新函谷关。

但是这个设在新安的函谷新关,历史上基本没起到什么防御作用。因为旧函谷关,是一条绝境,而新函谷关不是。具体可以参考下面两张地图来体会。




从地图上可以明显看出,旧函谷关往东,有两条崤道可以到洛阳。而新函谷关只是设在北崤道上,如果关东军想西进关中,根本就不用经过新安县的新函谷关,直接从宜阳县的南崤道便可以绕过去。比如新莽末年赤眉入关中,就是兵分两路,直接绕过了函谷新关,会师于弘农县,也就是旧函谷关。但是由于旧函谷已经荒废,赤眉军轻轻松松的便攻入了关中。

东汉建立之后,鉴于函谷新关在军事战略上不能完全取代故关,所以对弘农县,也就是旧函谷关重新开始重用。但是毕竟东汉离先秦已经过去了两百多年,旧函谷关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比如说,旧函谷关的原壁是贴着黄河而走,不留一点空隙。但是到了东汉,由于黄河的河道不断下切,导致黄河水位也随之不断降低,原来紧贴着原体的河道就会裸露出来,形成河滩。而这个河滩就函谷关的天险不复存在,因为关东的军队可以直接从河滩上走过去了,不需要再挤那条函谷关的裂缝了。

另外稠桑原上的森林由于砍伐过度,使得原体之上变成了秃瓢。没有森林的阻拦,也使得函谷关的天险不再。关东军可以从原上直接爬过去,也不需要再经过函谷关了。

于是到了东汉末年,曹操征伐关中时,就干脆下令让许褚在旧函谷关以北十里处,也就是在河滩上凿建新路,并在那里建立了新关城,史称魏函谷关。



随着魏函谷关的修建,旧函谷关的战略重要性再次大大降低,其后也就不再重视。到了隋朝时期,隋文帝把弘农县城也旧函谷关的关址移走,移到了黄河边上。从此之后,县城就一直在黄河边上,直到解放后,因为要修建三门峡水库,才将县城向南迁移到今天的地方。

说完函谷关再说潼关。潼关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之上,大概是汉末时期,曹操与马超的关西军的潼关大战。所谓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都是发生在这次大战中。因此潼关的战略价值,应该是在东汉末年开始才被人所重视的。

潼关的地形跟函谷关很像,也非常险要,它位于渭河与黄河的交汇点,对面就是黄河的重要渡口风陵渡。在黄河的南面,有两条河流,西面的那条潼水(这也是潼关之名的由来),东面的那条叫远望沟,在两条河水中间有一道山塬,宽有两公里,高七百米,由于两侧常年被水流冲刷,因此峭壁陡立,非常险峻。在塬的北面就是黄河,和函谷关一样,黄河紧贴着塬体流淌,没有任何空隙,使得每个向西行进的人,都必须通过原上,而再无其他路可走。而要登上塬,就只有一条路可以通行,叫做黄巷坂。

这黄巷坂和函谷道一样,宽仅数米,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之地。而沿着黄巷坂上了塬,就到了潼关。


前面问了函谷关能不能绕过去的问题,答案是早期不能绕,后期可以绕。那么潼关是不是也是如此呢?答案是肯定的!

汉朝初建潼关时,潼关北面的黄河也是紧贴着塬体流淌,要想通过潼关,就只能登上高原过关。但随着黄河不断冲刷河道,使得潼关北面的黄河河床不断下降。于是到了唐朝时期,潼关也出现了一片裸露出来的黄河河滩。这就导致潼关的山垣天险不在,唐朝只得将潼关也从塬上移出,搬到了河滩上。

而当唐朝将潼关从山塬上搬到了河滩后,旧潼关就废了。转而代之的是十二个关隘,称作十二连城,平时由官兵驻守,禁止普通老百姓通过。但是唐朝后期,制度腐败,居然不在十二连城处设防,导致黄巢的起义军直接从旧潼关的塬上绕到了设在河滩上的潼关的背后,前后夹击攻破了潼关。

这也说明,再雄壮的关隘,守军是废柴,一切都是白搭。



总的来说,函谷关和潼关是继承关系。最早的时候,秦国以关中为根据地,对关东六国进行攻伐,因此设立了函谷关,那个时候还没有潼关。到了西汉武帝时期,出于某种目的,旧函谷关被彻底废掉,由新函谷关取而代之,但效果并不明显。于是割据关中的政权开始修筑潼关,并且一直延续到了民国时期。那么这两个关隘,孰优孰劣呢?

我觉得如果从地形上讲,函谷关是要优于潼关的。因为函谷关地形更狭窄,它的正面只有一个方向,没有绕过去的可能性。并且在历史上也从来没有人从函谷关绕过去过;相比之下潼关在这方面就不如函谷关了,除了唐末黄巢绕过了潼关之外(从禁沟),明末的李自成也从可以从秦岭南麓直接绕过了潼关。就连曹操当年与马超开战,也没有直接攻潼关,而是从山西的蒲津渡口渡河,从北面绕过了潼关。

然而尽管潼关的地形不如函谷关,但潼关取代函谷关却是必然的。因为时代在变,地理环境也在变,以前函谷关仗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天险之地。但由于黄河的河道下沉了,稠桑原之上的森林消失了,导致函谷关的天险地形不再,失去了唯一通道地位,函谷关就已经失去了军事上的意义,所以它必然要被潼关所取代。虽然后来潼关也出现了黄河河道下沉的问题,但潼关胜过函谷关的一点是,它不必依赖于森林对关隘的防护。所以潼关的地位,取决于是什么一帮人在驻守。



猪队友,给他们再好的关隘都守不住。神一般的队友,有漏洞也不怕。所以能不能利用关隘进行防御,关键在人。人不行,关再险峻,终究也是白搭。


Mer86


渭河平原,又称为关中平原。关中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因为西有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故取意四关之中。四方的关隘,再加上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使关中成为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但是古人一般习惯称函谷关以西为关中。

函谷关和潼关不是一个地方,却在一个区域,它就是著名的淆函通道,又称豫西通道。函谷关位于淆涵要道的东端,潼关位于西端。历史上函谷关有秦关,汉关和魏关三处。

秦关和魏关都是和阻隔淆涵要道的稠桑原联系在一起的,秦关设置时,它所依靠的稠桑原从秦岭向北一直延伸到黄河南岸,黄河由原畔流过,两相连接,没有任何缝隙。所以从东到西只有横过稠桑原,别无它路。巧合的是,大自然用千万年的雨水将稠桑原冲开了一个裂缝,通贯东西。而秦函谷关就位于裂缝最东端(今天灵宝县王垛村)。从王垛村进关,经黄河峪、狼皮沟达到最西端的桑原村出关。此外,依靠关前的弘农河和稠桑原上茂盛的森林,也造成了函谷关极其险要的地势。

到了汉代,楼船将军杨仆耻于为关外人,于是自掏腰包在今天的新安修建了汉函谷关。

后来黄河水位不断下切,稠桑原北端近河处已经有了滩地,过往行旅就可由滩地行走,不必再费尽艰辛地走过函谷关道。于是关城自然也就荒废不治,日久成了沟壑。曹操有感于此,于是下令许褚于河滩裸漏处修建了魏函谷关,与秦关配合。而后,稠桑原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函谷关天险优势荡然无存。潼关应运而生。

相同的是函谷关和潼关所依附的塬体都是从秦岭延伸下来一直到黄河岸边,所不同的是函谷关位于塬中,而潼关位于塬上。

潼关首次设于东汉末年,关城建在潼关县麟趾原上的陶家庄。

黄土因为附着力小所以易被雨水冲刷,麟趾原到了隋炀帝时期,距离汉潼关以南数里被雨水冲刷出了一条深沟,为了控制这条深沟,隋朝又在今城北村与杨家村之间修建了一座新潼关,是为潼关南城;汉潼关就被称为潼关北城。

到了唐朝武则天时代,潼关出现了和函谷关一样的问题,那就是黄河水位下切,同样造成了麟趾原和黄河交接的河滩裸漏出来,为了控制此处河滩,于是又修建了一座新潼关。宋金元时期,潼关没有做变动,只不过时常被修修补补。明朝洪武年间,又将唐潼关在原基础上扩大了三倍。到了清朝也只是在明代修葺的基础上扩建一二,使其变得越来雄伟壮观。

1954年,在苏联专家指导下,三门峡兴修水利。为了配合水库修建,唐潼关古城被拆,城砖做了三门峡水库基建的备用品。从此,唐潼关毁。


大福读史


  1、关中之名的来源其实有很多种:

  

  关中

  《史记》中这样描述:关中自汧、雍以东至河、华。汧是渭水,雍是雍山,河是黄河,华是华山。

  西晋时期,潘安认为:秦西以陇关为限,东以函谷为界,二关之间是为关中。

  东晋时期,徐广认为:关中“东函谷关,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位于四关之中,因此得名。

  而至唐代,则有“西以散关为限,东以函谷为界,二关之中谓之关中”的说法。

  而唐代的颜师古则认为,“自函谷关以西,总名关中。”

  不管怎样,“关中”的关与函谷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2、函谷关

  函谷关,位于今天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函谷关与崤山并称,崤山是秦岭山脉的东段,也位于灵宝市内。

  

  函谷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函谷关和崤山在古代合称"崤函"之塞,是这里山峰险陡,深谷如函的形象表达。

  函谷关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

  

  无论秦伐六国还是六国联合攻秦,函谷关之战都在所难免。

  至汉朝,天下一统,汉武帝把函谷关向东挪动了300多里,挪到了今天洛阳的新安县,如此以来,扩大了关中的领地,但函谷关的战略价值也大大降低了。

  

  函谷关有二

  因此,函谷关其实有两座,一座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河南灵宝,另一座则在汉武帝之后的河南新安。

  秦汉时期,以函谷关为界,东为“关东”,西为“关西”。关西出将,关东出相是当时的历史写照。

  3、潼关

  潼关之名初见于史册是“曹操大战马超”,这一战曹操割须弃袍于潼关,潼关的建立在东汉末的建安元年(公元196年)。

  

  曹操

  究其建立的原因当是新的函谷关以不具有最初的战略价值,而旧的函谷关已经废弃。

  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这里是关中平原的东部,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之地。

  潼关与最早的函谷关之间有140里,古称“函谷道”,其东端是函谷关,西端便是潼关。

  自潼关建立之日,便因其北依黄河,南靠秦岭,东有黄巷坂之险阻,西有禁沟之天堑,取代函谷关成为了关中的门户,直至解放前。

  

  解放后,修建三门峡水库,潼关千年关城如今只剩黄土残垣。

  4、那秦人最初为何设立的是函谷关而不是潼关?

  其实,函谷关和潼关的作用还是有所区别的。

  函谷关和潼关虽然同样地势险要,但对于秦国来说,函谷关以西的地区已是秦国领土,出函谷关可以直接威胁洛阳和山东六国,这对于秦国来说,是攻势。

  

  秦出函谷关一统天下

  而潼关则不同,位置更靠西,入潼关则直接威胁长安,这是守势。

  自关中平定天下,出函谷关则可以与天下群雄争锋。

  当天下一统,潼关便是关中帝都的最后一道屏障。


zhuqinglin


函谷关与潼关是处在秦国东出中原故道上的两个关隘,两关一东一西相距只有120里,合并誉为百二重关。也可以这样理解,华山崤山与黄河中间相夹的禁谷险道可以称为函谷,函谷东为函谷关,西就是潼关。
古时秦地为四塞之国,所谓关中即是四关居周,八百里秦川居中。秦地号称百二秦关即二百秦兵可拒诸侯百万。秦岭横亘于南,黄河绕域于东,西有大散,北有萧关,东函谷南武关见证了血雨腥风、金戈铁马的岁月。而关中关外的界线就是函谷关了。

但函谷关与潼关其实是两个时代的两个关隘,东汉末年函谷关因黄河切割作用,险关作用大大削弱,向西移退一百二十里,天下第二雄关潼关横空出世,与函谷关共同组成关陇政权的攻防要塞。所以函谷关为秦关,潼关被称汉关。先秦时,秦人把崤山以东诸候国统称山东,早在春秋秦国就有逐鹿中原之意,因此东函谷在秦国来讲极具战略意义,秦穆公时秦就东出函谷关偷袭郑国,不想中了晋国的埋伏,崤之战全军覆没。至此以后,秦国将战略重心转向西北,灭犬戎十二国,扩地千里,这时函谷关与武关基本处于守势,战国时秦出武关并巴蜀,开辟了秦岭之南的第二战场。始皇时期,秦军东出函谷关直击韩国,开启横扫六合的首战。


手机用户4142248477七王


函谷关和潼关距离不远,但不是在同一个地方,潼关在陕西省,函谷关在河南省。先有函谷关,后有潼关。

先秦时期,秦国从魏国手中收复此地,兴建函谷关,函谷关是东达洛阳,西进长安的险关要道,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关城东西数十里、谷道仅容一车通行,因峡谷深险如函而得名“函谷”关口在此,得名“函谷关”。



函谷关在函谷的东头,从长安进军,攻破则直达洛阳。三国时期在函谷西头修建潼关,从洛阳兴兵,只要攻破潼关,可进入关中直达长安。

有了潼关以后,函谷关作用降低。至于陕西的关中一词所说的“关”,在唐朝以前指的是函谷关,函谷关以西都是关中,在唐朝以后指的是“潼关”了。


睁眼看西安


两道关隘位置相近,函谷关遗址在如今河南三门峡的灵宝县,潼关遗址位于陕西渭南市的潼关县;函谷关从先秦直到汉代,一直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雄关,直到东汉时期才被潼关所取代。

先秦时,函谷关所处的位置恰好是黄河“几”字右下边拐弯的位置,位于黄河南岸,往西是崤山山脉,往东是陕塬,“函谷”这个名字是从外形而来:两边都是山,中间一道峡谷,看起来仿佛一条藏在山地中的长木盒(函),这个位置也是进可攻退可守:秦军可以杀出峡谷,直取三川地区,战事不利也可以缩回关中,北面的黄河与河西高原、南面的秦岭都可以提供良好的保护。

东汉时期,因为水土流失等原因,函谷关所处的稠桑原植被逐渐稀疏,这里战略要地的重要性逐渐降低,潼关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史料所见的发生在潼关的第一场重大战役就是曹操对战马超,也就是那场“割须弃袍”之战,从此以后,潼关取代了函谷关,成为天下第一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