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水:“四個沒想到”事情“偶然發生”的背後……

10月20日,從四川帶著家裡老人到習水四渡赤水紀念館旅遊的舒從英女士,不慎將手機遺失。紀念館保潔員劉潘拾到後,交到物業處具體負責人羅洪琴手中,紀念館通過應急廣播系統和線下工作人員留心的方式,成功將手機交還到失主舒從英女士手中。舒從英女士充滿感激,“要是沒有找到手機,老人家無法聯繫,事情就麻煩了。”

9月27日,外地遊客樊進軍到習水旅遊,將裝有身份證的藍色外套遺失在土城景區,被土城幹部幫助找回,樊進軍寫信連用“四個沒想到”點贊習水乾部。

樊進軍描述,當時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撥通貴州114查號臺的。沒想到一個鄉鎮的值班電話能通過114查詢臺查到;沒想到晚上7點過了,鄉鎮辦的辦公電話還能打得通;沒想到遊客衣物遺失這樣的小事情,在鄉鎮值班幹部接到電話後,絲毫沒有不耐煩或推諉;沒想到竟然還動員派出所和景區管理人員一大幫同志折騰了大半夜。

樊進軍“沒想到”的偶然事件背後,是習水這片紅色土地上,習水乾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恪盡職守、夙夜在公產生的“必然結果”。

1935年1月,紅軍長征經過習水。習水人民拆掉自己的門板幫助搭設浮橋,與紅軍將士一起生死相依、患難與共、留下了寶貴的“四渡赤水”精神。

2014年8月,習水縣先後兩次遭遇特大暴雨襲擊,山崩崖裂,牆倒屋毀,路基深陷,橋樑垮塌,道路、水利、電力、通訊中斷,全縣15萬人受災。全縣幹部群眾團結一致、眾志成城、抗洪搶險,硬是通過“堅守陣地”,將損失降到最低、將受災村莊建成美麗的家園。

2015年12月,習水向貴州省委、遵義市委作出“當先鋒、打頭陣、作示範、率先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莊嚴承諾以來,習水黨員領導幹部、廣大人民群眾“全員皆兵”,以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作風向貧困發起總攻,累計減少農村貧困人口31123戶133784人,脫貧攻堅順利通過國家第三方貧困縣退出專項評估檢查,成功實現減貧摘帽。

脫貧退出後時代,為鞏固習水脫貧成效,做到不漏一人,不落一戶。習水縣委把縣委十三屆六次把主題確定為“全面消除絕對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爭創西部經濟百強縣”。對榮獲遵義市脫貧攻堅創新獎的“十面合圍治十窮”進行再提升,並配套下發了十個提升方案,解決脫貧退出後時代的全縣脫貧工作的共性問題。選派1500餘名幹部到組包組到2020年,夯實基層基礎,解決脫貧退出後時代的基層人才匱乏問題。強化包戶幹部的包保工作,一對一施策,解決脫貧退出後時代貧困戶的個性問題。

當前,習水正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黨風促政風帶民風。一個個“看似偶然實則必然”的生動的案例正在習水這片紅色的土地上上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