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果敢一所中学用中文发招聘启事,用人民币发工资,你怎么看这件事呢?

碎娃说事


果敢是目前位于中缅边境的一个特殊区域,当地的主要居民是缅甸的少数民族果敢族。缅甸的果敢族其实就是历史上留在缅甸的汉人后裔所形成的民族。因此,果敢招聘汉语教师是非常常见的事。

在历史上,果敢地区也曾是中国领土,后被英国殖民者强行划入了缅甸。


关于果敢人的具体起源,有人认为他们起源于明末将领李定国率领的一支南明残余部队(《李定国传》曾记载:宁死荒郊,毋降清也)。不过也有人认为,果敢吸收了一部分逃入缅甸的国民党残兵。

多年来,果敢地区一直是缅北最大的华人聚集区。当地不仅与我国云南省接壤,而且就连街道基本的电力供应都是由我国的云南电网所提供的。当地的许多学校直接使用汉语教学,并且使用中文和人民币,因此号称缅甸的“小中国”。由此可见,果敢地区在许多方面与云南省息息相关。


在行政上,果敢名义上属于缅甸的掸邦(缅甸的七大自治邦之一),但实际上却是缅北众多的少数民族割据势力之一。在1989年,彭家声发动兵变,建立了这支果敢同盟军,所以这支部队的建立基础全是缅共的部队。多年来,果敢同盟军一直采取割据政策,与缅甸中央政府对抗,令缅甸政府十分头疼。

同时果敢同盟军以老街为中心,控制着果敢自治区内(1个县、2个区、2个镇和28个乡和社区)80多万人口以及6000余人的兵力。由于果敢地区多山地、多密林,再加上缅北其他的民族武装与果敢遥相呼应,所以缅甸政府在多年来均未消灭果敢。



直到2009年,缅甸政府趁果敢同盟军内乱的机会发动了“果缅战争”,并打败了彭家声。2015年,缅甸宣布控制了果敢全境。此后为了同化当地人,缅甸政府大力引入缅语教师,在当地采用缅语教学。但由于汉语影响深远,所以果敢的许多地区仍然在采用汉语教学,招聘汉语教师。


历史的荒野


挺不容易的一桩事!

自果敢2009年8.8事件之后,这片中华文化占据主流的地区正在迅速有计划地缅化,比如说现在许多当地中小学已经派驻了缅文教师,不允许学校在主要上学时间教授中文,果敢自治区现在的领导层几乎都用缅语开会,果敢境内几乎所有的商店和场所都得出现缅文,与中镇康接界的口岸已经全部换成了缅文,以及果敢中学生有前途就会被缅甸政府免费送到内地去接受教育,这说明,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力正在迅速被削弱,缅甸主流文化正在迅速抢占果敢当地的各方面。如果缅甸政府非常有效地推行该措施,相信不出两代,果敢以中华文化为主体的情况将发生质变。

现在果敢中学发中文教学招聘也不奇怪,因为果敢一直是说汉语,用中文,甚至连通讯都是用中国境内的移动和固话(但同样缅甸国家电讯正在迅速进入缅北,正大规模有计划地替换中国的通讯,而且背后有日本财团和越南电讯的强大支持)。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些中小学所聘请的中文教师不过是“课余学习”的指导老师,毕竟果敢青年未来的生活与工作还是要在缅甸境内,因此,只靠招中文老师想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对该地区的影响几乎没有什么作用的。


邱永峥


由于清朝的腐败无能,本属于中国的果敢地区后来被划入缅甸。然而,尽管土地易主,可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依然保持一颗中国心,这就非常难得了。

无怪乎近日缅甸一所学校在招聘中小学教师时,简章上全是中文,并且以人民币作为工资报酬的结算方式。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并且随着中国的再度崛起,影响力与日俱增。目前,世界很多地方都将汉语列为必修或选修课程,可见中文、中华文化、中国在这些国家或地区的重要性。

缅甸与中国山水相连,抗战时期,中国远征军还曾入缅参战,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解放缅甸立下了汗马功劳。

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放宽边境地区使用汉语教学,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两国友好往来的应有之义。

相信缅甸政府一定会顺应民意,着眼于大局,立足长远,一以贯之地鼓励使用双语教学,而不是一刀切取消汉语,改用缅甸语言,因为这不符合实际,也有悖于时代发展大势。


点赞太容易,评论显真情,欢迎关注、留言,等你评论,等你『一鸣惊人』!

江淮圣手


缅甸果敢族就是汉族。汉文化几百年一直在果敢传承。果敢和国内其他地区一样,讲汉语方言(云南西南临沧口音),果敢的学校用云南省教材,市场上通用人民币。 自从八八事变后,缅甸中央在果敢地区加大了缅文化的入侵。果敢缅控区中小学生每周必须要上几节缅文课;特别2015年后开展双语教育。更有甚者,去年初,政府要求每家店面广告牌上必须缅文在上,汉字在下,汉字不得大于缅文,违者罚款1000元人民币并改正。在经济上,果敢依赖中国,农业种植甘蔗给镇康地区榨糖,发展旅游博彩业吸引中国游客消费。货币流通上缅甸中央想在果敢推广缅币;但缅币不保值,老百姓不收,加之佤帮和小孟拉等地区也通用人民币;人民币在果敢地区是第一流通货币。 综上所述,果敢的文化正在遭到缅文化入侵(果敢同盟军红岩等地区除外),经济上依赖中国,通用人民币。 这次果敢有中学发中文招聘,只能说明果敢的学校中文教育还是在延续着,只是随着缅文的入侵,中文的影响和地位会越来越小。



L子弹飞


果敢找中文教师由来已久,这和当地果敢汉人说汉话写汉子分不开的,如果不是现缅政府实际控制,推行缅汉双语教学,仅开展汉语教学,那需要的教师人才只会更多,但是依目前果敢的局势,还能开展华文教学,已经非常难得,大缅族主义再怎么横行霸道,也不可能立马把黄皮肤黑眼睛说云南方言的果敢人,变成十足的人字拖老缅,毕竟果敢90%的都是大明移民汉人,缅政府尽管100多年来,把果敢汉人视眼中钉,不承认果敢汉人为世居民族,也不得不考虑周全,还是分得清灭一族文化和屠杀的厉害关系。对于招聘一事,我想除了和果敢相邻的几个边境县有人心动,其它地方的人不感兴趣,到果敢教学不像国内,这金那险的有人为你包了,什么退休养老,你也就想想了。还有一个致命的事就是安全问题,让你一个在中国平静惯了的人,在一个你不熟知的陌生地方待着,一定会不习惯的。另外能够在中小学担当教学的也不一定就要中国招聘,缅甸中文水平人才一大把,云南边境好几个地州年年都为缅北华文教师提供培训交流。虽然自己是中国人,这些年也不少关注着缅北局势,特别看到和自己说一样方言的果敢民众受苦受难时心里好不舒服。都是华夏民族纯汉族的他们,却在他乡遭罪。好了就说这么多了,祝福异乡的果敢同胞们能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抽着旱烟看日落


缅甸果敢地区在古代一直属于中国,直到1897年,英国强迫中国签订了《续议滇缅界务条约附款》,将果敢地区从中国划了出去,那时候的缅甸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因此,果敢人从根上讲就是我们中国人。

果敢地区紧邻我国云南省,民族以果敢族(华人)为主,占总人口的90%,当地基本上是说普通话和云南当地方言为主,通用货币为人民币和缅甸币,但以人民币为主。手机信号都是中国移动提供的,座机的区号是我国云南临沧的区号。

果敢地区之前是由彭家声领导的自治政府实行高度自治。但2009年,当地武装被政府军强行收编,2011年3月25日,果敢地区正式更名为“缅甸掸邦北部果敢自治区”,缅甸中央政府正式掌管果敢地区。

目前,缅甸政府对果敢推行大规模缅化政策,意在去中国化,将当地果敢民族缅化。其中大力推行缅甸的教育文字是其采取的重要措施。以前,果敢地区采用的是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讲授的也是中国汉语。但从2015年开始,缅甸对果敢地区部分小学开始实行缅汗双语同步教学试行,实行缅语教育,教育模式属于民办公助性质。

因此,上述招聘启事,并不代表着果敢地区教育政策的变化,只能说明,缅甸还在用汉语教学,但随着缅甸政府对果敢地区推行的缅化政策,以后果敢地区还会不会用汉语教学,我们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大国纵横


其实果敢一所中学用中文发招聘启事,用人民币发工资这种事情。从现实现在的角度来看,只能够和新加坡马来西亚这样的情况来进行比较。已经不能把果敢当做是中国的一部分了。果敢的汉族也只能称为华人。

本来果敢也有机会回归大陆,但是当时的公投决定留在缅区,当时的果敢领导人,估计想的是背靠中国大陆,自立为王。

奈何几十年过去以后,果敢经济被围困。人口没有发展,缺少年轻的劳动力,所以打了二三十年战下来,兵还是那些兵,但是那些兵都老了。经济也一直靠着云南来支援。所以到了2000年以后基本上就打不过了。“果敢王国”也土崩瓦解。

这是果敢当年自己选择的后果,也是中国奉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一个副作用。

一个国家对于自己国内的民族基本上都是采取同化的措施的,比如说新加坡,马来西亚,让华人也说英语。果敢要保留自己的中国血统,还是要靠自己的。毕竟大多数的华人即使在国外生活了几代,也会保留自己国家的方言。

如果,果敢人民能够保护好自己的中华文化。既能融入缅甸社会,又能发扬中华传统,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即使他们对于复兴“果敢王国”有想法,也必须建立有足够经济实力的基础上。否则一切都还是妄想。

中缅关系也不算是敌对关系,相对来讲,中缅关系还是属于比较好的国际关系。从大局出发,我们也不可能去挑拨果敢和缅甸的问题。


外语那点事


果敢地区的民众,与我们同根同源。

本来就是一家子。

他们是我们的亲兄弟👬、亲姐妹。

血浓于水。

说汉语、用汉字。

原本如此。

无能清政府,被迫将果敢地区割让给英殖民地当局。

从此属于它邦。

但是,果敢民众,不认这个理。

无论如何也不放弃认祖归宗的梦想

不管风云如何变幻。

一颗华厦人的赤纯之心丝毫未曾改变。

每思此事。

令国人唏嘘滴泪。

不忍目睹。

故,愿果敢民众,安居乐业,心想事成。

#凌远长著#


爱之育之


在靠近中国的民族地区讲汉语的比较多,果敢以前文字和语言都是汉语。用的是人民币,手机用的信号也是中国的,商品卖的也全是中国的。要是你去战前的果敢你绝对不会有你已经出国的错觉,因为你看到的一切和云南边境小镇没什么不一样。

但是八八事件后,由于缅军的进入,如今的果敢渐渐缅化了,缅甸知道统治一个民族最根本的就是从文化上统治。果敢中小学开设了缅文课,现在果敢大街小巷以及各种场合缅文很常见,当然缅甸政府想一下在改变果敢汉族的语言文字没那么容易,估计有个过渡,可能几十年后缅甸果敢就会彻底缅化。

如今果敢分为两个区域,一个就是缅甸政府军控制区域,还一个就是果敢同盟军控制区域。缅甸政府军控制区域比较大,而且是控制着果敢经济较好的地区,比如老街市,在政府军控制区域正在逐步推广缅化。而同盟军控制区域主要是山区,经济相对落后,但这也是果敢汉人坚持汉人传统的最后一块区域。在这块区域还保留着汉语汉字为官方语言,当地学校也会到国内招聘老师过去教学。

还有一个把汉语当成官方语言的就是佤邦,佤邦在民族自治区算是比较大的一块。佤邦官方文字是汉语,学校教的也是汉语,官方机构也和我们国内几乎一致。佤邦和国内几乎无异。佤邦现在是高度自治,有自己的政党,有自己的军队和政府,除了名义上尊奉缅甸政府,其他和一个独立的王国没什么两样。

第三个使用汉语的缅甸地区就是第四特区小勐拉,小勐拉和前两个特区一样,使用汉语汉字。也是高度自治,不过小勐拉实力不算太强,但是人家经济比较好。小勐拉和佤邦关系较好,境内有佤邦驻军,算是一起协防。

其他还有很多缅甸控制的靠近中国的很多城市都使用汉语,不过由于是政府控制区,官方语言还是缅语。不过当地华侨多,使用汉语也比较多


高宗1986


中国经过二战的残酷摧毁后,变得满目疮痍。但是自建国以来,国人自强不息兢兢业业的发展了70年,终于在各方面领域取得优秀成就,举国经济逐渐繁荣,慢慢地崛起。特别是一带一路,给周边国家看到了更多发展希望,使得很多邻国对我们的中文跟人民币越来越重视。而缅甸果敢有一所中学采用中文发布招聘信息,并且使用人民币发送工资,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古时候,缅甸的果敢地区曾属中华王朝管治,后来在1897年,日不落帝国以强悍的武力逼迫大清政府签下《续议滇缅界务条约附款》,使得果敢从清朝割据出去,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但从根源上讲果敢人民还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按地理位置上看,果敢接壤云南,而果敢百姓大部分都是果敢族(华人),总占据90%比例,他们所讲的语言一般是普通话以及云南的地方语言,日常使用的货币是缅甸币跟人民币,特别是使用人民币比较多。后来我国的通信公司给果敢地区提供了手机信号服务,不过座机区号则被编排成云南省临沧区号。

以前果敢地区的领导人是彭家声,在他的领导下果敢人民实行了高度自治。2009年,当地的武装部队被果敢政府军队强制收编,并且撤销掉原来番号,到了在2011年3月底,果敢地区正式被改名为“缅甸掸邦北部果敢自治区”,并且从此由缅甸中央部门负责管治果敢。

现今在缅甸的管治下,果敢地区开始施行各种利于缅甸的政策,其意在去除中国化,其中又以果敢人民接受缅甸文字教育为首要任务。因为果敢自治时期都是采用汉语教书,自从2015年开始,缅甸政府就开始对果敢的一部分小学进行缅语汉语同步教学试验,并且将缅甸语定为主要课程。由于汉语汉字在果敢当地已经根深蒂固,很多教师跟人民依然采用的还是汉语,所以缅甸想推广缅语就只能在汉语的基础上逐渐转型。

以前的果敢地区主要是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后来归由缅甸管治之后,当地很多小学都派遣了教缅甸语文的老师,并且开始不准教师在课程中教授中文。目前果敢自治区的领导官员的所有会议都被换成了用缅甸语开会,在街上的全部商店、公众场所也浮现了缅甸文,这些行动都在预示着中华传统文化将逐渐撤离果敢地区,以后缅甸文化将会变成主流。

所以说,果敢的中学出现用中文撰写的招募信息也不足为奇,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猜测出,缅甸政府虽然大力推广缅甸语教育,但可能部分中小学校还不具备这个条件,所以依旧采用中文教学。另外如果真要全面变成缅甸语的话,那么以前的历史古籍跟教科书与师资人员都要接受大清洗,这对缅甸政府来讲无疑是一项艰巨挑战。

长期以来,果敢地区的百姓人人说在汉语用中文,其流通的人民币也在果敢受到大范围使用。如果想在短时间内,去除这种习惯是很难做到的,特别是早已经流散在果敢百姓手中的人民币,缅甸不可能每一张都回收换成缅甸币。

为此中学给教师发工资,采用的是人民币也属正常。在通信技术方面,果敢地区主要采用的是我国的电信电话以及移动讯号,尽管缅甸的国家电讯正在努力发展缅北地区,但想大规模替换我国 电信通讯,还需要很一大段时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