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子宮肌瘤是怎麼產生的,應該注意些什麼?

已卸載厭倦至極再見


你好我是助你好孕網,很榮幸回答你提出的“吃什麼有助於懷孕?”這個問題以下是個人的見解和經驗:

子宮肌瘤主要是由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而成,其中有少量纖維結締組織作為一種支持組織而存在,故稱為子宮平滑肌瘤,簡稱子宮肌瘤。現代越來越多的女性患有子宮肌瘤,子宮肌瘤是怎樣產生的?

  1、精神因素

  子宮位於下丘腦-垂體-卵巢-子宮性腺軸上,對人體情緒變化非常敏感。抑鬱情緒,會促使雌孕激素分泌不協調,導致子宮肌瘤。現代社會,女性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來自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壓力日益增加,如果不能保持一個樂觀的情緒和平和的心境,過度焦慮與壓抑就容易導致內分泌失調,雌激素分泌量增多,且作用加強,持續時間長,給女性身體健康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2、高雌激素飲食

  外源性雌激素類物質的攝入是誘發子宮肌瘤的一個重要原因,其中高激素飲食首當其衝。目前,市面上充斥著各種高激素含量的食品、藥品和保健品,而很多女性對此類食品並無一個清楚的認識和判斷,大量攝入,勢必會打破體內本來協調的雌激素水平,也成為子宮肌瘤的重要誘因。

  3、長期性生活失調

  長期性生活失調,容易引起激素分泌紊亂,導致盆腔慢性充血,誘發子宮肌瘤。女性如長期性生活得不到高潮,子宮會膨脹,子宮體積增大2-3倍,且不易恢復原狀,給子宮肌瘤的生長提供“土壤”。

  4、肥胖

  近年來研究發現,肥胖與子宮肌瘤的發病率呈正相關的關係,女性每增加10kg體重可增加21%患子宮肌瘤的風險,或每增加1單位體重指數可增加6%患子宮肌瘤的風險。

當出現下列情況時就應該注意,考慮手術治療:

  1、有明顯症狀,特別是月經不調或過多伴有明顯的貧血

  2、子宮肌瘤迅速增大、超出盆腔,或伴有排尿、排便異常者。

  3、子宮肌瘤伴變性同時伴有腹痛者。

  4、子宮肌瘤導致不孕。

  5、心理壓力較大者。

  手術治療子宮肌瘤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子宮切除、開腹肌瘤剔除術、腹腔鏡肌瘤剔除術、宮腔鏡、超聲消融(海扶)。

  平日如何預防子宮肌瘤?

  1.多運動,增強身體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

  2.均衡營養,科學進食,多吃蔬菜和水果。

  3.保持健康樂觀的心態,以維持體內激素分泌的平衡,從而減少子宮肌瘤發生的概率。

  4.避免長時間使用激素,因為子宮肌瘤是激素依賴性腫瘤,過量使用激素會刺激子宮,會增加子宮肌瘤發生的幾率。

  5.作息規律,早睡早起,保證睡眠的充足。


助你好孕網,專注好孕領域,分享孕育知識,讓你少走彎路,歡迎關注,學習更多育兒知識!


助你好孕網


子宮肌瘤,是一種良性腫瘤。在育齡女性中,子宮肌瘤的發病率為25%,隨年齡增大,子宮肌瘤發病率增加,50歲時,子宮肌瘤發生率高達70%~80%。

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子宮肌瘤發病年齡也呈年輕化的趨勢。很多朋友有疑問,發病率這麼高的子宮肌瘤是怎麼產生的?

子宮肌瘤發病因素:

子宮肌瘤發病初期可以完全沒有臨床症狀,她來得如此靜悄悄,以至於得了子宮肌瘤,女性也不知道,因此早期很難被發現。大多數是體檢做相關檢查檢查時才被醫生告知。

除了潛在的遺傳因素外,子宮肌瘤的發生還有如下因素:

1、 未生育,初潮早(<10歲)的小主發生子宮肌瘤風險增加:子宮肌瘤是激素依賴性疾病,高水平的雌激素是子宮肌瘤發病的主要原因。

青春期的小女孩,雌激素水平不高,很少發生子宮肌瘤;絕經後女性激素水平降低,原有的子宮肌瘤會發生萎縮甚至停止生長;另外,行經次數增加、月經失調病史也會增加子宮肌瘤的發病率。

2、體重:子宮肌瘤青睞“胖妹妹”。脂肪過多有可能增加外周雄激素向雌激素轉化。

3、飲食:有研究表明,牛肉等肉類食物有增加子宮肌瘤的發病風險,而食用綠色蔬菜可降低其風險。

4、內科合併症:如高血壓、糖尿病等都會增加患子宮肌瘤的風險。<strong>

子宮肌瘤造訪女性,都有神馬錶現?

1、大多數的子宮肌瘤患者並無症狀,僅在體檢時偶然發現。

2經量增多及經期延長是子宮肌瘤最常見的症狀。多見於大的肌壁間及粘膜下肌瘤,是子宮肌瘤最常見的症狀。長期經量增多可引起貧血,出現身體乏力、心悸等症狀。

3白帶增多。

4子宮前壁下段肌瘤可壓迫膀胱引起尿頻、尿急等症狀;子宮後壁肌瘤可引起下腹墜脹不適、便秘等症狀。

5、急性腹痛:漿膜下肌瘤蒂扭轉可引起急性腹痛;子宮粘膜下肌瘤由宮腔向外排出時也可引起腹痛。

子宮肌瘤患者平時應該注意什麼?

1、 發現了子宮肌瘤,只要沒有不舒服的表現,也不影響懷孕,子宮肌瘤很小,大多數可以觀察,不需要治療。3~6個月複查一次盆腔超聲即可。

2、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時間,早睡早起,不熬夜。

2、經常保持心情舒暢,精神愉悅、不給自己太多的壓力。

3、飲食應該以清淡為主,多吃水果、蔬菜。經期要禁食冷飲、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4、適度的進行身體鍛鍊,如慢跑、散步等。

文獻來源:1、《中華婦產科學》第三版,主編曹澤毅。

2、《婦產科學》第8版,主編謝幸 苟文麗。


付虹醫生


首先,子宮肌瘤是婦科常見的良性腫瘤,那子宮肌瘤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1、體重過於肥胖

  因為脂肪在體內會生成為雌激素,而雌激素會促成子宮肌瘤的發生,有數據證明,女性每超重10公斤,患子宮肌瘤的風險相應增加21%,所以,女性朋友要嚴格控制體重,避免過度肥胖。

  2、飲食不合理

  如果女性朋友在飲食上不夠合理,偏重於肉食或者是偏重於燒烤、醃製、燻煎或者是油炸類食物子宮肌瘤的發病率要比飲食合理的女性要高,維生素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子宮肌層對雌激素的敏感性,對神經內分泌系統有調節作用,特別是維生素c。

  3、多次人工流產

  多次人工流產可刺激子宮,導致子宮肌瘤的發生,所以,女性朋友要做好避孕措施,服用避孕藥年齡較早的女性,患子宮肌瘤的概率會相對較高。

<strong>

 子宮肌瘤患者平時生活中應該注意哪些呢?

一、多吃蔬菜、水果,少食辛辣食品。

  二、防止過度疲勞,經期尤須注意休息,另外要注意保持外陰清潔、乾燥,內褲宜寬大。若白帶過多,應注意隨時沖洗外陰。

  

  三、如果月經量過多,要多吃富含鐵質的食物,以防缺鐵性貧血。

  四、不要額外攝取雌激素,絕經以後尤應注意,以免子宮肌瘤長大。

  五、確診為子宮肌瘤後,應定期到醫院檢查。如肌瘤增大緩慢或未曾增大,可半年複查1次;如增大明顯,則應考慮手術治療,以免嚴重出血或壓迫腹腔臟器。

關愛女性,關注女性健康生活!

如果你有婦科方面的問題,想了解更多關於女性健康或者有關於私護方面的疑問,可以添加我微信好友 幫你解答。

或通過頭條號私信,回覆(私護)或者(婦科)直接獲取健康秘笈哦!


女性健康指導王老師


近年來,子宮肌瘤患者越來越多了。子宮肌瘤是女性常見的良性腫瘤,不會傳染,常見於生育年齡的女性到四十多歲的女性,對於絕經期婦女來說子宮肌瘤一般會停止生長,有的甚至會萎縮。一般認為,子宮肌瘤跟長期雌激素水平有關。例如巢功能旺盛的生育期婦女、孕婦,體內雌激素水平高,子宮肌瘤的患病率相對的比較高,肌瘤也會容易隨之增大。而絕經期婦女雌激素水平下降,所以肌瘤一般會停止生長,甚至萎縮,不用進行手術處理。

另外,未育、性生活紊亂、體重偏高也有較高的風險患子宮肌瘤。未生育時,卵巢功能較為旺盛,體內的雌激素水平高,增加罹患子宮肌瘤的風險。性生活紊亂、放縱,或未成年便陸續有性生活,宮頸糜爛、子宮肌瘤的風險提高。對於偏胖女性,脂肪太多,增加了外周雄激素向雌激素轉化可能而患上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按照不同的生長位置大致分為三類,一類是在子宮壁生長的肌壁間肌瘤,一類是在子宮腔裡生長的粘膜下肌瘤,還有一類是在子宮外生長的漿膜下肌瘤。子宮肌瘤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受孕、胚胎髮育,所以子宮肌瘤患者應該結合肌瘤大小、位置、有無生育要求等等在醫生的指導下看看是否需要手術、採用哪種手術方式。建議各位女性定期體檢,做子宮B超,查看有無子宮肌瘤。

指導專家:張秀榮,副主任醫師,山東省婦幼保健院中醫科主任。

從事中西醫結合臨床工作28年,中華中醫藥學會婦科專業委員會委員,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婦科、產科常見病及多發病。


醫聯媒體


子宮肌瘤主要由子宮平滑肌細胞和纖維結締組織組成。主要以子宮平滑肌細胞為主要組織增生,與少量纖維結締組織共同形成支持組織。

目前,子宮肌瘤的病因尚不清楚,主要與雌激素和孕酮的分泌有關,激素水平可影響肌瘤的生長變化。因此,子宮肌瘤一般發生在育齡婦女,絕經後激素水平下降,肌瘤也會萎縮。

首先,在生活中,飲食應該是清淡飲食,不要吃太多富含激素的食物。例如,豆類、穀物、小麥、黑米、一些水果和蔬菜,特別是富含大豆和大豆製品的食品,這類食品含有更多的激素,應儘量少吃。

另外,要保持穩定的心情,不要每天因為腫瘤而害怕,這不利於疾病的發展。

其次,子宮肌瘤最主要的是觀察其直徑是否會影響正常生活。超聲檢查可定期觀察肌瘤的大小變化,如果肌瘤直徑小,不影響日常生活,只需要定期隨訪,如果B超提示肌瘤明顯增大,同時影響生活條件,應該尋求醫療。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後,可查看更多醫師解答或免費向醫師提問】


平安好醫生官方號


從字面上看,子宮肌瘤就是指長在子宮肌層的腫瘤,是一種良性腫瘤,患者通常為30~50歲的育齡期女性。有資料顯示,在35歲以上婦女中,每4~5人就有1人患有子宮肌瘤,只不過有些人症狀不明顯,沒有被診斷出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發病年齡呈年輕化的趨勢。

迄今為止,子宮肌瘤的發病原因仍未完全明瞭。但絕大多數學者認為與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水平有關,高水平的雌激素持續刺激是子宮肌瘤發生的主要原因。青春期及青春前期的女孩,雌激素水平不高或波動,則很少發生子宮肌瘤;絕經期婦女,因雌激素水平降低,則原有的子宮肌瘤會發生萎縮甚至停止生長。因某種原因切除卵巢的婦女,原有的子宮肌瘤會停止生長、發生萎縮;但是,如果服用雌激素,肌瘤大小會恢復,甚至會長出新的肌瘤。

子宮肌瘤發病初期非常隱蔽,可以完全沒有臨床症狀,因此早期很難被發現,大多數是體檢時做婦科B超或盆腔檢查時才被醫生告知。有無症狀取決於子宮肌瘤的部位和大小。

雖說子宮肌瘤是良性腫瘤(惡變率不到 1%),但也需要根據肌瘤實際情況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如果肌瘤不大(直徑<5 cm)且沒有明顯症狀的,或是已鄰近絕經期的可以不用治療,可3~6個月定期婦科B超及婦科檢查隨訪。同時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激素藥物(米非司酮片:一般是從月經來潮第1 天起開始服用米非司酮10~12.5 毫克,每日晚飯後1 次,連續服用3 個月為一療程。子宮肌瘤體積治療後平均縮小41%-54%,有效率達92%。)或是中成藥,如桂枝茯苓丸、大黃蟄蟲丸、消瘤片等活血化瘀,緩消癮塊。若期間肌瘤增大(直徑>5 cm),增長速度較快,同時出現月經量多,壓迫症狀明顯時,可隨時考慮手術治療。

子宮肌瘤發病率和複發率都比較高,那麼它可以預防嗎?很遺憾,從嚴格意義上說,目前還不能。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從日常飲食上加以控制.減少子宮肌瘤的發病可能。一般說來,易患人群應禁食桂圓、紅棗、阿膠、蜂王漿等熱性、凝血性和含激素成分的食品和保健品,以減少雌激素的攝人,從而抑制子宮肌瘤的生長。飲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及飲料。可多吃五穀雜糧及一些海藻類食物,如紫菜、海帶、裙帶菜等。


一起聊基因


子宮肌瘤主要是由子宮平滑肌細胞、纖維結締組織共同組成。主要是子宮內平滑肌細胞作為主要組織增生,以及少量的纖維結締組織為支持組織共同形成的。子宮肌瘤的產生目前原因並不明瞭,主要與機體分泌的雌孕激素有關,激素水平可影響肌瘤的生長變化。所以子宮肌瘤一般多出現於育齡期婦女,更年期後隨著激素水平下降,肌瘤也會有所縮小。

首先,在生活上,在飲食上要清淡飲食,不宜過多食用富含激素的食物。例如豆類、穀類、小麥、黑米、某些水果和蔬菜,特別是富含於大豆及豆製品,這類食物多含有較多激素,應儘可能少吃。另外要保持心情的平穩,切勿因為患上了腫瘤就每天擔驚受怕,這樣不利於疾病的發展。其次,子宮肌瘤最主要的是觀察肌瘤的直徑大小和是否會影響正常生活。可以定期做B超檢查,觀察肌瘤的大小由於變化,如果肌瘤直徑小且不會影響日常生活的話,只需要隔一段時間進行隨訪,如果B超提示肌瘤增大明顯,同時影響到生活情況,應該就醫綜合治療。


劉華放大夫


【子宮肌瘤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7a1a0000b7f13e9b3cc9\

醫學微視


子宮肌瘤是婦科常見的良性腫瘤,時至今日,子宮肌瘤的發病機制和啟動因子均尚未完全明確,根據現有研究顯示:年齡、人工流產次數、卵巢囊腫、附件炎等都是子宮肌瘤可能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

首先,30-50歲的育齡期婦女是該病的高發群體,青春期前的女性較少見,而原來患有子宮肌瘤的婦女在絕經後則會出現肌瘤縮小的現象,這一系列均表明子宮肌瘤的發生可能與其激素水平較高有關。

其次,人工流產次數與子宮肌瘤的發生呈正相關 , 流產術後的修復過程和感染因素可能喚醒子宮肌層間靜止的肌瘤細胞,隨著人流次數的增加,子宮肌瘤的患病率也會增加。另外 ,許多臨床工作者注意到子宮肌瘤患者多伴發各種婦科炎症,有學者研究表明:宮頸炎、附件炎、子宮內膜炎等與子宮肌瘤的發生同樣存在正性相關。

最後,子宮肌瘤的發病還與肥胖、情緒、飲食習慣等有密切關係,研究發現肥胖、情緒抑鬱的人更容易合成雌激素,從而增加子宮肌瘤的患病機率。

正因為子宮肌瘤發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確,生活中如何預防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預防子宮肌瘤的發生:

1、注意避孕,嚴防人流傷害;

2、注意保持外陰清潔,預防炎症侵襲;

3、房事有度、杜絕不潔性生活;

4、控制體重、加強鍛鍊,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

5、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學會自我調節負面情緒;

6、少吃過於寒涼的食物,尤其是月經期間;

7、定期進行婦科體檢,早發現、早治療;

8、戒菸、戒酒,養成規律的作息時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9、合理飲食、保證營養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食辛辣刺激之品;

10、建議多用熱水泡腳,促進血液循環。


不孕科嚴偉醫生


子宮肌瘤是婦科常見的良性腫瘤,時至今日,子宮肌瘤的發病機制和啟動因子均尚未完全明確,根據現有研究顯示:年齡、人工流產次數、卵巢囊腫、附件炎等都是子宮肌瘤可能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

首先,30-50歲的育齡期婦女是該病的高發群體,青春期前的女性較少見,而原來患有子宮肌瘤的婦女在絕經後則會出現肌瘤縮小的現象,這一系列均表明子宮肌瘤的發生可能與其激素水平較高有關。其次,人工流產次數與子宮肌瘤的發生呈正相關 , 流產術後的修復過程和感染因素可能喚醒子宮肌層間靜止的肌瘤細胞,隨著人流次數的增加,子宮肌瘤的患病率也會增加。另外 ,許多臨床工作者注意到子宮肌瘤患者多伴發各種婦科炎症,有學者研究表明:宮頸炎、附件炎、子宮內膜炎等與子宮肌瘤的發生同樣存在正性相關。最後,子宮肌瘤的發病還與肥胖、情緒、飲食習慣等有密切關係,研究發現肥胖、情緒抑鬱的人更容易合成雌激素,從而增加子宮肌瘤的患病機率。

正因為子宮肌瘤發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確,生活中如何預防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預防子宮肌瘤的發生:1、注意避孕,嚴防人流傷害;2、注意保持外陰清潔,預防炎症侵襲;3、房事有度、杜絕不潔性生活;4、控制體重、加強鍛鍊,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5、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學會自我調節負面情緒;6、少吃過於寒涼的食物,尤其是月經期間;7、定期進行婦科體檢,早發現、早治療;8、戒菸、戒酒,養成規律的作息時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9、合理飲食、保證營養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食辛辣刺激之品;10、建議多用熱水泡腳,促進血液循環。

本期答主:周師師,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