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应该怎么用药?

tjt汤汤


您好,我是一名主管药师,执业药师,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关注,您的关注是我持续前进的动力。有任何用药方面的问题,请留言或者私信,必定回复!!


首先明确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血糖升高的原因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其生物效应降低(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发病原因较多,与遗传、环境、自身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或缺失以及肥胖等都可能相关。

糖尿病病因分类

糖尿病一般可分为Ⅰ 型糖尿病和Ⅱ 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与遗传有关)。其中Ⅰ 型糖尿病和Ⅱ 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较为常见。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以Ⅰ 型为主,但儿童和青少年Ⅱ型糖尿病发病率在逐年上升。Ⅱ型糖尿病多见于成人。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和控制目标

典型的糖尿病临床症状有“三多一少”,即吃得多,喝的多,尿多,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但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有这些症状。

糖尿病并发症较多,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脱水,意识障碍,出汗,心悸,震颤,抽搐甚至昏迷等。慢性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可致失明),糖尿病肾病,卒中,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神经病变(严重者可致截肢)等。

控制目标:空腹血糖4.4-7.0,非空腹血糖<10.0,血压<130/80。

重点来了:糖尿病用药

Ⅰ 型糖尿病以外源性胰岛素治疗为主,较少用口服降糖药。妊娠糖尿病避免使用口服降糖药,如果通过饮食治疗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再使用外源性胰岛素。

Ⅱ型糖尿病治疗路径为生活方式干预+口服降糖药,若治疗不理想,则治疗方案改为多次胰岛素治疗。

口服降糖药有以下几种:

双胍类(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

磺脲类和格列奈类(促进胰岛素分泌);

TZDs(改善胰岛素抵抗);

α-糖苷酶抑制剂(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的消化吸收);

SGLT2(通过减少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来增加肾脏葡萄糖的排出);

DPP-4抑制剂(通过减少体内GLP-1的分解、增加GLP-1浓度从而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具体应用如下所述。

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是单药治疗的首选。单独使用不导致低血糖,尤其适用于肥胖患者。长期使用可减少肠道维生素B12的吸收。禁用于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缺氧或接受大手术的患者。使用碘化造影剂时,应暂停使用二甲双胍。进食时或餐后服。

磺脲类药物

如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和格列喹酮等。使用不当可导致低血糖,副作用是体重增加。

TZDs

如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单独使用时不导致低血糖。不良反应为体重增加和水肿。有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以上)、活动性肝病或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2.5倍及严重骨质疏松和有骨折病史的患者应禁用本类药物。

格列奈类

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和米格列奈,需在餐前即刻服用。格列奈类不良反应是低血糖和体重增加。此类药物半衰期短,需要再餐即刻服用,肾功能不全患者也适用。

α-糖苷酶抑制剂

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等。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如腹胀、排气等。单独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通常不会发生低血糖,如果出现低血糖可服用葡萄糖或蜂蜜。

DPP-4抑制剂

如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利格列汀和阿格列汀等。单独使用DPP-4抑制剂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减少使用剂量。

SGLT2抑制剂

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和卡格列净等。SGLT2抑制剂疗效与二甲双胍相当,适用于伴有心血管高风险的Ⅱ型糖尿病患者。SGLT2抑制剂单独使用时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须减量使用,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不建议使用。此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为生殖泌尿道感染。

Ⅱ型糖尿病需要多种治疗手段联合,其基础治疗措施是生活方式的干预,贯穿糖尿病治疗的始终。单纯的生活干预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话,开始单药治疗。仍为达标,则可以进行二联治疗,甚至是三联治疗。如三联治疗控制血糖仍不达标,则应将治疗方案调整为多次胰岛素治疗。

给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建议。

维持健康体重,体重者减肥,体轻者增加营养。饮食不推荐食用反式脂肪酸,多食用单不饱和脂肪酸,减少胆固醇摄入,低糖,低钠饮食,多食用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不推荐饮酒和吸烟。每周至少150min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减少坐姿时间。


仁心药师


说到“糖尿病”,想必大家都不会觉得陌生,因为现在这类人群非常多,而且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似乎对于这种疾病,还是没有很好的治疗手段,只有一些药物可以发挥暂时控制的效果。但是,仅仅是对药物进行依赖,还远远不够的,因为很多人患上糖尿病的时候,还是处于很年轻的阶段,这就意味着还要继续使用降糖药物很多年。所以,当真的遇见糖尿病之后,即使是用药也要注意一些原则,这3点常识,大家必须牢记于心。

1.按照体型给药

虽然都是用来降糖的,但是不同的人群,可能在使用药物的时候,也必须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有的人需要大剂量,有的人需要小剂量,还有的人需要长效,有的人需要短效,等等。这样就意味着,怎样去判断给药给多少,其实很简单,就是根据患者的体型,如果是体型比较偏胖者,则在给药的时候,就需要大剂量的进行,另外随着疾病的进展,如果病情得到了暂时的缓解和控制,可能就需要减量了。对于体型较瘦的,那么在使用药物的时候,刚开始的剂量也就相对要少一些。

2.按照分型给药

虽然都是糖尿病,但是不同的人,可能所患的类型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可能是I型,还有的人可能是II型,所以针对不同的类型,在使用药物的时候,也是有选择的,如果错用了药物,而对不同的类型进行治疗,有时候可能还会适得其反。所以,在决定使用药物治疗之前,先必须弄清楚自己的情况,到底是I型还是II型,然后再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3.按照药性给药

什么是“药物”,说的通俗一些,就是药物的性能,对于一些药物,由于其性能比较强,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能就需要先从小剂量开始,这样发挥的效果会相对持久一些,如果刚开始就大剂量,这样反而会降糖太厉害,对身体反而没有好处。所以说,根据药物的性质给药,其实也是根据药效给药,结合不同患者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才是长久之计!


熊猫医学


定期体检并遵医嘱,

糖尿病人的自我健康管理需要结合药物+饮食+运动+自我健康为一体,而不是单靠药物控制。

用药:(1)双胍类;

(2)促胰岛素分泌的:磺脲类、格列奈类、DPP-4 抑制剂和 GLP-1 受体激动剂;磺脲类是直接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名带格列),格列奈类是除了磺脲类唯一一类直接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名带格列奈)。

(3)抑制吸收阻断重吸收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 SGLT 抑制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抑制小肠对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

(4)胰岛素;不用多说。

(5)其他:噻唑烷二酮类、胆汁酸螯合剂、多巴胺-2 激动剂。其他里面的噻唑烷二酮类名字都有列酮,溴隐亭和 XX 列酮都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其中低血糖风险较高的是磺脲类和格列奈类,不难记,因为都是直接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而 DPP-4抑制剂、GLP-1 受体激动剂都是间接的。

糖人在体检时医生会三令五申要求用药与饮食和运动相结合来控制血糖。

饮食中要做到谷物为主,升糖指数高的食物尽量不要吃或少吃,可控制餐后血糖的升高。

对补充适当的营养素来减缓并发症,糖尿病综合症共有100多种疾病相关,包括脏器官器质病变,循环系统病变等,表现为视力、心力衰竭、浮肿、消瘦、皮肤干燥、无力等,药物控制的同时需要补充维生素B族和E辅助机体代谢,早晚各口服3克线油灵芝孢子粉,其含有的硒、铬灵芝多糖、氨基酸等有效成分均高于普通灵芝孢子粉及其他食物,可保护心肌、抗氧化并刺激胰岛素分泌,控制血糖血压的升高,还可修复损伤的细胞,提升身体抗氧化能力减缓并发症的发生,

餐后合理安排运动,每日运动30分钟以上消耗多余热量并保持身体健康体重,愉悦心情。


健康管理师了


您好。


糖尿病患者应该严格遵医嘱用药。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中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障碍和胰岛素抵抗,或者两者同时存在引起的。时间久了就容易导致多系统损害,特别是眼、肾、神经、心脑以及血管组织的功能缺陷及衰竭。


那如何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呢?



糖尿病“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症状者,同时血糖检测结果符合以下一条件者;或无“三多一少”症状,但是血糖检测结果符合以下任两个条件者,都可诊断为糖尿病。


1. 空腹血糖≥7.0mmol(一般要求空腹大于八小时以上);


2. 餐后2小时血糖或随机血糖≥11.1mmol/L;


3. 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11.1mmol/L。


一旦确诊糖尿病,一方面要严格遵医嘱用药;另一方面也要规范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1. 饮食上在保证总热量平衡的前提下,采取少量多餐,多吃含纤维素较高的粗粮、麦胚、豆类以及蔬菜等。


2. 睡眠对血糖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睡眠过多或过少都可以增加患者的食欲以及对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渴望。


3. 凡是身体状况允许的老年人均应该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但是一定要量力而行,切忌一味追求运动量,而忘记了运动的初衷。


4. 日常生活中也要尽可能避免碰上和擦伤。因为糖尿病会引发感染的风险,并会减缓伤口愈合。所以,即使是简单的割伤和擦伤也要快速进行处理。


最后,糖尿病患者还需要定期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测,身体有任何异样感受需要及时向医生反馈。


欣康


糖尿病患者应该遵医嘱用药,如果出现患有其他疾病需要药物治疗时,应提前告知主治医师自己患有糖尿病。如果正在服用其他并发疾病的治疗药物,在开有关糖尿病治疗的药物时,应该告知主治医师你目前所服用的药物。

有点绕,通俗地讲就是你身体所患的其他疾病的治疗药物有可能与糖尿病的治疗药物存在相互作用,所以如果有其他疾病并且在服用药物,应当让医生知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