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胜老地名里的记忆与乡愁

东胜老地名里的记忆与乡愁

作者/张戈

东胜老地名里的记忆与乡愁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记忆。

东胜老地名里的记忆与乡愁

老东胜全貌

离开家乡17年,城市发展飞速,城乡面貌巨变,但我还是习惯于或者是仅仅能叫出一些地方的老地名,这是鄂尔多斯这座城市留给我最深刻的记忆。

东胜老地名里的记忆与乡愁

百货大楼

每次回家,几个要好的同学都会约我小聚,订完餐厅后,都会认真给我描述一番地理位置:就在西苑新村附近、二百货后身、职高对面、民生市场路边、金元城旁边……费尽全力、绞尽脑汁描绘我印象中熟悉的方位,而每当听到这些地名后,往往之前满脑子疑云的我瞬时豁然开朗,笑着回答:这下知道啦,不见不散哈!最担心的聚会地点是在铁西,之前这儿完全是一片荒山,印象中从不涉足,根本没有熟悉的地名可以参考,所以每次来铁西聚会,都得顺便微信发个位置给我,康巴什就更是如此。

东胜老地名里的记忆与乡愁

民生市场

地名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文化载体,记录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民族的变迁与融合、人类生活环境的发展变化,有着丰富的历史、地理、语言、经济、民族、社会等科学内涵,是最能体现一个地方人文底蕴的地理信息。特别是一些老地名,有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有事过境迁的烟雨沧桑,是城市变迁的刻痕印记。充满韵味的老地名,承载的不仅仅是城市的历史,还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和乡愁。

东胜老地名里的记忆与乡愁

现在的东胜

随着这些年城市的快速发展变迁,一个个新的住宅小区和商务楼宇拔地而起,公交站名等很多地名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之前城市的近郊,从菜地、荒山逐步发展成为主城区,好多地方既熟悉又陌生,虽然生活上带来一些不便,心里却多出了许多自豪。随着改革发展,鄂尔多斯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新地名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新建筑拔地而起,越来越多的新面孔逐渐涌入,过去的“羊场壕”看不到了,“三公里”不再遥远了,飞机场的那边大空地早就高楼林立了。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发展欣欣向荣,为此,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鄂尔多斯人,感到由衷的高兴。

东胜老地名里的记忆与乡愁

现在的东胜

城市中的老地名,记录着我们曾经的日常生活,是永恒的城市记忆,是保存城市历史文化信息的一片片书签。随着城市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新老地名的交替。虽然地名交替,但文化不会“失忆”,尊重城市历史,延续城市文脉,留住这座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鄂尔多斯的城市精神将会充分体现,城市特色将会充分展现,城市魅力将会充分提升。

希望我们的城市的记忆永留,让每一个异乡游子,不论在哪里,都能找得到回家的路。

东胜老地名里的记忆与乡愁

张戈

张戈,男,1984年出生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北财经大学法律硕士,现供职于中共大连市委办公室,主要从事综合文稿和新闻报道等相关政务服务工作。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最鄂尔多斯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