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种方法打窝,想不“爆护”都难啊

大家都知道,钓鱼是人和鱼之间互相斗智斗勇、耗费精力体力的运动。既然需要斗智,就应该精心计策,巧妙出招,方能把鱼钩上岸来。在这项比智慧、拼耐力的游戏过程中,撒饵打窝是必不可少的克鱼制胜环节,也是钓获成功的前提条件。在这里和大家聊一聊钓鱼打窝诱鱼的那点事。

用这种方法打窝,想不“爆护”都难啊

一、什么是打窝?为什么要打窝?

打窝就是在确定垂钓的地点后,在浮漂露出水面的周围撒饵做窝,俗称“打窝”也叫“撒窝”。打窝的目的是利用诱饵的颜色、味道,引起鱼儿的注意,使更多的鱼集中到窝点之内,然后投竿垂钓,这样就会有效地提高做钓的中鱼率,让你满载而归。

二、打窝地点的选择

当垂钓点的窝位选择好后,不能只凭水面表像就贸然投下诱饵。一定要先对窝位进行必要的测试,探明水底是否平整,有无杂草、树根、乱石头等物,以免刮底。还要注意水下是否有暗流,钓点上方是否有高压线等危险存在,做钓者身后是否有树木等物体影响扬竿等等。确定这些麻烦都排除之后,方可定夺是否在此打窝。

用这种方法打窝,想不“爆护”都难啊

三、打窝诱饵的选择

现在市场上用来打窝的锈饵用五花八门,就其形态而言,大体为粉末状和颗粒状两种。一般说来,粉末状饵料用来引起鱼儿的嗅觉,使其逐味而至;颗粒诱饵用来触动鱼儿的视觉,随影而来,实际做钓时最好两者兼而有之,混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原因很简单,如果只是用粉末状的诱饵,鱼到窝位后只闻其味而寻不到实际的食物,转悠两圈就会离开;若只有颗粒状的诱饵,量少了,鱼儿们游过来抢食,转眼就没了。要是投多了,鱼儿们吃饱了就溜之乎也。结果都不能达到使鱼儿长久停留在钓窝周围的目的,也就难以充分发挥打窝诱鱼的作用了。

因此,在诱饵中既有粉末状的饵料,撒到水中会立即雾化并把味道扩散到鱼窝四周,迷惑更多的鱼儿纷至沓来。更重要的是还要让寻味而来的鱼儿得到一些颗粒饵料,但又总觉得食而不饱,方能让鱼儿们在鱼窝内恋恋不舍地游来游去,从而增加咬钩的机会,提高上钩率。

用这种方法打窝,想不“爆护”都难啊

(一)根据做钓的水域而定

我们做钓一般在江、河、湖、泊做钓,每一处水域的水色、水质、水底泥质等情况千差万别,要根据钓点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诱饵打窝。总的原则是:水浅则量少,水深则量大。水清则味轻,水混则味浓。

例如:做钓的水域能见度较低,水底淤泥深或在水草较多的地方做窝子,一般使用目标大些的饵料,或者味型较重底饵为佳。如果,如果水深在一米以内,可以直接用打窝器投下颗粒诱饵做窝;如果是水深3米以上时,则要把混合饵料做成拳头大小的粉团成群投入,方可顺利落入理想的水底窝点出,产生实际效果。

用这种方法打窝,想不“爆护”都难啊

(二)根据目标鱼的口味而定

不同种类的鱼口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喜欢浓,有的喜欢淡。比如:鲫鱼比较嘴馋,遇到甜味、香味的饵料,会毫无顾忌地抢食。因此,打窝时经常加入一些味道比较浓烈的商品饵,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让鲫鱼成群集结,让你连杆不断。而鲤鱼相对比较要矜持得多了,所以做钓鲤鱼经常用豆饼、小鸡饲料等味道较清淡的饵料做窝,往往效果会更好一些。故此,在投饵做窝时,使用的窝饵选料要投“鱼”所好,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根据目标鱼的大小而定

用这种方法打窝,想不“爆护”都难啊

做窝时,还要根据所钓的目标鱼的大小,使用的颗粒诱饵的大小也要做出相应变化。例如,在做钓鲫鱼和体型较小的鲤鱼时,以用小米、碎米、大米之类散碎粒即可。如果想钓体型较大的鲤鱼、青鱼等,就应该使用玉米粒、小的薯块、豆饼块、螺丝等物进行打窝,才能起到明显的效果。

三、回避几种错误的打窝方式

我们在做钓的时候,经常看到一些初入钓行的朋友,在做钓的过程中,打窝的饵料没少用,力气也没少费,折腾了半却得不到令人满意的鱼获,大多是因为打窝方式的不正确。这里列举几种错误的打窝方式,看看你是否也在如此使用呢?

(一)天女散花式

有的钓友在做钓之前,不管钓什么鱼,不管水的深浅,也不管风向如何,更不管钓点的远近,抓几把酒米或者颗粒,天女散花一般地向水里撒去。仔细想一想偌大的水域,你抛下的几把颗粒饵料,能有几粒真正落到钓点呢?这种打窝的方法和不打窝没有什么区别。

(二)投掷炸弹式

也有的钓鱼人上来就打重窝,不管三七二十一把饵料攥成大团,“哐哐”往钓点砸去,如同抛掷炸弹一样声震四方,即使窝点附近本来就有鱼,“哐哐”的声响也让鱼儿受到惊吓,慌忙四散逃跑。像白条、麦穗这种鱼被惊跑后,过一会就能再回来。但鲫鱼、鲤鱼这类胆小的鱼种,想要再把它们召回窝子,恐怕就不会是一时半晌的事情了。

三)疯狂重窝式

千万钓鱼者认为:“要想鱼上岸,全凭粮食换”,他们认为要想钓到大鱼就一定要打重窝,动不动就用脸盆打窝,用塑料桶打窝,有甚者干脆成麻袋地把窝料倾泻到钓点。随后,在钓点附近搭起来帐篷,驻扎几个人日夜坚守。其不知过多的窝料被投放到水底,鱼儿一时又吃不完,就会发霉变臭,鱼群闻到就会避而远之,不敢靠近,造成“臭窝”的现象,结果适得其反。

用这种方法打窝,想不“爆护”都难啊

四、撒饵做窝的正确方法

在垂钓过程中,每个钓鱼人做钓的习惯各有不同,打窝的方法也就五花八门。但万变不离其宗,总结起来也是有规律可循,这里给初学钓鱼的朋友们介绍几种比较简单有效的打窝方法:

(一)直线打窝法

即把诱饵从钓位向前远撒至3—5米,与做钓者正前方形成一条直线区域。这种打窝的方式比较方便快捷,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引诱鱼群聚来。钓者即可钓远,也可钓近,即可沉底钓,也可打浮。垂钓时可以在三、五米的直线区间内自由转换。但是,缺点是耗费诱饵较多,鱼儿来得很快,去得也快。

(二)单点叠加打窝法

用这种方法打窝,想不“爆护”都难啊

这种方法要求投饵把握好一定的准度,一般用打窝器把诱饵撒到浮漂下方水域,大体集中在一个点上。把诱饵堆集在一起,层层叠加地高出于水底,容易而使鱼发现而来觅食。此法多用在鱼群密集的养鱼池塘、水草丛生的草洞中。优势在于所撒诱饵少,又可以使鱼儿集中到一点争抢进食,往往形成连口的现象,这种方法尤其适用於初学垂钓者。但美中不足的是,一旦跑了一条大鱼,就会惊动全窝,吓得窝内的鱼儿受四散逃走,造成炸窝的现象。

(三)梅花形打窝法

用这种方法打窝,想不“爆护”都难啊

以浮漂为中心,用打窝器在垂钓水面同时打四、五个窝点,彼此距离各约半米左右,与浮漂所在的中心窝点形成一个梅花形。这样窝前后左右、中心均可钓,鱼群密集,上钩率高。及时在一个窝里跑了鱼之后,鱼群不易惊散,在其他窝子依旧酣然用餐。这种窝子的优点显而易见,可使用双竿或者三只竿同时做钓都绰绰有余。

(三)扇形作窝法

用这种方法打窝,想不“爆护”都难啊

以垂钓者为原点,向前方水域抛竿所致的地方,用打窝器同时做下几个窝料点,形成一个扇形。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多把鱼竿同时做钓,即使某个点位没有鱼,其他的点位也可以有鱼儿上钩,可以有效地避免“空军”的现象。

(四)移动打窝法

用这种方法打窝,想不“爆护”都难啊

就是用豆饼或菜籽饼、花生饼一类的块状诱饵,切成十几厘米见方的饼块,用纱网包裹或在中间戳一个小洞,栓好一条长长的的细绳。饼块被投放到窝点处,漫漫地溶化,层层地剥落,引来鱼儿争抢啃食,却又不可能很快吃完,这样,鱼会越聚越多,持久不去。如果鱼情不理想,需要转移钓点时,只须拉线取出剩余的豆饵料,移动到其他新的钓点即可。它的优点是钓点集中,节约诱饵。其缺点是钓到大鱼后,钩容易带到纱网或绳线上,有碍垂钓。因此,一般使用单钩做钓。

(五)抽饵做窝

用这种方法打窝,想不“爆护”都难啊

做钓时,直接用鱼钩带上大一些的拉饵团(也可以带上散炮),在窝点内连续抽上几竿,使得拉饵团迅速散落雾化开去。散落水底的拉饵团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引起鱼儿的注意,迅速聚拢过来争抢撕扯拉饵团,又形成更大的雾化带,浓烈的拉饵味道就四散到更远处,招来的鱼儿自然就越聚越多。如此反复地抽上数竿,诱窝也就形成了。

这种抽饵做窝方式,聚鱼速度较快,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周边的鱼儿招致窝内。缺点是这种方法比较浪费饵料,特别是白天用拉饵抽窝时,会招来很多的小杂鱼闹窝,饵料不易落到水底,很难钓到水下的底层鱼。所以,此方法一般建议在晚上使用,等到小杂鱼归去休息之后,再用拉饵抽窝,效果会更加理想。

五、鱼窝做好之后还要适当的补窝

在做钓的整个过程中,不是打一次窝料就万事大吉了,随着时间的流逝,窝内饵料的量逐渐在减少,留在窝内的鱼儿也越来越少,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应该及时补撒诱饵,俗称补窝。补窝时要应注以下几点:

(一)补窝的动作要轻

轻是指整个补窝时的动作要放轻,包括走路、讲话、饵料入水等声音要尽量小一些,因为此时可能窝子里及周围还有鱼,如果补窝的动静太大,会惊走鱼儿。特别是在晚上,想要钓大个体的鱼,更要保持安静为宜。

(二)补窝的饵量要少

少是指补撒的诱饵应相对比第一次下窝的数量少,如果是颗粒状的饵料,每一次补上十粒即可。因为有的鱼儿已在窝里吃得半饱不饱,意犹未尽。如再多撒饵,鱼吃饱了肚子肯定会溜之乎也,造成鱼儿忽然停口的现象。

(三)补窝的次数要勤

勤是指为了能让鱼儿留在窝内,并不断咬钩,补饵的次数还要多一些,每当鱼儿咬钩的频率减缓时就要及时地补窝。因为窝内鱼儿的数量越钓越少,千万不要等到窝内的鱼儿都钓光来再去补窝。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颗粒饵料入水的声音,对鱼儿是一种声音刺激。特别是在鱼池、黑坑做钓,平时鱼儿们听到投撒饵料的声音时,就如同听到了开饭命令,快速聚集过来就争抢饵料,已经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所以勤补饵料,可刺激鱼儿不断进窝,让你连竿不断。

总之,打窝是钓鱼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关系到最后的渔获。只要我们细心揣磨其中的小技巧,运用得法,就会让你的鱼获连连,“爆户”而归的。

用这种方法打窝,想不“爆护”都难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