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首单27块5到日均交易9000万元 最懂“吃货”的准独角兽原来就在成都……

从首单27块5到日均交易9000万元 最懂“吃货”的准独角兽原来就在成都……

如何定义农业?

没错,它是一个随伴人类诞生,就如影随形的亘古话题。

那么,农业是什么?

在当今用科技预见未来的时代,要回答这个问题,似乎已不是一个简单的命题。随着科学技术赋能农业发展,农业早已脱离了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科学技术“播种”于田间地头,现代农业早已从“靠天吃饭”变成“知天而作”

而这个与所有个体都休戚相关的“舌尖上的产业”,也成为了创新逐梦的创业者们,不约而同关注的“刚需”方向。

他们将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植入”这个看似传统、实则可塑性极强的领域,颠覆着“习以为常”,重新定义着“农业”二字所延伸的认知与边界……

热爱一件事情,到底是什么感觉?

是你一睁开眼

就因为马上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满心欢喜

专注一件事情

到底能收拾怎么样的成果?

因为对梦想的专注

才会在追梦这条路上风雨兼程

你所热爱的事,你所专注的事

正是会让你成功的事

一百个成都创业故事

书写对这座城市的一百种热爱

致敬每一个不服输的灵魂、每一个专注自己梦想的追梦人,成都市科学技术局联合网易新闻四川,特别推出网易公开课系列——《科技追梦人》,让创新创业的主角们,站在聚光灯下,讲述那些关于梦想、关于奋斗、关于成都的创新故事。

《科技追梦人》第三期继续开讲,这次我们对话的是热爱美食、热爱成都,专注创新,将创业做到极致的“源本生鲜”创始人、CEO徐晓晨。

从首单27块5到日均交易9000万元 最懂“吃货”的准独角兽原来就在成都……


从首单27块5到日均交易9000万元 最懂“吃货”的准独角兽原来就在成都……

从首单27块5到日均交易9000万元 最懂“吃货”的准独角兽原来就在成都……

他毕业于北航计算机专业,是中国最早一批的电商入局者,两年便做到了EBAY超级大卖家;

他亲历了全球电商发展的辉煌时代,见证了产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也一直在等待自己的创业机会;

他是个连续创业者,三次成功创业,都围绕餐饮食品领域,“让所有人吃上放心菜”是他的初心;

他,就是我们《科技追梦人》第三期的主角,热爱美食、热爱成都,专注创新创业的——“源本生鲜”创始人、CEO 徐晓晨。

徐晓晨

源本生鲜创始人、CEO

从首单27块5到日均交易9000万元 最懂“吃货”的准独角兽原来就在成都……

如何观看本期《科技追梦人》精彩视频

您可以通过识别本期人物海报上的二维码进行观看;也可前往网易公开课app的首页推荐点击进入观看。

从首单27块5到日均交易9000万元 最懂“吃货”的准独角兽原来就在成都……

旅行的最后一站

创业的第一站

“让所有人吃上放心菜”

创业初心从“蓉”出发

“我是一个资深的吃货,对成都是没有抵抗力的,我来成都旅游的时候就爱上了这里。”

在创立“源本生鲜”之前,徐晓晨就已经是一个“资格”的创业老兵。源本生鲜,是徐晓晨的第三次创业。从北航计算机专业毕业后,他成为了中国最早一批的EBAY平台TOP-RATE SELLER,成为EBAY全球峰会的百强华人,亲历了全球电商的辉煌时代,见证了产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当然,他也一直在等待自己的创业机会,期待亲自入场翻起一片波澜。

2012年底,徐晓晨与好友等人结伴,共同开启了一场从北京一路南下的旅行。经过9个月断断续续的旅行后,徐晓晨的最后一站来到了成都。“成都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成都的文化和人文气息深深吸引了徐晓晨。谈及留在成都的原因,徐晓晨说出来两个字——“热爱”。他说,成都包容且不做作,热情却不浮夸,如果说北京的浮华背后渗透的是不羁的躁动,那么成都的繁华背后传递的是一种莫名的安静,成都是一个容易让你爱上它的地方。

从首单27块5到日均交易9000万元 最懂“吃货”的准独角兽原来就在成都……

出于对城市的热爱,徐晓晨留在了成都。出于对美食的热爱,2012年,他在成都创立辣卤海鲜创意料理,开业不到半年,就成为成都TOP3的辣卤海鲜门店,获得权威美食媒体全五星评价。

2013年,徐晓晨第二次创业,创建了“亲手亲食”美食分享社交平台,汇集了12名米其林厨师,500名美食达人,通过用美味链接社交、用社交聚合商业。

创新不止步,2014年6月,徐晓晨与合伙人刘川江,开启第三次创业之路,一个以“让所有人吃上放心菜”为初心创办的——“源本生鲜”品牌开始走进大众的视野。

从首单27块5到日均交易9000万元 最懂“吃货”的准独角兽原来就在成都……

四年裂变生长

逆境成长,顺势而为!

基于原先对农业行业的认知和理解,他知道中国的现代农业和食品安全领域有极大的提升空间和产业机会,他跟他的团队坚定地认为只有让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入到大农业产业当中去,才可以更高效、更准确地解决行业问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道理大家都知道,然而大多数的投资机构和创业者几乎都不会碰农业相关的项目,“越是没人敢碰就越有机会,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才有做成的可能。”徐晓晨和他的团队说。

从最初的立项到研发到产业应用,源本生鲜团队选择了一个最辛苦、回报周期最长的农产品流通行业。

从首单27块5到日均交易9000万元 最懂“吃货”的准独角兽原来就在成都……

“源本生鲜”成立之初只有8个人,几乎人人都是多面手,能画图、能做产品、能做测试……“产品上线前几个月可以说是痛并快乐的,期待又焦虑,种种不确定性让我们每天都激情澎湃。”但理想与现实之间往往是有差距的。由于对农产品采购领域了解得不够深入和透彻,徐晓晨在此次创业之初陷入了困局。在半年时间内烧掉了数百万人民币,公司发不出工资的时候,徐晓晨通过成都市政府主办、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承办的“创业天府 菁蓉汇”活动平台结识了天使投资人,获得了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帮助,走出了困境。

从首单27块5到日均交易9000万元 最懂“吃货”的准独角兽原来就在成都……

源本生鲜信息平台

“利他”到极致

就是最大的“利己”

2015年3月,源本生鲜从农产品线上交易切入,一路摸爬滚打,在实战中逐渐找到行业发展的真实痛点,“服务更多的行业参与者才是源本生鲜真正的价值体现”,源本生鲜的核心价值体系得到了机构投资者的认可,2015年7月源本生鲜获得了千万级的第一笔融资,也正式开始了全面业务扩张阶段。随着品牌价值的不断放大,更多优秀的人也加入到了源本生鲜,2016年阿里巴巴前高级副总裁以合伙人身份正式加入源本生鲜,担任CDO(首席数据官),加速了源本生鲜数据治理体系的诞生。

目前源本生鲜的业务模式涵盖B2B食材交易、配送商效能软件、食品安全溯源与大数据监测等,由产业“参与者”转变为“服务者”,帮助农产品流通产业链提高信息转换和办公效率,同时建立基于IOT的食品安全风控体系

在食品流通与食品安全防控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公司也多次接待国家、省市领导的参观调研。

2017年,源本生鲜走出成都开始全国扩张, 至今已经落地全国38个城市。

从首单27块5到日均交易9000万元 最懂“吃货”的准独角兽原来就在成都……

源本生鲜信息平台

从平台第一笔27.5元的交易,到目前日均9000万元的交易,源本生鲜艰难地走过了4年的历程。

“好的土壤条件,会生长适合它土壤性质的作物。而对我们来说,是成都的创新创业‘土壤’,孕育了源本生鲜。”言及四年间的跨越生长,徐晓晨把最多的话语,留给了“滋养”企业成长的成都这座城市。

“当时,成都市科技局、食品安全管理局、农业局深入企业调研论证,并提供相应的行业资料,让更多的农业生产者和流通者更加高效完成产品流转。”徐晓晨还一一列举了当初成都市的政策对他的扶持——“我们平台最初所有服务都是免费的,政府从各方面、各渠道给我们资金和政策支持,我们现在的办公场地也是当时天府新区政府免费提供给我们的,这些点滴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成都优质的营商环境。”

创业也好,就业也罢

我们有幸生在了一个好时代

“在北京我就知道成都的IT产业环境非常棒,有很多国内外知名的科技企业都将运营研发设在了成都”,徐晓晨对于成都在产业集群打造和产业氛围的构建上十分称赞,对于互联网科技行业的从业者来讲,他认为成都是一个可以让创业者体面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从首单27块5到日均交易9000万元 最懂“吃货”的准独角兽原来就在成都……

徐晓晨还回忆道:“到成都来有免费的房,还有创业启动资金,还有人才补贴。”作为“成都人才计划”中的专家,徐晓晨还收到了成都市政府发放的人才绿卡。“持人才绿卡坐地铁坐公交是免费的,还有很多福利和政策。”徐晓晨深刻体会到,成都的营商环境正是创业者、科技者、年轻人、新经济人最适宜的土壤。“创业也好,就业也罢,我想这是一个人生阶段不同的选择,我们非常有幸生在了一个好的时代,搭上了祖国和时代发展的高速列车,也让我们自己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社会的问题,实现理想。

从首单27块5到日均交易9000万元 最懂“吃货”的准独角兽原来就在成都……

成为成都的下一只

“独角兽”!

Q

从北京到成都,你在成都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徐晓晨:真正的创业者,一定是在某一领域有自身积累,并且真正热爱它,想创造一些价值的。来到成都发展、定居,我觉得很好,成都市政府近几年的创业政策真的非常好,创业环境也在日趋完善。而且,我是一个资深吃货,2012年来成都,也是因吃结缘。我热爱这里的美食,热爱这里的生活,如果让我再次选择创业的地方,我还会选择成都。

Q

地域是否是决定一个企业能否往前走的核心?成都在这方面表现怎样?

徐晓晨:全中国几乎所有的城市我都走过,主要的城市,主要的县域,主要的景点,大多数地方我都去过了。虽然我不是四川人,但成都让我有一个特别深刻的感受,就是成都非常的包容、非常的和谐,同时它又充满着刺激、充满着力量。地域其实不是决定一个企业能否往前走的核心,但是它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成都的IT产业,成都的年轻人,成都新经济发展的这种趋势,让我们对成都越来越有信心。

Q

“源本生鲜”的未来如何规划?

徐晓晨:我们希望可以成为成都本土发展起来的“独角兽”,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有一个深刻的感受,成都的领导,成都的政府部门,成都科技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他们懂企业懂创业者有人才有资金有政策。我们的快速发展与成都良好的营商环境密不可分,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成都的温暖和机遇。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追梦人落户成都,一起朝着“独角兽”企业的目标冲刺。

科哥有话说:

“源本”于热爱

“本源”在专注

徐晓晨因为热爱,扎根成都:因为专注,将“舌尖上”的创新做到极致,他所创办的“源本生鲜”也成为潜在独角兽企业。

因为对一座城市的热爱,科技追梦人们来到成都。因为对一件事情的专注,科技追梦人们在这里开辟自己的创新创业蓝海。

如果你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在成都,专注梦想的科技追梦人们,遇上了专注创新的全国双创第四城。从孵化载体到成果转化,从政策支撑到资金支持……在这里,因为一座城市对梦想的加持,越来越多的“徐晓晨们”通过热爱找寻到自己的方向,因为专注收获自己的创新创业成果。

找到最适合扎根的土壤,书写属于你的“创业者幸福图鉴”,成都,这座“宜业宜居之城、创新创业之都”,等你来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