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农村“以前躲着生孩子,现在二胎政策不响应”的现象怎么看?

新大风歌


以前躲着生二胎,只因僵化没想开。人生只能活一辈,少生孩子少招罪。现在富裕生活好,谁也不愿把罪找。生了二胎作难多,怎让孩子好生活


用户1218694690439


我的老家河南周口,每年回家都能听到村里的老年人说,村东的谁家有几个小孩了,村西头的谁家有生了,我认识的同学朋友亲戚有好多都是三四个,个人感觉越穷的地方生小孩越多,我在浙江工作,我感觉浙江百分之八十的都是一个,说实话生一个小孩,女的最起码两年没工作,生三四个起码七八年女的没有收入,指望一个男的在外面打工挣钱,一个月工资四到八千,一年下来家里开销这么大,怎么可能会存到钱,所以说生的小孩多,不一定幸福,长大以后大部分还是给富人打工,个人感觉条件好要两个,条件不怎么好要一个就行,最后,谁想生谁生,其中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模具工小张


我是六零后的,我和老婆结婚生了3个女孩,拼出老命养大成人,躲着生了2个,给了2万多社会府养会,搞得我一家连饭都吃不上,现在孩子长大一成人安家了,我她们讲,听政府白话,最多生一个孩子,人轻松,多了负担重,挣钱多享受,人一辈子没几十年,当玩的玩,多快乐。生多了苦一辈子。看看你爸妈就知到了,反政我们这一辈不让她们多生。


胖哥216852300


不同年代,国家政策不一样,养育孩子的费用不一样,农村人的压力不一样,导致对生几个孩子的观点不一样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全国大部分地方好像都是第一胎是男孩不允许生第二胎,第一胎是女孩还可以生胎第二胎,否则要罚款的,那时候我年龄不大,我记得是这样的。我是农村人,我记得小时候,我们这里计划生育管理得特别严,好多年轻人见到村干乡干都躲着走。我们庄上一个叔叔第一胎生了个儿子,过了一年婶婶又怀孕了,乡里计生干部知道了,几个干部要他们交罚款,要罚五千元,90年代初农村人能有几个人交得起五千元的罚款;叔叔没钱交罚款,乡干带着村干一起就拆了他们家房子屋顶,然后把他家一头肥猪牵起了,后来叔叔带着婶婶外出打工把孩子生下了。现在看看那时候的计生干部,是不是觉得很野蛮,这是真实的事情。我们父母那一代,一般家里都是最起码生两个以上的孩子,八九年代农村还不富裕,父母还有上一代人思想,都想着要多生孩子防养老。我们小时候没有奶粉、尿不湿,上学时没有各种兴趣班之类,从出生到学校毕业花费用相对较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育儿费用也高了,从孕检开始,整个孕检下来最起码几千上万,小孩出生后,奶粉就是一个不少的开销,然后日常营养、衣服、玩具,遇上感冒生个小病上趟医院都几百上千,上学后各种兴趣班,有人算了,一个学生一个暑假的兴趣班就要花费一至三万元,农村人哪能负担得起。现在的孩子很骄贵,一个孩子都是专门一个家长从小负责到高中毕业,我们这里有人初中开始就在孩子的学校边上租房陪孩子读书,年轻人都要上班挣钱,真的是没有精力负责二胎的成长。

我们80后农村年轻人结婚要买房,高额房价,贷款买房,已经成为房奴,每个月交了房贷过着紧紧巴巴的日子,再生个孩子,就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所以现在农村年轻人几乎很少有生二胎的念头。现在国家放开二胎政策,大力鼓励生二胎,但我们心有余而力不足,也不敢想。我们这有人说政府就是奖励十万,我也不生二胎,有人大概算了孩子从出生到长大结婚,最起码要花费200万以上,这巨额二胎费用,我们农村年轻人一年几万元的收入,只能望而却步。

以前农村人想方设法多养孩子防老;现在农村人只想养一个孩子,用全部的精力把他培养好!我是农村人,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我,欢迎大家一起评论留言!


山里张哥


关于这问题只能这样理解,只说60后吧,6O后既有上一代人的传统思想,却很少有现在90后的的理想的,也想不通。只有到了实面前还不是全认可,。早在二十多年前我们那里就有一句"儿多不如儿少,儿少不如五保。"当时没有多少人认可,我当时也不怎么认可,只认为儿子女儿都有就行了,自古就有"儿多母苦"。之说。现在看也确实九此。就说我身边的事吧,我大房门有一叔叔他有俩儿一女,现快8o岁了伤心可惨了,两儿子对他不闻不问生活艰难,老伴在世时女儿还常来帮一把,老件前几年去了后女儿也很少来。现在真正是叫做自生自灭吧,。而我的一个大堂哥比我这叔叔小不了几岁,他没有儿子,只有多儿女儿,女儿出嫁后吃五保,现在什么费用不交,病了就到医院不治好就不回,费用全报不出一分钱,国家每年给生活费,自家还有几亩田地租人种400元一亩也是收入,再加上女儿们每年给点。生活不亚于中上等人家。再说现代人根本就没有吃过苦叫他们多养孩子,可他们有好多人连自己都养不活他还敢多生吗?如果不是父母,连老婆都取不到。我是6o后对此是经过来的,所以知啥说啥,不喜勿喷。


手机用户61059682344


这个问题我说句大实话,不喜勿喷哈。80后

1:以前躲着生孩子。 养儿防老,越多越好。

外公外婆那一代,认为养儿防老,越多越好,彼此有照应,不被人欺负。生这么多,总有一个能出人头地。

那时候培养成本没现在这么高,养活长大就好。

2:现在二胎政策不响应。 生得起,养不起。

经过爸妈这一代发现,不再是生了养大就好。抚养成本、生活的成本越来越高。

到我们这一代更是如此,小时候自己经历了苦日子,不想自己的下一代也这样。

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宁愿一个,给她比较好的生活,也不愿生几个,一起过苦日子。

当然了,如果经济条件好了还是可以考虑二胎的。

和我一样想法的多不多,欢迎评论哦.


鄂西小柱子


大家好,我是农民小席,感谢提问!

你对农村“以前躲着生孩子,现在二胎政策不响应”的现象怎么看?

首先,我觉得这是农村人思想观念的一大转变。以前农村人的思想都是“多子多福,多长寿”,以及“养儿防老”。所以他们就想尽设法的躲着生孩子。但是事实证明,生的孩子多了并没有多福,而且孩子多了就会遇到分家产以及赡养老人的各种问题,甚至闹得兄弟姐妹感情不和。因此就有了现在“少生,优生”的思想观念。

其次,就是抚养孩子的成本太高,大多数农村人都承担不起。现在不比以前,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甚至到结婚成家都离不开父母的照料。当然了,在这期间需要的花销的确很高,一个平常的农民家庭根本就没有经济条件满足,被迫无奈就只能靠外出打工来抚养了。

所以,我觉得造成农村以前躲着生孩子,现在二胎政策不响应的直接原因就是农村人思想观念的大转变以及经济条件的不支持。


农民小席


在农村人眼里,以前生孩子还是现在不生孩子,都是取决于想法问题,不是政策问题。

1.从前为什么大家都要生孩子?

养儿防老 多子多福

以前的人大多是传统思想,养儿防老,多子多福,不让生孩子简直就是要老命了。80后的可以问问爸妈们,一说就只准生一个孩子,好像是自己老了要上街乞讨一样。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要是只生了个女儿,将来嫁人了,不在生变了,地里的活儿、家里的水、冬天烧的炭、柜子里的米面,谁给倒腾?大写的BGM——“我太难啦”。

再说娶了个媳妇、成了个家,最主要的就是传宗接代,生个女儿,连个“种”都留不下,这一支算是在自己手里生生的给断绝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事情那是相当的严重啊,自己那一关不过得了先不说,长辈那一关肯定是过不了的,自古以来就这就是大逆不道的事儿。

儿女双全 好事成双

要是生个儿子吧,虽说压力没那么大,但是总还想要个闺女呀,怎么着都是儿女双全,没个闺女还羡慕别人的小棉袄的。

抚养成本低

在以前的人看来,多个孩子也就是多副碗筷的事,养孩子成本也没多大,娶个媳妇不用花高价,弄个房子也不用花天价,多个孩子多份保障,能生就生。

2现在人为什么都不生孩子了

现在涉及到生孩子的,大多数是结了婚的年轻人,农村的80后、90后大多都在外面打工,买房、买车、结婚彩礼,教育成本所花费的巨额财产切切实实的体会在心里,家里的父母大多帮不上什么忙,只能自己扛,生活的压力这么大,对于生孩子这件事,自然就是能少一个就少一个,能把一个孩子明明白白的培养出来就已经非常不错了,真的不想再多一个。

说到养老和传宗接代这件事,现在人都看的非常开明,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儿子女儿生的都是自己的血脉纽带,都是当宝贝来看。女儿、儿子都是自己的孩子,等老了都会给养老,再说还有养老保险、退休金、医疗保险,老了也没有太严重的担忧。

所以说,以前生孩子是因为大家认为养孩子不费钱、少孩子少安全感,现在不生孩子是因为养孩子压力大,养不起。


猪宝宝的公仆




以前躲着生孩子,那是因为计划生育政策下没办法只能躲。过去在农村,由于普遍的人都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对传统有着根深蒂固的思想,多子多孙是老一辈流传下来的一种观念,因此,在计划生育年代,哪怕政策不允许,人们躲着也要生。

如今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了,却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响应,那是因为现在的人越来越意识到养孩子的不容易,父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不说,还必须承担昂贵的教育成本。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一路都需要父母砸钱培养,好不容易孩子毕业了,又有新一轮的结婚成家,买房彩礼嫁妆等压力扑面而来。

对于普通工薪家庭来说,养一个孩子都有压力,哪里还有勇气生二胎。

只有不重视教育和培养的父母,才会不管不顾就生了二胎甚至三胎,有责任有担当的父母,大多都是重质不重量。

我是随心,一个愿意听你讲故事的情感咨询师,如果你有情感困惑,欢迎关注我,随时来探讨!


随心情感咨询室


以前是越穷越生,反正养孩子成本也低,主要是农村种地那会儿机械化水平低,需要大量人手。现在农村年青农民大都不种地了,也都知道享受了,谁愿意让那么多孩子拖累,现在养个孩子代价多大啊,哪一样不需要大量的钱财,养的起才生二胎,农村总的来说还是穷人多,富人少,自然生二胎的就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