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13岁了,一口普通话,不会说方言。大家觉得方言重要吗?

苗乡陆娜


我觉得方言是必不可少的,我自己的儿子是今年在广东这边出生的,我的计划是,这一年就先在广东这边给他带大,到时候读书的话,能到老家读就尽量回去读书,有的人会说这边的教育比我们老家要更完善一些,各种方面都比不上外面。这个确实是如此。但是我心里面一直纠结一个事情,那就是语言问题。一旦在这边读书,语言就一定是学普通话,而对于自己的家乡语影响很大,因为我一表哥的女儿也是这种情况。生在广东,读书那些也都在广东,学习那些都还好,但就是不会讲家乡话,完全是一口普通话,到时候大一些了,回到老家讲话家里的人不仅不适应,对于她自己也是有一些不适应的,这个问题也是我所最注重的。


阿辉在广东


普通话,上学,出社会,自然就会了,反而是方言你小时候不会说,长大了还会?说实话,方言才是最重要的,方言是一个人的根,说起方言才知道自己是哪里人,自己的根在哪里,才有乡愁,才有乡音,像我们湖南这边,我就喜欢听湖南口味的普通话,有亲切感。我儿子从小我就和他说家乡话,这是必须的。


段you允


觉得方言挺重要的,不会说方言别人以为不是本地人。但我们这方言太杂了,一个县就几十种方言,娘家虽然和老公这就相差二十几公里,但说的方言是不通的,所以我们就只有用普通话交流,我们的孩子自然也说普通话了,他爷爷奶奶有跟他说方言,但都是用普通话回答,只是能听懂,不会说。上幼儿园前如果不学会普通话,老师同学都说普通话,也是行不通的,有的孩子却能说几种方言,表姐的儿子跟他奶奶说话时就说和奶奶一样的方言,跟外婆说话时就讲外婆一样的方言,跟其他人就说普通话,因为外婆和奶奶不会说普通话,但这么用心的孩子很少。


qzuser198006332


方言更重要,普通话以现在孩子的学习能力来说,在社会在学校,不可能学不会。方言才是最难学习的。我老婆是云南的少数民族,我是苏北的。女儿现在一岁半,我和她对话主要用我们老家方言,为的就是让她早点接受方言。等她长大点让老婆和她说云南方言。


花木木的爸爸花林林


我儿子出生在洛阳栾川,但是他两岁的时候我们去了上海,所以从他开始说话就是普通话。但是前年我们回到了栾川,他的学校也跟着转了回来。问题就来了,虽说现在学校都推行普通话教育,但是平常还是以方言为主,所以我宝宝就显得格格不入,有些同学就排斥他,他天天不开心,不太想去学校,非的让我教他栾川话,我也是忽略了这方面,我觉得孩子还是需要学会家乡的方言,因为那样他回到家乡会没有归属感,我感觉我儿子现在就是这样!所以现在我也没事教教他家乡话,但是搞笑的是,他说话就变成混合语言了,普通话加着方言!所以我建议孩子还是先学会自己家乡的方言,再学普通话!


幸幸68


儿子从两岁半就跟我们在天津住,现在15岁了,我也不是他们老家的人不会说那里的方言。所以儿子只会普通话,偶尔会蹦出几句天津方言。他爸有点失望,嫌儿子不会说方言。可他爸只有在生气发飙的时候才说方言,所以让我俩感觉只要说方言准是没好事儿


小艺141714574


我觉得方言重要。我家妞现在两岁半,会说客家话和普通话。日常里在家里一家人尽量说客家话,在外面我们以普通话交流。我打算等我家妞普通话和客家话说得再利索点,再教她说土白话。回老家好多老人害羞不愿意说普通话。要是有语言天赋的话多学几种语言无所谓,毕竟技多不压身


子非鱼2800


普通话与方言并存

普通话固然重要,方言也同样重要。国家推广普通话,其意自明。因为普通话是现代社会发展带来的文明成果,有很强的社会功能、作用。但是,普通话的推广,并不是以消除方言作为条件的。

方言为什么会出现,并长期存在,以至于在南方一些地区十里不同音?这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因为方言具备了特定的文化内函、实用功能、情感承载的多重作用。

我是南方人,在北方与多省市的人生活工作了十来年,我发现普通话讲得好的人,尽管离家多年,讲起家乡方言来,仍然挺顺溜;而讲半吊子普通话的人,讲家乡方言却不顺溜了。

因此,我认为普通话讲得好不好,取决于个人的知识水平、语言能力,而不是以牺牲方言为代价的。相反,二者应并行不悖。

国家在国际上有自己语言的地位,而方言用语在国家中也应受到同样的尊重,道理是一样的。


崇阳37


很多人觉得方言很重要,我就说下我的观点。

第一,语言的作用是交流。既然为了方便交流,统一就很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小语种地区的人一般都会第二外语作为和外界交流的工具

第二,语言作为文化的承载和不同文明划分的符号。这就是很多方言,比如浙闽地区存在很多细分方言互相听不懂,有些邻村的都无法交流的原因。作为一种壁垒和屏障区分人的归属的。但随着人类交流贸易往来的需要,这种屏障在逐渐被打破。

第三,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的体现也会符合自然规律,就是不断进化迭代,演变,消亡,新生。其实看看历史就知道语言总是要进化的,语言是逐渐减少合并的。很多语言都消失了但地球照样转,人类照样进步,文化依旧传承不是么?方言承载着一种文化和记忆,没错,但是在历史的长流中就是一瞬,不必在意。你可能会很好奇上古人是说什么语言的,也仅仅是好奇想听一下绝不会想去学习和使用。

第四,语言作为重要的经济工具,一定也符合最基础的经济学原理,那就是存在即合理,供求关系决定语言的存亡。

综上所述,方言以后一定会逐渐弱化直至部分消亡,像满语一样逐渐被普通话取代。因为普通话是基于北方方言形成的,所以南方的方言首先会被通化,差异较小的河北话东北话因为和普通话差异小,大家交流无障碍生命力更久些。另外什么粤语和闽南语客家话因为海外人士和人口使用量的优势暂时还能存活。

普通话大势所趋,你阻止不了。方言使用局限,逐步收缩。不必刻意保护方言,你保护也没用,顺其自然,万物皆允


Clark25


方言很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针对这位家长的问题,在这里从几个方面多说几句,毕竟现在很多孩子不会讲方言不是个例,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

首先,方言一词最早出自扬雄的一部著作《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这是汉朝的一部工具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方言在中国人的概念中和欧洲人的理解是不同的,我们中国所谓的方言其实是一个政治学概念。也叫做地方语言。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在古时经济交通不发达的时代,地域间的沟通来往不是很密切。因而形成了不同地域不同特色的方言格局。方言的背后映射的是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生活习俗,劳动智慧等。

再者方言可以理解为一种语言变体,就是跟标准音有所差别。而这种差别正事各地方言的特色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一些特定的区域和场合,方言的表达更显亲切,更有韵味。比如冰心就有一首诗《再寄小读者》,就是用方言写的,透出一股淳朴和美丽。从古至今,不乏很多优秀的文学著作,用到方言表达。

方言还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一般我们口中的方言,更多的可能是关注地域方言。地域方言特性明显,在所覆盖的地域具备全民性。正是地域性的不平衡和差异导致了现今社会方言的遗失。因为语言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首要的只能是沟通和表达。不同地域的方言差异导致了相互间沟通的障碍,因此才需要推广普通话,形成标准音。因此方言的使用减少,包括现如今很多孩子不会说方言,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群体主观上的排斥。

针对这位家长说的问题,13岁的孩子不会讲方言,我觉得现如今很普遍的,不要说孩子,很多成年人也不见得会讲当地的方言。这里面有社会发展大层面的因素,也有人性的因素在里面。比如孩子在学校如果讲方言,其他同学都说普通话。我想这个孩子很有可能会被孤立,甚至被人嘲笑。都是做家长的,我的孩子入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就说过这个问题,要求孩子讲普通话。个人觉得孩子讲好普通话是必须的,如果孩子不排斥,家长可以正确引导孩子学习自己家乡的方言,学习方言不是为了去公众场合刻意表达,而是了解自己家乡特有的民俗文化和习俗。

现如今方言跟很多传统技艺,民俗活动逐渐遗失,对于一个民族而言,这是文化的遗失,因此国家和社会应该去继承和保留这些文化瑰宝。方言我们可以不去讲,但是我们要了解,要会讲,更要了解并继承和发扬她背后映射的文化。

毕竟方言作为文化的活化石,是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植与民间的文化形态和文化载体。必要时写进教材,进行学习和传播也未尝不可。国家推广普通话的目的也仅仅是推广一种普遍认知的交际工具,而不是要取代方言成为唯一的语言。

最后套用一句鲁迅先生《门外文谈》中的话:方言土语,很有些意味深长的话,我们那里叫‘炼话’,用起来是很有意思的。恰如文言的用古典,听者也觉得趣味津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