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北方人到南方可以天天吃米飯,有些南方人到北方天天吃大饃反而容易接受不了?

八戒情感


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做為北方人雖然經常吃麵食,但是米飯也是必不可少的主食。我家裡的一日三餐,早餐一般以粥來搭配饅頭或餅,午餐如果在家吃的話,一般麵條之類比較多。晚餐除了包子、餃子以外,大部分時間也是以米飯為主。因為晚餐時時間比較充裕,所以可以炒兩個菜,這樣搭配米飯比較舒服、愜意。有飽腹感!

北方人到南方為什麼可以天天吃米飯

我去過南方的很多地方,的確出門後以米飯居多。南方的大米和北方的沒有可比性。
  1. 南方的大米生長期短,沒有北方的大米粘、香、味道足。感覺有點不抱團,一點粘性都沒有。但是除了米飯,南方其它的主食,除了甜、膩以外,真的沒有什麼能拿的出手的,所以只能將就著吃米飯了。雖然有很多標榜東北大米的,但是說實話味道不敢恭維。
  2. 因為南方的麵食很少有能適合北方口味的,所以北方人去南方只能“入鄉隨俗”選擇吃米飯。
北方人到南方因為南方的主食大多以米為原料,所以可選擇的餘地不多,其它類的也不合北方人口味,沒辦法米飯只能是唯一選擇。

南方人來北方為什麼吃大饃受不了

  1. 因為南方人很少食用這種發酵食品,而且大饃雖然麥香味濃,但是有些人的胃習慣了米飯,感覺吃大饃胃酸。
  2. 南方人的口味一般比較清淡,而吃大饃要搭配一些味道足的菜才過癮、下飯。一般搭配鹹鮮口味的菜,最好是燉菜。這樣搭配大饃連湯帶水的才過癮。
  3. 南方人炒菜一般比較清淡,即使是川、湘菜,這類菜餚炒出來也比較幹吧,搭配大饃來吃,的確是有點難以下嚥。加上南方人喜歡餐前喝湯,北方人喜歡餐後喝湯“溜縫”。所以南方人的飲食習慣,造成了吃大饃不習慣。
造成南方人來北方吃大饃不習慣的原因,也就是地域之間的飲食習慣的差異。

其實現在在全國各地,各種類型的餐館都有,北方人去南方喜歡吃美食的話,自然有北方菜館來選擇。南方人來北方也是如此!沒有必要去糾結,為什麼吃大饃不習慣。也沒人強求你天天吃大饃!你可以選擇米飯,而且北方的大米比南方要好上很多。


73神牛


首先我是一個南方人,我身邊很多人確實都不喜歡麵食。我自己也從小不喜歡麵食,就算一天三頓全是米飯我都感覺無所謂,但是突然有天吃麵食,我就會非常不開心。但是不喜歡麵食不是天生的,總有一個原因。我自己大概的總結了一下我不喜歡麵食的原因,那就是米飯比麵食更容易下嚥。我吃麵食的時候,越嚼越難以下嚥,有時候真的是就著水硬囫圇下去。這種吃起來不愉快的感覺從小就根植在腦海裡。時間越長,就越疏遠麵食。我也不知道其他不喜歡麵食的人是不是和我一樣的原因。但是吃米飯就不會有這種感覺,就算光吃白米飯也不會有什麼問題。以我的感受,就口感來說,米飯比麵食是更高級,更能讓大眾接受吧。米飯配菜和饅頭配菜,我覺得不管南方北方,大部分還是會選前者。


花樣格調生活


說到這個問題我有一定的發言權;我南方人去過兩次北方到過東北,南方人飲食吃的比較細講究味道,北方吃的比較隨便,南方到北方一般是適應不了北方飲食的。那個燴麵炒麵吹的神乎其神!吃兩口真的是吃不下,就是配菜吃也不行,北方人炒菜真心不如川菜湘菜!饅頭就更不用說了。在吉林延邊白河鎮(長白山腳下)有家牛肉館生意火爆,以為大神操作,想必味道牛逼,進去吃了一次,結果讓人大失所望!就是水把牛肉煮熟,那種牛肉的原始腥味都有,本地人卻吃的帶勁!東北大米和南方米差距很大的,去東北只要到葫蘆島吹捧東北大米隨處可見,特意找了家餐廳點了菜要了東北大米飯,米粒短,味淡,軟。真心不如南方大米,差的不是一點點!當然也許是各地胃口不同。總之,南方北方飲食不同,你認為好的別人不一定認同,別人認為好的你也同樣不一定認同。自己喜歡吃的就是最好的。


唐德超4


有一些北方人習慣吃麵,不喜歡吃米飯,而南人方基本上都是吃米飯,我是山東人,我們這什麼都吃,饅頭,米飯,麵條,水餃等等。

我們家沒有那麼多講究,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各種輪換著來。我上高中的時候中午在學校吃飯,在學校吃飯就是頓頓米飯,然後點幾個菜。有一些人天天吃米飯胃難受,我應該是習慣了,天天米飯也沒覺得有問題。

我大學是在南方上的,上學期間天天吃米飯,偶爾吃水餃和包子,我很少吃饅頭,我不喜歡用手拿著饅頭吃飯,我要是吃饅頭都是用筷子夾著吃。上學的時候在餐館吃飯,每桌基本都是吃米飯,南方大米便宜,餐館米飯都是無限供應,北方餐館米飯都是收費的,小小的一碗要一塊錢。

南方人從小就吃米飯,他們對饅頭不習慣。有人說吃米飯不長肉,要保持身材就天天吃米飯,饅頭吃多了光長肉,這可能就是北方人壯的原因吧。我米飯饅頭吃的差不多,我就是偏瘦的體格。

從小對一種食物習慣了以後,比較難以更改,不過南方人對面條水餃還是可以接受的。我現在還懷念南方的瓦罐湯。





SL傑


作為北方人的我嫁到了南方來說,對於這個問題也算有發言權了。我是標準的北方人,生在古城---河南開封,俗話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這句話確實有它的道理!

在我們老家也不單單天天吃大饃,還有很多其他的吃食,還有一些雜糧,比如小米.綠豆.紅豆.大麥等等可以綜合著來食用,雖然大部分都是以麵食為主,畢竟祖祖輩輩都是種植小麥的,從小到大跟麵食打交道,自然更喜歡麵食多一些了。


然而南方就不這樣了,我老公是湖北這邊的,一日三餐幾乎都是米飯,雖然我來這邊也有幾年了,但是還是一直對米飯不感冒,可能是我從小就不喜歡吃跟米有關的,之前在老家說實話我不喜歡吃麵條,但是現在在湖北這邊導致我覺得吃麵條都比米飯要好吃。而且在湖北這邊有的菜也是用米磨成粉做成的,

譬如下面這道菜--雜胡椒不過這道菜還是挺好吃的,吃起來也感覺不到這就是大米做出來的,用它來配米飯味道也還是不錯的。


雖然我對米飯不是很喜愛,但是之前在老家我們也是經常要買大米來煮粥的,但是一日三次都吃米飯確實對於我來說比較難,所以自己會偶爾買一些麵食.饅頭來吃,有時自己也會包一些餃子,做一些煎餅,這就導致之前不會下廚做這些的我來說現在也是信手拈來,也算是好事了,哈哈

但是我老公去到我們北方吃麵食相對就更困難了,以他的原話就是啥都吃不下。而且饅頭相對於米飯來說更不好下嚥一些,畢竟它是乾的,就算有很多菜搭配他還是覺得咽不下去的,所以每次去我們都是一次做兩頓飯,這樣也蠻好。

對於吃食方面,畢竟南北差異挺大的,如果適應不了也沒什麼問題,自己去吃自己喜歡的就好了,如果外面購買不到,就自己動手嘗試做做看,或許會找到另外之前遇不到的樂趣哦!

以上是我針對自身遇到的情況做出的總結,你們是怎麼認為的呢?可以留言大家探討一下


淺淺靜紅顏


我是地地道道的河南人,在杭州生活了十多年,

現在也在這安家了!老婆是本地人!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我初到杭州對米飯也沒有好感,

但能吃習慣!慢慢的也就適應了,

到現在吃饃還是吃米飯比較多,

而我老婆也是地道的杭州人,

對我們北方的饅頭開始也是抵制的,

還經常說這個東西能吃下去啊!這麼硬的,

都能把狗砸死!

其實她不知道饅頭是要蒸熟來吃的!

不過杭州也有饅頭,但區別就是北方的實在,

南方的跟麵包一樣!一捏就沒了,

南方的饅頭我一口可以幹掉一個,還不擋飽!

而北方的饅頭一個吃飽,倆絕對撂倒!

特別是過年的時候那種大饃!

中間鑲紅棗的那種!

你能吃半個你今天一天都別吃飯了!

不過只有河南人才瞭解什麼是大饃!

北方人相對來說適應能力比較強!

因為大部分北方人都是農村出身,

北方天氣相對比較乾燥,皮膚都比較偏小麥色!

而且身子骨也比較硬朗!

而南方人相對來說適應力比較差,

畢竟南方都以城市為主,

而且氣候條件比較溼潤!最適合養老了!

其實也不存在這麼多問題,

還是跟個人因素有關!

不管哪人都有自己適應不了的東西!

所以南北也好!國內外也罷!適應力強的人到哪都OK!

適應力差的人,

你就算換市區她都會水土不服!





杭州小阿豆


北方人可以天天吃米飯,為何南方人不能天天吃饅頭?原因有三!

我們中國分為南方和北方,南北方因為地域差異的原因,在飲食和生活習慣方面也是有著很大的不同,南方人素來喜歡吃大米,可以說一日三頓飯都是要吃大米的,對於北方人來說的就是麵食了,麵食的種類很多,總是讓人吃不煩吃不膩的。當北方人去南方生活之後,他們也是跟著南方人開始習慣性吃大米,和南方人一樣每天吃大米,但是南方人到了北方之後,卻不能像北方人那樣天天的吃饅頭,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原因有三點。

首先大家都知道,北方的主要產物是麥子,所以北方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以麵食為主的,當然也是會吃到大米,而在南方,主要的產物是水稻,所以南方人以水稻為主食。在南方,一日三餐中,主要知道的就是大米,也是會被各種的下飯菜,但是在北方,雖然主要吃到的是麵食,但是這麵食的種類太多了,即使作為地道的北方人也不敢說所有的麵食都吃過。

其次就是適應能力了,北方人經常吃五穀雜糧,吃的食物種類比較多,所以適應能力也是非常的強,所以到南方之後也是可以習慣性的吃大米,但是對於南方人來說,他們從小到大吃的主要主食就是大米了,來到北方之後,面對各種各樣的食物也是吃不習慣的。

然後就是飯量了,北方人飯量大,這點全國的人民都是知道的,北方人在招待客人的時候,也是很喜歡擺上各種各樣的“硬菜”,這一點就讓南方人有些不適應了,所以就吃不習慣。而南方人對菜餚講究量少精緻,而南北方人的口味也是有著很大區別,南方人口味淡,但是北方人口味重。

雖然南北方的食物一直以來也是備受爭議的,但是不管是對於南方人來說還是北方人來說,都是有自己習慣性吃的食物,喜歡吃,符合自己的口味,那就都屬於美食,只要不浪費就好。大家說是不是呢?


泡麵Sir


我是山東人

在城市生活的話米飯、饅頭可以自由選擇,但是在老家農村還是以麵食為主,說實話我自己老家都沒有蒸米飯的電飯煲,哈哈,是不是很搞笑!

所以對於米飯和饅頭都是主食的北方人來說,去南方只吃米飯也沒啥問題,但是時間久了,還是有點想念饅頭的味道!

再來說說南方人,南方人主食以大米為主,很少見南人天天吃個饅頭、花捲、包子、餃子、烙餅、餡餅、炒餅、燴餅、麵條、炒麵、燴麵、餄餎的?

還有一點,你問問南方地區的朋友,有幾個人會做上面我說的這些東西的?

我認識的朋友,有的沒怎麼去過北方的,炒餅都不知道具體是啥玩意。就像我不知道波羅蜜是長樹上一樣的。我還被嘲笑了一下哈哈。

所以南方人從從沒怎麼吃麵食,來北方後長期吃饅頭就容易受不了,哈哈

而且我周圍的南方朋友說,在北方吃饅頭感覺像沒吃主食一樣,吃不飽,哈哈


二餐飯特稀


北方人去南方,吃米飯肯定會多一些,但如果要你天天吃米飯,我想這個誰也接受不了。

我現在在家,一般是兩三天吃一頓米飯。也是因為孩子吃我們才做的。如果是我們老兩口子,一個禮拜也不一定能吃一頓米飯呢。

白麵多好吃呀!可以烙餅,撖面,烙火燒,捏餃子,蒸饅頭,蒸包子,蒸花捲等,花樣翻新,味道各異,再加上不同的炒菜,吃起來可是津津有味,香的很呢!

如果讓我去南方長時間住,那肯定是要買麵粉,自己做麵食吃,而不願意天天吃米飯的。

南方人到了北方,肯定也吃不慣這裡的麵食的。當然,他們也許會象我們①樣,每天買了大米,自己做著吃的吧。

不過,在建築工地上,有好多的南方人吃麵食也是挺香的。他們不大吃麵食,很可能是還會做而不吃的吧!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舉報樓主,這是典型的,赤裸裸想讓南北方撕逼大戰。鄙人湖南人,典型南方。但高中在北京學畫畫生活3年。談談個人感受。本人其實很喜歡麵食,但在北京那段時間,我一天兩至三餐基本面食,因為便宜(學生時代生活不容易)後面拉肚子,腹瀉。開了整腸生等藥不管用。但也沒有虛脫。後面拉肚子不行。找大醫院醫生看了,一大堆檢查(非常貴)果斷放棄。吃一頓好的。3個菜5碗米飯。結果第二天才上廁所,而且好了。以為嚇好的,三頓麵食過後又開始。後面知道原因了,估計餐餐麵食引起的腸胃水土不服。後面一天至少一頓米飯才行。麵食在北方非常多的做法,饅頭,(絕對老面饅頭)刀削麵,拉麵,旦旦面,哨子面……很多種,口感真心不錯,最主要便宜,份量多,像我們南方人基本管飽。(當然,我們當時是窮逼學生不會去大的酒店,飯店那些地方。)所以真的物美價廉(麵條做的也相當勁道,有嚼勁)。北方的米飯好像也比咱們本地的甜糯些,估計是北方陽光充足還是一年一至兩熟,屬於晚熟品種。我們湖南那邊一年3熟的還沒那麼甜糯。但是,哥們要說但是,平時吃飯若是主食只吃饅頭有種感覺好像還沒吃過那一頓一樣。哪怕很飽了,也吃好多菜了,還是感覺少了那麼個環節,麵條到還好,尤其是饅頭,放在中餐或晚餐感覺沒吃過一樣,必須來碗米飯才能妥妥的。比如請朋友去餐館吃飯,點了菜看到餐單有正宗老面饅頭一般點幾個,然後末尾必須來一桶米飯才行。饅頭感覺像當菜吃一樣。所以在咱們南方米飯必須有,再不濟吃碗麵條或嗦粉也行,但幾個饅頭真心不行。北方很多家庭饅頭是主食,配上菜吃,一買買幾十個都有。不評判哪種飲食,只是南北方飲食獨特差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