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隐居少林嵩山,十三岁少年痴迷武功,师徒一对一特训


地处河南省登封市的中岳嵩山,绵延不绝,这里因少林寺而更加引人瞩目和增添迷幻的色彩,成为功夫世界中的武林圣地。各路武术爱好者聚集以此,追逐武术梦想,绝大部分的习武爱好者都进入了分布在嵩山少林寺周围大大小小的武术学校集中训练学习。但也有个别追逐梦想的的少年,独自拜师修行,梦想有一天能成为功夫世界中的大师。我们在游玩中,遇到了13岁的功夫追梦少年吴润。

中午一点半左右,我们从少林寺深山探访归程,发动汽车的时候,在布满护栏的窗户中,一个男孩冲我们嘿嘿的憨笑,能看出他是在师傅的严管之下。于是我们搭讪,他说师傅睡了,门是锁住了,确实不能出来和我们聊天,这个山里很少有人来驻足,能看到山外的人,就如看到外边的世界。每天都是师傅和远处的嵩山山脉,父母不在身边,这种寂寞和孤独真的很难排解。

这是吴润和师傅的居所,别无他人居住,房间的客厅内有吴润练功之余打来用桶装水,容量为5升的塑料瓶装,大约有30多桶。“没事就看到他去山上的泉眼边打水,这是他师傅训练他成长,锻炼综合素质的一个方面。”附近的村民称,师徒两人比较神秘,住所不经过允许,拒绝入内。


“叔,你说我能有什么计划和梦想?”都是父母帮我选的路,我只有在这里坚持下去,现在我是别无选择。在一块空旷的小栅栏围起的空地上,就是吴润的练功场地。经观察,吴润只会几个简单的踢腿和翻腾动作,更多的时候是他一个人百无聊赖,不时的东张希望。吴润说,师傅规定练功的时间是下午3个小时,一般他会过来转一圈,大部分是我自己训练。

吴润的家在浙江温州,父母做工程施工业务,家境优越,学业正常进行。改变在三年前,吴润被父母送入了少林寺周边的一所武校习武。“说不清我是主动或被动,那个时候能知道什么呀,在武校可是吃了不少苦,不过都过来了。”吴润回忆起习武的日子,感觉现在的综合训练,强度下降了不少,相对也舒服了许多。

“我学业到4年级,就开始厌学,学不进去,父母把我送到这里的武校学习了2年的武术,后来父母认识了这个师傅,认为师傅博学多才,从综合成长的角度考虑,让我跟着他修炼。现在学习更多的是国学内容,我也感觉比起数学英语等内容,感觉实用性更强,师傅给我做了规划,期望我经过综合的训练,可以从事国学讲座或者从事中医。”


我们很少和吴润的师傅打交道,整天深居浅出,和我们山民不经常来往,不过有一个事印象深刻:买山民的东西总是闲贵,爱讲价。“我家的笨鸡下的蛋,都是卖一块钱左右一个,过年或者冬天适当的高一点,有一次他准备买我家的鸡蛋,当问了价格后就说太高了,没有成交。”

当地村民前段时间拍摄的师徒二人山中场景。“具体是对孩子的劳动教育还是训练,这个搞不太懂,就是感觉到太超乎常理了,一个孩子在本应该学习的年龄,却与世隔绝,回归原始状态,这不是耽误孩子成长吗?”村民称,说是个性成长教育,在这种粗放的状态下,看不到任何知识的浸润,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

师傅二人楼前的栏杆上晾晒的沙袋,踢腿时为了增加力量,吴润会经常使用。“现在的习武,也就是吃之前的老本。”附近村民介绍吴润的习武,更多是一个人在小院里训练。


训练当中,吴润没有带水杯。“渴了就喝点自然流淌的山泉。”吴润说,早已经习惯了这种艰苦的生活,现在比起武校来说,自由度大了,更多的是在师傅的监督下,自我的约束。

我们试图接近吴润的师傅提出拍摄吴润更多的修炼成长的场景,遭到了婉拒。“和父母的联系都是通过电话,他们一年也就来看我一次,师傅也不让我给陌生人交流。”吴润说,这样的成长,少了和父母相伴的过程,但能在师傅的安排下,学习国学,习武,锻炼生活的能力等,是对我一个全方位的提升,慢慢就习惯了。

“瞎折腾,不可能成功,专业的武校还练不出来,别说他这种放养式的了。”周边山里很多这种对习武痴迷的习武者,也有些掺杂了国学等学说,无一例外不是天花乱坠,都是师傅功利性太强,迷惑了很多的家长。“当你看到孩子,三个小时的训练时间,更多的是栅栏里呆滞的张望,这样的教育算是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