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跟戒菸的人交往”這句話的可信度有多少?

父子農場


“千萬不要跟戒菸的人交往”這句話的可信度有多少?

個人理解這句話是毫無正確性可言,因為它犯了評價一個人的大忌——將一個人的個人行為強加於同類型人員身上,您覺得它的可信度有多少,幾乎為零嗎。就好比一個戒菸成功的人恰好做了一件你討厭的事情,現在您要說所有戒菸的人都會犯這樣類似的錯誤,這就是以偏概全。

要想更好的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先來解讀一下當下對戒菸的人誤解的地方以及誤解的原因:

一、人對菸草有依賴性,戒除者必然“心狠手辣”

眾所周知,菸草不僅僅對人的身體有害,而且還會讓人對此產生一定的依賴,要想徹底戒除,非一般毅力而不可為。所以,這時就會不斷有人提出“這個人連煙都能戒掉,還有什麼事情是他做不出來的”。

這個本來可能是一個帶有“貶義”的話語,卻在戒菸者眼中成了一句誇獎的至理名言,因為在這個社會中如果一個人被定義為“狠人”就個人來說還是挺有面子。所以,這句話漸漸的被“戒菸者”不斷的傳播,漸漸的也就改變了它本身的意思。

二、人對菸草有牴觸性,吸菸者可能“意志薄弱”

大眾對吸菸的定義並不是特別友善,在吸菸者年輕時,它常常與“不良少年”、“狠人標配”等標籤相伴隨。所以,很多人對吸菸的人有一個先入為主的不良印象,這也就在某些程度上導致這些人一旦戒菸並不能收到太多的善意,只會被加之一個年輕時經受不住誘惑,現在又因為不知道受了什麼外界的影響想著戒菸,都不知道這人在做什麼的狹隘的印象。所以,很多人也就覺得“戒菸的不可以交往”了。

三、人對菸草有偏見性,抨擊者大多“以偏概全”

在這裡我們可以先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學生時代,如果被惡作劇,而又找不到做這個事情的“罪魁禍首”,那麼平時吸菸的孩子肯定就成了第一個懷疑目標。因為老師覺得以前也有吸菸的學生這麼惡搞過自己,所以這次也不會判斷錯誤。這其實就是一個以偏概全的典型例子。

反之亦是如此,畢竟在眾多吸菸者中,戒菸的人在少數,我們在以往的事例中發現過某些戒菸的人做過某一個錯事,那就會想當然的將類似的事情扣到這個“戒菸者”的頭上,反正也沒有人會認真的去考慮這件事情的原委,但是這種“先入為主”的思維非常錯誤,它違背了人們瞭解真實情況的基本原理。所以,對於這句話,我個人不太認同。

以上就是我對這句由來以及誤解的分析解讀,因為是個人之見,必然會有偏差,如有不當之處,歡迎評論區討論。


素人思歸


這個話可信度挺低的

本人也是一個菸民,煙齡也有十來年了,身邊有個朋友也戒菸成功了,年紀也不大35歲,抽菸也有10年以上了,他的戒菸史是我看著過來的,當時是在16年的時候吧,幾個朋友一起組團辦了健身卡,一起健身,過程中他可能是因為身體比較虛吧,一起去了大概3-4個月,突然的人就生病了,好象是腎有點小毛病,人就特別的虛,光跑醫院就跑了2個月,天天打點滴,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吧他就把煙戒了,而且之後經常一起出來玩之類的給他煙他都不抽,真的是下了很大的決心,他戒完煙之後人一點變化也沒有,就是人變胖了一些,性格什麼的完全沒有變化啊,所以說不能和戒菸的人交往這句話可信度太低了,本身香菸就有害健康,能戒菸那肯定是好事,不能戒也勸你少抽一點,然後一般選擇戒菸的都是意識到身體更重要了所以去選擇戒菸,那跟這個人能不能交往是完全扯不上關係的麼

以上觀點是個人的一些看法,如果有不同意見和不同故事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探討!


南柯一夢浮誇


說這樣的話的確不正確,因為我是一個有50年煙齡戒了煙的菸民。

我出生在農村,大約10歲時開始抽菸了,有可能在農村習以為常,後來工作了而且從事供銷工作,抽菸幾乎成了一種習慣。平常一天兩包香菸,如果打牌三包以上。

大約在2010年我堂哥,我大姐夫也是老菸民,而且是特厲害那種,劣質煙一天兩三包,但是他倆相繼患肺癌離開了我們。

現在我年齡也大了,從2012年開始我就打算戒掉香菸。有一次感冒了,人本來不舒服,咳嗽,別說抽菸,連說話也難受,5天沒有抽菸了,但是煙,火機都放在桌上,那天感冒好了一點,有特別想抽菸慾望,上午九點多我把煙點著了,聞了一下滅掉了,又過了一個多小時還是想抽菸,又點著了聞了一下又滅掉了。

我起身看了一下樓下,有一個朋友在路過,我喊了一聲他讓他等一下,將17包半煙包上丟給了他。

從那時起我沒抽一口香菸,從此正式戒掉了香菸。

我身邊很多朋友都把煙戒了,不是我們有什麼不正常,只是現在生活條件這麼好,孫子沒有長大。

我就是一個熱心快腸老人,喜歡幫助別人,也是一個好人。


王老歪49681976


一個能夠記住煙的人,這個人的意志是非常堅強的,因為會吸菸的人是輕易也不會聽信誰的話來寄煙的,因為對於他們來說,吸菸是一種享受,吸菸是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這是不能缺少的,如果缺少了真的就跟丟了魂兒一樣。至於說吸菸的人能夠計較的人都是心理比較強。心比較狠的人,即使我不這樣認為我覺得一個能夠改正陋習,從吸菸到不吸菸的這麼一個能夠控制自己的人。這種人的意志是非常堅強的,我覺得這種人還是值得驕傲的,人家他知道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對自己是好的,這樣的人反而是更值得深交的人,所以說我不贊成別人說的吸菸的人特別狠,還是不要與他交往這種說法。



伊春美食美客


“千萬不要跟戒菸的人交往”,就像很多生活經驗的話一樣,有可聽之處但沒有必要完全相信,因為生活經驗是非常豐富的,你所接觸的每個人可能都會不同。

能夠戒菸的人一般都有非常強的意志力,特別是對於那些長年吸菸的人來說,讓他們戒菸簡直難於上青天,有多少人在戒了半年甚至一年煙後,依舊舊煙重燃。我父親就是這樣一個例子,我印象裡曾經至少有兩次戒菸半年以上最後還是“功歸一簣”。

而能戒菸的人,則是有超強的意志力。這種超強的意志力到了極端,可能就會在日常生活中給人以傷害,這就是題主所說這句話的某種依據。

但經驗就是經驗,它只是一種概率的可能。我也認識一個老師,吸了有三十年煙,前年開始突然決定要戒菸,他自己給出的依據就是要向意志力做挑戰,如今小三年時間過去了,他自己說還真一根菸沒有吸。這個老師是非常好的一個老師,對學生非常熱情幫忙,這樣老師永遠值得交往。

你身邊有戒菸成功的人嗎?他們的人品如何?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老李有刀


身邊的人對我戒菸有不同的看法。一,不愧是咱梁氏家族的,說到做到。不客氣地說,戒菸成功,我挺引以為傲的。要知道,突然戒菸,特別是煙齡不短的煙友,不容易的。二,不能交我這種朋友。理由很荒誕:煙都能戒得了的人還有什麼做不出來(多指壞的方面)!對這些看法,我微微一笑就好。因為我知道,這些人是因為他想做但做不到,而對能做到的人發出具有攻擊性言論,是自卑的表現。我想說的是,戒菸,只是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做還是不做,自己選擇。

其實,抽菸好不好,抽的人最清楚。首先,對抽菸者來說,抽菸對身體健康的種種危害,別說是醫學人士,就TA自己也清楚。再者,對身邊的人,特別是家人,愛人,摯友,你抽菸危害自己的同時也危害到TA們。要知道,吸二手菸的危害並不比直接吸菸差多少!往大了說,對你生活中的人,對社會都百害而無一利。

現在很多地方都禁菸了,很多時候你想抽菸又不能抽,要抽就得走很遠才有吸菸區,這樣苦了自己還危害身體健康,細想一下,真的有必要嗎?換句話說,真的非要抽菸才能活下去嗎?當然了,如果你可以置家人,愛人,摯友,特別是你自己的健康而不顧,非吸菸不可,那是不是到了可以考慮少抽一些,為你自己,也為你身邊的人?


梁氏家族18


這樣說有點太絕對了,我曾經是個有25煙齡的老菸民,8年前我戒了煙。

其實,戒菸成功了,沒有什麼高大上的,只要真的想戒,我相信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只是主觀上不願意這樣去做而已,我戒菸後,是少了些還在抽菸的朋友,他們會嘲笑你,說你怕死了,惜命了,等等,但是,我認為我戒菸後更加熱愛生活,積極向上,更加有正能量,也交到許多新朋友,戒菸後也沒有不合群,哈哈哈。

我是個60後,在我們那個年代,大多數男性朋友都抽菸,辦任何事,哪怕問個路,先要發一支菸,香菸是交友辦事的敲門磚,那個年代不抽菸不喝酒的人好像寸步難行?哈哈哈。

但是,社會在發展,已經21世紀了,我們國家提倡健康小康社會,發達國家都在公共場合禁止吸菸,這是趨勢。

個人感覺,現在的90後,00後們都不抽菸了,因為香菸不是唯一的交友工具了,時代在發展,戒菸的人會越來越多,大家對抽菸危害家人和自己的認知在不斷提高。

最後我想說,已經戒菸的人沒有戒菸後遺症,戒菸後讓你更自信,更加有正能量,讓我們大家一起戒菸吧!

祝大家身體健康!




傑森生活日記


你有“千萬別跟戒菸的人打交道”的“明理”,我也能說“千萬別跟連戒菸都都認為是生命中難以跨越,無自律自制之人的隨意生活方式的就一定是交友的首選。”

生活方式的不同,決定著人的素養,習性,文化理念,人生價值觀的不同。可以隨意,但不能以己之念肆意,可以張馳有度,但不能以已喜好為標為度。山川河流各有不同,但各有風景和千秋。

人的信仰有著不同觀念的追求,並且能隨著社會進步和時代發展及時的修正和改變和轉換,但絕不能以“戒菸不戒菸”來定是否能交往的標準,要以不影響大多數的反感和有礙為基本,除此,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怎麼可以在地球上,在社會上並存共生?

抽菸是你的自由,但必須在法度和約規在許可範圍內享樂,否則就是有礙環境汙染和影響他人身心健康,這是正常行為人都是明知的,即使如此,各公共場合都掛有警示《禁止吸菸》的明示牌,這就是社會文明進步,同時也帶有行為約束的強制,你能說我再也不到公共場合誤樂和休閒?

菸草的危害己不用多述,一時戒不掉的也並不是有多大的不可接受,但絕不能把戒菸之人說成是鐵石心腸的“冷血之人”來孤立和反感,已所不願,勿施於人。


無言嘍


這個話題不能說的太絕對,身邊有很多戒菸的人,很佩服這群人,毅力兩個字不是隨口一說,這戒菸的艱辛我深有體會,兩次戒菸皆以失敗告終並決定不再嘗試,因為每次戒菸後會給身體和心理帶來不小的影響,吸菸量不減反增了。至於說戒菸的人值不值得交往,我認為不能一概而論,這是一個概論問題,首先我個人認為要從年齡段分析,如果人過四五十歲突然想戒菸,那一定是為了健康,他絕對感覺到了疾病對生命的威脅,那為了健康戒菸無可厚非,畢竟身體是自己的!在生命面前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對吧。再說說這個概論,也就是概率性,我個人交朋友有幾個標準,指的是關係好的朋友,首先必須孝順,煙或酒至少沾一樣,酒蒙子除外,如果煙酒不沾,我一般是較保持距離的,因為這群男人從概率上看大都是比較有個性的,自律性特強,給自己的規範也較多,所以交往起來會累,較費心,需要注意的細節要多一些,也就失去了作為朋友之間的自在和隨意。僅個人觀點~


LL4204


“千萬不要跟戒菸的人交往”,這句話太絕對,我是個不抽菸的人,但是我身邊有很多抽菸的朋友,也有過戒菸的朋友,我身邊不管是抽菸的、不抽菸的還是戒菸的朋友,都跟熱情、樂於助人而且還很誠信的。

不能因為個別人的個別行為而否定了一群人的優點。戒菸的朋友意志很堅定的,沒有一顆堅定的心,很難戒掉煙。戒菸需要很大的勇氣,抽菸的人都知道,一天不抽菸,渾身難受,就像很多螞蟻在身上爬一樣。

確實也有個別的人說戒菸,但是一直都在嘴上說,從來都不行動,我小叔就是這樣,他經常說戒菸,但是最多兩天,又開始偷偷的抽菸了。很多次都是這樣。但是我小叔人也挺好的啊,也很誠實守信。

“千萬不要跟戒菸的人交往”,這句話不可行,也不可信,很多戒菸的朋友是很好的,很可愛可親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