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燕國跨進七雄的燕昭王

唐代大文豪韓語在《送董邵南序》中說“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這塊土地遼闊蒼涼,英雄輩出。有江湖俠客豫讓、荊軻;名將李牧、李廣、張飛、趙雲;民族英雄劉琨、祖逖;近現代的李大釗、狼牙山五壯士。“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地區的精神風貌是與歷史的長久積澱分不開的。上一篇我們瞭解了趙武靈王,今天一起看一下燕昭王與名將樂毅的故事。

帶領燕國跨進七雄的燕昭王

在說蘇秦的時候我們提到過當時燕國的國君是燕易王,燕易王死後,他的兒子姬噲(kuài)即位,史稱燕王噲。在古代,國君去世一般都有諡號(秦朝除外),作為對其一生的肯定或評價。比如“文”、“武”,這些往往都是開國君主才能享用的。像“幽”、“厲”就形容那些昏庸殘暴的君王。那為何燕王噲連一個諡號都沒有呢?

關於燕王噲的為人,史書上記載很少。從《韓非子》上面的記載可以看出,燕王噲不戀美色,不好享樂,勤儉愛民,有聖賢之像。一切看起來都很正常的樣子,後面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才讓他死後受到了如此尷尬的待遇?這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別走開,讓我們走進這段歷史。

燕王噲在位的時候,國相子之辦事果斷,權利很大,日久之後便生出了篡位之心。

在說蘇秦的時候,我們提到過,蘇秦、張儀的成功使縱橫之術大行其道,很多人紛紛效仿。蘇秦的族弟蘇代就是其中之一。子之與蘇代結為兒女親家,恰逢蘇代遊說齊國回到燕國,子之便將自己的想法跟蘇代說了。

第二天燕王噲召見蘇代,為他:“齊國能稱霸嗎?”蘇代回道:“不能”。燕王噲問他原因,蘇代回答說,齊國不能稱霸,是因為齊王不信任他的大臣。燕王以為然。

孟子、楊雄瞧不起蘇秦、張儀這些人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在蘇秦之後,他的族弟蘇代、蘇厲等縱橫家確實沒什麼出彩的地方,像蘇代這樣就是一個進獻讒言的奸佞小人了。

另一位大臣鹿毛壽(應該是子之的人)也對燕王噲說:“人們稱讚堯是一位賢名的君主,是因為他將天下禪讓給了舜,如果您能把國家禪讓給子之,就能獲得堯一樣的名聲。”

燕王噲便將國事交由子之處理。

這些都還不夠,又有人向燕王說,當初禹傳位給益,又任命自己的兒子啟做官。禹死後,啟勾結自己的黨羽攻擊益,很快奪取了君位。天下人都說禹表面是想傳位於益,實際上是安排自己的兒子啟奪位。現在雖說國事都由子之處理,但官員都是太子的人,這樣天下人難免說您不是真心想讓位給子之啊。燕王聽後便收繳官印,三百石以上的官職交給子之來任免。從此子之南面稱王,燕王噲反而成為了臣子。

對於燕王噲的做法,有人說是因為子之勢大,燕王無奈被其逼迫。還有人說是因為燕王年事已高,想要追求賢名,心甘情願如此。按照《資治通鑑》中的記載,是偏向於第二種。我認為這兩個說法都有些牽強,不能使人信服。燕王噲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做這個決定的時候有何所想,這些都是我們不清楚的。歷史的樂趣也在於此,如果每件事都記錄的清楚明瞭,那又何必去探究思考呢?

不知道燕王噲是何想法,但燕太子姬平的想法我們一定可以感受到的。此時太子姬平剛滿十七歲,卻迎來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個雨季。還曾期待過繼位後一展宏圖,不料燕王將國位讓給了子之。自家天下,拱手讓人,姬平自是憤憤不平。

子之稱王之後,並沒有把燕國治理的井井有條。反而在第三年的時候造成國內大亂。姬平與將軍市被一起合謀攻打子之。市被前去進攻,沒有得手,反而叛變姬平,倒戈攻打他。燕國內亂加劇,持續了好幾個月,死亡上萬人,國內百姓人心惶惶。

見燕國內亂,齊王派兵征伐燕國。燕國士兵毫無戰意,城門大開不守。齊軍殺了燕王噲,將子之剁成了肉醬。

齊國佔領了燕國,想要順手把燕國給統治了。為此齊王詢問孟子的意見。孟子勸誡齊王既以將燕國百姓解救於水深火熱之中,燕國百姓簞食壺漿來迎王師,現在最好是推選新的國君,讓燕國自治(兩個成語出處)。而且齊國本就強大,再佔領燕國的話,恐怕會招來其他諸侯國的討伐。

齊王不聽孟子的建議,果然遭到了其他幾國的討伐和燕國的反抗。在趙武靈王的幫助下,燕國百姓立太子姬平為國君,即燕昭王。

燕昭王在國破之後即位,山河破碎,父親被殺,燕國上下一片慘淡。他憑弔死者,探訪孤貧,與百姓同甘共苦,立志強國。燕昭王深知想要強國報仇,必須要有大量的人才效力。便向老師郭隗(wěi)尋求建議。

郭隗給燕昭王講了一個“千金買骨”的故事,故事說的是古時有個君王想要千里馬,就派人帶著千金去購買。那個人找到了一匹已死的千里馬,花了五百金帶著千里馬的屍骨回來了。君主勃然大怒,那個人就解釋說,如果別人聽說死馬你都買,何況活的呢?果然,不到一年,君主就 得到了三匹千里馬。

燕昭王聽後很受啟發,立刻派人建造了一個富麗堂皇的房子讓郭隗居住,每天執弟子禮前去請教。並在沂水之濱建造了一個高臺,上置千兩黃金,用來招攬賢士。這便是著名的“黃金臺”。唐代詩人李賀作詩“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表達了報效君王知遇之恩,視死如歸之情。

帶領燕國跨進七雄的燕昭王


之後,各地賢士紛紛來投。樂毅從魏國趕來,劇辛從趙國趕來,鄒衍(創建了“五行學說”,陰陽家代表人物)從齊國趕來。燕昭王受樂毅亞卿的高位。

樂毅祖上樂羊是魏文侯手下名將,曾率兵攻打中山國,因功被封在靈壽。後來靈壽成為了趙國的屬地,樂毅便成了趙國人。樂毅年少聰穎,喜好兵法。曾在趙國為官。趙武靈王被困沙丘,餓死之後,樂毅便離開趙國,來到了魏國。聽聞燕昭王禮賢下士,便來投奔。

燕昭王在得到眾多人才後,夙興夜寐,勵精圖治。不曾一日忘記當年被齊破國之辱。此時齊國滅掉了宋國,齊王十分膨脹,接著南侵楚國、向西攻打趙、魏、韓三國,想自立為天子。手下的大臣勸諫他不要四處樹敵,驕傲的齊王不聽勸告,還把大臣給殺了。

燕昭王見時機成熟,便找樂毅商量,準備進攻齊國。樂毅認為齊國地廣人多,而燕國弱小,獨自攻打比較吃力,不如聯合楚、趙、韓、魏四國一起進攻。燕昭王便派樂毅前去趙國聯絡,又派使者聯繫楚、魏、韓三國。後來秦國也加入了進來。

各國不滿齊國的驕橫久矣,紛紛派兵出戰。燕昭王封樂毅為上將軍,率領燕、魏、韓、趙、秦五國聯軍前去攻打齊國。齊王集全國之力進行抵抗,雙方在濟水西岸展開大戰。齊國軍隊大敗。

樂毅退回秦國、韓國軍隊,令韓國軍隊去收復被齊國佔領的宋國,命趙國軍隊收復河間。自己親率燕軍,由北長驅直入齊國。

劇辛勸樂毅道:“齊國強大,燕國弱小。如今我們依靠聯軍才打敗齊軍,應及時攻打邊境城市,擴充領土。現在大軍一昧深入,過城不攻。也不能把齊國怎麼樣,如果就此結下仇怨,將來可就要後悔了”。

樂毅解釋道:“齊王好大喜功,剛愎自用。擅殺忠臣,任用小人,治國暴虐,百姓十分怨恨。現在齊軍潰不成軍,如果我們乘勝追擊,齊國百姓必然叛亂,值此良機,我們如果不痛打齊國,等齊王抓住機會,痛改前非,體恤百姓,我們再想攻打齊國就難了”。由此可見,樂毅的軍事嗅覺是十分敏銳的。

果如樂毅所料,齊國大亂,齊王出逃(後被楚軍殺死)。樂毅率軍殺入齊國都城淄博,搜刮寶物和祭祀重器,運回燕國。燕昭王親自到濟水上游犒賞三軍,封樂毅為昌國君,並讓他繼續攻打齊國剩餘城池。

燕國軍隊乘勝長驅直入,齊國大小城池望風崩潰。樂毅整肅軍紀,禁止侵略,拜訪隱士高人,以禮相待。廢除暴政,減少賦稅。齊國百姓都十分高興。樂毅還親自祭祀齊桓公、管仲,表彰人才。經過收斂人心,齊國接受燕國爵位的有一百多人,六個月內,攻下七十餘座城池,都設立郡縣加以治理。

至此,齊國只剩莒、即墨兩座城未被樂毅攻克。有道是“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在齊國將要亡國之際,齊國人田單站了出來。田單當初只是淄博的一個小官,他足智多謀,熟悉軍事。安撫百姓,誓死衛國。

樂毅圍攻兩城,一年都沒能攻克。便下令退至城外九里處駐紮。下令不要抓捕城中的百姓,賑濟齊國百姓,讓他們各操舊業,安撫新佔地區的人民。

過了三年,攻城依然沒有什麼進展。有人就像燕昭王挑撥說:“樂毅智謀過人,一口氣連克七十餘城,如今只剩下兩座城池了,他三年都沒打下來,這是想收服齊國人心,南面稱王。”

燕昭王聽後專門找了個人多的時候,嚴厲斥責了這個人:“齊國無道,殘害先王,我立誓報仇。如今樂毅先生為我報了舊仇,齊國本就該樂毅先生所有,如果樂先生能擁有齊國,與燕國結為兄弟之邦,共同抵禦各國,這正是燕國的福氣啊!你怎麼能說這種混賬話。”(燕昭王很會說話啊)

於是燕昭王將挑撥離間之人處死,又賞賜樂毅妻子王后的服飾,配備君王才能乘坐的馬車,立樂毅為齊王。

樂毅知道後,十分惶恐,再三拜謝,向燕昭王寫信,宣誓誓死效忠燕昭王。從此齊國人很佩服他的義,各國也都信服他,沒有再敢來算計他的。

不久後,燕昭王去世,燕惠王即位。燕惠王在太子的時候就和樂毅有過矛盾。田單知道後,派人散播謠言,中傷樂毅,燕惠王中了田單的反間計,便派騎劫代替樂毅,召他回國。樂毅知道燕惠王對他沒什麼好感,就投奔到了趙國。燕國將士知道樂毅的遭遇後,都憤憤不平,惋惜不已。

騎劫的能力顯然不能和樂毅相比,和田單也不在一個段位上。接連中了田單的計謀,最後被田單用“火牛計”打敗。騎劫於戰亂中被殺,燕軍倉皇逃竄,齊國失去的七十幾座城紛紛歸附。樂毅伐齊就這樣結束。

古時候的君王,如果連續兩代賢明,就會出現盛世局面,三代皆賢,就能做出一番功績,四海昇平,萬國來朝。可惜燕昭王一世英明,他的兒子卻沒有容人之量。燕昭王在世的時候將弱小的燕國治理強大,最終成為七雄之一。

有人認為樂毅的作戰能力有很大的運氣成分,無論如何是比不上白起的。白起一生才佔領七十餘座城池,樂毅六個月就做到了。我認為這兩個人不能直接拿來比較,白起殺人無數,攻無不克。但是如果燕惠王繼續任用樂毅,和田單打起消耗戰,齊國無路如何都耗不起的。而樂毅最難得是他在政治上的成熟表現,他報燕昭王知遇之恩,連克齊國七十餘城。知道燕惠王不容於他,便果斷出走。避免了像伍子胥那樣的悲劇。

千古名臣諸葛亮未出山的時候,曾自比“管仲”、“樂毅”,既是對自己才能的自信,也是希望能遇到一個像燕昭王那樣的明主。後來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諸葛亮為報知遇之恩,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讓我們再來重溫這句詩,來感受兵戈鐵馬中的君臣之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