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南,一个被华人占领的南美国家

在离中国1万7,000公里远的南美洲大陆,有个叫苏里南的国家,全国不到70万人口中,华人和华裔就占了11.3%,相当于6万多人,且分散在全国各地,所以去到苏里南,沟通完全不会有问题。

苏里南,一个被华人占领的南美国家

苏里南的华人历史可以追溯到大航海时期。荷兰殖民政府在废奴政策后,大量的种植园与矿业替代劳动力需求。于是1853年,第一批18名华裔契约工诞生,他们大多来自东莞、惠阳或宝安,登船成为最早到来苏里南的华人。

这一代的华人移民在用工契约结束后,并没有回到祖国,而是看准这里零售贸易缺乏的商机,选择留了下来,纷纷成为了小商人。

苏里南,一个被华人占领的南美国家

20世纪之后,苏里南从原本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转变为矿业生产国,因此在苏里南的华人也通知远在中国的亲戚前来遥远的南美掏金。于是苏里南的华人渐渐多了。

华人在苏里南分布十分广泛,占据重要的地位,就相当于在美国的犹太人。华人也很有商业头脑,控制着苏里南七分之一的经济。现在的苏里南是全世界最大的铝土矿输出国。除了铝土矿外,苏里南也是橡胶与金矿等重要工业资源的生产国。

苏里南,一个被华人占领的南美国家

第一批劳工的后代用祖先存下来的财产投入金矿开采,当苏里南政府将矿业收归国有的时候,这批华人早就已经积累大笔财富,接着他们便转行零售业,开起店家做生意了。那个年代,整个苏里南零售业都是广东人和浙江人的后代。

在苏里南,中国人也充分发挥了种菜天分,苏里南的首都帕拉马里博郊区几乎都是中国人开辟的菜地和家禽养殖场,青菜和鸡鸭都比本地人的更好,价格也更低。所以,短短三五年就占据整个苏里南市场。

苏里南,一个被华人占领的南美国家

手上有钱的中国商人往往选择批量买地建门面房,一边出租一边自己开店,连郊区以及乡镇都能看到中国人开的五金店和餐厅。不过现在的苏里南市场里看不太到中国人的身影,因为中国人不再摆摊做生意了,而是改成买下整块土地修建市场再租给当地人。华人在当地占有不成人口比例的经济影响。例如南部的克拉克里市,从蔬菜种植到家禽鱼类的市场销售全被中国商家拿下。从台前到幕后,华人只用了20年。

苏里南就像第二个华人社会,虽然远在南美,仍有自己的一套生活模式。当地的华人于1880年成立了华侨组织“广义堂”,广义堂非常庞大且地位十分重要,他旗下有专属的养老机构与中文学校,学校里还经常会举办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文娱活动。

苏里南,一个被华人占领的南美国家

广义堂在苏里南甚至发行了自己的本土报纸《洵南日报》,刊登当地新闻和中国的内外政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息。

还有加勒比海地区唯一的本土中文电视台“广义堂中文电视台”。

苏里南,一个被华人占领的南美国家

华人移民数量在80年代不断攀升,新移民进来的华人和当地存在些隔阂,难以融入,于是1928年中华会馆成立,也是广义堂之后第二个具相同理念的华人组织。

苏里南,一个被华人占领的南美国家

中华会馆的建立,主要是用来联络侨胞感情、维护工商利益、招待来往同胞等为宗旨。之后,中华会馆更在1982年创办《中华日报》,为了帮助侨胞更能融入当地社会;此外,随着科技发展,2011年更增办《中华电子报》,是苏里南第一个电子中文日报,也让偏远地区和外国人能在第一时间掌握苏里南最新动态。

苏里南,一个被华人占领的南美国家

2013年,华人在苏里南的各色组织又更上一层。在当时中国驻苏里南大使夫妇积极推动之下,中国大使馆宣布成立“苏里南华人妇女会”,保障了女性在苏里南的权益。

苏里南,一个被华人占领的南美国家

一切看起来都是这么完美,苏里南彷佛世外桃源。但可惜,虽然华人的经济影响力远远超过当地大部分居民,但是却并不怎么跟本地人合作,许多人都心生不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