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走不走?你不走我走了”媽媽和孩子賭氣贏了,孩子卻沒了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顧曉安。

孩子不聽話時,我們大人一般情況都會用語言威脅孩子,或者與孩子賭氣。有一位媽媽在和孩子賭氣時,媽媽雖然贏了,但是卻永遠失去了自己的孩子。

這位媽媽是一位全職太太,她每天都要照顧三歲的孩子。她的孩子年齡很小,而且性格活潑開朗。一直喜歡安靜的媽媽,每天被孩子煩的不行。還有孩子每次說話都不算數,明明說好的再玩十分鐘,可每次都要拖延一個小時以上。

“你走不走?你不走我走了”媽媽和孩子賭氣贏了,孩子卻沒了

隨著孩子年齡越來越大,脾氣也越來越犟了,作為媽媽,真的是越來越受不了了,直到有一天她爆發了。

媽媽每天都要帶孩子到外面去玩一會,但是這一天,孩子玩到很晚了,天都黑了還不回家。媽媽每次叫他回家,他都不以為意,就像沒聽見一樣,忽略媽媽的話。

這時媽媽忍不住了,直接發火,對著孩子說:“你到底走不走?你要是不走,我可走了!”撂下這句狠話之後,媽媽轉身就走了。

“你走不走?你不走我走了”媽媽和孩子賭氣贏了,孩子卻沒了

就在媽媽走出一段距離之後,聽見身後的孩子大聲呼喊媽媽,聽著聲音,像是在邊哭邊向媽媽跑來。這時媽媽背對著孩子,嘴角輕輕地上揚起來,心想:“怎麼樣?還是這招管用,到底是我贏了吧?”

可是在媽媽得意之後,就再也沒有聽到孩子的哭喊,接踵而來的是一聲巨響,媽媽趕緊回頭看,發現孩子被一輛汽車撞飛。

由於天色太暗,孩子又比較小,為了追趕媽媽,沒有注意周邊的環境。孩子矮小的身體又處於汽車的盲區之內,所以就釀成了這個悲劇。發現出了事故,媽媽趕緊跑過去。孩子雖然被第一時間送到了醫院搶救,但是最終沒能挽回孩子的生命。

“你走不走?你不走我走了”媽媽和孩子賭氣贏了,孩子卻沒了

在媽媽與孩子的這次較量之中,顯然是媽媽獲勝,但是這場勝利不但沒有任何獎品,而且還讓她永遠的失去了自己的孩子。抱著孩子冰冷的身體,卻再也不能聽見孩子叫一聲“媽媽”。

家長在陪伴孩子時,難免會遇到不順心的時候,那麼,為了不讓自己發飆,我們應該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呢?

第一,換位思考,理解孩子的行為

大人和孩子看問題的立場和角度不同,而且大人歷來以過來人自居,認為孩子本就應該什麼都聽他的。這時候我們不妨蹲下來,用孩子看問題的角度再重新看一下,或許我們就會理解孩子為什麼不聽我們的話。

“你走不走?你不走我走了”媽媽和孩子賭氣贏了,孩子卻沒了

第二,省察自身,改掉自身的不足

大人和孩子溝通不暢,也未必都是孩子的錯。有很多時候是我們大人本身的問題。比如想到自己小時候,我們在不聽話的時候,家長是用什麼方式對待我們的,每當想到那種灰色的記憶,我們也常常覺得憤憤不平,我們就會本能的用這種方式對自己的孩子。所以我們要時刻自省,是否是自己的情緒在作怪,影響了對事情的判斷。

第三,保持精力充沛,可以更有耐心

現在生活壓力比較大,很多家長都會覺得精力不夠用,在自己身體狀況不好時,更容易使心情焦躁,一點小事就會引起發火。所以想要在孩子面前控制好情緒,首先要保持自己精力充沛,有一個好心情。

“你走不走?你不走我走了”媽媽和孩子賭氣贏了,孩子卻沒了

第四,要選擇適當的方式發洩心中的鬱悶,不能一味的積累負面情緒

我們不要老是認為孩子小,就一味的忍讓,心中對孩子非常生氣,也都壓在心底,當積累到一定程度時,這種爆發對孩子的傷害更大。我們要選擇適當的方式,比如,向孩子陳述你心中的不滿,讓孩子知道什麼事情是他做錯了,我們心中的積怨也發洩了出去,這樣對大人孩子都有好處。

你生孩子氣時會不理孩子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