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部剧中,你最喜爱哪个角色?

动漫煲


小醉,阿译……其实里面演员都能封神了,除了余啸卿。感觉余啸卿选错了演员


用户145713329


可能很少人会像我一样,我最喜欢阿译这个角色。



我对阿译这个角色的态度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一开始并不喜欢这个角色,在看过多次以后,我发现,一直以青铜存在的阿译长官,其实是个王者。

林译,上海人,少校军衔却从来没打过仗。他是那个时代接受过思想教育,报国之志被激发得轰轰烈烈而又极少行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人。


他跟谁说话都是想说又说不出,想表达又无法表达,吞吞吐吐,似一个懦弱无能,又特别想表现自己的小丑。

青铜时期

阿译本是上海军官训练团的学员,日本人入侵上海,城破家亡,兵败如山倒,他随溃兵一同败到了云南边境小镇禅达。

在禅达收容站时,得到要重新招兵打仗的消息的时候,他用一腔滑稽的上海口音说:我要带兵打回上海去,替家父报仇。

换来的是众人的一片嘘声。

在征兵的时候,他将他在军校所得的所有勋章都挂满了胸口,只为得到别人的肯定。(但是那时我是觉得他在显摆)

为激发众人的热情,在出发前他号召大家做了一顿白菜猪肉炖粉条。他说的以抗日战争民族统一战线报国爱国名义命令卖肉的送他的三斤六两四钱的肉,其实是用他心爱的手表换来的。因为他太认真对待这一顿白菜猪肉炖粉条了。(但是那时我觉得他太虚伪了)



在缅甸,在打倒一名日军的时候,缴获的唯一一把手枪给到了阿译,之后被一群日军追赶,而他手上的枪没有对着敌人,而是指着了自己人的后背,说:不许后退。(当时只觉得他懦弱,但是想想他作为一个军衔最高的人,让队伍保持战斗热情无可厚非,不过他的方式不对,也没有考虑实际)

蜕变

对他的看法的改变,是从审判龙文章那段开始的。

我认为他对龙文章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是救了龙文章的一个因素。他说:

他有罪,但我这辈子能成为他那样的人,吾宁死乎!如果我这辈子都无法做到他那样的人,吾亦宁死乎!

在“第一届南天门中日文化大交流”的时候,阿译带领川军团与精锐们一起“攻击”对岸日军,这是他第一次为自己感到骄傲。是他制造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攻,力压敌军,虽然这不是真正的战斗。


在最后的南天门树堡一战中,川军团占领树堡之后,阿译带领第二梯队渡江,在知道不会有援兵前来时,遣散了第二梯队,让他们渡江回去了,而自己独自一人找到树堡与大家汇合。这是个艰难的抉择,无外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与担当。

最后的王者

阿译活在一群溃兵之中,却始终没有被他们同化,他明白自己跟他们不同,他经常被人嘲笑而很尴尬,但是他的信念从来没变过。



在南天门一战之后,团长被迫自杀,他请求离开川军团,后来他也由少校林译变成了上校林译,有了自己的一支铁血队伍,西征与解放军拼杀。

他上演了与树堡一模一样的一幕,在碉堡里面对抗解放军,这一次,他排兵布阵比南天门那一次更合理,解放军在别的地方如同秋风扫落叶般的攻势到了他这里却寸尺难进。

最后已经投诚的烦啦前来劝降,阿译决定投降,他说:我们是打得过的,不打了。骨肉相残没得意思,要是日本人来了——我守到死,我朋友来了,一晚上,足够了。



投降之后,阿译选择了举枪自杀。

到这里,对他才大彻大悟。


侃大胜


我的团长我的团是部非常经典的抗日剧,剧终塑造了一个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如:整天以岳飞自比的虞啸卿,整天满嘴都是瘪犊子,我咋不整死你的迷龙,一紧张或生气就结巴的阿译,经常说着王八盖子的不辣,将脚气治成截肢的郝兽医,以及那个一天不喷人就难受的孟烦了和那个死贱死贱的死啦死啦-龙文章。除此以外,还有康丫,孟烦了他爹,小醉,上官戒慈(迷龙老婆),余治,何书光和张立宪等。

但如果说我最喜欢哪个角色,自然非张译饰演的小太爷-孟烦了。

我为啥喜欢孟烦了呢,不只是因为他嘴毒,而是因为他最真实。我觉得孟烦了跟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很像。有时候特想干成一件大事,特想光宗耀祖,但是总会碰钉子,然后就开始消极处事,甚至开始嘲讽别人的努力,总觉得世人皆醉我独醒,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消极出事。我想我们每个人刚开始都想做虞啸卿,最后却都活成了孟烦了。

对于孟烦了来说,他心里特想跟炮灰们一起冲上南天门,但是他清楚知道,自己死了也白死。所以整天提醒龙文章,要得过且过,打南天门这种伟大的事让虞师上,虞师个个兵强马壮,轮不着炮灰。但是,死啦死啦让他陪同去西岸侦查,还是跟着去了。他心里特喜欢小醉,但是总觉得自己配不上小醉,抗日多年一事无成,经常打败仗,一路从北平败到禅达,所以他不敢给小醉承诺,但又忍不住去看小醉,并且想办法逗她开心。这就是一个孟烦了,一个特矛盾特现实的人。

我记得孟烦了在死啦死啦接受审判时候说过一句:“打学生那功夫就想当兵,满脑子都是抗击日寇往前冲的景象,后来我真当了兵了,我还真就往前冲了,眼巴前是炮弹炸出来的热气,可忽然冲着冲着就觉么着说这屁股后边,它一个劲儿一个劲儿的冒凉风,我就回头一看,好,就剩我老哥儿一个了,其他人都搁战壕里闷得儿密了。……后来,我就不冲头里了,谁冲第一个谁壮士,谁冲第二个谁烈士。所以我也不冲第二个。可是总得有人往前冲啊。说再……久了就觉得对不住。所以我就常想,说要有那么一人,能一直带着我们哥儿几个,一块儿往前冲,谁都不猜忌谁,多好啊。而如今,有这么一个人了,他甚至能把我们哥几个活着从西岸带回东岸……”。我觉得这句话真正道出了他的心声。

当然,孟烦了还有很多经典语句,但是大多都是拿别人开涮的,都只是用来麻醉自己的。所以我就不过多提及,反正大家也能从网上搜到。

总之,团长绝对是部好剧。


但求无Bug


当然是川军团团长、死啦死啦龙文章了。

段奕宏演技没的说,其实其他人演得也都可圈可点。人物形象总体比较饱满。

但更引人注目的还是故事情节本身的荒诞中带有现实宿命的意境,以及看不清发展脉络的开放式结尾。

可歌,可泣,可悲,又可笑。惊艳的是,战场硝烟当中还能有清净优雅的独特追求。以词为证:桃花飞绿水,一庭芳草围新绿,有情芍药含春泪。野竹上表宵。十亩藤花落古香,无力蔷薇卧晓枝。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色。花非花,梦非梦,花如梦,梦似花,梦里有花,花开入梦。心非心,镜非镜,心如镜,镜似心,镜中有心,心如明镜。

这是一部值得重新刷的电视剧,就像亮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读读作者兰小龙的同名小说,去看被广电总局删掉的那部分结尾。哎。。。。。


顺子电影直击


在《我的团长我的团》中,郝兽医这个角色特别受我喜爱。他心胸宽广,虽然大家都叫他兽医,嘲讽他医术的拙劣,但他从来不生气;他热爱炮灰团中每一个人,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亲儿子一样。所以炮灰团中的每一个人都离不开郝兽医,炮灰团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指不定哪天就被当炮灰灭了,但是在临死时,一定会有郝兽医握住他们的手,让他们走的不那么孤单和凄凉。但是最后郝兽医还是没有逃掉死去的命运。兽医最后说自己是伤心死的,他到底为什么而伤心?为什么最后他开始变得迷糊,时常失忆?兽医到底想忘掉什么?

1、为无能而伤心

孟烦了总结过兽医的医术“一个能把脚气治到截肢的半吊子兽医”,甚至还曾经写过一个故事嘲讽兽医“初从文,三年不中;后习武,校场发一矢,中鼓吏,逐之出;遂学医,有所成。自撰一良方,服之,卒。”

这段就是嘲讽兽医医术的无能。兽医知道吗?当然知道,但是能怪兽医吗?

本来就是炮灰团,你指望上面能给炮灰团什么好药品?这纯属是浪费物质!而兽医也没有学过什么现代的医疗技术,充其量就是会点偏方。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把人从阎王手里抢回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死者死后,给死者记下名字写在墓碑上,满足死者最后的一个愿望。所以豆饼回来后,兽医看着豆饼死在自己面前,自己却什么都做不了,发了唯一一次火,他开始骂所有人,他真的是想骂炮灰团的人吗?他只是掩盖自己内心的愤怒和对自己无能的悲哀。豆饼这个年纪,甚至比自己儿子还小,自己却无能为力,除了看着豆饼死在自己眼前。

满足死者生前最后一个愿望,就是这个任务,也不见得能够完成。康丫在最后临死的时候想吃一碗羊肉刀削面,兽医实在找不到羊肉,又怎么可能找到羊肉?当时可是在南天门的战场上,能找到不是人肉的猪肉就偷着乐去吧。但是兽医在最后审判龙文章的法庭上,还是透漏了自己的心声

“呃连死人都骗呢,人家想吃碗羊肉的,我给了碗猪肉的”。

他对自己的无能为力感到深深的自责和内疚,他痛恨自己的无能为力。

2、为亲人的逝去而伤心

唐基与郝兽医曾经搂着肩旁痛哭过一次,就是在那次,兽医知道了自己儿子的逝去。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兽医变得失忆,他常常挂在嘴边的就是自己身上的钥匙不见了。这哪里是钥匙不见了,这是他留在人间最后一根稻草被人拔走了。他最后的愿望就是能跟儿子团聚回家。但是儿子已经没了,自己又眼见着视为亲儿子的炮灰们一个一个即将踏上死亡的南天门,一次又一次的生死离别最终打垮了兽医。他已经50多快60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他尝了一遍又一遍,他有多爱炮灰团,就有多痛苦。他无能,却又眼见着亲人们的逝去,痛苦和无能像两把钢刀一样扎在他的心口,一次又一次让他痛到无法呼吸。所以兽医不愿意再看着炮灰们死亡而自己无能为力,他选择去天上跟儿子团聚。

最后兽医死亡的时候,炮灰团像疯了一样发射他们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弹药,只为了抢回一个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的老头。真的是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吗?炮灰团没了谁,炮灰团还是叫炮灰团,但是没了兽医,炮灰团也和其他的炮灰团没有区别了,再也没有炮灰在临死的时候,有一双温暖的双手紧握住他,帮他完成最后临死的心愿了。

本人文才有限,以上评论纯属个人己建,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团迷指点。

更多精彩团评请关注 老师。



川军团崔勇


《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部剧是中国抗战题材里少有的、值得看的剧。

说它少有,是因为它拍的很真实。不像国产抗战剧基本上都剧情清奇、情节雷人,每看一集,如饮浊酒一瓶,晕晕乎乎,鼾声如雷... 让人不得不反复思索一个问题,是印度神剧更优?还是国产神剧更牛...傻傻的想不清楚!这问题还是留给同在蓝翔影校毕业的中印导演去比试吧!

值得看,是因为它拍的细。剧情徐徐展开,却不让人觉得拖沓。人物性格刻画细腻,每个人都有他的特点,绝不雷同,就像兵马俑一样,千人千面。

说起角色的喜爱,还是喜欢孟烦了。这个人呢,用胡文英的话说,眼极冷,心肠极热。

表面看孟烦了是个怯懦、消极、冷眼、毒舌的人,几乎对一切事物都漠不关心,对一切人都冷漠相对。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失去人生目标,混吃等死的问题青年。是这样吗?

想看清孟烦了这个人还得从他的经历说起:他本是一个北平知识青年,有文化,有抱负,在那个知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年代本应该一展宏图、光宗耀祖。可是他却在几年的军旅生涯里看尽了人情冷暖、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人性的贪婪、生命的卑贱... 如果他是一个浑浑噩噩的人,这一切都可以不看、不想,可他恰恰是一个心明如镜的人,什么都瞒不过他的眼,什么都过不去他的心。他知道每一个生命都是有价值的,不应该就这样消逝在上峰们勾心斗角的博弈里。

他跟迷龙说过,自己的命无价,别人的命也金贵。命不是那样用的。

孟烦了不怕死,怕的是死的没有意义...

孟烦了也不冷漠,冷漠只是因为他太明白了,多年的军旅生涯,无数条鲜活的生命就在他的眼前逝去,可换来的却是战场上的节节败退。为什么?他很清楚,他比大多数人都清楚,但又无能为力,所以他只能用他的冷漠来表达他对这一切的愤怒与失望。

孟烦了也是一个有担当的人,内心里从不相信国军会取得胜利,却毅然和炮灰团奔往南天门,在他的心里,此战必死。在他跟父亲告别时就已经报了必死之心,所以才会跪问父亲:“了儿的存在对父亲来说是耻辱还是骄傲?”他多么希望父亲给他即将结束的人生一个肯定的答案!

孟烦了更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小说结局里最后只有也只剩下孟烦了一个人,在禅达安了家,至死都没离开。他要在这里守着南天门,守着这帮袍泽兄弟,守着他的团长他的团...

剧中还有一个人物陈小醉也非常让人喜欢,她是那么纯净...那么无暇...那么可爱...即使生活在最贫瘠的土地上...

男孩看見野玫瑰 荒地上的野玫瑰

清早盛開真鮮美 急忙跑去近前看

愈看愈覺歡喜

玫瑰、玫瑰、紅玫瑰

荒地上的玫瑰

男孩說我要採你 荒地上的野玫瑰

玫瑰說我要刺你 使你常會想起我

不敢輕舉妄為

玫瑰、玫瑰、紅玫瑰

荒地上的玫瑰

男孩終於來折它 荒地上的野玫瑰

玫瑰刺他也不管 玫瑰叫著也不理

只好由他折取  玫瑰、玫瑰、紅玫瑰

荒地上的玫瑰


对面不是我


这部剧我还是喜欢迷龙,性情没得说的,为了不让他们送死而打他们,后来又为了和兄弟们一起散尽家财,平时吊儿郎当,遇到事敢下手。(不辣下死手)坐飞机落下来动手就给日本斥候给打死了。没人能指挥的了他,除了团魂 死啦死啦。还有他媳妇。重情义,虽然一直打李连胜,但是李连胜死后一直背着他想带回东北。也很喜欢不辣。带着狠劲。



付不易是也


兽医!非常朴实,演得好!开玩笑也不生气,实实在在。


李九日一


我喜欢比较兽医,心地善良,就是死的冤


伏念灬


每个角色都喜欢,就像四腿的椅子,少了不稳,多了突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