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打造有序简洁的生活?(原问题)

怎样才能打造有序简洁的生活?(原问题)

怎样才能打造有序简洁的生活?(原问题)

一切的混乱迷离来自思想的混乱,没有思想的混乱,生活不会一地鸡毛。(wm197049)

有人总觉得整理,必定要拿出一份心思专注于整理,我也确实看到好多人所崇尚的极简主义,反倒是又为自己拉扯出一些列的条条框框。并不觉得有什么好。

所谓条条框框,无非第一如何刷牙,第二怎样跑步,第三怎么舍弃,第四做到穿着简约,第五用品又怎么怎么分门别类,按类型处理……这是不是又成为一种新的教条呢?

这个世界总不缺乏愿意教调别人的人,原因呢?闲得DAN疼,罢了。还有那些不韵世事者,手中书尚未掩卷,口中话早已滔滔。

关于跑步,关于走步——走几万步,关于极简主义,真懒得说。什么东西容易炒热,它也会凉得更快,那就是一股风。

有序生活的人很少,因为思维本身具有很强逻辑性的人就少,什么时间段儿做什么,什么时候出现在哪里,刻板生硬的生活不属于我们。我们都憧憬轰轰烈烈的生活,潮气蓬勃的工作,却排斥机械的按部就班和身不由己的两点一线。

我们又是追求自由的人。喜欢随遇而安,更习惯自然而然的喜怒哀乐,吃喝拉撒既是生存常态,又是情趣和思想的散漫点。所以,用科学秩序支配生活,好多人希望得到它的好,却不容易执行它的严格。

就像不少青年读了关于柳比歇夫的东西,也兴冲冲记载了一段儿自己的生活,最后终于以失败告终。潜意识里,不想做那样刻板的人。因为他们发现,那样的生活少了很多乐趣,情感也受到压抑。但是他们并没有深入去探究,柳比歇夫的乐趣本身在哪里。他们不懂得,是人家做了,而去记载的;他们却是为了记载而去做的,导致很多应该做的事情有不少紧迫感,并不会纯心纯意去做事,总有一种惶惑感,紧紧张张一天又一天,倒是忠实地记载了不少东西——尽管有些也是鸡零狗碎,却没了往日的从容和沉心做事的踏实。

别人的生活很不容易照搬。

因为你不是他,所以你做不到他那样。学样子,往往很累,又违背了自己。

有序是简洁的基础。简洁只是有序的现象或结果,有序才是生活的出发点和需求。好多倡导极简主义的书籍,往往能把我们注意的焦点聚集在不用的事物上面,而不是从需求的角度主动获取我们所必需的。

所以,先把自己的心思静一静。找出自己的三到五个需求点,比如生活、情感、工作、爱好四方面,再找出这几个需求点相关的必要事物,拿出即可。至于别的事物,就让他们消失,而不是分门别类,再处理他们的合理合情归宿。比如生活中的多余杂物,一律捐出即可。

有人会把不用的东西,再分成几大类,又分成更小类别的若干,又花费好多心思实施处理善后,结果,精力的主要部分放在了这里。

有序的原则就是,你究竟想要什么?你到底离不开什么?厘清这个真需要清醒的头脑,和智慧的选择。没有这一步,一切整理都属做样子,否则,一段时间后,你又会身陷烦乱当中。

人和人不一样,所以,选择也不一样。要做到并且能做到有序的程度更不累同。

“抓事物的主要矛盾”,心情的烦乱源于生活的烦乱,杂事专找烦乱之人,生活如果清晰简洁,心情也会随之清明透彻。

其实,再一团糟的生活,无非是一堆矛盾的纠缠,理顺喽,你会发现,根本由于某一个最大的矛盾存在,其他属于附属矛盾、由主要矛盾滋生出来的矛盾,还有凑巧赶来凑热闹的矛盾,还有由于自己平日的懒惰、漠视、或者拖延导致的早应该解决的小矛盾,等等。

所有这些,织成一张网,你就成了网上的蜘蛛。并且,绝大多数网络都是自己编织的。操之在我呀。心情嘛,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了什么样的心情,没见过几个深陷泥淖,却泰然自安的人——除了神仙或智者。

尽管社会发展,分工细密,能自然不自然地导致我们越来越繁琐复杂起来,但是我们的思想,却更需要纯简,只有这样才能做自己的工作,过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对别人眼见心乱,没了自家方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