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第二人口大国并且发展很快,美国为什么不担心印度的崛起威胁美国呢?

欧阳建高


美国不是不担心印度、不提防印度,而是现在印度与美国的差距还太大,美国还需要借助印度平衡地球上的其他国家,没有把印度当成最主要的进行对手而已。如果印度持续这样快速发展,将来美国人使出手段对付印度的时候,也绝对不会手软。



美国人信奉的所谓修昔底德陷阱理论,认为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之前必有冲突。二战之后,美国人对身后的追赶者始终抱有极高的戒心,只要排名第二的国家GDP总量接近美国的60%,美国人总是及时出手,全力打压追赶者。也许60%这样一个比例的设定是非常有效的,这个时候追赶者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实力,但是与美国差距还比较大,美国人及时出手还是能让追赶者受到很严重伤害的。二战后,无论是德国还是日本,都无一例外的倒在美国人主动出击的棍棒之下。


印度在上世纪90年代经济改革之后,虽然经济增长不断提速,但是现在印度的GDP总量也只有美国的1/10多一点,这与美国需要出手打压的标准差距甚大。可以说,印度现在能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达到美国经济总量60%都是一个问题,美国当然放心让印度继续发展,没必要太过紧张了。如果将来有一天,印度经济发展真对美国构成了严重威胁,印度国内尖锐的社会矛盾,可以说给美国人提供了很多制服印度的方法,美国人完全不必着急。

现在美国全球经济第一的宝座摇摇欲坠,美国想把印度打造成下一个世界工厂,全力打压追赶者。但是美国人不要忘了二战后美国战胜的德国、日本等追赶者在政治上都不完全独立,在与美国斗争的最后时刻往往受制于此。现在美国人能否第3次击败追赶者,用前两次成功的经验来类比,并不合适。如果美国被从全球第一宝座上赶下来,那他们就更没有必要去对付印度了,因为到那时他连这个资格恐怕都没有了。


冲击时评


美国不担心印度,因为中国真的会崛起,而印度不会。

1990年,美国GDP 5.96万亿美元,中国和印度都是3000多亿美元。

2000年,美国GDP 10.25万亿美元,中国1.2万亿美元,印度 4680亿美元。

2018年,美国GDP20.49万亿美元,中国13.6万亿美元,印度2.73万亿美元。

中国这么庞大的经济体量,发展还这么快,美国不盯着中国,还盯谁呢?再加上中国有全球最齐全的工业体系,最庞大的熟练的产业工人群体,再加上在科技等领域的飞速发展,美国真的是殚精竭虑,急的不得了。

其实,不管在什么社会条件下,一个世界,一个大洲,一个国家,哪怕一个企业,老大总是随时提防着自己的位置被人“惦记”和“超越”。

就看最近30年的经济变迁,美国对印度就真的没什么好担心的,就冲印度在30年内的发展速度,至少在二三十年内,印度不可能有大的作为,即使最近几年GDP增速起来了,也就几年的光景,这2年又下来了,更何况印度的GDP是怎么增长的,这里的水分有多大,大家心里有数,反正印度的GDP增速放到国际上就是个笑话。

当然很多人本着“政治正确”的态度,觉得应该对印度保持足够的尊重,哪怕对方是一个对手,不要低估他们的发展潜力,其实,我们从来没有不尊重印度,只是,印度在各个方面都要拿自己和中国对标,甚至是无理取闹的程度,什么都要和你比,还不讲道理,对于这么一个印度式的“迷之自信”的国家,真的没什么好夸的地方。

现在的印度,对于美国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战略合作对象,是实施印太战略的最佳合作伙伴,只要把印度纳入自己的安全体系,就能进一步对于中国形成有效的遏制,而印度显然也很愿意配合美国的节奏,一方面是历史因素,一方面也是为了想做世界老二,在印度眼里,印度迟早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现在,只是还没成功罢了。

只要是能遏制中国的事情,印度都很乐意去掺和。

不过,印度的强国梦,至少目前来说,想想就好,别当真。

莫迪其实是一个很能干事的领导人,只要时间足够,他是能在印度干大事的,只可惜,他好像70多了吧,他还能干几年?

当然,从国家利益角度出发,我个人希望莫迪早点回家养老就好,多让国大党那些“讲究政治正确”领导人上台。

莫迪已经完成货币改革、税改、金融改革等等,他的目的就是一步步地强化中央集团,弱化地方的权限,集权高效的中央政府,这是实现印度国家强大的最核心基础。

现在的莫迪政府可以说是印度历史上最强势的政府,只要给莫迪足够的时间,印度把民众教育、基础设施等等搞起来,那印度就有希望加快发展进度。

只是,莫迪时间不多了,即使给他十几年,也远远不够,印度要达到中国今天的水平,非得老老实实地干个三五十年,而且是老老实实地,学习我们几亿件衬衫换一架打飞机的老实程度。

不过,印度不仅天分不足,更要命的是—懒,这个几乎没人会反驳,热带地区的人可能确实要相对懒的多的多,工作效率也奇差,这样的资质,难以成事。

当然,如果哪天印度真的靠自己的努力成为潜在的世界大国,那美国必然会提前送上之前送给中国的系列“遏制大礼包”,所有中俄受到过的对待,印度一样不少,都会享受到。

不管什么国家,无关什么制度,只要威胁到老大的地位了。美国下手绝对不会手软。


云中史记


印度虽然体量大而且发展势头强劲,但印度的实力还没强大到威胁美国的地步。2018年印度GDP是2.726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七,与美国20.494万亿美元相比,差距是几个量级的。



在美国国际交往逻辑里存在一个“60%定律”:当另一个国家经济规模达到美国的60%,并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之时,美国就会将其定位为对手,进而千方百计地遏制其发展。

印度目前的GDP仅相当于美国的13.3%,与60%相去甚远,再发展个二三十年印度也未必达到美国经济规模的60%。而且印度经济是否表现的那么好?这些年来对印度修改GDP统计方法的质疑声从未停止过,印度GDP水分有多大,大家心里有数。



相比印度,美国有一个更强大的战略竞争对手,不说大家也知道。从中美关系近年来的表现来看,显然这个“60%”的定律再次得到验证。

中国崛起是21世纪最重大的事件,2018年中国GDP达到13.6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2/3左右。目前我们国家每年仍然保持着6%以上的强劲增长势头,GDP超过美国似乎只是时间问题。中国不仅是在经济领域向美国发起挑战,而是全方位的,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完整产业链的国家,也拥有独立自主的国防工业体系,科技等领域也在飞速发展,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与日俱增,以中国的体量和发展势头,未来的世界格局中,中国将会是其中重要的一极。

因此,对于美国来说,中国和印度,谁的份量更大,不言自明!


锦绣中源


其实印度人口马上将要超越我们,成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不可否认,印度这两年发展的确很快,有时候不得不防。


首先,先了解一下印度在哪些领域发展比较快呢?众所周知,印度的IT行业不仅在国内首屈一指,并且在国外,很多大公司都有印度裔高管的身影,谷歌的CEO桑达尔·皮查伊,诺基亚的CEO拉吉夫·苏里,百事可乐CEO卢英得,微软公司CEO萨提亚·纳德拉, 都是印度人。可以说,印度在IT行业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另外,这两年印度的经济,军事都在向上崛起,烈火-5导弹,探月工程等,都昭示着印度在崛起。那为什么美国不担心印度的崛起威胁美国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印度人才外流严重。印度培养了大量的高尖端的IT人才,但是很大一部分人都去了西方国家,结婚生子更换国籍,并且,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这些人才去了国外,如鱼得水。 二是印度人口基数大,贫困人口多,地区发展不平衡,有些地方等级森严,都满足不了作为人所必须的生活资料,。正如一句话说得好,都没学会走呢,怎么能跑呢?跌跌撞撞,横冲直撞的能走多远呢?所以美国一点也不担心印度能够威胁到他。

三是印度的发展跟美国的实力完全不在一个重量级上。就像梅威瑟能跟泰森比吗?很显然他俩是没法比较的。印度离美国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在印度能威胁到美国之前,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在能够威胁到美国的国家,虽然屈指可数,但是联合起来也能够让他焦头烂额,应付不过来。所以并不会有时间来对付印度。最尴尬的就是你觉得你挺厉害了,结果人家还没把你放在眼里。


那些你所不知道的事


因为印度整体实力还不够强,因为印方前面有一个更强的中国。

其实美国以前也不担心中国,2001年的时候,美国还相信可以通过引导中方加入其领导的世界体系的方式,实现和平演变的结果,代表事件就是中方加入世贸组织。恰好,当年发生了911事件,然后美国就一头扎进了“反/恐”的旋涡中(2001阿富汗战争,2003伊拉克战争,以及后面的持续驻军),并由此荒废了10来年。

2002-2012的10年,尽管有一些问题,但却是我国国力迅猛发展的10年。美国直到2010年左右,在新加坡的煽动下,才真正清醒,然后就开始实施“亚洲再平衡战略”,准备把60%的海军兵力部署在亚太地区(其实是从50%提高到60%)。也就是说,直到2010年左右,美国才真正开始担心中方。而美国的军事发展战略,却是直到2018年左右才开始真正转变,从对付“小规模武装分子”转移到对付“同等技术条件下的大国”。

对此,川普说的很清楚,美国以前希望通过一些“软实力,软手段”来遏制中方,可惜,美国失败了,于是,MY战正式爆发了。

可以说,美国是否担心中方或者印度,取决于后两者的实力,是否达到了可以威胁美国的程度,而且,让美国意识到了。显然,中方是2010年左右达到的,而印度,还没达到。

同时,在意识形态上,印度属于美国树立的一个最大的“民Z”国家,在世界政治中的“人缘”还是比较好的。在国际关系中,由于打压中方的需要,美国还是需要印度这颗棋子的,所以,这些年,美国是不断加强同印度的关系的。

印度海军发展还是比较快的

从正常发展看,印度这样持续发展下去,早晚一天会被美国警惕和担心的,特别是印度认为,“印度洋是印度人的大洋”,并一直努力控制印度洋。不过,由于在印度整体实力可以引起美国警惕之时,也是中方实力开始超越美方之时,届时美国可能反而需要拉印度一起,来对付逐渐成为世界第一的中方。因此,届时,美国可能依然会采取拉拢印度的手段。

整体来说,引起这一切变化的,主要还是各方的实力。从另一个角度讲,别人对你的警惕,也是对你实力的尊重。


晨曦谈兵


美国为什么不担心印度的崛起威胁到美国?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印度的崛起虽然很迅速,而且综合国力也不弱,但是我认为印度的强大在目前来看,其实是一个伪概念,因此美国根本没有把印度当做对手。

例如现在的印度,经济发展快,但也是吃了人口红利,平均到每个人身上,印度简直和非洲国家一个水平。其次印度军事依赖性太强,自身军工能力一般,只能大量购买美俄军火,而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便是经济和军事,但印度同美国相比根本没有在一个档次上,所以印度连给美国当对手的资格都没有。



换句话来说,印度都没有实现军事自主,他拿什么让美国恐惧。所以美国根本不会担心印度的崛起,相反美国对于印度的崛起是大力支持的,毕竟美国现在采取的措施,都是亲印度的。而美国之所以这样做,其实不是为了帮助印度,相反,他是为了让印度限制东方大国的崛起,并且在整个世界上面,能威胁到美国地位的,也只有这个东方大国。

毕竟这个东方大国,有着强大的军事打击能力,有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高科技行业也丝毫不逊于美国,这才是让美国害怕的国家,这个东方大国便是我国。



而印度做为亚洲一个重要的国家,他的崛起,势必会带有一定的野心,这对于美国来说,其实是一个浑水摸鱼的机会,但对于我国来说,一定要小心敬慎,妥善处理和印度的关系。

总的来说,印度对于美国而言,只会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一个盟友,不可能成为对手,除非印度快速腾飞,率先超越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国,那么它才具备了和美国抗衡的条件。



但是这种情况,明显是不可能出现的,并且在我看来,未来的一个世纪,那是属于东方大国的一个世纪,东方大国会再次创造辉煌于整个世界。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西北老张看世界


其实,美国和印度的关系还算平等,并非一些网文说的那种“跪舔”的主仆关系或者任凭大国摆布的“棋子”。

印度从独立伊始就开始搞“不结盟运动”,外交政策非常灵活,说不好听点,就是“见风使舵”,并未过度亲近过任何一个大国,反而利用大国之间的矛盾,占尽了便宜。印度的外交,一直搞得“牛气十足”。

像前一阵子,印度扬言要采购俄罗斯的S-400、苏-57等,实际用意更多是在要挟美国考虑按自己的诉求出售F-35(插队买、带生产线),摆出一副———“要么我直接倒向俄制军备,要么就接着谈F-35的计划”的姿态。

拿两个军售大户做幌子,互相施压这方面,印度可算是玩的炉火纯青,精明的很,并不是咱们通常印象中那种,等着美俄挖好坑,自己往里跳的纯二傻子形象。

此外,印度也并非就被纵容和为所欲为,因为,它本身就自带一个致命的定时炸弹——克什米尔问题,巴基斯坦已经充当了长期限制印度发展的主角,美国没太大必要多此一举。

相反,来点“小纵容”到可以很奏效的遏制中国,毕竟,在美国的思维方式中,目前全方位对自己构成潜在威胁主要对象就是中国,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印度耍点小脾气什么的,美国基本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印度虽说是个大国,人口巨多,发展快,但跟中国的体量比,差距还是太大。

中国和美国一个是DGP的一把手,一个是二把手,美国处处针对中国,并不稀奇。别的不说,就看DGP的排名,印度的第六名说起来挺靠前,但跟咱们比,光看数字,就很说明问题。

客观看,印度主打的“人力资源优势”,实际上,叫做“人口负担”还差不多,所谓的“人口红利”,含金量低。

虽然印度人口量大还年轻化,并不完全等同于能创造价值的“人力资源”,光凭借着量大,质跟不上去,那属于巨大的负担。

印度的主打的廉价劳动力们,大多集中在文化程度低、生产技术低、自制能力低的“三低”人群,明显稀释了所谓的“人口红利”。

这里举个生动的例子。

本世纪初,印度与俄罗斯签订了生产苏-30MKI的合同。在合同中,印度特意强调,引进全套生产线,进行本土组装,飞机零部件要进口和自产混合使用,在过程中争取不断提高国产化率,显得很有志气。

结果呢,原本进口一架苏-30只要4000万美元,而印度自产的开始要6000万美元,之后,随着国产化率的不断提升,成本越来越高,据估计,当达到8成时,一架苏-30MKI可能会涨到了8500万美元,跟作为五代机的F-35价格差不多了。

很显然,在“三低”劳动力的“共同努力下”,印度自产的各种零部件加工精度非常差,“良品率”很低,费大劲,在一堆次品里面只能选出零星的高质量可用,其余的多数成了废品。这种生产模式,成本能不高吗?

然而,即便是这种精挑细选后的“优质部件”,装配后还是故障频发,苏-30MKI各种坠机事件屡见不鲜,堪称继米格-21之后的,新一代“飞行棺材”。

更尴尬的是,别说是故障检修,连苏-30MKI的一些日常维护工作,印度自己应对着都费劲,需要经常请苏霍伊的专家们来出现场。这么一来二去的,成本又增加了。

相对于中国远处“瞄一眼”就能仿制的逆向工程而言,印度军工总是被戏称“手把手教”都不一定能学会。

当然,除了军工行业,其他领域也好不到哪去。比如,印度汽车业唯一的国产品牌——塔塔汽车,跟纸糊的一般,甚至印度制造往往被讽刺——“做个米口袋都能从经纬缝中漏米”。

还有印度的政治制度、世界观等方面,都比较合乎美国的口味。印度沿用的是英国爸爸留下的那套所谓民主选举制度,算是比较符合美国的价值理念,甚至一度还成了西方吹嘘为民主典范。

加之,印度的精英阶层几乎都有在西方学习生活的经历。因此,印度的精英阶层非但对西方没有什么怨恨,反而对其文化和观念十分认同,在大多数情形下,步调是与西方保持一致的,只是偶尔耍点“小脾气”,美国哄一哄就好了。

不过,近年来,倒是美国民间对印度多了些看法。因为,他们总觉得印度人在把美国人自己工作机会给抢走了。这个现象又被叫做outsourcing and offshoring. 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很多美国本土公司会通过H1B签证(发放给外国籍有专业技能的员工,属于非移民签证的一种)把工作机会给薪水较低的印度员工,甚至迁出整个部门,去印度搞“服务外包”。

总之,当今的印度,实力还不足以去抢占美国的传统市场和优势领域,两国三观还比较契合,加上周边地缘战略的考虑,美国和印度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上并没有明显冲突,实在没必要着急去遏制什么。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美国的那些朋友,在一些领域发展超过美国,美国担心了吗?比如英法的协和超音速客机,以色列的武器、德国的机械、日本韩国的电子等等。

但人家确实有担心,担心的是不讲公理,不按普世价值观办事,而是以个人意志行事,胡作非为。这种情况下哪怕国家再小,也根本就没崛起什么事,恐怕还是得采取一些措施,以防止出现一些危害世界的大灾难。


用户7684197950373


印度与美、欧、日、俄等国家交好,并非始于今日,这是由于印度在历史、语言、价值观、社会制度、经济形态、文化艺术、融入世界大家庭等方面,与美、英、欧等西方国家相似相同,有很多共同语言。

近10年来,印裔在美国的表现极度抢眼,在硅谷的 1/3 工程师是印度裔,硅谷高科技公司里 7% 的 CEO 是印度人,印度人创建的工程和科技公司比英国人、华人和日本人所创建的总和还多。硅谷三巨头——苹果、谷歌和微软,印裔已经收割后两个的CEO宝座。此外,摩托罗拉、诺基亚、软银、Adobe、SanDisk、百事可乐、联合利华、万事达卡、标准普尔等等这些知名行业巨擘,全部选择聘用印度人担任CEO。

在英国人离开了印度之后,印度人才发现,英国在这将近200年的时间里虽然使用残酷的殖民统治压迫过印度人,但凡事都有个利弊,英国的统治对印度还是有不小的好处的——慢慢的,印度也在一直蜕变发展,英国在带来灾难的同时,带来了统一,更带来了先进的文明与认知,用一个常见名词概括,那就是近代化。


用户3945390008811


前段时间,印度总理莫迪访问美国,特朗普携莫迪在几万人的欢呼声中誓言“让印度再次伟大”。时隔几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就将久富胜名的F-15战机生产线准备全部迁移至印度,此事件标志着美印两国的关系进入了新的里程碑,两国从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展开了全方位的合作,其深度和广度甚至超过美国对盟友的待遇!

美国为什么不担心印度的崛起威胁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反而要“让印度再次伟大”?是因为美国和印度都是民主国家,共同的价值观是维系美印两国信任的基础。

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民主国家,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政治观察家称印度为“温和的巨人”。但长期以来印度奉行的“不结盟”国策导致该国在全球利益博弈中筹码不够,也缺乏美国的强力支持,经济发展缓慢。

莫迪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失去了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的支持,莫迪雄心勃勃振兴印度的壮志只有可能是难于上青天。与此同时,特朗普的美国优先的战略与莫迪不谋而合。美印两国的合作有天然的优势,对美国来说,印度有庞大的市场;对印度来说,美国有先进的技术、充足的资金等等。两国的合作是珠联璧合,有着广阔的前景和无限的想象力。

但更重要的是,民主国家之间很难产生直接的冲突。印度和美国一样政治制度相同,尊重人权、尊重市场规律、遵守普世价值是民主国家的基本特征。这才是美国准备全力扶持印度富民强国,而并不担忧印度的崛起威胁美国全球老大地位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