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贵州易地扶贫搬迁样板|黔西南30万群众变身“新市民”

  2016年4月10日,黔西南州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战区一号令发出。

  2019年6月20日,黔西南州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提前完成入住任务。

  历时四年,黔西南州完成了33.85万人搬迁壮举,打造了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的样板。

打造贵州易地扶贫搬迁样板|黔西南30万群众变身“新市民”

兴义市洒金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居住区 邢贵龙 摄

  搬出深山,离开世世代代生活的土地,从农民到市民,变化的不仅仅是身份,赢得的还有民心。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黔西南州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占贵州省的18%,是全省搬迁任务最重的市(州)。

打造贵州易地扶贫搬迁样板|黔西南30万群众变身“新市民”

册亨县巧马镇新市民居住区 王国义摄

  黔西南搬迁之难,难在喀斯特,难在石漠化,难在少数民族聚集,难在累积的深度贫困,难在它有2362个“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自然村寨……这些无一不是挡在当地脱贫致富路上的“拦路虎”,黔西南也自然成为全国扶贫攻坚工作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打造贵州易地扶贫搬迁样板|黔西南30万群众变身“新市民”

麻山社区新市民在党支部咨询相关惠民政策 韦贞茂 摄

 

  黔西南搬迁之难,还难在搬迁之后的安置、扶持和治理,从住房到出行,从教育到养老,从保障就业到创业致富……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这些无一不需要考量。

打造贵州易地扶贫搬迁样板|黔西南30万群众变身“新市民”

搬出新生活 张德厚 摄

  为了彻底告别贫困,近年来,黔西南州深入推进大扶贫、大山地旅游、大数据“三大战略行动”,以“生态文化+旅游康养”的模式,推动扶贫、脱贫,以大山文化让大山不再成为当地发展的桎梏,最终形成城乡协调发展、产业和扶贫协同推进的新格局。

打造贵州易地扶贫搬迁样板|黔西南30万群众变身“新市民”

贞丰县水景湾新市民居住区 樊川 摄

  从棘手的“老大难”,到攻克万难、走出新路子,黔西南州多措并举,从源头上拔出穷根。“新市民”计划的实施,为搬迁群众量身打造了一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新路径,让他们快速融入新家园、新生活,在城里稳住了脚跟;“1+13”政策体系,保障了搬迁群众的权益;创新实施“新市民居住证”“新市民居住区专项维修基金制度”“农调扶贫险”“农低保转城低保制度”“安居险”“1+3警务建设护航”等重点改革,系统帮助搬迁群众解决后顾之忧。

打造贵州易地扶贫搬迁样板|黔西南30万群众变身“新市民”

阿妹戚托小镇 刘昌华 摄

  一系列举措的贯彻实施,考量着黔西南州摆脱贫困的决心,也体现着当地扶贫攻坚的力度。

  最为艰难的黔西南易地扶贫搬迁,却最为突破,实现了搬迁“三个新”:以城镇化集中安置为主,搬出了新市民;实施区域化搬迁,搬出了新天地;实施新市民计划,搬出了新生活。

打造贵州易地扶贫搬迁样板|黔西南30万群众变身“新市民”

册亨县高洛新市民居住区内正在纺织的群众 张德厚 摄

  黔西南搬出了民心,也搬出了新时代的新风尚。

  黔西南的新故事还在续写。10月30日,2019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和第七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将在黔西南州兴义市隆重开幕。

  届时,你将找到更多黔西南美好生活的“续集”。(文/“同期两会”宣传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