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堂課丨為何這位鋼琴大師的演奏“不可錯過”?

藝堂課丨為何這位鋼琴大師的演奏“不可錯過”?

/NATIONAL CENTRE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各位劇小院的聽友們大家週末好!又到了我們漲知識的“藝堂課”時間啦

艺堂课丨为何这位钢琴大师的演奏“不可错过”?
艺堂课丨为何这位钢琴大师的演奏“不可错过”?

10月30、31日,國家大劇院一年一度的“醇萃古典”系列演出將迎來又一支重磅陣容——享譽世界的鋼琴大師安德拉斯·席夫爵士將以“鋼琴家+指揮家”的雙重身份亮相,攜手自己創立的安德烈亞·巴爾卡室內樂團帶來涵蓋巴赫、莫扎特、貝多芬三位巨匠傑作的精彩音樂會。

艺堂课丨为何这位钢琴大师的演奏“不可错过”?

本期藝堂課,我們與三聯中讀的小夥伴們一道,邀請到北京師範大學段召旭副教授為大家導賞席夫大師的演奏特點,瞭解他為何被稱作“不可錯過”的藝術大家!

艺堂课丨为何这位钢琴大师的演奏“不可错过”?

(點擊收聽音頻)

主講老師:段召旭

艺堂课丨为何这位钢琴大师的演奏“不可错过”?

鋼琴演奏家、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音樂系副教授、中央音樂學院博士、三聯中讀《古典音樂說明書》專欄主講人。

艺堂课丨为何这位钢琴大师的演奏“不可错过”?

2018年10月,安德拉斯·席夫爵士在國家大劇院舉辦鋼琴獨奏音樂會 ©凌風

艺堂课丨为何这位钢琴大师的演奏“不可错过”?

課程亮點金句梳理

1、席夫在音樂會現場對弱音的控制非常厲害,他彈出來的聲音不管多輕,都一定能傳到音樂廳的後排,同時還充滿感染力,我認為這是非常精妙和高超的演奏技巧。有些人認為席夫的演奏有點學究氣,過於平淡,但我認為他其實就是不喜歡那種譁眾取寵,膚淺賣弄的音樂表現,他所有的音樂都是經過了深入思考和研究之後的一種樂感表達。

安德拉斯·席夫爵士演奏巴赫《哥德堡變奏曲》選段

2、席夫對於作曲家在樂譜上標註的要求絕對忠實,他曾經在北京彈全套巴赫《十二平均律曲集》,自始至終右腳都收回到琴凳下面,他對此的解釋是:“彈巴赫我沒有看見用踏板的優勢,但是卻清楚看到了用踏板的危險。”巴赫時代的鋼琴沒有踏板,所以他就不踩。

安德拉斯·席夫爵士演奏巴赫《十二平均律曲集》選段

3、席夫演奏的另一特點在於對樂譜上的反覆記號特別重視,並且還會加上很多變化以及裝飾音,他說這些裝飾音都是即興的,並非事先精確設計。所以他有時加,有時不加,有時多,有時少,永遠都在變化,這其實是在追求我們這個時代正在失去的那種具有個性的理解和變化的能力,難能可貴。

4、席夫對貝多芬極為推崇,他認為是貝多芬把奏鳴曲這個音樂體裁的偉大創造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貝多芬的32部奏鳴曲各有各的性格,而他從貝多芬那裡窺見了人性的光輝與不朽。貝多芬的32部鋼琴奏鳴曲被譽為音樂中的“新約聖經”,而巴赫的《十二平均律曲集》被稱為“舊約聖經”,這兩部“聖經”席夫都已經有多次的成套演繹了。

安德拉斯·席夫爵士演奏貝多芬《第二十三號鋼琴奏鳴曲“熱情”》第一樂章

5、作為指揮,席夫表示只指揮感覺親近的作曲家,他會去指揮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的作品,但不指揮馬勒、瓦格納等人的音樂。但是席夫表示,鋼琴在自己心中是第一位的,鋼琴演奏需要用心去琢磨,不能有絲毫的怠慢,必須每天堅持,而指揮最吸引他的是“心理學上的挑戰”,也就是怎麼和樂手溝通,讓他們按照某種方式來演奏。

6、席夫說“音樂的內涵沒有限度,總存在更深一步理解的問題。不管走了多遠,還是能看到更遠的地方。”對於多年前的錄音,席夫不會去否定它們,因為它們像是自己的孩子。但他認為這些錄音只代表他藝術生涯的一個特定階段,他從來都不把錄音當做是創造永恆,只有作品才是永恆的。他更喜歡現場的音樂表演,因為音樂會是一種不可複製的體驗。雖然音樂會也很危險,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狀況。但如果一切都在掌控中,它就有一種錄音達不到的巨大魔力。

聽完段召旭老師精彩生動的講解,你是否更加期待10月30、31日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親歷席夫大師的藝術魅力了呢?點擊文章《曾經被巴赫爺爺折磨過的琴童,你現在還好麼?》,進入文末一鍵購票吧!

艺堂课丨为何这位钢琴大师的演奏“不可错过”?

◆ ◆ ◆

微信號:

incpa66550000

發送好友請求的時候,介紹一下自己喲!


2、私信劇小院申請入群


3、關注群內信息,參與群內互動

不定期放送福利喲

藝堂課丨為何這位鋼琴大師的演奏“不可錯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